CN202624324U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24324U CN202624324U CN 201220160950 CN201220160950U CN202624324U CN 202624324 U CN202624324 U CN 202624324U CN 201220160950 CN201220160950 CN 201220160950 CN 201220160950 U CN201220160950 U CN 201220160950U CN 202624324 U CN202624324 U CN 2026243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kenel
- cantilever
- car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包括一车架、一中央旋座、一对悬臂及一对座椅,可供使用者随意地选择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其中车架系设有一前轮臂连接前轮、一后轮臂连接后轮,及一推车把手位于车架的后方。中央旋座系连接于前轮臂与后轮臂之间,两悬臂藉由中央旋座枢接于车架上,可枢转并锁定于一纵向位置或一横向位置。两座椅枢设于两悬臂远离中央旋座的一端,无论悬臂锁定于纵向位置或横向位置,两座椅都可调整至一朝前的位置,使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座婴儿车,尤指可供使用者随意地选择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双座婴儿车可基本分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Tandem)及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Side-by-side)等两种。其中以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的双座婴儿车较容易通过狭窄的路径,但问题是坐在后座的婴儿乘客的视野总是被前座的椅背遮住,而且无论上车或下车都很不方便。反之,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Side-by-side)的双座婴儿车,则左或右座位上的婴儿乘客都可同样享有无遮的视野,上下车也同样方便,但因为车体太宽,很容易影响旁边路人的通行权力,遇到狭窄的路径或电梯,有时难以进入或通行。
目前市售的这两种双座婴儿车各有优缺点,但都无法让使用者因应场所的需要或道路宽度的限制随意地转换其型态,因此无论购买或使用那一种双座婴儿车,都可能会碰到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可供使用者依场地随意地选择及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车架,至少设有一前轮臂供连接一对前轮、一后轮臂供连接一对后轮,及一推车把手连接于该车架的后方;一中央旋座,连接于该前轮臂及该后轮臂之间;一对悬臂,藉由该中央旋座枢接于该车架上,可枢转至一纵向位置及一横向位置,并至少可被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或该纵向位置;及一对座椅,分别以一连接部连接于该对悬臂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该对座椅分别以该连接部与一支轴连接,并藉由该支轴轴接于该对悬臂远离该中央旋座的一端,并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时,可旋转至一朝前的位置,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一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及一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该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尚包括一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装设于该对座椅与该对悬臂之间,用以锁定该对座椅使不能相对于该对悬臂转动。在此基础上,各该对座椅的支轴分别固定一转盘,且该中央旋座的内部固定一轴心供可转动地套接一传动盘;该传动盘经由一对连杆分别与各该转盘连动;当该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释放时使该对座椅恢复转动,并经由该传动盘、该对连杆与各该转盘的连动,使该对座椅得以同步地转动,并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时同步旋转并固定于该朝前的位置,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一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及一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一转动部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其中该固定部用以连接该前轮臂、该后轮臂及一轴心;该转动部与该对悬臂固接并藉由该轴心与该固定部枢接;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系可控制地设于该固定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用以将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各该对座椅的支轴分别固定一转盘,且该中央旋座的内部固定一轴心供固接一固定盘;该固定盘经由一对连杆分别与各该转盘连动;当该对悬臂从该纵向位置转向该横向位置时,该对连 杆将牵动各该转盘而使该对座椅得以转向该朝前的位置,而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从该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转换为该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一转动部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其中该固定部用以连接该前轮臂、该后轮臂及一轴心;该转动部与该对悬臂固接并藉由该轴心与该固定部枢接;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可控制地设于该固定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用以将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
各该对座椅的支轴分别固定一转盘,且该中央旋座的内部固设一轴心供连接一固定盘;该固定盘经由一对连杆分别与各该转盘连动;当该对悬臂从该横向位置转向该纵向位置时,该对连杆将牵动各该转盘而使该对座椅得以转向该朝前的位置,而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从该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转换为该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在此基础上,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一转动部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其中该固定部用以连接该前轮臂、该后轮臂及一轴心;该转动部与该对悬臂固接并藉由该轴心与该固定部枢接;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可控制地设于该固定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用以将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供连接该前轮臂及该后轮臂,及一转动部供可锁定地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该对悬臂,连接于该中央旋座的转动部,可枢转至一纵向位置及一横向位置,并至少可被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或该纵向位置;该对座椅,分别以一连接部和一支轴连接,并藉由一对连杆与该中央旋座的固定部连动;该对座椅分别藉由该支轴可滑动地枢设于该对悬臂远离该中央旋座的一端;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时,该对座椅系自动旋转至一朝前的位置,而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时,该对座椅自动旋转至一朝前并互相靠近的位置,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一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及一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
上一段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该中央旋座的固定部尚包括:一轴心;一固定盘,连接于该轴心;该固定盘上设有一对横 槽供该对连杆的端部可枢转及滑动地连接;且该中央旋座的转动部尚包括一转动件供驱动该对连杆的端部沿该对横槽滑动。
所述转动件设有一导槽供该对连杆的端部从中穿过而沿该对横槽可枢转地滑动,当该固定盘随该对悬臂转动至横向位置时,藉由该导槽驱使该对连杆的端部沿该对横槽滑动而缩小该对座椅之间的距离,转换成该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车架设有一前轮臂连接前轮、一后轮臂连接后轮,及一推车把手位于车架的后方。而中央旋座连接于前轮臂与后轮臂之间,两悬臂则藉由中央旋座枢接于车架上,可枢转并锁定于纵向位置或横向位置。
两座椅枢设于两悬臂远离中央旋座的一端,无论悬臂系锁定于纵向位置或横向位置,两座椅都可调整至一朝前的位置,使双座婴儿车得以正常地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利用一对连杆使两座椅连动,于中央旋座及两悬臂旋转时使两座椅随之同步地逆向转动,令悬臂锁定于纵向位置或横向位置时两座椅都自动转至朝前的位置。
为能缩小左右并列时两座椅之间的距离,在中央旋座内并可再增设一横槽供前述连杆的端部沿之滑动,藉以使双座婴儿车转换为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时得以缩小车体的宽度;此外,在中央旋座内尚可再增设一具有导槽的转动件,此转动件可随悬臂转动,可藉由其导槽驱使两连杆的端部沿着横槽相对地滑动,使双座婴儿车转换为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时,得藉以自动缩小座椅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实施例的左后方立体示意图,其座椅可独立自转以调整座向并可锁定于一朝前的位 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变化实施例的左后方立体示意图,其特点在于两座椅系互相连动地自转,只要锁定其中之一,便可同时将两座椅固定于朝前的位置。
图3、是图2变化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用以绘示两座椅之间的连动关系及相关的连动组件。
图4、是图2变化实施例于转换到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时的左前方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变化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用以绘示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卡掣在座椅与悬臂之间的锁定状态。
图6、是图2变化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用以绘示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于解除锁定时的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之另一变化实施例的左前方立体示意图,其特点在于两座椅系与悬臂连动,因此可藉由悬臂的转动使两座椅自转,并可藉由悬臂的固定使两座椅同步地固定于朝前的位置。
图8、是图7变化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用以绘示悬臂与两座椅之间的连动关系及相关的连动组件。
图9、是图7之变化实施例于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10、是图7变化实施例于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时,其悬臂系定位于纵向位置,座椅的连接部方向大致与悬臂垂直。
11图、是隐藏图10的悬臂,露出座椅的支轴、连杆及中央旋座三者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变化实施例的悬臂离开其纵向位置,转动一角度时的座椅的连接部随之逆向转动的示意图。
图13、是隐藏图12旋转后的悬臂,露出座椅的支轴、连杆及中央旋座三者的连动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变化实施例的悬臂继续转动一角度时,座椅的连接部继续随之逆向转动的示意图。
图15、是隐藏图14悬臂,露出座椅的支轴、连杆及中央旋座三者的连动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变化实施例的悬臂转至横向位置时,座椅的连接部大致与悬臂平行的示意图。
图17、是隐藏图16悬臂,露出座椅的支轴、连杆及中央旋座三者的连动关系立体示意图。
图18、是悬臂与中央旋座锁定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悬臂与中央旋座解除锁定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悬臂与中央旋座解除锁定,转动后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央旋座的变化实施例示意图,在中央旋座内部设有横槽及导槽。
图22、是图21的变化实施例作动示意图,其特点在于使双座婴儿车的两座椅于转换至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时自动地缩小距离。
图23、是图21的变化实施例转换至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编号说明:
1车架 2中央旋座
3悬臂 4座椅
11前轮臂 12后轮臂
13推车把手 18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
19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21传动盘
20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
22连杆 23轴心
24固定部 25转动部
26受弹簧偏压的闩件 27固定盘
28转动件 31纵向位置
32横向位置 41朝前的位置
42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 43转盘
44连接部 45支轴
110前轮 120后轮
270横槽 280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具体实施例,其至少包括:一车架1、一中央旋座2、一对悬臂3及一对座椅4。使用者可依场所的宽窄,随意地选择、转换本实用新型的双座婴儿车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18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
其中车架1可包括一前轮臂11连接一对前轮110、后轮臂12连接一对后轮120、一推车把手13连接于车架1的后方,供推动本实用新型 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中央旋座2连接于前轮臂11与后轮臂12之间,两悬臂3藉由中央旋座2枢接于车架1上,可枢转至一纵向位置31及一横向位置32,并至少可被锁定于横向位置32。藉此,当使用者遇到狭窄之处时,可以暂时解除锁定,将悬臂3向纵向位置31拨转,等通过狭窄之处后,再重新将悬臂3锁回横向位置32。
本实施例的座椅4包括一连接部44及一支轴45。支轴45连接于连接部44下方,用以将座椅4枢设于两悬臂3远离中央旋座2的一端,无论两悬臂3系锁定于纵向位置31或横向位置32,都可将座椅4旋转至一朝前的位置41,使双座婴儿车得以正常地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18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
如图1、图5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座椅4与悬臂3之间,可设有一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42,以锁定座椅4使不能相对于悬臂3自由转动。当使用者需要调整座椅4的方向时,可先掣动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42以解除其锁定状态,使座椅4得以恢复转动而调整方向。当座椅4已经转至对准朝前的位置41时,释放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42后,可藉由弹簧的力量使之自动恢复锁定。
如图2与图3所示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的变化实施例,其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两座椅4之中,只有其中一个座椅4与悬臂3之间设有前一实施例的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42。如图4所示,本变化实施例另一不同处在于:两座椅4之间是以一对连杆22连动,当其中一个座椅4被转动时,另一个座椅4便跟者同步转动;锁定其中一个座椅4时,可使另外一个座椅4无法自由转动。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两座椅41之间的连动效果,本实施例在每 一座椅4的支轴45上套接并固定一转盘43,在中央旋座2内部设一传动盘21,利用一对连杆22通过悬臂3的内部连动于传动盘21与两转盘43之间。
当两座椅4恢复自由转动时,经由传动盘21、连杆22与转盘43的连动将产生同步转向的效果。藉此,无论悬臂3被锁定于纵向位置31或横向位置32,使用者都可将两座椅4同步地调整至朝前的位置41后加以锁定,使双座婴儿车转换为如图4所示的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或如图7所示的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18。
为了使两悬臂3得以锁定于其纵向位置31及横向位置32,本实施例的中央旋座2可包括一轴心23、一固定部24、一转动部25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26。其中固定部24系用以连接前轮臂11、后轮臂12及固定轴心23。转动部25藉由轴心23与固定部24枢接,以焊接、锁接或一体成型的方法和两悬臂3固接。
受弹簧偏压的闩件26系可控制地设于固定部24与转动部25之间,用以将悬臂3锁定于纵向位置31或横向位置32;较佳者,可利用钢索之类的挠性组件(未示出)从远程拉动受弹簧偏压的闩件26使其解除锁定,当释放挠性组件时,可利用弹簧的力量使其自动恢复锁定。
如图8至图17所示的另一变化实施例,亦是利用一对连杆22使两座椅4维持连动,并且于两悬臂3转动时可随之逆向转动;藉此,无论悬臂3最后被锁定于纵向位置31或横向位置32,两座椅4都可自动转向其朝前的位置41,使本实用新型的双座婴儿车得以自动转换型态。
为了实现使座椅4自动转向其朝前的位置41的功能,本实施例中以座椅4的支轴45套接并固定一转盘43,以中央旋座2的轴心23套接并固定一固定盘27,并使固定盘27无法相对于车架1转动。本实施例 的固定盘27可设孔洞与两连杆22的端部枢接,并经由连杆22穿过悬臂3与两座椅4的转盘43连动。
请参考图10至图17的作动示意图,当悬臂3从其纵向位置31转向横向位置32时,由于固定盘27无法转动,而悬臂3另一端的转盘43已经随悬臂3的端部移动,这时连杆22将拉动转盘43而使其逆向地转动;当转盘43逆向转动,透过支轴45将驱使座椅4随之逆向转动,最后达到其朝前的位置41。藉此连动,使本实用新型的双座婴儿车可从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18自动转换为两座椅4朝前之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或从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自动转换为两座椅4朝前之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18。
由于本实施例的悬臂3的旋转系与两座椅4的逆向自转同步,因此只要锁住悬臂3,就能使座椅4无法自转,因此可以不必在座椅4与悬臂3之间设置前述实施例的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42以节省生产成本。
如图18至图20所示的实施例,是为实现对悬臂3位置的锁定,在中央旋座2设一固定部24、一转动部25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26,其中固定部24是用以连接前轮臂11、后轮臂12,并且固设一轴心23。转动部25与两悬臂3固接,藉由轴心23与固定部24枢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26可控制地设于固定部24与转动部25之间,用以将两悬臂3锁定于纵向位置31及横向位置32。
由于双座婴儿车在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18下,两座椅4之间必须间隔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坐在后座的婴儿乘客保有舒适的活动空间;但当双座婴儿车转换到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时,若还继续保有前述两座椅4之间的距离将造成车体过宽的问题。
为能于转换至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时自动缩小座椅4之间的距 离,可在中央旋座2内增设一对横槽270供连杆22的端部沿之滑动,以藉由连杆22带动两座椅4使缩小距离。此外尚可再增设一具有导槽280的转动件28于中央旋座2之内,当转动件28随着悬臂3转动时,藉由导槽280驱使连杆22的端部,使沿着该对横槽270滑动,在转换为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19时自动缩小两座椅4之间的距离,使转换为一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20。
如图21至图22所示之具体变化实施例,其中央旋座2的固定部24设有一轴心23及一固定盘27,固定盘27系固接于所述的轴心23而无法相对于车架1相对转动。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盘27上设有一对横槽270供两连杆22的端部可枢转及滑动地穿入连接,并在中央旋座2的转动部25设一转动件28用以驱动所述连杆22的端部沿横槽270滑动。
为驱动连杆22的端部使之沿横槽270滑动,又在转动件28设一导槽280供所述连杆22的端部从中穿过而沿横槽270滑动;当转动件28随固定盘27及悬臂3从纵向位置31转向横向位置32时,可藉由其导槽280驱使两连杆22的端部沿着横槽270互相靠近而缩小两座椅4之间的距离,藉此使本实用新型的双座婴儿车自动转换成为图23所示的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20。
Claims (12)
1.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包括:
一车架,至少设有一前轮臂供连接一对前轮、一后轮臂供连接一对后轮,及一推车把手连接于该车架的后方;
一中央旋座,连接于该前轮臂及该后轮臂之间;
一对悬臂,藉由该中央旋座枢接于该车架上,可枢转至一纵向位置及一横向位置,并至少可被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或该纵向位置;及
一对座椅,分别以一连接部连接于该对悬臂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对座椅分别以该连接部与一支轴连接,并藉由该支轴轴接于该对悬臂远离该中央旋座的一端,并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时,可旋转至一朝前的位置,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一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及一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尚包括一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装设于该对座椅与该对悬臂之间,用以锁定该对座椅使不能相对于该对悬臂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各该对座椅的支轴分别固定一转盘,且该中央旋座的内部固定一轴心供可转动地套接一传动盘;该传动盘经由一对连杆分别与各该转盘连动;当该受弹簧偏压的卡掣组件释放时使该对座椅恢复转动,并经由该传动盘、该对连杆与各该转盘的连动,使该对座椅得以同步地转动,并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时同步旋转并固定于该朝前的位置,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一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及一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一转动部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其中该固定部用以连接该前轮臂、该后轮臂及一轴心;该转动部与该对悬臂固 接并藉由该轴心与该固定部枢接;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系可控制地设于该固定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用以将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各该对座椅的支轴分别固定一转盘,且该中央旋座的内部固定一轴心供固接一固定盘;该固定盘经由一对连杆分别与各该转盘连动;当该对悬臂从该纵向位置转向该横向位置时,该对连杆将牵动各该转盘而使该对座椅得以转向该朝前的位置,而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从该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转换为该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一转动部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其中该固定部用以连接该前轮臂、该后轮臂及一轴心;该转动部与该对悬臂固接并藉由该轴心与该固定部枢接;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系可控制地设于该固定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用以将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各该对座椅的支轴分别固定一转盘,且该中央旋座的内部固设一轴心供连接一固定盘;该固定盘经由一对连杆分别与各该转盘连动;当该对悬臂从该横向位置转向该纵向位置时,该对连杆将牵动各该转盘而使该对座椅得以转向该朝前的位置,而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从该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转换为该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一转动部及一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其中该固定部用以连接该前轮臂、该后轮臂及一轴心;该转动部与该对悬臂固接并藉由该轴心与该固定部枢接;该受弹簧偏压的闩件可控制地设于该固定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用以将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及该横向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中央旋座包括一固定部供连接该前轮臂及该后轮臂,及一转动部供可锁定地相对于该固定部转动;
该对悬臂,连接于该中央旋座的转动部,可枢转至一纵向位置及一横向位置,并至少可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或该纵向位置;该对座椅,分别以一连接部和一支轴连接,并藉由一对连杆与该中央旋座的固定部连动;
该对座椅分别藉由该支轴可滑动地枢设于该对悬臂远离该中央旋座的一端;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纵向位置时,该对座椅系自动旋转至一朝前的位置,而于该对悬臂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时,该对座椅自动旋转至一朝前并互相靠近的位置,使该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一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及一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中央旋座的固定部尚包括:
一轴心;
一固定盘,连接于该轴心;该固定盘上设有一对横槽供该对连杆的端部可枢转及滑动地连接;且
该中央旋座的转动部尚包括一转动件供驱动该对连杆的端部沿该对横槽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该转动件设有一导槽供该对连杆的端部从中穿过而沿该对横槽可枢转地滑动,当该固定盘随该对悬臂转动至横向位置时,藉由该导槽驱使该对连杆的端部沿该对横槽滑动而缩小该对座椅之间的距离,转换成该左右并列但宽度自动缩窄的双座型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60950 CN202624324U (zh) | 2012-04-16 | 2012-04-16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US13/863,042 US8844964B2 (en) | 2012-04-16 | 2013-04-15 | Convertible tandem stroller with a double seat transfer mechanis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60950 CN202624324U (zh) | 2012-04-16 | 2012-04-16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24324U true CN202624324U (zh) | 2012-12-26 |
Family
ID=47377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16095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24324U (zh) | 2012-04-16 | 2012-04-16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2432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2916A (zh) * | 2012-04-16 | 2012-08-15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WO2020028701A1 (en) * | 2018-08-02 | 2020-02-06 | Kolcraft Enterprises, Inc. | Adapters for stroller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10775133A (zh) * | 2018-07-29 | 2020-02-11 | 刘玲芝 |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
-
2012
- 2012-04-16 CN CN 201220160950 patent/CN20262432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2916A (zh) * | 2012-04-16 | 2012-08-15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CN102632916B (zh) * | 2012-04-16 | 2014-07-02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CN110775133A (zh) * | 2018-07-29 | 2020-02-11 | 刘玲芝 |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
WO2020028701A1 (en) * | 2018-08-02 | 2020-02-06 | Kolcraft Enterprises, Inc. | Adapters for strollers and related method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32916B (zh)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
CN204846017U (zh) | 一种折叠式婴童推车 | |
CN207644442U (zh) | 座椅可以调整方向的婴儿车骨架 | |
CN106828579B (zh) | 一种座位、车架可连动一体折叠婴儿推车 | |
CN208682887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2624324U (zh) |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
CN206384014U (zh) | 儿童座兜及儿童推车 | |
CN201333951Y (zh) | 具有便捷进入系统easy entry功能的汽车前排手动座椅骨架 | |
CN101890972B (zh) | 童车 | |
CN211617835U (zh) | 一种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 |
CN201165239Y (zh) | 可折叠童车 | |
CN209454824U (zh) | 一种便于联动收合的童车 | |
CN208198547U (zh) | 一种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 |
CN201183511Y (zh) | 儿童推车 | |
CN113511251B (zh) | 儿童拖车 | |
CN201769852U (zh) | 幼儿车 | |
CN2784272Y (zh) | 儿童推车 | |
CN216269471U (zh) | 一种婴儿推车整车收车结构 | |
CN202574329U (zh) | 可转换型态的双座婴儿车 | |
CN208069760U (zh) | 一种具有汽车座托架的儿童推车 | |
CN108622168B (zh) | 一种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 |
CN208585362U (zh) | 儿童电动车 | |
CN201201636Y (zh) | 儿童推车 | |
CN206265118U (zh) | 一种可折叠童车 | |
CN205854246U (zh) | 推杆可换向的儿童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Jiang Seny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Senyong Inventor before: Zhou Fupeng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JIANG SENYONG ZHOU FUPENG TO: JIANG SENYONG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02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