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4425U - 双层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双层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4425U
CN206264425U CN201620577244.0U CN201620577244U CN206264425U CN 206264425 U CN206264425 U CN 206264425U CN 201620577244 U CN201620577244 U CN 201620577244U CN 206264425 U CN206264425 U CN 206264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mping mold
die shoe
upper bolster
bilay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72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嗣辉
吴冬明
武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Qis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Qis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Qis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Qis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72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64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4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44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下方的第二冲压模具及拉杆,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对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带冲压;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冲头,所述第二冲头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对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带冲压;所述第二上模座与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间模座,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杆的下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间模座。本实用新型双层冲压模具结构简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双层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双层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压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及冲头,冲头固定于上模上,将料带放置于下模上,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模向下与下模合模后,从而使冲头对料带进行冲压,进行冲出所需的产品。
然而,这种冲压模具一种行程只能进行一冲压,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办法只是通过提高冲压、开模的时间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方式效果并不显著,并不能满足现有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双层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冲压模具包括第一冲压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下方的第二冲压模具及拉杆,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对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带冲压;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冲头,所述第二冲头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对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带冲压;所述第二上模座与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间模座,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杆的下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间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二上模座与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形成上、下两层结构的双层模具,当冲床一次向下进行冲压时,即可实现对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压模具同时冲压;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一上模座与中间模座之间设置拉杆,使所述拉杆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间模座中,从而使得所述所述冲床一次向上复位的过程中,实现对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及第二冲模具压同时开模;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冲压模具叠加在一起,并通过设置一拉杆即可达到双层同时冲压的目的,结构简单,有效提高生效率。
较佳地,所述双层冲压模具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弹性地抵触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弹性地抵触于所述中间模座。通过设置所述弹性元件,可以在冲床复位时,使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实现自动开模。
较佳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开模优胶或压缩弹簧。
较佳地,所述第一下模座开设有第一排料孔,所述第一下模座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料孔连通且向所述第一下模座侧边延伸的排料通道,以实现所述第一冲压模具的侧排料。由于本实用新型为上、下双层设计,所述第一冲压模具下方被所述第二冲压模具阻挡,所述第一排料孔不能直接排出,因此,通过设置所述排料通道,可以使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冲出的废料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的侧面顺利排出。
具体地,所述第二下模座开设有第二排料孔,所述第二排料孔与所述第一排料孔在竖直方向上错位。
具体地,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处设有落料托板。
具体地,所述排料通道上设有助推装置,以使从所述第一排料孔落到所述排料通道的废料顺利排出。由于所述排料通道沿水平延伸到所述第一冲压模具的侧面,而废料从所述第一排料孔落到所述排料通道后不能自动排出第一冲压模具外,因此,设置所述助推装置可以帮助废料从所述排料通道中快速排出,防止所述排料通道堵塞而影响所述第一冲压模具的冲压。
更具体地,所述助推装置包括气缸及推块,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下模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块,以推动所述推块沿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方向伸缩。
更具体地,所述助推装置为吹气装置,吹气的方向沿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
较佳地,所述第一下模座及所述第二下模座上分别设有料带承载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冲压模具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冲压模具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层冲压模具100包括第一冲压模具1、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下方的第二冲压模具2、拉杆3及弹性元件4,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包括第一上模座11、第一下模座12、第一冲头13及第一料带承载座14,所述第一料带承载座14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模座12上,所述第一料带承载座14承载第一料带201,所述第一冲头13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并对所述第一下模座12上的第一料带201冲压;所述第二冲压模具2包括第二上模座21、第二下模座22、第二冲头23及第二料带承载座24,所述第二料带承载座24设置于所述第二下模座22上,所述第二料带承载座24承载第二料带202,所述第二冲头23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21并对所述第二下模座22上的第二料带202冲压;所述第二上模座21与所述第一下模座12固定形成中间模座,所述拉杆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所述拉杆3的下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间模座。所述弹性元件4的一端弹性地抵触于所述第一上模座11,所述弹性元件4的另一端弹性地抵触于所述中间模座。通过设置所述弹性元件4,可以在冲床复位时,使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实现自动开模。具体地,所述弹性元件4为开模优胶或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元件4使用压缩弹簧。所述第一上模座11上从上而下依次还设有第一上垫板111、第一上夹板112、第一止挡板113及第一脱料板114,所述第一下模座12上从上而下依次还设有第一下模板121及第一下垫板122。所述第二上模座21上从上而下依次还设有第二上垫板211、第二上夹板212、第二止挡板213及第二脱料板214,所述第二下模座22上从上而下依次还设有第二下模板221及第二下垫板222。
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下模座12开设有第一排料孔123,所述第一下模座12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料孔连通且向所述第一下模座12侧边延伸的排料通道124,以实现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的侧排料。由于本实用新型为上、下双层设计,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下方被所述第二冲压模具2阻挡,所述第一排料孔123不能直接排出,因此,通过设置所述排料通道124,可以使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冲出的废料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的侧面顺利排出。所述第二下模座22开设有第二排料孔223,所述第二排料孔223与所述第一排料孔123在竖直方向上错位。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出口处设有落料托板15。所述排料通道124上设有助推装置16,以使从所述第一排料孔123落到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废料顺利排出。所述助推装置16包括气缸161及推块162,所述气缸161固定于所述第一下模座12,所述气缸161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块162,以推动所述推块162沿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出口方向伸缩。由于所述排料通道124沿水平延伸到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的侧面,而废料从所述第一排料孔123落到所述排料通道124后不能自动排出第一冲压模具1外,因此,设置所述助推装置16可以帮助废料从所述排料通道124中快速排出,防止所述排料通道124堵塞而影响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的冲压。当然,所述助推装置16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所述助推装置16为吹气装置,吹气的方向沿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出口,只要吹出足够大的风力,即可将所述排料通道124的废料吹出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
综合上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双层冲压模具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冲压时,冲床的输出端推动所述第一上模座11向下移动,这时,所述第一上模座11、第一下模座12、第二上模座21均同时向下移动,当所述第二上模座21与所述第二下模座22合模后,所述第二上模座21停止向下移动,而所述第一上模座11继续向下移动,当所述第一上模座11与所述第一下模座12合模后,这时所述弹性元件4被压缩,再通过所述冲床的输出端推动所述第一上模座11向下移动;此时,在所述第一止止挡板及第二止挡板213分别相对所述第一上模座11及第二上模座21向上滑动,所述第一上模座11推动所述第一冲头13对第一料带201冲压,同时所述第二上模座21推动所述第二冲头23对第二料带202冲压。当所述第一冲头13冲出废料后,废料从所述第一排料孔123进入到所述排料通道124,这时,所述助推装置16将废料从所述排料通道124推出向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的侧面;而所述第二冲头23冲出的废料从所述第二排料孔223直接向下排出。
当冲压完成后,冲床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座11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所述弹性元件4的弹性作用力,所述第一下模座12没有向上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开模,开模后,所述弹性元件4回复到回来的状态;当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完全开模且所述第一上模座11继续向上移动时,所述拉杆3的下端拉动所述第二上模座21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冲压模具2开模,直至所述第二冲压模具2完全开模后,冲床的输出端则停止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二上模座21与所述第一下模座12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及第二冲压模具2形成上、下两层结构的双层模具,当冲床一次向下进行冲压时,即可实现对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及第二冲压模具2同时冲压;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一上模座11与中间模座之间设置拉杆3,使所述拉杆3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间模座中,从而使得所述所述冲床一次向上复位的过程中,实现对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及第二冲模具压同时开模;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冲压模具叠加在一起,并通过设置一拉杆3即可达到双层同时冲压的目的,结构简单,有效提高生效率。另外,又通过在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上开设有排料通道124,并在所述排料通道124上设置助推装置16,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一冲压模具1实现侧排料,使废料顺利地排出,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实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冲压模具、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下方的第二冲压模具及拉杆,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座、第一下模座及第一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并对所述第一下模座上的料带冲压;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座、第二下模座及第二冲头,所述第二冲头固定于所述第二上模座并对所述第二下模座上的料带冲压;所述第二上模座与所述第一下模座固定形成中间模座,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拉杆的下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间模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冲压模具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弹性地抵触于所述第一上模座,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弹性地抵触于所述中间模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开模优胶或压缩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座开设有第一排料孔,所述第一下模座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料孔连通且向所述第一下模座侧边延伸的排料通道,以实现所述第一冲压模具的侧排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模座开设有第二排料孔,所述第二排料孔与所述第一排料孔在竖直方向上错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处设有落料托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通道上设有助推装 置,以使从所述第一排料孔落到所述排料通道的废料顺利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装置包括气缸及推块,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下模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块,以推动所述推块沿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方向伸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装置为吹气装置,吹气的方向沿所述排料通道的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座及所述第二下模座上分别设有料带承载座。
CN201620577244.0U 2016-06-14 2016-06-14 双层冲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64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7244.0U CN206264425U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层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7244.0U CN206264425U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层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4425U true CN206264425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5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724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64425U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层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4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0928A (zh) * 2019-12-24 2020-03-24 余姚市康西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胶塞连冲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0928A (zh) * 2019-12-24 2020-03-24 余姚市康西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胶塞连冲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55875U (zh) 一种五金配件的冲压模具
CN115430766A (zh) 一种接水盘的冲孔装置
CN206264425U (zh) 双层冲压模具
CN202725817U (zh) 冲压模具
CN113798393A (zh) 一种冲压打孔模具
CN203030704U (zh) 冲压模具
CN206046831U (zh) 汽车座椅侧板成型冲压模具
CN209139599U (zh) 一种自动卸除废料的冲压模具
CN203526286U (zh) 一种翻边压模机构
CN207735456U (zh) 一种汽车刹车摩擦片模具
CN203610527U (zh) 内外切料复合模具
CN106825244B (zh) 一种能自动脱料的模具
CN107243562A (zh)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CN206999605U (zh) 一种新型epp成型装置
CN208004608U (zh) 自动更换模具的伺服压力机
TWM442890U (en) Stamping mold
CN106427026A (zh) 上压式制片机
CN203061759U (zh) 多工位气囊式上部顶料装置
CN105835399A (zh) 双层冲压模具
CN206810958U (zh) 汽车配件冲孔用模具
CN206185010U (zh) 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
CN207013567U (zh) 自动送料冲压卷材模具
CN207028019U (zh) 一种用于硅胶垫的上脱膜冲压成型模具
CN219006773U (zh) 一种橡胶保温材料发泡装置
CN205085289U (zh) 一种包装用钢带开式锁扣的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