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994U - 一种换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994U
CN206257994U CN201621220480.3U CN201621220480U CN206257994U CN 206257994 U CN206257994 U CN 206257994U CN 201621220480 U CN201621220480 U CN 201621220480U CN 206257994 U CN206257994 U CN 206257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tube
exchange unit
sp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04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振明
时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Ding Xin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Ding Xin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Ding Xin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Ding Xin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204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9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机组,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将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包裹起来的钣金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段,所述扰流段设置有扰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两个水室,所述两个水室通过所述多个换热管相连通;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冷水进口、第一冷水出口、第一热水源进口和第一热水源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冷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冷水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热水源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热水源进口。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与待加热冷水的换热方式,主要采用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来实现生活热水的换热,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因为污水中的杂质与油污,会在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片的表面形成污垢,因为板式换热器的板片间距较小,会降低水流量,影响进一步传热,进而降低换热量,影响使用效果。
现有的用于污水与冷水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通常污水的进出水温度差在4-5度左右,当水流量降低后,会导致机组的效率急剧下降,不利于系统的整体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将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包裹起来的钣金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
第一壳体;
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段,所述扰流段设置有扰流结构;
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的支撑板;
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两个水室,所述两个水室通过所述多个换热管相连通;以及
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冷水进口、第一冷水出口、第一热水源进口和第一热水源出口;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冷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冷水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热水源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热水源进口。
优选地,所述扰流结构包括扰流部和用于固定所述扰流部的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扰流部和所述支撑部将所述换热管分隔成多个子通道。
优选地,所述扰流部设置于所述换热管的中心,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扰流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周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装置,所述多个支撑装置均匀设置于所述扰流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周壁之间,所述多个支撑装置将所述扰流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周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分隔成所述多个子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水源进口连接有位于所述换热管上方的均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包括相连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将污水热源水与待加热冷水在换热器中进行充分换热,从中提取热源水热量,提高冷水的进水温度,提升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整体效率,降低生活热水加热成本,减少污水侧的清洗难度,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热器沿A-A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轴向剖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横向剖视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均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11、换热管12、水室13、支撑板14、第一冷水进口15、第一冷水出口16、第一热水源进口17和第一热水源出口18。
具体的,所述换热管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个换热管呈相互平行的状态,多个换热管在高度方旋个上排列为多排,并且相邻两排的换热管成交错布置。这样的布置,使得从所述第一热水源进口17进来的热水充分与所述换热管12接触,显著地提高了热水与换热管12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在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了对所述换热管12进行支撑的支撑板14,在所述支撑板14上开设了与所述换热管12位置对应且大小相等的孔,所述换热管12从这些孔中穿过所述支撑板14。通过所述支撑板14,可有有效地对所述换热管12的中部位置进行支撑,避免所述换热管12受重力弯曲二造成的连接不可靠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提高所述第一壳体11的强度,可以减小所述第一壳体的壁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换热管12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段121,所述扰流段121设置有扰流结构1211。
具体的,所述换热管12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段121和非扰流段122,扰流段121和非扰流段122相间设置,即非扰流段122的冷水流入扰流段121,经扰流段121扰流后再流入非扰流段122,然后再流入扰流段121。冷水经过所述扰流段121的过程中,由于扰流结构1211的阻扰。一方面使得流通面积减小,冷水的原始的流动方式突然被打破,流速增加;另一方面在所述扰流结构1211下游端形成负压区,冷水在汇集过程中形成湍流,增大了冷水的速度梯度,冷水更加充分地与所述换热管12内壁接触。
由图所示,所述扰流结构1211包括扰流部1212和用于固定所述扰流部1212的支撑部1213。在所述扰流部1212的阻扰下,冷水原始的流动方式被打破,冷水的流速增加。优选地,所述扰流部1212和所述支撑部1213将所述换热管12分隔成多个子通道1214。从所述非扰流段122流入到所述扰流段121的冷水,突然由整体的流通通道分成多个子通道1214,必然会打乱原有的流动方式;由于多个子通道1214的体积之和小雨流通通道的体积,冷水在所述子通道1214内的流动速度加快,因此所述扰流部1212和所述支撑部1213将冷水的流通通道分成多个子通道1214,必然会加大冷水与所述换热器12内壁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所述扰流部1212设置于所述换热管12的中心,所述支撑部1213设置在所述扰流部1212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12的内周壁之间。这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制造成本低。所述扰流部1212与所述支撑部1213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更具体的,所述支撑部1213包括多个支撑装置,所述多个支撑装置均匀设置于所述扰流部1212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12的内周壁之间,所述多个支撑装置将所述扰流部1212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12的内周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分隔成所述多个子通道1214。将多个所述支撑装置均匀设置于所述扰流部1212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12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的多个子通道1214的体积相同,从而使得冷水与所述换热管12的内周壁接触的几率基本相同,有利于使所述冷水换热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水室1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端,所述两个水室13通过两个水室通过所述多个换热管12相连通。所述两个水室分别为第一水室131和第二水室13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水进口15和第一冷水出口16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水进口15与所述第一水室连接,所述第一冷水出口16与所述第二水室连接。所述第一冷水进口15连接冷水源,所述第一冷水出口16连接所述第二冷水进口21。
进一步地,第一热水源进口17和第一热水源出口1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热水源进口17连接废水池,所述第一热水源出口18连接所述第二热水源进口2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换热器2可以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相同的换热器,也可以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不同类型的换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水源进口17连接有位于所述换热管12上方的均液器171。该均液器171能够使得热水从所述第一热水源进口17流向换热管12时,将冷水均匀地分布开,使得热水较为均匀地滴落在换热管12上,这样一来,还能够减缓热水滴落时的速度,从而使得热水与换热管12能广泛接触,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换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该均液器171包括进液管1711以及多个均液板1712,进液管1711连接在一个外壳1713上,该外壳1713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并且从顶部到底部的水平横截面逐渐变大。均液板171也固定在外壳1713的内部,进液管1711设置在外壳1713上部的正中位置,以便使得热水能够向两侧均匀流动。本实施方式中均液板1712数量设置为3个,但不以此为限。这3个均液板1712自上而下地间隔设置在外壳1713内,并且3个均液板的面积依次增大并呈水平状态。这些均液板1712上均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穿孔。热水从进液管1711中落下后,依次经过三个均液板1712上的穿孔,然后会均匀地滴落在下方的换热管12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部设有围合于所述第一热水源出口18周围的下挡板181,所述下挡板顶部设有过滤网。在下挡板18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供热水通过的开孔183。该下挡板181能够使得热水均匀平稳地进入到所述第一热水源出口18周围的下挡板181,所述下挡板顶部设有过滤网。在下挡板181的侧壁上中,并能够阻挡异物。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包括相连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将污水热源水与待加热冷水在换热器中进行充分换热,从中提取热源水热量,提高冷水的进水温度,提升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整体效率,降低生活热水加热成本,减少污水侧的清洗难度,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将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包裹起来的钣金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
第一壳体;
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至少一个扰流段,所述扰流段设置有扰流结构;
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用于支撑所述换热管的支撑板;
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两个水室,所述两个水室通过所述多个换热管相连通;以及
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冷水进口、第一冷水出口、第一热水源进口和第一热水源出口;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冷水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冷水进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热水源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热水源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扰流部和用于固定所述扰流部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和所述支撑部将所述换热管分隔成多个子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设置于所述换热管的中心,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扰流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周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撑装置,所述多个支撑装置均匀设置于所述扰流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周壁之间,所述多个支撑装置将所述扰流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周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分隔成所述多个子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水源进口连接有位于所述换热管上方的均液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器包括多个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并且面积依次增大的呈水平状态的均液板,所述均液板上设有多个贯通的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围合于所述第一热水源出口周围的下挡板,所述下挡板顶部设有过滤网。
CN201621220480.3U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换热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7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0480.3U CN206257994U (zh)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换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0480.3U CN206257994U (zh)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换热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994U true CN206257994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048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7994U (zh)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换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9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7831A (zh) * 2017-11-17 2018-03-02 四川沃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型列管冷却装置
CN114158403A (zh) * 2021-11-23 2022-03-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温室种苗大棚节能供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7831A (zh) * 2017-11-17 2018-03-02 四川沃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型列管冷却装置
CN114158403A (zh) * 2021-11-23 2022-03-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温室种苗大棚节能供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7994U (zh) 一种换热机组
CN109945528A (zh) 一种智能通信控制的太阳能系统
CN102155854A (zh) 一种管外垂直降膜换热器
CN218210150U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大流量换热器
CN215864795U (zh) 一种节能式轴向变空间烟气冷凝器
CN204963627U (zh) 直接原生污水管板式换热器
CN200993547Y (zh) 带有异型孔的折流板
CN207180426U (zh) 一种凝水换热器
CN207113670U (zh) 一种立式波纹管换热器
TW552395B (en) Constant flow velocity vapor-liquid heat exchanger
CN104623917B (zh) 一种小温差管壳程变空间的无折流板高效节能蒸发器
CN201081599Y (zh) 组合式折流杆旋流管换热器
CN201032429Y (zh) 复合式折流杆波节管换热器
CN202793122U (zh) 一种新型节能装置
CN220981995U (zh) 一种强制循环蒸发加热器
CN209279759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加压降膜换热管
CN209512577U (zh) 一种内循环式气气热回收换热器
CN220583149U (zh) 热交换器的热回收通道结构
CN110173906A (zh) 根据温度通信控制循环泵的太阳能系统
CN219764530U (zh) 一种具有节能功能的精馏塔再沸器
CN102901226B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CN109028001A (zh) 一种热泵蒸汽机平衡换热器
CN213334485U (zh) 一种波浪线换热器
CN110285592A (zh) 智能控制阀门开度的太阳能系统
CN102878790A (zh) 一种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