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6349U -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6349U
CN206246349U CN201621088649.4U CN201621088649U CN206246349U CN 206246349 U CN206246349 U CN 206246349U CN 201621088649 U CN201621088649 U CN 201621088649U CN 206246349 U CN206246349 U CN 206246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pump
pedestal
oil well
open flow
f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86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陈伟东
刘长芝
章皖宁
郭寅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JIN LIAOHE OILFIELD JINYU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JIN LIAOHE OILFIELD JINYU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JIN LIAOHE OILFIELD JINYU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JIN LIAOHE OILFIELD JINYU PETROLE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86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6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6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6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包括:基座(1),一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的扶手(2),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方的电机(3)和接力泵(4),接力泵(4)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且接力泵(4)分别设置有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通过连通管(43)连通,且进口管(41)、出口管(42)以及连通管(43)上均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44)以及分别通过弯头油壬(6)与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连通的两根伸缩管(5);该接力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移动、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石油开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稠油井、超稠油井、特稠油井普遍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采,此种开发方式具体由:作业下热采管柱→向油层注饱和蒸汽→停注焖井→油井放喷→作业起出热采管柱下机采管柱→机采生产,这六个过程返复循环构成。其中,“油井放喷”环节,是将饱和蒸汽在油层产生的高能量压力释放到地面,油井放喷过程,会有大量的原油被采出。“油井放喷”主要是将地层能量释放掉,为“作业起出热采管柱下机采管柱”环节打基础。在“油井放喷”末期,随着地层能量的下降,产出液含水下降、黏度增加,会受到井口到采油站回油管线回压阻力影响,因此,需要采用井口地面接力泵装置抽油诱喷。
目前,采用的稠油井放喷接力泵装置由:一台扒犁式的旋转活塞泵、电机、进出口流程、两条放喷软管组成。使用时,用吊车将接力泵就位于井口适当位置,泵进口用放喷软管与井口生产闸门连接,泵出口用放喷软管与井口流程回油闸门连接;放喷时,关闭接力泵进出口闸门,打开连通闸门生产,当防喷井油压降到0.5MPa时,打开接力泵进出口闸门,关闭连通闸门,启动接力泵抽喷生产。当地层压力降到用接力泵抽喷也不出液时,拆掉接力泵进出口软管,收回接力泵,进入“作业起出热采管柱下机采管柱”环节。
上述接力泵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下列问题:装置移动不便、放喷软管容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以至少解决现有接力泵装置存在的移动不便,放喷软管容易堵塞,导致使用成本更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其下方设置有脚轮11;
扶手2,其一端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
电机3,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
接力泵4,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所述接力泵4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且所述接力泵4分别设置有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所述进口管41和所述出口管42通过连通管43连通,且所述进口管41、出口管42以及连通管43上均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44;
两根伸缩管5,一根伸缩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油壬6与所述进口管41活动连通,另一根伸缩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油壬6与所述出口管42活动连通。
优选,所述伸缩管5包括:
伸缩内管51,其外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卡槽511;
格兰52,由两个相对的半圆结构521构成,且所述格兰52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所述格兰52的端部与所述卡槽511卡接;
盘根53,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
伸缩外管54,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格兰52以及盘根53的外部;
压帽55,其外壁插设于所述伸缩外管54的端部,内壁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且所述压帽55的内壁端部与所述盘根53相抵;
压盖56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与所述伸缩外管54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盘根53为石棉盘根。
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座1的四角分别设置有螺孔12,每个所述螺孔12内均螺纹安装有支撑螺杆13,且每个所述支撑螺杆13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手轮131。
进一步优选,所述接力泵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支撑螺杆13配合使用的多个支撑垫块14。
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座1上间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5,且所述连接柱15上固定连接有下底盘16,所述下底盘16与所述基座1之间构成存储区17。
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卡座18,且所述卡座18的卡口大小与所述伸缩管5的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优选,所述接力泵4为螺杆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将电机和接力泵均安装于基座上,而且在基座的下方设置了脚轮,可方便接力泵装置的整体移动,以方便使用,同时将伸缩管作为诱喷时的导油管,在使用结束后,可以将伸缩管调整为最短长度,将一端竖起就可以将伸缩管中的液体倒出,以防止堵塞问题的出现,此外,伸缩管与接力泵的进口管和出口管之间均通过弯头油壬进行连接,可方便伸缩管的快速连接,减少连接时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中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中格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中格兰内半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中下底盘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参见图1、图2为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该接力泵装置包括:基座1、扶手2、电机3、接力泵4、弯头油壬6以及两根伸缩管5,其中,基座1作为接力泵装置的整体支撑,在基座1的下方设置有脚轮11,扶手2的一端与基座1焊接,优选,扶手2所在平面与基座1所在平面所呈夹角为钝角,以方便推动接力泵装置使用,电机3和接力泵4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基座1的上方,且电机3的壳体和接力泵4的可以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接力泵4的动力输入端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通过电机3来驱动接力泵4的工作与否,参见图1,在接力泵4上分别设置有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在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之间设置有将二者连通的连通管43,且在进口管41、出口管42以及连通管43上均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控制阀门44,每个控制阀门44可分别控制其所在管路的开启与否,且一根伸缩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油壬6与进口管41活动连通,另一根伸缩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油壬6与出口管42活动连通,优选,接力泵4为螺杆泵。
上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的具体工作过程,可参见图7,其中,7表示油井生产管路、8表示油井回油管路、9表示油压阀门,使用该接力泵装置进行诱喷工作时,首先,需要手握扶手2推动接力泵装置将其移动到油井附近,然后,将端部与进口管41连通的伸缩管5通过弯头油壬6与油井生产管路7连通,将端部与出口管42连通的伸缩管5通过弯头油壬6与油井回油管路8连通,完成接力泵装置与油井中设备的连接,最后,将电机3与电源相连接,油井放喷工作准备就绪。当油井压力达到放喷所需压力时,依次打开油压阀门9、设置在连通管43上的控制阀门44,设置在油井生产管路7上的放喷阀门71,进行放喷工作;当油压降至阈值(0.5MPa)时,依次打开出口管42上的控制阀门44、进口管41上的控制阀门44,并关闭连通管43上的控制阀门44,启动接力泵4进行抽吸诱喷,完成诱喷工作。
使用结束后,首先将两根伸缩管6分别从油井生产管路7和油井回油管路8上拆卸下来,然后在将两根伸缩管6分别从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上拆卸下来,并将两根伸缩管6均分别调整至最短长度,然后将伸缩管6一端着地,另一端竖起,进而将伸缩管内残留物倒出,以避免堵塞,相比以往的放喷软管其使用更为方便,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堵塞的问题,以往的放喷软管较长,而且不可进行伸缩,如果要将内部残留物倒出,必须使软管一端位于高处,另一端位于低处,逐步的将残留物排出,不仅费事费力,而且不能像本实用新型中的伸缩管那样直接竖起,还存在残留物排出不净等问题,给堵塞带来重大隐患,尤其在气温较低的冬季。
本实用新型中伸缩管5两端的连接均通过弯头油壬6进行连接,能够避免在伸缩管5两端与其他部件连接时,必须进行旋转的问题,可实现快速连接,现有技术中,放喷软管直接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经常会产生放喷软管拧筋的问题,给安装带来不便,而本实施方案中的弯头油壬6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参见图3为伸缩管5,该伸缩管5包括:伸缩内管51、格兰52、盘根53、伸缩外管54、压帽55以及压盖56,其中,伸缩内管51的其外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卡槽511,参见图4、图5,格兰52由两个相对的半圆结构521构成,该格兰52套装于伸缩内管51 的外部,且格兰52的端部与卡槽511卡接,盘根53套装于伸缩内管51的外部,伸缩外管54套装于伸缩内管51、格兰52以及盘根53的外部,压帽55的外壁插设于伸缩外管54的端部,压帽55的内壁套装于伸缩内管51的外部,且压帽55的内壁端部与盘根53相抵,压盖56套装于伸缩内管51的外部,与伸缩外管54螺纹连接,其中,盘根53可选用石棉盘根。
上述伸缩管5的伸缩过程具体为:打开压盖56,卸下压帽55,取出盘根53后,将格兰52沿着伸缩内管51完成伸长或收缩,当长度调整结束后,依次安装盘根53、压帽55和压盖56实现伸缩内管51和伸缩外管54之间的位置固定。
由于接力泵装置工作时,容易发生振动,如果直接通过滚轮与地面接触的话,容易发生接力泵装置意外移动的问题,给喷油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参见图1、图2,在基座1的四角分别设置有螺孔12,每个螺孔12内均螺纹安装有支撑螺杆13,且每个支撑螺杆13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手轮131,通过上述结构改进后,如果接力泵装置通过脚轮移动到工作位置后,可分别旋转各个支撑螺杆上的手轮,带动螺杆相对螺孔转动,使螺杆相对基座下移,直至螺杆下端与地面相接并驱使基座上移,且脚轮与地面分离,然后分别进行各个螺杆的调节,直至基座与地面平行,为了防止地面土质松软,发生螺杆可能陷入土壤内的问题,作为方案的改进,还可以在接力泵装置中设置有与支撑螺杆13配合使用的多个支撑垫块14,当使用时,将每个支撑垫块分别放置与对应的支撑螺杆的下方,通过支撑垫块增大支撑螺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其中,为了方便支撑垫块以及上述弯头油壬在不使用时的存储,参见图1,在基座1上间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5,且连接柱15上固定连接有下底盘16,下底盘16与所述基座1之间构成存储区17,参见图6,当支撑块14和弯头油壬6不使用时,可将当支撑块14和弯头油壬6放置于下底盘16的上方,存储于存储区17内。
由于接力泵装置不使用时,伸缩管5是拆卸下来单独存储的,为了方便伸缩管5的放置和存储,参见图1、图2,在基座1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卡座18,且卡座18的卡口大小与伸缩管5的外径相匹配,当伸缩管5不使用时,可直接将伸缩管5放置于卡座内进行存储,由于该接力泵装置中存在两根伸缩管,因此,参见图2,可在基座1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卡座18。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其下方设置有脚轮(11);
扶手(2),其一端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
电机(3),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
接力泵(4),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所述接力泵(4)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且所述接力泵(4)分别设置有进口管(41)和出口管(42),所述进口管(41)和所述出口管(42)通过连通管(43)连通,且所述进口管(41)、出口管(42)以及连通管(43)上均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44);
两根伸缩管(5),一根伸缩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油壬(6)与所述进口管(41)活动连通,另一根伸缩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油壬(6)与所述出口管(42)活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5)包括:
伸缩内管(51),其外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卡槽(511);
格兰(52),由两个相对的半圆结构(521)构成,且所述格兰(52)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所述格兰(52)的端部与所述卡槽(511)卡接;
盘根(53),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
伸缩外管(54),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格兰(52)以及盘根(53)的外部;
压帽(55),其外壁插设于所述伸缩外管(54)的端部,内壁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且所述压帽(55)的内壁端部与所述盘根(53)相抵;
压盖(56)套装于所述伸缩内管(51)的外部,与所述伸缩外管(5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53)为石棉盘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四角分别设置有螺孔(12),每个所述螺孔(12)内均螺纹安装有支撑螺杆(13),且每个所述支撑螺杆(13)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手轮(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泵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支撑螺杆(13)配合使用的多个支撑垫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间隔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15),且所述连接柱(15)上固定连接有下底盘(16),所述下底盘(16)与所述基座(1)之间构成存储区(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卡座(18),且所述卡座(18)的卡口大小与所述伸缩管(5)的外径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泵(4)为螺杆泵。
CN201621088649.4U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Active CN206246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8649.4U CN206246349U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8649.4U CN206246349U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6349U true CN206246349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8649.4U Active CN206246349U (zh) 2016-09-28 2016-09-28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6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9079B (zh) 压裂酸化用井口投球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6722803U (zh) 油管外壁或油杆的清洁器
CN104074494B (zh) 组合式油井套管气回收装置
CN208153002U (zh) 全金属螺杆泵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的注汽管柱及采油管柱
CN105696598A (zh) 一种适应于袖阀管仰角注浆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5840127B (zh) 双层连续油管抽砂装置及工艺
CN206693980U (zh) 油管防污控流器
CN106939766A (zh) 一种热冷冲击三级破煤装置与实施方法
CN207315289U (zh) 双管热采井口装置
CN104654937A (zh) 多适应型的炮孔排水方法及装置
CN206246349U (zh) 一种快接式油井放喷接力泵
CN207414006U (zh) 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
CN105715234B (zh) 自喷机采一体化管柱
CN105443054B (zh) 超导地埋管垂直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79097A (zh) 一种并列双管气井生产管柱
CN205654320U (zh) 一种简易气动封孔注浆装置
CN206722755U (zh) 一种热冷冲击三级破煤装置
CN206693965U (zh) 一种旋转阀泥浆脉冲器取出工具
CN200975246Y (zh) 积分分层配水装置
CN203614084U (zh) 稠油开采用采油管柱
CN206957617U (zh) 一种投捞气举工具
CN205532509U (zh) 自喷机采一体化管柱
CN207485415U (zh) 一种热采井注汽、防漏失反洗井及生产一体化管柱
CN207178164U (zh) 抽油泵装置及具有其的稠油井的采油设备
CN201778776U (zh) 反向双螺旋离心喷射井下节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