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1096U - 接触端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接触端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1096U
CN206211096U CN201621095522.5U CN201621095522U CN206211096U CN 206211096 U CN206211096 U CN 206211096U CN 201621095522 U CN201621095522 U CN 201621095522U CN 206211096 U CN206211096 U CN 206211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tructure
sidepiece
contact terminal
contact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55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启才
谭新容
周吉洲
韦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atron Electronic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55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1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1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1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底部、以及二由底部向上延伸且彼此间隔相距的侧部,二侧部上分别设有一开孔;以及一接触弹臂,具有一弹性部与一接触部,弹性部由底部延伸而出且朝向二侧部间弯曲,接触部由弹性部延伸至二侧部间相对远离底部的位置上,且接触部相对于二侧部的边缘上分别朝向二开孔延伸一突缘;其中,二突缘抵靠于二开孔的上缘处,并于二侧部相邻于二开孔的上缘的部位分别形成一限位肋,且二限位肋是朝向彼此而呈突出状。

Description

接触端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有关,尤其涉及一种接触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如中国第CN2870215Y号实用新型专利,其揭露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包括一基部、一与基部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弹性平板,并于弹性平板上弯折一接触部,而基部的侧边向上弯折有二支撑臂,二支撑臂延伸至弹性平板顶面并扣合于其上,藉以限制弹性平板与基部间的距离不会超出所预设的一定距离。然而,此种现有的接触端子在弯制的模具费用上较高,且二支撑臂在折弯的部位上也较容易因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回复,以致弹性平板可能将接触部向上大幅弹出,而使弹性平板超出与基部间的预设一定距离,因此其结构强度也较差而不稳定。
又如中国第CN103972675A号发明专利,其揭露一种「天线连接器端子」,包括一焊接基板、二分别自焊接基板的二侧边向上延伸的侧翼片、一自焊接基板后端延伸的电性接触弹臂、以及二分别形成于电性接触弹臂二侧的预压限位元件,并于二侧翼片上分别设有一窗口,而二预压限位元件即位于二窗口内,以对电性接触弹臂进行朝向焊接基板方向的预压。上述现有的端子在弯制上虽然可以降低模具费用,同时在限位上也能稍微解决反弹幅度过大的问题,但实际上二侧翼片仍有可能因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向外回复,且所回复的量只要超出二侧翼片的厚度,即使得二预压限位元件无法对电性接触弹臂进行朝向焊接基板方向的预压作用,因而造成其结构上的失效,终究在结构上仍然无法提供良好的强度及其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可进一步加强结构强度及其稳定性,避免现有端子因材质本身的弹性而向外回复导致反弹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可在不增加模具费及其它成本上达成上述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底部、以及二由该底部向上延伸且彼此间隔相距的侧部,该二侧部上分别设有一开孔;以及
一接触弹臂,具有一弹性部与一接触部,该弹性部由该底部延伸而出且朝向该二侧部间弯曲,该接触部由该弹性部延伸至该二侧部间相对远离该底部的位置上,且该接触部相对于该二侧部的边缘上分别朝向该二开孔延伸一突缘;
其中,该二突缘抵靠于该二开孔的上缘处,并于该二侧部相邻于该二开孔的上缘的部位分别形成一限位肋,且该二限位肋朝向彼此而呈突出状。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基座与该接触弹臂由一金属片一体成型。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基座呈一U字形。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弹性部依序具有一第一延伸段与一第二延伸段,并于该第一、二延伸段之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一弹性段。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第二延伸段与该接触部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二弹性段。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接触部上设有一突起的导接部。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二限位肋由其外壁分别向内打凹而形成所述突出状。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该二限位肋内壁间的距离小于该二侧部内壁间的距离。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各该侧部外壁至各该限位肋内壁间的距离为各该限位肋与各该突缘彼此间的干涉间距,且所述干涉间距大于各该侧部的厚度。
上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中各该突缘外侧与各该侧部外壁切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作动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平面俯视示意图;
图4图3的4-4断面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基座 1
底部 10 侧部 11
开孔 110 限位肋 111
接触弹臂 2
弹性部 20 第一延伸段 200
第二延伸段 201 第一弹性段 202
第二弹性段 203
接触部 21 突缘 210
导接部 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作动中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可由一金属片经冲压后再弯制而一体成型,包括一基座1、以及一接触弹臂2;其中:
该基座1可呈一「U」字形,其具有一底部10与二侧部11,二侧部11分别由底部10的左、右二边缘向上延伸,且二侧部11彼此间隔相距,以构成所述的「U」字形。该底部10可用于焊接在一电路板(图略),以供所述电路板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接触端子与对接的物件(图略)触接后作电性导通;而该二侧部11上则分别设有一开孔110。
该接触弹臂2可位于上述基座1后侧,并具有一弹性部20与一接触部21,该弹性部20由底部10的后缘延伸而出后,再朝向二侧部10间弯曲而具有弹性力;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弹性部20依序具有一第一延伸段200与一第二延伸段201,并于第一、二延伸段200、201之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一弹性段202。而该接触部21则接续由弹性部20延伸而出,并可于该弹性部20的第二延伸段201与接触部21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二弹性段203,且该接触部21延伸至二侧部11间相对远离底部10的位置上,该接触部21相对于二侧部11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一突缘210,二突缘210分别朝向二开孔110延伸至孔内。此外,该接触部21上可进一步设有一突起的导接部22,以便于前述对接的物件进行触接。
如图2所示,当前述对接的物件与接触部21触接、或通过该导接部22进行触接后,接触弹臂2会受到前述对接的物件下压而受力,并使接触弹臂2的弹性部20受力变形,以藉由弹性部20的弹力确保与前述对接的物件的触接状态得以维持;反之,当前述对接的物件脱离后,弹性部20即可藉由其弹力将接触部21回复至初始状态,同时通过二突缘210抵靠于二开孔110的上缘处,进而得以避免弹性部20过度将接触部21向上弹出而又与前述对接的物件进行触接。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可进一步加强二突缘210抵靠于二开孔110上缘处的结构强度及其稳定性。其主要于二侧部11相邻于二开孔110的上缘的部位处,分别形成一限位肋111,且该二限位肋111朝向彼此而呈突出状;而在本实用新型所举的实施例中,主要由二侧部11外壁分别对二限位肋111向内打凹,以使该二限位肋111得以朝向彼此而于二侧部11的内壁上形成所述突出状。
据此,如图3所示,由于二限位肋111内壁间的距离d小于二侧部11内壁间的距离D,故由图4可看出,侧部11外壁至限位肋111内壁间的距离即为限位肋111与突缘210彼此间的干涉间距S,且所述干涉间距S大于侧部11的厚度。换言之,二侧部11的回复量必须大于上述干涉间距S才能使接触部21向上弹出,而在所述干涉间距S大于侧部11厚度的前题下,本实用新型确实能加强二突缘210抵靠于二开孔110上缘处的结构强度及其稳定性,同时也能在不增加模具费用及其它成本上达成上述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增加二突缘210长度的方式来加大其与限位肋111间的干涉间距S;换言之,二突缘210外侧最多只需与二侧部11外壁切齐,而不需以超出或突出二侧部11外壁的方式增加干涉间距S。因此,不仅可以避免端子周边元件在配置上可能造成的其它干扰问题,同时也可以采用既有的模具设备再进一步对所述限位肋111进行前述的打凹作业来完成,因此在实施上确实能兼具不增加模具及其它成本等功效。
所以,藉由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接触端子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具有一底部、以及二由该底部向上延伸且彼此间隔相距的侧部,该二侧部上分别设有一开孔;以及
一接触弹臂,具有一弹性部与一接触部,该弹性部由该底部延伸而出且朝向该二侧部间弯曲,该接触部由该弹性部延伸至该二侧部间相对远离该底部的位置上,且该接触部相对于该二侧部的边缘上分别朝向该二开孔延伸一突缘;
其中,该二突缘抵靠于该二开孔的上缘处,并于该二侧部相邻于该二开孔的上缘的部位分别形成一限位肋,且该二限位肋朝向彼此而呈突出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与该接触弹臂由一金属片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呈一U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依序具有一第一延伸段与一第二延伸段,并于该第一、二延伸段之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一弹性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延伸段与该接触部间形成一弯曲的第二弹性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触部上设有一突起的导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限位肋由其外壁分别向内打凹而形成所述突出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限位肋内壁间的距离小于该二侧部内壁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侧部外壁至各该限位肋内壁间的距离为各该限位肋与各该突缘彼此间的干涉间距,且所述干涉间距大于各该侧部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突缘外侧与各该侧部外壁切齐。
CN201621095522.5U 2016-09-29 2016-09-29 接触端子结构 Active CN206211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5522.5U CN206211096U (zh) 2016-09-29 2016-09-29 接触端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5522.5U CN206211096U (zh) 2016-09-29 2016-09-29 接触端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1096U true CN206211096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61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5522.5U Active CN206211096U (zh) 2016-09-29 2016-09-29 接触端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1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0256B2 (en) Vehicle hood structure
US12022939B2 (en) Table panel
WO2015032359A1 (zh) 一种屏蔽盖及一种移动终端
CN206211096U (zh) 接触端子结构
JP6296358B2 (ja) 雌端子金具
CN107788930B (zh) 内胆加强框组件及洗碗机
CN213708849U (zh) 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箱体结构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03119155U (zh) 弹性接触端子
CN111619675A (zh)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结构
CN206340682U (zh) 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16403518U (zh) 加长型电梯门挂板
CN21983461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8640646U (zh) 内胆加强框组件及洗碗机
CN208518509U (zh) 一种门铰链加强件
CN216270799U (zh) 一种折边包角餐盒
CN211108465U (zh) 一种四角均具卷封结构的两片罐
CN221138312U (zh) 一种车辆侧围外板和车辆
CN204315765U (zh) 卡连接器
CN211592709U (zh) 一种汽车车身的侧围外板结构
CN218301975U (zh) 电子设备
CN212297524U (zh) 齿轮室罩盖盖板
CN219478445U (zh) 一种适用于曲型表面贴合的导电泡棉
CN206406786U (zh) 拉手支架
CN205769592U (zh) 汽车及其顶棚安装结构
CN215978975U (zh) 一种表面无焊接点门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