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19155U - 弹性接触端子 - Google Patents

弹性接触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9155U
CN203119155U CN201320098821.4U CN201320098821U CN203119155U CN 203119155 U CN203119155 U CN 203119155U CN 201320098821 U CN201320098821 U CN 201320098821U CN 203119155 U CN203119155 U CN 203119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elastic
contact terminal
sectio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988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礼春
徐祥
沈国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0988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9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9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91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性接触端子,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弹性臂;和位于所述弹性臂的末端的接触部,其中,所述弹性臂在水平平面内往复延伸使得所述弹性臂形成具有至少三段在竖直方向上叠加的弹性臂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臂往复折叠多次使之在高度方向上形成相互重叠和相互间隔的至少三段弹性臂部,从而能够减小整个弹性臂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同时又能够提高整个弹性臂的弹性,而不需要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Description

弹性接触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的弹性接触端子。
背景技术
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弹性接触端子10,其包括基部11和从基部11倾斜向上地延伸的弹性臂12。在图1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10中,由于仅具有一个弹性臂12,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弹性,必须增加弹性臂12的长度,而这不满足端子小型化的要求。
图2显示另一种现有的弹性接触端子20,其包括从基部延伸的第一臂部21、从第一臂部21的末端往回折叠的第二臂部22和从第二臂部22向前朝上倾斜延伸的第三臂部23。由于图2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20的弹性臂往回折叠了一次,因此,与图1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10相比,图2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20的弹性臂的长度可以缩短一倍。
图3显示又一种现有的弹性接触端子30,其包括从基部延伸的第一臂部31、从第一臂部31的末端往回折叠的第二臂部32和从第二臂部32向前朝上倾斜延伸的第三臂部33。与图2相似,由于图3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30的弹性臂仅往回折叠了一次,因此,与图1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10相比,图3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30的弹性臂的长度也只能缩短一倍。
对于图1至图3所示的现有的弹性接触端子来说,弹性臂的长度非常重要。随着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产品的尺寸大小受到严格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弹性臂长度,在此种状况下,会被迫选用弹性性能较好的材料来弥补弹性臂不足之缺陷,随之而来的是产品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的弹性接触端子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同时,可缩短弹性端子的长度和提高弹性端子的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弹性接触端子,包括:基部;从所述基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弹性臂;和位于所述弹性臂的末端的接触部,其中,所述弹性臂在水平平面内往复延伸使得所述弹性臂形成具有至少三段在竖直方向上叠加的弹性臂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臂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三段弹性臂部:从所述基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弹性臂部;从所述第一段弹性臂部的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二段弹性臂部;和从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的延伸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三段弹性臂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臂包括:一对第一段弹性臂部;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的延伸末端;和第三段弹性臂部自所述连接部的中间延伸而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的末端向上弯曲,形成凸起的接触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当在侧视图中观看时,所述弹性臂呈大致的“S”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的末端位于所述弹性臂的远离所述基部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的末端边缘与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之间的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大致等于零,以防止与插入的插头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水平面内往复折叠至少一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水平面内往复折叠一次;并且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的末端位于所述弹性臂的靠近所述基部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臂的侧面呈大致的“∈”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接触端子为安装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板上型弹性接触端子或者为安装在电路板的边缘的沉板型弹性接触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臂往复折叠多次使之在高度方向上形成相互重叠和相互间隔的至少三段弹性臂部,从而能够减小整个弹性臂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同时又能够提高整个弹性臂的弹性,而不需要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种传统的弹性接触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另一种传统的弹性接触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又一种传统的弹性接触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图4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的侧视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7显示图6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端子100的立体示意图;和图5显示图4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100的侧视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接触端子100主要包括基部110,从基部沿水平方向X往外延伸的弹性臂,和位于弹性臂的末端的接触部111。
如图4和图5所示,弹性臂在水平平面内往复延伸使得弹性臂形成具有至少三段在竖直方向上叠加的弹性臂部101、102、103。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弹性臂在与弹性臂的延伸方向X平行的竖直平面XOZ内被往复折叠多次使得当在侧视图(图5)中观看时弹性臂具有三段弹性臂部101、102、103。
当在图5所示的侧视图中观看时,弹性臂的三段弹性臂部101、102、103在与弹性臂的延伸方向X垂直的高度方向Z上相互间隔开并且相互重叠。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这三段弹性臂部分别为:从基部110往外延伸的第一段弹性臂部101;从第一段弹性臂部101的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二段弹性臂部102;和从第二段弹性臂部102的延伸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三段弹性臂部103。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述,弹性臂包括:一对第一段弹性臂部101;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102;一个连接部104,用于连接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102的延伸末端;和一个第三段弹性臂部103,该第三段弹性臂部103自连接部104的中间延伸而出。
因此,当在图5所示的侧视图中观看时,弹性臂呈大致的“S”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臂往复折叠了两次,因此,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弹性臂的长度能够缩短为图1所示的弹性臂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而且不会降低整个弹性臂的弹性,因为其具有特殊的“S”形弹性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当整个弹性臂展开时,基部110和第一、第二弹性臂部101、102和连接部104构成一个封闭的框架,并且第三段弹性臂部103为指状弹片并位于封闭的框架的内部。
在图1至图3的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折叠实体的宽板来形成弹性臂,因此,其弹性差。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折叠封闭的框架件来形成弹性臂,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弹性臂的弹性。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三段弹性臂部103的末端部分向上弯曲,形成凸起的接触部111。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三段弹性臂部103的末端位于弹性臂的远离基部110的外侧,并且第三段弹性臂部103的末端边缘与第二段弹性臂部102之间的在高度方向Z上的距离H大致等于零,这样就能够防止与将要插入的插头干涉。
尽管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臂被往复折叠了两次,形成了三段弹性臂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弹性臂也可以被往复折叠了三次或更多次,以形成处于不同高度的四段或更多段弹性臂部。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弹性接触端子200的立体示意图;和图7显示图6所示的弹性接触端子200的侧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接触端子200主要包括基部210,从基部沿水平方向X往外延伸的弹性臂,和位于弹性臂的末端的接触部211。
如图6和图7所示,弹性臂在水平平面内往复延伸使得弹性臂形成具有至少三段在竖直方向上叠加的弹性臂部201、202、203。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弹性臂在与弹性臂的延伸方向X平行的竖直平面XOZ内被往复折叠多次使得当在侧视图(图7)中观看时弹性臂具有三段弹性臂部201、202、203。
当在图7所示的侧视图中观看时,弹性臂的三段弹性臂部201、202、203在与弹性臂的延伸方向X垂直的高度方向Z上相互间隔开并且相互重叠。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这三段弹性臂部分别为:从基部210往外延伸的第一段弹性臂部201;从第一段弹性臂部201的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二段弹性臂部202;和从第二段弹性臂部202的延伸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三段弹性臂部203。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述,弹性臂包括:一对第一段弹性臂部201;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202;一个连接部204,用于连接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202的延伸末端;和一个第三段弹性臂部203,该第三段弹性臂部203自连接部204的中间延伸而出。
如图6所示,第二段弹性臂部202还在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水平面内往复折叠一次,当然,如果空间允许,也可以在水平面内往复折叠两次或更多次,以便进一步提高整个弹性臂的弹性。
因此,当在图7所示的侧视图中观看时,弹性臂呈大致的“∈”形。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臂在竖直平面内往复折叠了两次,因此,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弹性臂的长度能够缩短为图1所示的弹性臂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而且不会降低整个弹性臂的弹性,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形弹性结构。
如图6和图7所示,当整个弹性臂展开时,基部210和第一、第二弹性臂部201、202和连接部104构成一个封闭的框架,并且第三段弹性臂部203为指状弹片并位于封闭的框架的内部。
在图1至图3的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折叠实体的宽板来形成弹性臂,因此,其弹性差。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折叠封闭的框架件来形成弹性臂,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弹性臂的弹性。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段弹性臂部203的末端部分向上弯曲,形成凸起的接触部211。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段弹性臂部203的末端位于弹性臂的靠近基部210的内侧,因此,不存在与将要插入的插头相互干涉的问题。
尽管未图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接触端子可以为安装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板上型弹性接触端子,也可以为安装在电路板的边缘的沉板型弹性接触端子。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性接触端子,包括: 
基部; 
从所述基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弹性臂;和 
位于所述弹性臂的末端的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在水平平面内往复延伸使得所述弹性臂形成具有至少三段在竖直方向上叠加的弹性臂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三段弹性臂部: 
从所述基部(110)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弹性臂部(101); 
从所述第一段弹性臂部(101)的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二段弹性臂部(102);和 
从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102)的延伸末端往回延伸的第三段弹性臂部(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 
一对第一段弹性臂部(101); 
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102); 
连接部(104),用于连接所述一对第二段弹性臂部(102)的延伸末端; 
第三段弹性臂部(103)自所述连接部(104)的中间延伸而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103)的末端向上弯曲,形成凸起的接触部(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当在侧视图中观看时,所述弹性臂呈“S”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103)的末端位于所述弹性臂的远离所述基部(110)的外侧;并且 
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103)的末端边缘与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102)之间的在高度方向(Z)上的距离(H)等于零,以防止与插入的插头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202)在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水平面内往复折叠至少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段弹性臂部(202)在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水平面内往复折叠一次;并且 
所述第三段弹性臂部(203)的末端位于所述弹性臂的靠近所述基部(210)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侧面呈“∈”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接触端子为安装在电路板的表面上的板上型弹性接触端子或者为安装在电路板的边缘的沉板型弹性接触端子。 
CN201320098821.4U 2013-03-05 2013-03-05 弹性接触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19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98821.4U CN203119155U (zh) 2013-03-05 2013-03-05 弹性接触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98821.4U CN203119155U (zh) 2013-03-05 2013-03-05 弹性接触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9155U true CN203119155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9882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19155U (zh) 2013-03-05 2013-03-05 弹性接触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191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8128A1 (zh) * 2014-10-14 2016-04-21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连接器端子
CN105576414A (zh) * 2014-10-31 2016-05-1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接触件和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8128A1 (zh) * 2014-10-14 2016-04-21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连接器端子
CN105576414A (zh) * 2014-10-31 2016-05-1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接触件和连接器
CN105576414B (zh) * 2014-10-31 2018-05-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接触件和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331B (zh) 连接器
CN108493643A (zh) 电连接器及端子
CN107394448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04466546A (zh) 通信连接装置及其引线框架组
CN203119155U (zh) 弹性接触端子
CN204156172U (zh) 电连接器
CN104393433A (zh) 横向式sim卡座及其手机
US20160290736A1 (en) Bent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4859733U (zh) 柔性基板
WO2017054187A1 (en) Connector for power batteries, power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104124550B (zh) 电连接器
CN110350351A (zh)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CN101626118B (zh) 卡缘连接器
CN106207678A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3713167B (zh) 电能表接线端座及电能表接线端座校验结构
CN203729162U (zh) 滑轨框体
CN203760984U (zh)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
CN208352526U (zh) 一种td基站天线反射板
CN201773981U (zh) 电连接器及其锁板件
CN207038770U (zh) 一种高速传输连接器
CN106654661A (zh) 一种弹性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7872Y (zh) Sim卡连接器
CN205565049U (zh) 导电端子
CN211531416U (zh) 一种fpc结构
CN109980383A (zh) 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