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7632U - 底泥采样器 - Google Patents
底泥采样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77632U CN206177632U CN201621050323.2U CN201621050323U CN206177632U CN 206177632 U CN206177632 U CN 206177632U CN 201621050323 U CN201621050323 U CN 201621050323U CN 206177632 U CN206177632 U CN 2061776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b bucket
- main body
- draw ring
- bucket main
- manip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泥采样器,包括:抓斗、活动卡栓、主拉环以及第一操控拉环;抓斗包括第一抓斗主体和第二抓斗主体,活动卡栓与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活动卡栓与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主拉环与活动卡栓连接,并且主拉环通过带动活动卡栓的升降从而控制抓斗的升降;第一操控拉环固定在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上,并且第一操控拉环用于控制抓斗的打开和闭合。这种底泥采样器的第一操控拉环通过带动第一抓斗主体的转动,从而控制抓斗打开和闭合,这使得抓斗在达到水底前,可以一直保持打开的状态,提高了采样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采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泥采样器。
背景技术
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为了研究排水体的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积累、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采集底泥样品。
表面底泥的采样,可使用抓取式采样器或钻取式采样。目前,市场上广泛生产和销售的采样器为抓取式采样器。将支撑杆勾在挂钩上,可保持抓斗张开,当采样器沉到水底时,抖动绳索使支撑杆脱离挂钩,提起采样器时,抓斗在重力作用下通孔闭合,实现底泥采样。
但是上述抓取式底泥采样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支撑杆勾在挂钩上保持抓斗张开时,有时候会受到垃圾、泥砂、挂钩松动等多因素影响,使得抓斗在达到水底前,就闭合了,无法再进行操作。此时需要将采样器提出水面重新安装,重复操作。这大大降低了底泥采样器的采样成功率,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采样成功率较高的底泥采样器。
一种底泥采样器,包括:抓斗、活动卡栓、主拉环以及第一操控拉环;所述抓斗包括第一抓斗主体和第二抓斗主体,所述活动卡栓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活动卡栓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主拉环与所述活动卡栓连接,并且所述主拉环通过带动所述活动卡栓的升降从而控制所述抓斗的升降;所述第一操控拉环固定在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上,并且所述第一操控拉环用于控制所述抓斗的打开和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主拉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操控索,所述第一操控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控拉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操控拉环,所述第二操控拉环固定在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操控拉环用于控制所述抓斗的打开和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操控索,所述第二操控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控拉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增重块,所述第一增重块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增重块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底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增重块,所述第二增重块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增重块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近。
上述底泥采样器的抓斗包括第一抓斗主体和第二抓斗主体,活动卡栓与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活动卡栓与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上固定有第一操控拉环。第一操控拉环通过带动第一抓斗主体的转动,从而控制抓斗打开和闭合,因此,抓斗的状态不受垃圾、泥砂、挂钩松动等多因素影响,这使得抓斗在达到水底前,可以一直保持打开的状态,提高了采样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底泥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底泥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底泥采样器100,包括:抓斗110、活动卡栓120、主拉环130以及第一操控拉环142。
抓斗110包括第一抓斗主体112和第二抓斗主体114,活动卡栓120与第一抓斗主体112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活动卡栓120与第二抓斗主体114的顶端转动连接。
主拉环130与活动卡栓120固定连接,并且主拉环130通过带动活动卡栓120的升降从而控制抓斗110的升降。
第一操控拉环142固定在第一抓斗主体112的侧壁的外侧上,并且第一操控拉环142用于控制抓斗110的打开和闭合。
本实施例中的底泥采样器100的抓斗110包括第一抓斗主体112和第二抓斗主体114,活动卡栓120与第一抓斗主体112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活动卡栓120与第二抓斗主体114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一抓斗主体112的侧壁的外侧上固定有第一操控拉环142。第一操控拉环142通过带动第一抓斗主体112的转动,从而控制抓斗110打开和闭合,因此,抓斗110的状态不受垃圾、泥砂、挂钩松动等多因素影响,这使得抓斗110在达到水底前,可以一直保持打开的状态,提高了采样的成功率。
如图2所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底泥采样器200,包括第一抓斗主体212、第二抓斗主体214、活动卡栓220、主拉环230和第一操控拉环242,还包括一端与主拉环230固定连接的牵引索250,一端与第一操控拉环242固定连接的第一操控索262,设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上的第一通孔272,设在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上的第二通孔274,固定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上的第一增重块282,和固定在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上的第二增重块284。
在本实施方式中,牵引索250固定在主拉环230上,第一操控索262的一端与第一操控拉环242固定连接。主拉环230和第一操控拉环242上均有开孔,方便牵引索250和第一操控索262的安装与拆卸。由于主拉环230和第一操控拉环242较短,不适合底泥采样器在深水下的操作,因而在主拉环230和第一操控拉环242上分别连接牵引索250和第一操控索262。
牵引索250和第一操控索262可以为绳索、不锈钢索、碳纤维索、塑料索或复合材料索。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第一抓斗主体212上设有第一通孔272,第一通孔272与第一抓斗主体212的顶端的距离比第一通孔272与第一抓斗主体212的底端的距离近,即第一通孔272设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上方。当抓斗210闭合的过程中,内腔逐渐填充有底泥,此时,原本在抓斗210内腔中的水,可以通过抓斗侧壁上的第一通孔272,排出抓斗210内腔。在第一抓斗主体212上设有第一通孔272,可以有效避免抓斗210内腔中的水占据抓斗210内腔的大部分空间,从而增加了单次采样时底泥的采集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通孔216的形状,除了如图2所示的圆形外,也可以是矩形、菱形、椭圆形或者其他无规则图形,数量不限于一个,均能实现上述的有益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空腔中的水的排出速率,可以在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74,第二通孔274与第二抓斗主体214的顶端的距离比第二通孔274与第二抓斗主体214的底端的距离近。第一抓斗主体212和第二抓斗主体214同时设有第一通孔272和第二通孔274,增加了通孔的数量,提高了抓斗210排水能力,则内腔的水对底泥采样器采集底泥的影响越小。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增重块282,第一增重块282与第一抓斗主体212的底端的距离比第一增重块282与第一抓斗主体212的顶端的距离近,即第一增重块282设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下方。由于通过第一操控拉环242可以操控第一抓斗主体212的打开,因而第一增重块282不会影响到第一抓斗主体212的打开状态。当完成采样后,抓斗210依靠自身的重力使抓斗210闭合,以装载底泥。但是在抓斗210内腔里的底泥有一定的重量,使得抓斗210依靠自身重力始终保持闭合状态时,采集的底泥量有一定的限制。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增重块282,提高抓斗210整体的重量,进而使得抓斗210闭合使更加稳定。
第一增重块282设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上,可以是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的外侧,也可以是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的内侧,可以使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的外侧和内侧同时设有第一增重块282。
为了进一步增加抓斗210的重量,除了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上可以设有第一增重块282外,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上可以设有第二增重块284,第二增重块284与第二抓斗主体214的底端的距离比第二增重块284与第二抓斗主体214的顶端的距离近。
第二增重块284设在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上,可以是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的外侧,也可以是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的内侧,可以使第二抓斗主体214的侧壁的外侧和内侧同时设有第二增重块284。
本实施例中的底泥采样器200的抓斗210包括第一抓斗主体212和第二抓斗主体214,活动卡栓220与第一抓斗主体212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活动卡栓220与第二抓斗主体214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一抓斗主体212的侧壁的外侧上固定有第一操控拉环242。第一操控拉环242通过带动第一抓斗主体212的转动,从而控制抓斗210打开和闭合,因此,抓斗210的状态不受垃圾、泥砂、挂钩松动等多因素影响,这使得抓斗210在达到水底前,可以一直保持打开的状态,提高了采样的成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底泥采样器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操控拉环和第二操控索。第二操控拉环固定在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上,并且第二操控拉环用于控制抓斗的打开和闭合。第二操控索的一端与第二操控拉环固定连接。第二操控索可以为绳索、不锈钢索、碳纤维索、塑料索或复合材料索。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斗、活动卡栓、主拉环以及第一操控拉环;
所述抓斗包括第一抓斗主体和第二抓斗主体,所述活动卡栓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活动卡栓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转动连接;
所述主拉环与所述活动卡栓连接,并且所述主拉环通过带动所述活动卡栓的升降从而控制所述抓斗的升降;
所述第一操控拉环固定在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操控拉环用于控制所述抓斗的打开和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主拉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操控索,所述第一操控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控拉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操控拉环,所述第二操控拉环固定在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操控拉环用于控制所述抓斗的打开和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操控索,所述第二操控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控拉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增重块,所述第一增重块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增重块与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斗主体的底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底泥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增重块,所述第二增重块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底端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增重块与所述第二抓斗主体的顶端的距离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0323.2U CN206177632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底泥采样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50323.2U CN206177632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底泥采样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77632U true CN206177632U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867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50323.2U Active CN206177632U (zh) | 2016-09-12 | 2016-09-12 | 底泥采样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776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87903A (zh) * | 2018-09-20 | 2019-01-11 | 孙茂川 | 一种带污泥抓取功能的遥控式污水检测设备 |
-
2016
- 2016-09-12 CN CN201621050323.2U patent/CN2061776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87903A (zh) * | 2018-09-20 | 2019-01-11 | 孙茂川 | 一种带污泥抓取功能的遥控式污水检测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53751U (zh) | 一种抓斗式采泥器 | |
CN201909725U (zh) | 一种深水底部采样器 | |
CN206177632U (zh) | 底泥采样器 | |
CN203490104U (zh) | 抓斗式采泥器 | |
CN105887755B (zh) | 一种水库抽沙系统 | |
CN110779759A (zh) | 搭载式箱式取样器 | |
CN206648849U (zh) | 一种抓斗式采泥器 | |
CN105951977B (zh) | 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及泥沙清理系统 | |
CN104634604A (zh) | 一种深水沉积物采集器 | |
CN21104280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用泥沙取样装置 | |
CN211292063U (zh) | 搭载式箱式取样器 | |
CN209142867U (zh) | 一种骨料仓 | |
CN203768967U (zh) | 抓斗地下成孔装置 | |
CN206768917U (zh) | 一种水库分层取水结构 | |
CN203961304U (zh) | 全自动上料喷浆机的双料斗装置 | |
CN102828713B (zh) | 捞渣筒 | |
CN202450560U (zh) | 一种灌注桩孔底泥浆取样工具 | |
CN204575358U (zh) | 一种深水沉积物采集器 | |
CN206157883U (zh) | 一种下水道污泥挖提机 | |
CN201459791U (zh) | 一种抓斗地下成孔装置 | |
CN202157773U (zh) | 捞渣筒 | |
CN21408736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进水泵坑浮渣清理装置 | |
CN205605155U (zh) | 一种桩基清孔冲击钻捞渣桶 | |
CN209798883U (zh) | 机井清淤装置 | |
CN203745235U (zh) | 一种改进型采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