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6476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6476U
CN206176476U CN201621203885.6U CN201621203885U CN206176476U CN 206176476 U CN206176476 U CN 206176476U CN 201621203885 U CN201621203885 U CN 201621203885U CN 206176476 U CN206176476 U CN 206176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mp
critesistor
electromagnetic oven
line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388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兰
杨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0388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6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6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6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热敏电阻(20)、传输导线(40)、以及所述热敏电阻(20)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压接件(30),所述热敏电阻(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引脚线(21),所述引脚线(21)的一端伸入所述压接件(30)的一端,所述传输导线(40)的一端伸入所述压接件(30)的另一端,且所述引脚线(21)和所述传输导线(40)在所述压接件(30)内导通,所述压接件(30)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热敏电阻(20)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本实施例能够提高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进行烹饪及加热的家用电器。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磁炉的能效,实现锅具温度的精确控制,可通过将热敏电阻设置在电磁炉线盘的中心或者线盘的附近来检测线盘的温度或者锅具的温度,进而实现电磁炉对锅具加热状态的控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热敏电阻在安装时,热敏电阻11的本体一般与线盘(未示出)平行放置,热敏电阻11的引脚线111折弯后与传输导线12通过连接件13连接在一起,并且热敏电阻11的引脚线111在连接件13的一端,而传输导线12在连接件13的另一端。
然而,按照上述安装方式安装后的热敏电阻,由于热敏电阻的引脚线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两段,导致引脚线较长,由于引脚线中含铁,因此在电磁加热过程中,较长的引脚线易被加热,影响了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致使热敏电阻的检测精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降低了引脚线被电磁加热的风险,提高了热敏电阻的精度和灵敏度,从而提高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热敏电阻、传输导线、以及所述热敏电阻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压接件,所述热敏电阻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引脚线,所述引脚线的一端伸入所述压接件的一端,所述传输导线的一端伸入所述压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引脚线和所述传输导线在所述压接件内导通,所述压接件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热敏电阻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热敏电阻、传输导线以及压接件,压接件的设置位置位于热敏电阻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热敏电阻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引脚线,引脚线和传输导线通过压接件连接,由于减少了竖直段,热敏电阻的引脚线的长度大大缩短,降低了引脚线被电磁加热的风险,提高了热敏电阻的精度和灵敏度,从而提高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压接件之间的引脚线的长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2~5毫米。
通过使引脚线暴露在热敏电阻和压接件之间的长度小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需要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进行设置,理论上来说,引脚线暴露在热敏电阻和压接件之间的长度越短越好,但是,鉴于生产工艺的约束以及温度信号传输的要求,引脚线的长度不可能设置的过短,因此,暴露在热敏电阻和压接件之间的引脚线的长度可选为2~5毫米。
可选地,所述传输导线为金属导线。
可选地,所述压接件为铜压接件。
可选地,所述热敏电阻靠近所述电磁炉的面板的下表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传输导线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与温度控制芯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传输导线暴露在所述压接件外部的至少部分包裹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敏电阻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内的热敏电阻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热敏电阻 21-引脚线
30-压接件 40-传输导线
41-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内的热敏电阻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热敏电阻20、传输导线40、以及热敏电阻20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压接件30,热敏电阻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引脚线21,引脚线21的一端伸入压接件30的一端,传输导线40的一端伸入压接件30的另一端,且引脚线21和传输导线40在压接件30内导通,压接件30的设置位置位于热敏电阻20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的电磁炉还包括底壳,设置在底壳上的面板,以及设置在底壳内的线圈盘、风机以及电路板等。本实施例中的热敏电阻设置在底壳内。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利用热敏电阻20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时,将热敏电阻20设置在靠近面板下表面正对锅具放置的位置,用来感应锅具底部的温度,热敏电阻20将锅具底部的温度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反馈给电路板上的温度控制芯片,由电路板上的温度控制芯片通过调整程序来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和温度,从而达到安全使用电磁炉的目的。
可选地,传输导线40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与温度控制芯片连接,从而实现传输导线40将热敏电阻20产生的电信号传输给温度控制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热敏电阻20两端的引脚线的长度,压接件30的设置位置位于热敏电阻20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从而该引脚线21可以为沿热敏电阻20的两端向外水平延伸的引脚线21,即不对引脚线21采用弯折处理,引脚线21只有水平段,减少了竖直段。
由于减少了竖直段,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热敏电阻的引脚线的长度大大缩短,降低了引脚线被电磁加热的风险。同时,在传感器工作时,电流流通的路径变短,减少了自身损耗,从而大大提升了热敏电阻传感器组件工作时的精度和灵敏度,从而提高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地,热敏电阻20与压接件30之间的引脚线21的长度小于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需要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进行设置,理论上来说,引脚线21暴露在热敏电阻20和压接件30之间的长度越短越好,但是,鉴于生产工艺的约束以及温度信号传输的要求,引脚线21的长度不可能设置的过短,因此,暴露在热敏电阻20和压接件30之间的引脚线21的长度D可选为2~5毫米。
该引脚线21直接与传输导线40通过压接件30连接。在连接过程中,引脚线21与传输导线40分别从压接件30的两端插入压接件30中,实现二者的串联连接,然后对压接件30进行压接,从而实现热敏电阻与传输导线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引脚线21的一端伸入压接件30的一端,传输导线40的一端伸入压接件30的另一端,即引脚线21与传输导线50分别从压接件30的两端插入压接件30中,从而便于引脚线与传输导线装配到压接件中,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热敏电阻、传输导线以及压接件,压接件的设置位置位于热敏电阻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热敏电阻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引脚线,引脚线和传输导线通过压接件连接,由于减少了竖直段,热敏电阻的引脚线的长度大大缩短,降低了引脚线被电磁加热的风险,提高了热敏电阻的精度和灵敏度,从而提高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述传输导线40为金属导线。由于金属材料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金属导线作为上述传输导线40,不仅能够保证传输导线40的传输能力,而且能够保证传输导线40与引脚线21在压接件30内及时导通,间接提高了温度检测准确度。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导线40暴露在压接件30外部的至少部分包裹有绝缘层41。即在压接件30内与引脚线21压接的传输导线40为不包括绝缘层的裸导线。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压接件30为铜压接件,例如可以为铜带。由于铜不仅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而且铜的抗磁性比较好,因此,选择铜压接件来压接热敏电阻20的引脚线21和传输导线40,在实现引脚线21和传输导线40导通的前提下,还能大大降低电磁炉内产生的交变磁场对热敏电阻20的影响,提高了温度信号传输的准确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磁炉,包括热敏电阻(20)、传输导线(40)、以及所述热敏电阻(20)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压接件(30),所述热敏电阻(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引脚线(21),所述引脚线(21)的一端伸入所述压接件(30)的一端,所述传输导线(40)的一端伸入所述压接件(30)的另一端,且所述引脚线(21)和所述传输导线(40)在所述压接件(30)内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30)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热敏电阻(20)主体的水平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20)与所述压接件(30)之间的引脚线(21)的长度小于等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的范围为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导线(40)为金属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件(30)为铜压接件(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20)靠近所述电磁炉的面板的下表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导线(40)的另一端向下弯折与温度控制芯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导线(40)暴露在所述压接件(30)外部的至少部分包裹有绝缘层(41)。
CN201621203885.6U 2016-11-08 2016-11-08 电磁炉 Active CN206176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3885.6U CN206176476U (zh) 2016-11-08 2016-11-08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3885.6U CN206176476U (zh) 2016-11-08 2016-11-08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6476U true CN206176476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3885.6U Active CN206176476U (zh) 2016-11-08 2016-11-08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6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882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CN102013579B (zh) 李兹线的接线端子及其设置方法
CN204190629U (zh) 三相输出一体式铜排
CN206176476U (zh) 电磁炉
CN108714726B (zh) 焊锡机
KR200453641Y1 (ko) 면상발열체를 이용한 전자파 차단이 가능한 온열매트의 발열구조
CN206160220U (zh) 电磁炉
CN203263098U (zh) 用于电炊具的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煎烤机
CN104053261B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8479981U (zh) 一种加热线盘结构及应用有该加热线盘结构的电磁灶
CN106141357A (zh) 一种手机维修用恒温型电烙铁
CN206176477U (zh) 电磁炉
CN205860126U (zh) 电磁炉、电磁电炊具本体和电磁电饭煲
CN205648061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及含有其的线圈盘和电磁加热烹饪电器
CN217240986U (zh) 一种用于电磁灶具的多级温控装置
ES2716449B2 (es) Dispositivo de campo de coccion
KR101208110B1 (ko) 전자파차단 발열선 연결장치
CN201242191Y (zh) 大功率电磁炉线圈加热部件
CN201628275U (zh) 一种双面测温的电磁炉
CN215268767U (zh) 异形石墨加热管、热风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204534706U (zh) 电磁炉加热系统
CN101153720A (zh) 一种无油烟电磁炉
CN209481727U (zh) 一种精密特钢热处理炉管加热冷却防变形装置
CN203734868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盘和电磁加热装置
CN216565645U (zh) 一种线圈与磁条组装配结构及电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