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7569U - 一种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7569U
CN206107569U CN201621077698.8U CN201621077698U CN206107569U CN 206107569 U CN206107569 U CN 206107569U CN 201621077698 U CN201621077698 U CN 201621077698U CN 206107569 U CN206107569 U CN 206107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wing
fixed
unmanned plane
accommodat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76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文
张广抚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to CN2016210776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7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7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7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包含机身、固定翼、旋翼及螺旋桨;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升力涵道,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所述旋翼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在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固定翼包含第一固定翼和第二固定翼,所述第一固定翼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翼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翼能够相对第一固定翼伸缩;所述螺旋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翼的前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旋翼提升的升力,无人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第二固定翼在收起状态下可以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第二固定翼在展开状态下可以提高无人机的航行时间及距离,同时是无人机飞行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是作为军事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无人机用途广泛,成本低,效费比好;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不仅在现代战争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民用领域更有广阔的前景。目前,无人机己被广泛运用到警备、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领域。
现有无人机包含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主要包含机身、旋翼、连杆及起落架,主体通过连杆连接旋翼,旋翼上的叶片一般直接裸露在外面,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容易对人员造成误伤,或者碰到外物致使叶片受损。另外,旋翼无人机最大的缺陷在于航行时间段,飞行距离有限。对于固定翼无人机,无法实现垂直起降,并且机动性比较差,无法实现空中悬停。
无论是固定翼无人机还是旋翼无人机,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动力故障,会发生坠机现象,导致无人机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以解决或至少减轻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包含机身及固定翼;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旋翼及螺旋桨;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升力涵道,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所述旋翼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翼在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固定翼包含第一固定翼和第二固定翼,所述第一固定翼的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翼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翼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翼伸缩;所述螺旋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翼的前缘。
优选地,所述升力涵道设置为圆柱形通道,所述圆柱形的轴线穿过所述机身的重心。
优选地,所述机身在机头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底面;所述机身在机尾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摄像装置及电池;所述机身采用透明塑料一体成型,所述摄像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盖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翼中空,内部在第一固定翼的伸展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固定翼中空,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固定翼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所述支架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旋翼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含起落架,所述起落架采用前三点式布置方式;所述无人机起飞后,机头下的起落架能够旋转90度收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机尾下的起落架能够旋转90度收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升力涵道设置有2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的机头位置与机尾位置,每个所述升力涵道内分别设置有1个旋翼。
优选地,所述机身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还包含重力感应器、弹射装置及降落伞;所述重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机身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容纳腔;所述弹射装置安装在所述第四容纳腔内,并且能够接收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信号;所述降落伞与所述弹射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包含固定翼和旋翼,通过旋翼提升的升力,无人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解决了固定翼无人机无法垂直起降的问题。固定翼可以提高无人机的航信时间及飞行距离,解决了旋翼无人机飞行时间和距离受限的问题。
固定翼包含第一固定翼和第二固定翼,第一固定翼相对第二固定翼能偶伸缩,第二固定翼在收起状态下可以提高无人机的机动性,第二固定翼在展开状态下可以提高无人机的航行时间及距离,同时是无人机飞行更加稳定,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拍摄任务。
旋翼安装在机身上的升力涵道内,可以对旋翼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固定翼的前缘安装有螺旋桨,可以提高无人机的飞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人机示意图。
其中,1-机身,2-固定翼,21-第一固定翼,22-第二固定翼,3-旋翼,4-支架,5-螺旋桨,6-第二容纳腔,7-第一容纳腔,8-摄像装置,9-电池,10-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包含机身1、固定翼2、旋翼3及螺旋桨5。
机身1上设置有升力涵道,旋翼3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旋翼3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升力涵道可以对旋翼3起到保护作用,飞行过程中旋翼不会与外界物品发生碰撞,有利于提高飞行安全性。
固定翼2在机身1的两侧对称布置,固定翼2包含第一固定翼21和第二固定翼22,第一固定翼21的一端与机身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翼22连接;第二固定翼2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翼21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翼21中空,内部在第一固定翼21的伸展方向设置有齿条;第二固定翼22中空,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二固定翼2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驱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电机、齿轮随第二固定翼22运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向驱动电机,通过调节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可以实现第二固定翼22的伸展与收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翼21与第二固定翼22的滑动配合面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密封件,防止气流进入固定翼的中空内部,影响无人机的稳定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翼21相对第二固定翼22的伸缩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翼21中空,内部在第一固定翼21的伸展方向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一固定翼2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翼22中空,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翼22的中空内部连接。通过液压控制液压缸内活塞杆的伸缩,调节第一固定翼21相对第二固定翼22的伸缩。
设置第一固定翼21相对与第二固定翼22伸缩的优点在于:当第一固定翼21收入第二固定翼22内部时,无人机飞行的机动性能较好;当第一固定翼21相对与第二固定翼22伸展开时,无人机具有较好的飞行稳定性,提高拍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航行时间。
螺旋桨5安装在第一固定翼22的前缘。螺旋桨5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前飞动力,提高无人机的飞行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力涵道设置为圆柱形通道,并贯穿机身1的上顶面与底面,所述圆柱形的轴线穿过机身1的重心。其优点在于,可以保证无人机的平稳起降。
在本实施例中,机身1在机头设置有第一容纳腔7,第一容纳腔7的开口设置在机身1的底面;机身1在机尾设置有第二容纳腔6,第二容纳腔6的开口设置在机身1的底面。第一容纳腔7与第二容纳腔6可以用来携带物品,其优点在于不会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摄像装置8及电池9;机身1采用透明塑料一体成型,摄像装置8固定安装在第一容纳腔7内;电池9安装在第二容纳腔6内;第一容纳腔7与第二容纳腔6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盖板。机身1采用透明塑料一体成型的优点在于,摄像装置8安装在第一容纳腔7内,可以很好的完成拍摄任务,可以保证雨天具有良好的拍摄效果。可拆卸盖板可以保证第一容纳腔7与第二容纳腔6的密封性。对于第二容纳腔6上开口处的可拆卸盖板,在夏季拆除后有利于电池9的散热。在冬季可以装上可拆卸盖板,有利于第二容纳腔6形成封闭的空腔,电池9释放的热量不易散失,可以保证电池9的工作环境温度,有利于提高航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支架4,支架4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支架4与机身1固定连接,支架4包含3个中空固定杆和一个安装座,安装座设置为圆筒结构,三个中空固定杆在圆筒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旋翼3安装在支架4上的圆筒上。中空固定杆内部可以作为旋翼3电源线的通道,可以实现防水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还包含起落架10,起落架10采用前三点式布置方式;所述无人机起飞后,机头下的起落架能够旋转90度收入第一容纳腔7内,机尾下的起落架能够旋转90度收入第二容纳腔6内。其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飞行过程中的飞行阻力。
可以理解的是,机身1上的升力涵道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例如,在另一备选实施例中,所述升力涵道设置有2两个,分别设置在机身1的机头位置与机尾位置,每个所述升力涵道内分别设置有1个旋翼。其优点在于,起飞更加平稳,且能够增加载重。机身1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在机身1的底面。电池及摄像装置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无人机还可以包含重力感应器、弹射装置及降落伞;所述重力感应器设置在机身1上,机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容纳腔;所述弹射装置安装在所述第四容纳腔内,并且能够接收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信号;所述降落伞与所述弹射装置连接。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失去动力时,无人机发生自由落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将信号传输至弹射装置,弹射装置将降落伞弹出,实现无人机的安全着陆,可以避免无人机因意外故障或电池用尽造成的损伤。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包含机身(1)及固定翼(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旋翼(3)及螺旋桨(5);
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升力涵道,所述旋翼(3)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所述旋翼(3)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翼(2)在所述机身(1)的两侧对称布置,所述固定翼(2)包含第一固定翼(21)和第二固定翼(22),所述第一固定翼(21)的一端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翼(22)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翼(2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翼(21)伸缩;
所述螺旋桨(5)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翼(22)的前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涵道设置为圆柱形通道,所述圆柱形的轴线穿过所述机身(1)的重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在机头设置有第一容纳腔(7),所述第一容纳腔(7)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底面;所述机身(1)在机尾设置有第二容纳腔(6),所述第二容纳腔(6)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摄像装置(8)及电池(9);所述机身(1)采用透明塑料一体成型,所述摄像装置(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7)内;所述电池(9)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6)内;所述第一容纳腔(7)与所述第二容纳腔(6)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盖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翼(21)中空,内部在第一固定翼(21)的伸展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固定翼(22)中空,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固定翼(2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含支架(4),所述支架(4)设置在所述升力涵道内,所述支架(4)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旋翼(3)安装在所述支架(4)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含起落架(10),所述起落架(10)采用前三点式布置方式;所述无人机起飞后,机头下的起落架能够旋转90度收入所述第一容纳腔(7)内,机尾下的起落架能够旋转90度收入所述第二容纳腔(6)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力涵道设置有2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机头位置与机尾位置,每个所述升力涵道内分别设置有1个旋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含重力感应器、弹射装置及降落伞;所述重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所述机身(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容纳腔;所述弹射装置安装在所述第四容纳腔内,并且能够接收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信号;所述降落伞与所述弹射装置连接。
CN201621077698.8U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无人机 Active CN206107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7698.8U CN206107569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7698.8U CN206107569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7569U true CN206107569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0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7698.8U Active CN206107569U (zh) 2016-09-26 2016-09-26 一种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7569U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933A (zh) * 2017-11-26 2018-04-20 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新型弹射结构装置
CN108482663A (zh) * 2018-05-31 2018-09-04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双涵道推力复合辅翼和附加翼的后单桨式复合翼飞机
CN108502164A (zh) * 2018-05-31 2018-09-07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螺旋桨式复合翼飞行器
CN108528699A (zh) * 2018-05-31 2018-09-14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螺旋桨可折叠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639327A (zh) * 2018-05-31 2018-10-12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双涵道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桨式复合翼飞机
WO2018201416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nsformab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8773487A (zh) * 2018-05-31 2018-11-09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复合型辅翼和附加翼的后单螺旋桨式复合翼货运飞行器
CN108791862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双涵推复合辅翼和附加翼的后单涵推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791869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涡扇推复合辅翼的无后推力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820201A (zh) * 2018-05-31 2018-11-16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螺旋桨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820202A (zh) * 2018-05-31 2018-11-16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带涵道风扇复合辅翼的无后推力式复合翼飞行器
CN108839796A (zh) * 2018-05-31 2018-11-20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双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复合翼货运飞行器
CN109018389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深圳市南硕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无人机雨天飞行的阻力减小装置
CN109552618A (zh) * 2018-12-01 2019-04-02 江苏鸿鹄无人机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备用飞行装置
CN109878743A (zh) * 2019-03-25 2019-06-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111003144A (zh) * 2019-12-25 2020-04-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可伸缩无人机机翼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1416A1 (en) * 2017-05-05 2018-11-08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ransformab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7933933A (zh) * 2017-11-26 2018-04-20 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新型弹射结构装置
CN108791869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涡扇推复合辅翼的无后推力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820201A (zh) * 2018-05-31 2018-11-16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螺旋桨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639327A (zh) * 2018-05-31 2018-10-12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双涵道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桨式复合翼飞机
CN108502164A (zh) * 2018-05-31 2018-09-07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螺旋桨式复合翼飞行器
CN108773487A (zh) * 2018-05-31 2018-11-09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复合型辅翼和附加翼的后单螺旋桨式复合翼货运飞行器
CN108791862A (zh) * 2018-05-31 2018-11-13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双涵推复合辅翼和附加翼的后单涵推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482663A (zh) * 2018-05-31 2018-09-04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双涵道推力复合辅翼和附加翼的后单桨式复合翼飞机
CN108528699A (zh) * 2018-05-31 2018-09-14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带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螺旋桨可折叠式复合翼载人飞行器
CN108820202A (zh) * 2018-05-31 2018-11-16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带涵道风扇复合辅翼的无后推力式复合翼飞行器
CN108839796A (zh) * 2018-05-31 2018-11-20 江苏常探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双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复合翼货运飞行器
CN109018389A (zh) * 2018-08-06 2018-12-18 深圳市南硕明泰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无人机雨天飞行的阻力减小装置
CN109552618A (zh) * 2018-12-01 2019-04-02 江苏鸿鹄无人机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备用飞行装置
CN109878743A (zh) * 2019-03-25 2019-06-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111003144A (zh) * 2019-12-25 2020-04-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可伸缩无人机机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7569U (zh) 一种无人机
CN103274042B (zh) 一种悬浮式直升飞行器
CN202071985U (zh) 新型面对称布局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5966612B (zh) 变姿态垂直起落无人机
CN205854465U (zh) 一种低风阻无人机
CN106347654A (zh) 一种球形无人机
CN107878749A (zh) 一种可变后掠翼水上飞机
CN106143889A (zh) 一种起落架作为抓手的四旋翼飞行器
CN210391552U (zh)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4276281A (zh) 一种单人飞行器
CN107963209A (zh) 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7089656U (zh) 一种车载警用无人机系统
CN108501636A (zh)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
CN206050074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CN108583867B (zh) 一种扭矩自平衡三涵道风扇仿生飞行器
CN107985574B (zh)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CN20708964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电力驱动六旋翼无人机
CN106586010A (zh) 一种基于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巡检装置
CN206782064U (zh) 一种折叠式四轴六旋翼无人机
CN107054638A (zh) 一种下置式共轴双旋翼无人机
CN209008857U (zh) 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无人机
CN207523932U (zh) 串列翼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09911189A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横列式双旋翼无人机
CN104229130A (zh) 气动结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08931639U (zh) 一种新型涵道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