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7375U - 变形越野车 - Google Patents

变形越野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7375U
CN206107375U CN201620855800.6U CN201620855800U CN206107375U CN 206107375 U CN206107375 U CN 206107375U CN 201620855800 U CN201620855800 U CN 201620855800U CN 206107375 U CN206107375 U CN 206107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eleton
girder
many
spandrel
support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558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日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558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7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7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73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形越野车,属于车辆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车体组件、驱动组件和车轮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于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安装于车体组件的底部。车体组件包括动力机构、车壳主体和骨架,车壳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用于支撑第一壳体,第二骨架用于支撑第二壳体。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的上部铰接,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下部滑动连接,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车轮组件的前轴,且位于前轴和后轴所在的平面内;动力机构安装于骨架,驱动第一骨架相对于第二骨架滑动。该变形越野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按需调整车体的形态,适应不同路段的行驶,行驶更加安全可靠,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变形越野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形越野车。
背景技术
越野车是一种为越野而特别设计的汽车。主要特点是四轮驱动,较高的底盘、较好抓地性的轮胎、较高的排气管、较大的马力和粗大结实的保险杠。越野车不但可以在野外适应各种路面状况,而且给人一种粗狂豪迈的感觉,在城市里,也有很多的人喜欢开越野车。
越野车是军用汽车大家族中的成员,大都具有一定的越野行驶能力。也就是说,这些汽车能在质量很差的路面或者根本没有路的地区和战场上行驶,后来,为了满足作战的需要,又出现了一种越野能力更强的军用汽车,它就是通常所说的军用越野汽车。
越野,不仅是军用,还有矿用,矿用车不少是全驱的,三桥无前驱的更多,负重也是一个问题,拉几十吨上百吨的矿石,两桥设计上有困难。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越野车的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传统的越野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上坡路段时车身的阻力大,消耗的能源多,增加了使用成本;
其二、传统的越野车在受到物体撞击时,冲击力对车身的影响大,车体的使用寿命短,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越野车,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越野车结构单一,在上坡时车体的阻力大,耗能多以及车体受到撞击时缓冲能力弱、易出现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形越野车,包括车体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车轮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于所述车轮组件,驱使所述车轮组件转动,所述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的底部,其中:
所述车体组件包括动力机构、车壳主体以及骨架,所述车壳主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以及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骨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骨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铰接轴线平行于车轮的轴线,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车轮组件的前轴,且位于所述车轮组件的前轴和后轴所在的平面内;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所述骨架,驱动所述第一骨架相对于所述第二骨架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骨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主梁、多根第一支撑梁以及多根第一承重梁,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且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设置,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的远离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一一对应与多根所述第一承重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第一承重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承重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承重梁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主梁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梁呈弧形杆形状,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弯曲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骨架包括辅梁、多根第二支撑梁以及多根第二承重梁,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且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支撑梁与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交错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支撑梁的远离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一一对应与多根所述第二承重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第二承重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承重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承重梁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主梁间隔设置;所述辅梁与所述第一主梁平行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承重梁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辅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辅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辅梁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辅梁,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辅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第一承重梁一一对应插装于多个所述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辅梁为圆柱形状,所述通孔的轴心线沿所述辅梁的径向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为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承重梁上,所述液压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重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第一承重梁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重梁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辅梁的方向滑出所述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形越野车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位于所述车壳主体外且安装于所述车壳主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形越野车,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制造成本低,同时,该变形越野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按需调整车体的形态,进而适应不同的路段的行驶,行驶更加安全可靠,节省能源。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形越野车,包括有车体组件、驱动组件和车轮组件,车轮组件为行走机构,驱动组件给车轮组件提供动力,车轮组件安装在车体组件底部,带动车体组件一起运动。车体组件包括车壳主体、骨架以及动力机构,车壳主体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骨架分别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支撑在第一壳体内,第二骨架支撑在第二壳体内,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上部铰接,下部滑动连接。即第一骨架相对于第二挂机转动时,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起运动,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车壳主体的形态。具体的,在遇到上坡时,操作动力机构,使得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发生相对转动,使得车壳主体呈弧形,能够减小空气阻力,便于越野车的行驶,同时,车壳主体呈弧形,撞击物落到车壳上时,撞击物易从车壳主体上滑落,对车壳主体的损坏程度小,使用安全。当在较为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相对滑动,即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滑动部相对远离,车壳主体呈拉伸状,便于遇到紧急情况下完成刹车动作,且受到撞击时,车壳主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形越野车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形越野车的骨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骨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骨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一承重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承重梁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承重梁的结构变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骨架的侧向视图。
图中:
车体组件100,动力机构110,车壳主体120,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2,骨架130,第一骨架131,第一主梁1311,第一支撑梁1312,第一段梁13121,第二段梁13122,第一承重梁1313,复位弹簧1314,限位件1315,第二骨架132,辅梁1321,第二支撑梁1322,第三段梁13221,第四段梁13222,第二承重梁1323,通孔1324,
车轮组件200,太阳能发电组件300。
具体实施方式
越野车是一种为越野而特别设计的汽车。主要特点是四轮驱动,较高的底盘、较好抓地性的轮胎、较高的排气管、较大的马力和粗大结实的保险杠。越野车不但可以在野外适应各种路面状况,而且给人一种粗狂豪迈的感觉,在城市里,也有很多的人喜欢开越野车。传统的越野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上坡路段时车身的阻力大,消耗的能源多,增加了使用成本;传统的越野车在受到物体撞击时,冲击力对车身的影响大,车体的使用寿命短,安全性低。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者设计了一种变形越野车,在行驶过程中,车体的形状能够按需进行改变,在上坡时能够减小空气阻力,节省能源,还便于躲避高空落下的撞击物,行驶安全。同时,在较为平坦的路段行驶时,车体拉伸边长,车顶呈平面状,行驶过程中刹车更加方便,且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后,车体的形变能力强,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形越野车,包括车体组件100、驱动组件、车轮组件200以及太阳能发电组件300,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于所述车轮组件200,驱使所述车轮组件200转动,所述车轮组件200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100的底部。
车体组件100包括动力机构110、车壳主体120、骨架130以及底盘。
车壳主体120包括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的车壳主体120,第一车壳主体120和第二车壳主体120均加工为流线型,在越野车行驶过程中,受力小,节省能源。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采用冲压成型加工制造而成,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的结构强度高,在受到冲击时不易变形,不易损坏。
请参阅图2,骨架130为支撑车壳主体120的结构,骨架130包括第一骨架131以及第二骨架132,第一骨架131和第壳体固定连接,位于第一壳体121内,起到支撑第一壳体121的作用,第二骨架132安装在第二壳体122内,与第二壳体122固定连接,起到支撑第二壳体122的作用,骨架130和车壳主体120的结构紧凑、牢固,骨架130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保证车壳主体120不易损坏。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为活动连接,在越野车行驶过程中,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更加合理。第一骨架131的顶部和第二骨架132的顶部铰接,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可相对转动,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相对运动时,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相对运动,进而改变了车体的形态。
请参阅图3和图4,具体的,第一骨架131包括第一主梁1311、多根第一支撑梁1312以及多根第一承重梁1313,每根第一支撑梁13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梁1311,且每根第一支撑梁1312垂直于第一主梁1311设置,多根第一支撑梁1312的远离第一主梁1311的一端一一对应与多根第一承重梁1313固定连接,每根第一承重梁1313垂直于第一主梁1311,第一支撑梁1312与与其连接的第一承重梁1313倾斜设置,且第一承重梁1313的远离第一支撑梁1312的端部与第一主梁1311间隔设置,每根第一支撑梁1312转动连接第一主梁1311,每根第一支撑梁1312、每根第一承重梁1313都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121内,多根支撑梁能够同时同步转动。第一壳体121呈弧线形状,为了便于与第一壳体121连接,第一支撑梁1312呈弧形杆形状,具有一定的弯曲度,与第一壳体121的弯曲弧度相匹配,支撑效果更好。第一支撑梁1312、第一承重梁1313和第一主梁1311优选采用钢材制成,结构强度高,使用方便,也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减轻重量。第二骨架132包括辅梁1321、多根第二支撑梁1322以及多根第二承重梁1323,每根第二支撑梁132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梁1311,且每根第二支撑梁1322垂直于第一主梁1311设置,多根第二支撑梁1322与多根第一支撑梁1312交错设置;多根第二支撑梁1322的远离第一主梁1311 的一端一一对应与多根第二承重梁1323固定连接,每根第二承重梁1323垂直于第一主梁1311,第二支撑梁1322与与其连接的第二承重梁1323倾斜设置,且第二承重梁1323的远离第二支撑梁1322的端部与第一主梁1311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梁1322与第一主梁1311转动连接,多根第二支撑梁1322、多根第二承重梁1323与第二壳体12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梁1322相对于第一主梁1311转动时,第二骨架132整体转动,带动第二壳体122转动。同时,辅梁1321与第一主梁1311平行设置,多根第二承重梁1323的远离第二支撑梁13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辅梁1321。多根第一承重梁1313滑动连接于辅梁1321,在第一支撑梁1312和第二支撑梁1322相对于第一主梁1311转动时,第一承重梁1313可以在辅梁1321上相应的滑动,实现车壳主体120形态的改变。
该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请参阅图7和图8,第一支撑梁1312包括第一段梁13121以及第二段梁13122,第一段梁13121与第一主梁1311转动连接,第二段梁13122连接在第一段梁13121的远离第一主梁1311的端部,第二段梁13122与第一承重梁1313连接,第一段梁13121与第一承重梁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梁1322包括第三段梁13221以及第四段梁13222,第三段梁13221与第一主梁1311转动连接,第四段梁13222连接在第三段梁13221的远离第一主梁1311的端部,第四段梁13222与第二承重梁连接,第四段梁13222与第二承重梁平行设置,当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安装后,沿着第一主梁1311的轴线方向的骨架的形状为梯形,进一步的,可设置为等腰梯形,便与加工,便于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的配合使用。车壳主体120的形状与骨架的形状匹配,与骨架的配合关系好,变形更加灵活。
请参阅图4,具体的,辅梁132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324,每个通孔1324沿垂直于辅梁1321的轴线方向贯穿辅梁1321,多个通孔1324沿辅梁13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第一承重梁1313一一对应插装于多个通孔1324内,辅梁起到了导向的作用,第一承重梁1313在对应的通孔1324内滑动,第一支撑梁1312的位置不易变动,整体运行更加平稳。优选设置为,辅梁1321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形,即辅梁1321为圆柱形杆,通孔1324的轴心线沿辅梁1321的径向方向延伸,辅梁1321便于加工,通孔1324的位置更加合理,辅梁1321受力更加均匀,使用寿命长。请参阅图6,第一承重梁1313在通孔1324内滑动,为了保证第一承重梁1313滑动时不从通孔1324内滑出,在第一承重梁1313端部设置限位件1315,第一承重梁1313不会沿通孔1324的轴线方向朝远离辅梁1321的方向滑出通孔1324。
请参阅图5,由于在第一支撑梁1312和第二支撑梁1322相对转动过程中,第一承重梁1313远离第一支撑梁1312的端部会在竖直面内上下往复移动,同时,辅梁1321也会在竖直面内上下往复移动,这样易影响车体的稳定性,因此,将第一支撑梁1312和对应的第一承重梁1313转动连接,且在第一支撑梁1312和第一承重梁1313的转动位置设置复位弹簧1314,复位弹簧1314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梁1312上,其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承重梁1313上,当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朝相对靠近的位置转动时,复位弹簧1314拉伸,第一承重梁1313和辅梁1321能够自动调节相对的位置,运行更加灵活。当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相对远离时,复位弹簧1314收缩,恢复原状态。即在车体形态改变过程中,第一骨架131和第二骨架132能够自动适应性调整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受力更加平衡,使用寿命长。
动力机构110设置为液压驱动机构,液压驱动机构运行平稳,操作方便,液压机构包括气缸和活塞,气缸安装在第二承重梁1323上,活塞,也即液压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第一承重梁1313上。液压驱动机构的数量按需设置,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等。
驱动组件为车轮的动力部分,驱动组件驱动连接车轮组件200,车轮组件200安装在车体组件的底部,车轮组件200包括前轮和后轮,驱动组件带动前轮和后轮转动,实现车辆的行驶。驱动组件和车轮组件200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为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不进行详细说明。
底盘为主要承重的部件,车壳主体安装在底盘上,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相对于底盘滑动。
请参阅图1,太阳能发电组件300安装在车壳主体的顶部,用于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组件300电连接动力机构110,为动力机构110提供电力,节省了能源。太阳能发电组件300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为了避免叙述重复累赘,不进行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组件、驱动组件以及车轮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于所述车轮组件,驱使所述车轮组件转动,所述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车体组件的底部,其中:
所述车体组件包括动力机构、车壳主体以及骨架,所述车壳主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以及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骨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骨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铰接轴线平行于车轮的轴线,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车轮组件的前轴,且位于所述车轮组件的前轴和后轴所在的平面内;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所述骨架,驱动所述第一骨架相对于所述第二骨架滑动,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主梁、多根第一支撑梁以及多根第一承重梁,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且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设置,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的远离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一一对应与多根所述第一承重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第一承重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承重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承重梁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主梁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梁呈弧形杆形状,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弯曲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包括辅梁、多根第二支撑梁以及多根第二承重梁,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且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支撑梁与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交错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支撑梁的远离所述第一主梁的一端一一对应与多根所述第二承重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第二承重梁垂直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与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承重梁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承重梁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梁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主梁间隔设置;所述辅梁与所述第一主梁平行设置,多根所述第二承重梁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辅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沿垂直于所述辅梁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辅梁,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辅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第一承重梁一一对应插装于多个所述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梁为圆柱形状,所述通孔的轴心线沿所述辅梁的径向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承重梁上,所述液压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重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第一承重梁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承重梁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朝远离所述辅梁的方向滑出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越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越野车还包括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位于所述车壳主体外且安装于所述车壳主体的顶部,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
CN201620855800.6U 2016-08-09 2016-08-09 变形越野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7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5800.6U CN206107375U (zh) 2016-08-09 2016-08-09 变形越野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55800.6U CN206107375U (zh) 2016-08-09 2016-08-09 变形越野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7375U true CN206107375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558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7375U (zh) 2016-08-09 2016-08-09 变形越野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73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1497A (zh) * 2018-07-08 2018-11-27 胡俊 一种基于螺旋桨可变运动直径的越野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1497A (zh) * 2018-07-08 2018-11-27 胡俊 一种基于螺旋桨可变运动直径的越野车装置
CN108891497B (zh) * 2018-07-08 2020-09-29 陈必通 一种基于螺旋桨可变运动直径的越野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6643B (zh) 一种采用升降并行式道岔的单轨电车轨道
CN107415608B (zh) 一种apm列车工程车
CN102556204B (zh) 一种车头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
CN105984593B (zh) 一种用于低挂点弹药挂载的手动挂弹车
CN206107375U (zh) 变形越野车
CN202225905U (zh) 新型四轮转向电动观光车
CN102582703A (zh) 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
CN203698533U (zh) 具有框架式结构的双轮平衡车
CN205468291U (zh) 汽车防滑靴
CN111169241B (zh) 一种车轮独立驱动的小车底盘
CN205044617U (zh) 风力发电机风叶山地自行走运输车
CN212313286U (zh) 一种风电塔筒助推运输车
CN207141272U (zh) 一种双轮平衡电动车
CN110482441A (zh) 一种适用于市域车辆检修的平衡悬臂式辅助拆装车
CN103318264B (zh) 简化微型电动车开发平台
CN205059108U (zh) 一种越野汽车双横臂式后独立悬架安装结构
CN209921280U (zh) 一种客车防滑防撞装置
CN208277927U (zh) 双位轿运车
CN204123975U (zh) 逐日太阳能电动车
CN207712172U (zh) 具有挂接功能的防爆电动牵引车
CN2353619Y (zh) 槽式轨道游览车
CN201863818U (zh) 车辆防倾斜辅助支撑
CN201021108Y (zh) 一种超微型电动车
CN100999200A (zh) 警示牌自动收放装置
CN214647606U (zh) 一种双横臂轻型新能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