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8185U -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8185U
CN206078185U CN201621000278.XU CN201621000278U CN206078185U CN 206078185 U CN206078185 U CN 206078185U CN 201621000278 U CN201621000278 U CN 201621000278U CN 206078185 U CN206078185 U CN 206078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ake
edible mushroom
box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02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万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002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8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8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81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包括箱体、外盖、菌糕筒,所述箱体分为下箱体、上箱体以及设置在上下箱体之间的隔板,所述上箱体上面板开有与菌糕筒外壁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下箱体为封闭空间,其内设置有盛物盘。本实用新型能够很方便的培植食用菌糕,对于食用菌糕的培植情况能够很直观的掌握,下箱体的盛物盘中的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可以同时起到消毒和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

Description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食用菌糕”,是指把食用根茎类粉丝组合体食品包装后经过高压高温灭菌,再在无菌操作下接入食用菌菌种,在无其它杂菌及恒温保湿换气条件下培植,接种的菌种长满整个粉丝体的间隙,除掉包装后显现的就是一整块纯洁雪白的糕点就可直接食用,不需再作任何加工。因其粉丝间间隙已长满接种的食用菌菌丝体,所以简称“菌糕”。
任何经过加工且带有水份的食品接触到自然界空气后,随着时间和温度的作用先后都会滋生各类霉菌,有的甚至腐烂,那就不能食用。因而使得经过加工的食品内通常都要加入防腐济等化学物质。为了改变这个客观原因,我们让食用菌菌丝在有限的时间里和适宜的环境内长满粉丝间隙后,那其它任何杂菌包括腐败菌都不得再腐蚀侵入这样食品了,而后人们就可在一定的时期内食用了。虽然菌糕内含的是菌丝,且只是少量,但总规对身体有益而无害。且菌糕内的菌丝长成后不经过加工就不会损失养份,也不浪费其他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方便快捷,这也是此菌糕食品的优特点。
此类菌糕食品,其加工需要经历取原料、添加附加剂、基体成型、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在现有的加工设备和装置中,没有一种适合上述菌糕培植的装置,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特别针对性的培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培植食用菌糕的特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包括箱体、外盖、菌糕筒,所述箱体分为下箱体、上箱体以及设置在上下箱体之间的隔板,所述上箱体上面板开有与菌糕筒外壁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下箱体为封闭空间,其内设置有盛物盘,所述盛物盘分为中间一个大格旁边两个小格共三个格子空间,所述中间大格盛有纯净水,所述旁边两个小格内分别放有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三个格子上部设有气管使三个格子之间空气流通,盛物盘中间大格部分的隔板上设置有穿过隔板的通气管与菌糕筒底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菌糕筒为立方体形,由筒体和罩在其上的筒盖组成,所述筒体,包括托板、拉绳、卷线器和插板,所述筒体顶部沿三条边向四周水平延伸出一个平台,筒体顶部延伸出平台的三条边内壁上设有凹槽,未延伸出平台的边开有槽孔,所述插板沿筒体顶部的槽孔和凹槽插入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底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空气过滤布;所述筒体穿过上箱体上面板上的孔放入上箱体中,并使筒体底部的通孔与通气管相对通,所述托板位于筒体的底部,托板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一根拉绳,同一侧边两角上的两根拉绳交汇成一股拉绳,贴着筒体的内壁向上连接至筒体内壁顶部的卷线器,所述卷线器由筒体外壁上的控制旋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筒体外壁上部设有一圈凸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为软管,顶部向四周外翻,在通气管的外翻部和隔板之间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外盖上开有可伸手至菌糕筒的圆孔,圆孔内设置有弹性带扎紧口的柔性长筒,可以有效阻止内外空气流通,提高内部空气洁净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外盖、菌糕筒均为透明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体的上面板上设有臭氧发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定时开关。
本装置使用时,将接种好的菌糕基体堆放在托板上,待菌糕培植好要取食时,开启臭氧机,臭氧充满筒盖和菌糕筒内的空间,打开筒盖、抽出插板,旋转卷线器,将托板提起,当菌糕升起超出菌糕筒上表面所需要的厚度时,将插板插入菌糕筒,将菌糕切下。就此即可取食。整个取食过程均处在布满臭氧的无菌环境里进行。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以后,能够很方便的培植食用菌糕,对于食用菌糕的培植情况能够很直观的掌握,同时上箱体面板上的臭氧发生器使整个取食过程均处在布满臭氧的无菌环境里进行,臭氧可以对取食时带入的外界细菌进行一个杀菌消毒的作用。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由于食用菌糕是从上往下生长的,长好一部分就可以切下那部分,剩余部分继续培植。使用十分方便。下箱体的盛物盘中的纯净水可以提高空气湿度,提高菌糕的培植效果。增加的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通过气孔和通气孔进入菌糕筒内,可以同时起到消毒和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避免臭氧对食品菌糕的营养成分的破坏,抑制菌丝的成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菌糕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画圈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画圈的B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画圈的C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箱体1、下箱体11、盛物盘111、负离子发生器112、上箱体12、隔板13、外盖2、菌糕筒3、筒体31、托板311、拉绳312、卷线器313、插板314、空气过滤布315、凸圈316、筒盖32、臭氧发生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包括箱体1、外盖2、菌糕筒3,所述箱体1分为下箱体11、上箱体12以及设置在上下箱体之间的隔板13,所述上箱体12上面板开有与菌糕筒3外壁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下箱体11为封闭空间,其内设置有盛物盘111,所述盛物盘111
分为中间一个大格旁边两个小格共三个格子空间,所述中间大格盛有纯净水,所述旁边两个小格内分别放有一个负离子发生器112,三个格子上部设有气管使三个格子之间空气流通,盛物盘111中间大格部分的隔板13上设置有穿过隔板13的通气管113与菌糕筒3底部相连。
如图3至图7所示,菌糕筒3为立方体形,由筒体31和罩在其上的筒盖32组成,所述筒体31,包括托板311、拉绳312、卷线器313和插板314,所述筒体31顶部沿三条边向四周水平延伸出一个平台,筒体31顶部延伸出平台的三条边内壁上设有凹槽,未延伸出平台的边开有槽孔,所述插板314沿筒体31顶部的槽孔和凹槽插入筒体31内;所述筒体31的底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空气过滤布315;所述筒体31穿过上箱体12上面板上的孔放入上箱体12中,并使筒体31底部的通孔与通气管113相对通,所述托板311位于筒体31的底部,托板311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一根拉绳312,同一侧边两角上的两根拉绳312交汇成一股拉绳312,贴着筒体31的内壁向上连接至筒体31内壁顶部的卷线器313,所述卷线器313由筒体31外壁上的控制旋柄控制。
所述筒体31外壁上部设有一圈凸圈316。
所述通气管113为软管,顶部向四周外翻,在通气管113的外翻部和隔板13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外盖2上开有可伸手至菌糕筒3的圆孔,圆孔内设置有弹性带扎紧口的柔性长筒,可以有效阻止内外空气流通,提高内部空气洁净度。
所述外盖2、菌糕筒3均为透明材质。
所述上箱体12的上面板上设有臭氧发生器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4设置有定时开关。
本装置使用时,将接种好的菌糕基体堆放在托板311上,待菌糕培植好要取食时,开启臭氧机,氧气充满筒盖和菌糕筒内的空间,打开筒盖、抽出插板314,旋转卷线器,将托板提起,当菌糕升起超出菌糕筒上表面所需要的厚度时,将插板插入菌糕筒,将菌糕切下。就此即可取食。整个取食过程均处在布满臭氧的无菌环境里进行。

Claims (8)

1.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包括箱体(1)、外盖(2)、菌糕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分为下箱体(11)、上箱体(12)以及设置在上下箱体之间的隔板(13),所述上箱体(12)上面板开有与菌糕筒(3)外壁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下箱体(11)为封闭空间,其内设置有盛物盘(111),所述盛物盘(111)分为中间一个大格旁边两个小格共三个格子空间,所述中间大格盛有纯净水,所述旁边两个小格内分别放有一个负离子发生器(112),三个格子上部设有气管使三个格子之间空气流通,盛物盘(111)中间大格部分的隔板(13)上设置有穿过隔板(13)的通气管(113)与菌糕筒(3)底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糕筒(3)为立方体形,由筒体(31)和罩在其上的筒盖(32)组成,所述筒体(31),包括托板(311)、拉绳(312)、卷线器(313)和插板(314),所述筒体(31)顶部沿三条边向四周水平延伸出一个平台,筒体(31)顶部延伸出平台的三条边内壁上设有凹槽,未延伸出平台的边开有槽孔,所述插板(314)沿筒体(31)顶部的槽孔和凹槽插入筒体(31)内;所述筒体(31)的底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空气过滤布(315);所述筒体(31)穿过上箱体(12)上面板上的孔放入上箱体(12)中,并使筒体(31)底部的通孔与通气管(113)相对通,所述托板(311)位于筒体(31)的底部,托板(311)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一根拉绳(312),同一侧边两角上的两根拉绳(312)交汇成一股拉绳(312),贴着筒体(31)的内壁向上连接至筒体(31)内壁顶部的卷线器(313),所述卷线器(313)由筒体(31)外壁上的控制旋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外壁上部设有一圈凸圈(3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13)为软管,顶部向四周外翻,在通气管(113)的外翻部和隔板(13)之间设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上开有可伸手至菌糕筒(3)的圆孔,圆孔内设置有弹性带扎紧口的柔性长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2)、菌糕筒(3)均为透明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2)的上面板上设有臭氧发生器(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4)设置有定时开关。
CN201621000278.XU 2016-08-31 2016-08-31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8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0278.XU CN206078185U (zh) 2016-08-31 2016-08-31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0278.XU CN206078185U (zh) 2016-08-31 2016-08-31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8185U true CN206078185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7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02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8185U (zh) 2016-08-31 2016-08-31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81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153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吴万和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N112106599A (zh) * 2020-09-19 2020-12-22 吴万和 一种新型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153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吴万和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N112106599A (zh) * 2020-09-19 2020-12-22 吴万和 一种新型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8569B (zh) 一种捕食螨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
CN102523917A (zh) 一种草菇栽培方法
CN203942847U (zh) 盆栽宠物蘑菇的装置
CN206078185U (zh) 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N103667079B (zh) 一种伊氏杀线真菌生产工艺及其制剂和生产装置
CN108323476B (zh) 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CN206506902U (zh)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N210537877U (zh) 箱式可移动草菇培养装置
CN104911111B (zh) 一种金龟子绿僵菌固体培养方法
CN106171532A (zh)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N103749156B (zh)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KR101693571B1 (ko) 버섯 재배 용기
CN212993504U (zh) 新型食用菌糕培植装置
CN203251678U (zh) 食用菌的培养装置
CN214218702U (zh) 一种微生物培育防污染实验箱
CN203194255U (zh) 植物组织培养器皿
CN203661674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防湿塑料盖
CN105875202A (zh) 一种用于培育食用菌的接种机构、菌种容器以及方法
CN202722105U (zh) 植栽器皿及其物流容器与模块化组装容器
CN201015312Y (zh) 食用菌封闭式栽培袋
CN206078180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便捷装置
CN106472111A (zh) 一种食用菌糕培植装置及培植方法
JPH06315328A (ja) シイタケに属する新規な菌株およびその菌株を用いた菌床
CN110612946A (zh) 一种花绒寄甲幼虫饲养方法及装置
CN206768104U (zh) 带培养皿的组培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