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2603U -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2603U
CN206072603U CN201621115300.5U CN201621115300U CN206072603U CN 206072603 U CN206072603 U CN 206072603U CN 201621115300 U CN201621115300 U CN 201621115300U CN 206072603 U CN206072603 U CN 206072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spacer
bearing
face
hollow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53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征
张可春
郭高升
刘峰
党田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IYU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IYU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IYU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IYU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53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2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2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2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包括弯头、三通、密封补偿器、外壳、球面环、空心轴、发泡保温层、隔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隔套、内圈隔套和压盖,所述密封补偿器包括缸套、弹簧、导向柱、卡环和密封头。通过在空心轴的夹壁层结构内加注发泡保温层,能有效减少热传导及热辐射对轴承的影响,有效延长润滑脂的润滑寿命,从而提高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寿命。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行加大设计,增大了轴承受载能力及旋转接头的抗外力震动能力。密封补偿器中的弹簧在设计时采用了卡环压缩限位,使密封头的更换更方便快捷,无需使用专用工具压缩弹簧就能实现密封头的装配和对密封圈的更换,方便了生产现场的维修。

Description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旋转接头是流体介质从静止管道输入到旋转设备中的密封连接部件。对于加热炉的悬臂辊,主要采用汽化冷却系统,依靠旋转接头对辊子进行冷却降温。
为了保证辊子内部的循环水无死角,悬臂辊内管需要插入辊子的底部,所以悬臂辊的内管长度较长,固定式悬臂内管经长时高温的使用及蒸汽冲击经常发生弯曲,弯曲后的内管与悬臂辊会出现摩擦现象产生震动,旋转高温高流速汽水同样也会对内管产生震动,所有的震动均会直接传给旋转接头,造成旋转接头过早漏汽、漏水,漏汽时间过长会造成旋转接头卡死、爆裂,引发设备损毁和伤人事故。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旋转接头的安装内管长度受限、旋转接头不耐震动、寿命短、安装维修不方便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包括弯头、三通、密封补偿器、外壳、球面环、空心轴、发泡保温层、隔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隔套、内圈隔套和压盖,所述弯头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三通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法兰,所述压盖设置有第四法兰;所述弯头与所述三通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空心轴设置于所述压盖和所述外壳组成的空腔内,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中部的外圆周面外侧,所述隔套与所述空心轴固定连接,与所述空心轴外圆周形成夹壁层结构,所述发泡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夹壁层结构内。所述外圈隔套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圈隔套套设在所述隔套上,所述外圈隔套和所述内圈隔套宽度相同,且设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外壳、隔套、空心轴和压盖组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由所述外圈隔套和所述内圈隔套分隔开,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内圈隔套的端面由所述外壳上的凸台和所述空心轴上的凸台定位,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内圈隔套的端面由所述压盖上的凸台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轴的一端面设置有凹球面形状,所述球面环的凸球面一端与所述空心轴的凹球面接触密封;所述球面环的平端面一端与所述密封补偿器的一个端面接触,所述密封补偿器的另一端面由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压紧。
所述密封补偿器包括缸套、弹簧、导向柱、卡环和密封头,所述缸套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端面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端面法兰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密封头的第二端面法兰的通孔内,并由所述卡环和所述第一端面法兰的一个端面对所述弹簧进行轴向位置限位。所述密封头套设在所述缸套内,并可以沿所述缸套轴向移动。所述第一端面法兰一端面通过密封件与所述三通的端面接触,另一端面压在所述第二法兰处的定位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密封头与所述缸套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泄流孔。
优选地,所述隔套上设置有注胶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优选地,还包括放油嘴,所述外壳和所述外圈隔套上有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放油嘴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外圈隔套相通的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压盖与所述隔套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空心轴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焊接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空心轴的夹壁层结构上开设注胶孔,加注发泡保温层,能有效减少热传导及热辐射对轴承的影响,能有效延长润滑脂的润滑寿命,从而提高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寿命。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行加大设计,增大了轴承受载能力及旋转接头的抗外力震动能力。所述密封补偿器中的弹簧在设计时采用了卡环压缩限位,使密封头的更换更方便快捷,无需使用专用工具压缩弹簧就能实现密封头的装配和对密封圈的更换,方便了生产现场的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的密封补偿器第一种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的密封补偿器第二种状态剖视图。
其中,1为弯头,2为三通,3为第一法兰,4为第二法兰,5为外壳,6为密封补偿器,61为缸套,62为弹簧,63为导向柱,64为卡环,65为密封头,7为泄流孔,8为球面环,9为第一轴承,10为放油嘴,11为第二轴承,12为第三法兰,13为第四法兰,14为压盖,15为注胶孔,16为空心轴,17为发泡保温层,18为隔套,19为内圈隔套,20为外圈隔套,21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包括弯头1、三通2、密封补偿器6、外壳5、球面环8、空心轴16、发泡保温层17、隔套1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1、外圈隔套20、内圈隔套19和压盖14,弯头1一端设置有内螺纹,三通2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3,外壳5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4,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法兰12,压盖14设置有第四法兰13;弯头1与三通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法兰3与第二法兰4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三法兰12与第四法兰13通过连接件连接。空心轴16设置于压盖14和外壳5组成的空腔内,隔套18套设在空心轴16中部的外圆周面上,隔套18与空心轴16固定连接,与空心轴16外圆周形成夹壁层结构,发泡保温层17设置在所述夹壁层结构内。外圈隔套20套设于外壳5的内部,内圈隔套19套设在隔套18上,外圈隔套20和内圈隔套19宽度相同,且设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1设置于外壳5、隔套18、空心轴16和压盖14组成的空腔内,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1由外圈隔套20和内圈隔套19分隔开,第一轴承9远离内圈隔套19的端面由外壳5上的凸台和空心轴16上的凸台定位,第二轴承11远离内圈隔套19的端面由压盖14上的凸台定位。保证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1的定位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空心轴16的一端面设置有凹球面形状,球面环8的凸球面一端与空心轴16的凹球面接触密封;球面环8的平端面一端与密封补偿器6的一个端面接触,密封补偿器6的另一端面由第一法兰3和第二法兰4压紧。球面环8由耐磨密封材料制成,由密封补偿器6压紧形成密封。
密封补偿器6包括缸套61、弹簧62、导向柱63、卡环64和密封头65,缸套61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端面法兰,导向柱63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端面法兰连接,弹簧62套设在导向柱63上,导向柱63的另一端放置在密封头65的第二端面法兰的通孔内,并由卡环64和所述第一端面法兰的一个端面对弹簧62进行轴向位置限位。密封头65套设在缸套61内,并可以沿缸套61轴向移动。所述第一端面法兰一端面通过密封件与三通2的端面接触,另一端面压在第二法兰4处的定位凹槽内。
图3为密封补偿器6的卡环64未压入密封头的第二端面法兰的通孔内时的示意图。装配密封补偿器6时,导向柱63及设置在其沟槽内的卡环64逐渐压入密封头65的第二端面法兰的通孔,卡环64的外径受压缩小,随着压入的继续,弹簧62与密封头65的端面接触,由密封头65继续压缩弹簧62至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位置。
密封头65与缸套61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外壳5和外圈隔套20上有位置对应的通孔,放油嘴10设置在外壳5和外圈隔套20相通的通孔内。通过放油嘴10注润滑油给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1。
外壳5上设置有泄流孔7,内径相同的泄流孔7在外壳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密封部位出现介质泄漏时,会从位于旋转接头位置最低的一个泄流孔7及时排出来,防止介质进入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1的位置或者密封补偿器6内。
隔套18上设置有注胶孔15,通过注胶孔15向空心轴16上的夹壁层结构加注发泡保温胶,形成发泡保温层17,能有效减少热传导及热辐射对轴承的影响,还能减少介质温度散发,对空心轴16内的介质起到保温的作用,且能延长轴承处润滑脂的润滑寿命。
压盖14与隔套18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外壳5和空心轴16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第一轴承9和所述第二轴承11为深沟球轴承。
外壳5上焊接有支架21,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接头与烘缸轴颈(图中未示)连接。
三通2的内腔与密封补偿器6、球面环8及空心轴16的内腔相通,蒸汽等热交换介质由三通2的侧口进入,流经所述内腔进入烘缸轴颈内腔进入烘缸。弯头1的腔体与虹吸器(图中未示)的内腔相通,冷凝液经虹吸器由弯头1的开口排出。
密封补偿器6中的弹簧62在安装时为压紧状态,从而保证密封头65向右紧压在球面环8的一个端面上,保证球面环8的密封效果,此时,缸套61和密封头65在轴线方向上有一定的间距;当烘缸处于工作状态时会变热,产生轴向的膨胀位移,烘缸轴颈向左移动,推动空心轴16、球面环8和密封头65沿着缸套61的内壁向左滑动,压缩弹簧62,将轴向滑动吸收。弯头1、三通2、缸套61及外壳5固定不动。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弯头、三通、密封补偿器、外壳、球面环、空心轴、发泡保温层、隔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隔套、内圈隔套和压盖,所述弯头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三通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另一端设置有第三法兰,所述压盖设置有第四法兰;所述弯头与所述三通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法兰与所述第四法兰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空心轴设置于所述压盖和所述外壳组成的空腔内,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空心轴中部的外圆周面外侧,所述隔套与所述空心轴固定连接,与所述空心轴外圆周形成夹壁层结构,所述发泡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夹壁层结构内;所述外圈隔套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内圈隔套套设在所述隔套上,所述外圈隔套和所述内圈隔套宽度相同,且设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外壳、隔套、空心轴和压盖组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由所述外圈隔套和所述内圈隔套分隔开,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内圈隔套的端面由所述外壳上的凸台和所述空心轴上的凸台定位,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内圈隔套的端面由所述压盖上的凸台定位;
所述空心轴的一端面设置有凹球面形状,所述球面环的凸球面一端与所述空心轴的凹球面接触密封;所述球面环的平端面一端与所述密封补偿器的一个端面接触,所述密封补偿器的另一端面由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压紧;
所述密封补偿器包括缸套、弹簧、导向柱、卡环和密封头,所述缸套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端面法兰,所述导向柱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端面法兰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密封头的第二端面法兰的通孔内,并由所述卡环和所述第一端面法兰的一个端面对所述弹簧进行轴向位置限位;所述密封头套设在所述缸套内,并可以沿所述缸套轴向移动;所述第一端面法兰一端面通过密封件与所述三通的端面接触,另一端面压在所述第二法兰处的定位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头与所述缸套接触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密封沟槽,所述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泄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上设置有注胶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CN201621115300.5U 2016-10-12 2016-10-12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Active CN206072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5300.5U CN206072603U (zh) 2016-10-12 2016-10-12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5300.5U CN206072603U (zh) 2016-10-12 2016-10-12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2603U true CN206072603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42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5300.5U Active CN206072603U (zh) 2016-10-12 2016-10-12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260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119A (zh) * 2017-05-18 2017-09-15 芜湖映日科技有限公司 喷涂旋转靶材用的旋转接头
CN11015534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注活门套件
CN110172855A (zh) * 2018-02-21 2019-08-27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纤维幅材干燥部的联接器
CN110924337A (zh) * 2019-10-30 2020-03-27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旋转接头、路面清洗装置及洗扫车
CN111623179A (zh) * 2020-05-23 2020-09-04 无锡合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fks型旋转接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23017A (zh) * 2020-06-30 2020-09-04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压箱闭合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6119A (zh) * 2017-05-18 2017-09-15 芜湖映日科技有限公司 喷涂旋转靶材用的旋转接头
CN110172855A (zh) * 2018-02-21 2019-08-27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纤维幅材干燥部的联接器
CN110155348A (zh) * 2019-05-29 2019-08-23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注活门套件
CN110924337A (zh) * 2019-10-30 2020-03-27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旋转接头、路面清洗装置及洗扫车
CN110924337B (zh) * 2019-10-30 2021-06-01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旋转接头、路面清洗装置及洗扫车
CN111623179A (zh) * 2020-05-23 2020-09-04 无锡合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fks型旋转接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23017A (zh) * 2020-06-30 2020-09-04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压箱闭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2603U (zh) 新型自支撑旋转接头
CN102359683A (zh) 柱塞型双保险管道补偿器
CN208457427U (zh) 一种多层炉顶风道补偿器
CN104197143A (zh) 新型火炬管道补偿器
CN202419022U (zh) 复合波纹管管路补偿器
CN103982737B (zh) 新型复合式管道补偿器
CN205716144U (zh) 一种盘根型压力钢管伸缩节
CN207246139U (zh) 一种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CN212716469U (zh) 一种带密封和连接结构的特种接头
CN205078548U (zh) 中部带液压锁的液压缸
CN205331681U (zh) 节能防爆型补偿器
CN2482617Y (zh) 管道补偿器
CN107131290A (zh) 一种大型矿用磨机小齿轮滚动支撑结构
CN201606616U (zh) 新型复合式补偿器
CN206347247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压力管道膨胀节
CN208634236U (zh) 一种液压联轴器轮毂及液压联轴器
CN207634877U (zh) 一种高效保温的金属膨胀节
CN207064940U (zh) 双层保护防泄漏非金属膨胀节
CN215763826U (zh) 一种旋转接头
CN105465529A (zh) 用于管道热补偿的球形补偿器
CN207634876U (zh) 一种高温金属膨胀节
CN202252576U (zh) 改进的新型耐腐蚀旋转补偿器
CN201561229U (zh) 多层密封三维球形补偿器
CN202484511U (zh) 柱塞型多功能管道补偿器
CN204783645U (zh) 一种化工用单螺杆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