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8917U -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8917U
CN206068917U CN201620991076.XU CN201620991076U CN206068917U CN 206068917 U CN206068917 U CN 206068917U CN 201620991076 U CN201620991076 U CN 201620991076U CN 206068917 U CN206068917 U CN 206068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municating pipe
catcher
communicat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10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君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910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8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8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89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包括:主支架、至少一个第一连通管、至少一个第二连通管和至少一个捕捉器;捕捉器设置在主支架上,且捕捉器能够相对主支架平移和转动;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用于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捕捉器能够与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连通,用于捕捉经由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传输而来的运载罐,并将运载罐转向运输给第二连通管或者第一连通管。上述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对接方式快捷方便,用其代替直径较大的弯管完成运载罐在气动管道内的换向发送,能够有效地节约安装空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气动管道铺装的难度。

Description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物流运输系统中所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管道运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主要应用在银行、医院、饭店、行政中心等行业,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气流传动的原理实现各个位置间的物料传输,从而省去人工搬运的工序,提高物料传输的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成本。在气动管道物流系统中使用运载罐作为物料的载体,运载罐放在管道内,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运载罐能够在管道内移动,从而完成物料在各地间的传输。
以在医院中应用为例,为将装有药物的运载罐运输到各个护士站、药房中,需要在空间交错设置多条管道;具体地: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多条垂直管道,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多条水平管道,而为了实现垂直管道和水平管道之间的连通,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在二者之间连接弯管,而为了确保运载罐能够顺利通过该弯管,弯管的直径通常都设计的较大,而较大直径的弯管就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而且还会给管道的铺装带来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直径较大的弯管连接不同方向上的各个管道,而直径较大的弯管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而且还会给管道的铺装带来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包括:主支架、至少一个第一连通管、至少一个第二连通管和至少一个捕捉器;捕捉器设置在主支架上,且捕捉器能够相对主支架平移和转动;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用于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捕捉器能够与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连通,用于捕捉经由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传输而来的运载罐,并将运载罐转向运输给第二连通管或者第一连通管。
进一步,捕捉器包括捕捉管,捕捉管设置在主支架上;在捕捉管上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降低进入捕捉管内的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进一步,缓冲部为设置在捕捉管的侧壁上的多个通气孔,且捕捉管的每层圆周面上的通气孔的数量沿运载罐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少。
进一步,捕捉器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捕捉管上,用于限定运载罐在捕捉管内的位置。
进一步,限位件包括安装座、限位挡块和弹性件,安装座设置在捕捉管的外部,且靠近运载罐进入的一端;限位挡块铰接在安装座上,且限位挡块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位于捕捉管的内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限位挡块连接;限位挡块能够压缩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使限位挡块复位。
进一步,限位件为挡环,挡环设置在捕捉管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还包括捕捉支架、驱动机构和导轨,导轨设置在主支架上,捕捉支架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捕捉器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捕捉支架上,且捕捉器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捕捉管转动。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和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部的输出端和捕捉器连接,动力部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动力部设置在捕捉支架上。
进一步,捕捉器、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连通管设置在两个第二连通管的两侧;其中一个第一连通管和其中一个第二连通管用于接收进入该中转装置的运载罐,另一个第一连通管和另一个第二连通管用于发送该中转装置内的运载罐;其中一个捕捉器能够将第一连通管接收而来的运载罐转移给用于发送运载罐的第二连通管;另一个捕捉器能够将其中一个第二连通管接收而来的运载罐转移给用于发送运载罐的第一连通管。
进一步,用于发送运载罐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均连接有风管,风管用于与风机连接;用于接收运载罐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空隙,对应的捕捉管能够放置在空隙内;且用于接收运载罐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具有封闭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包括:主支架、至少一个第一连通管、至少一个第二连通管和至少一个捕捉器;捕捉器设置在主支架上,且捕捉器能够相对主支架平移和转动;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用于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捕捉器能够与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连通,用于捕捉经由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传输而来的运载罐,并将运载罐转向运输给第二连通管或者第一连通管。采用上述结构,捕捉器负责捕捉第一连通管或者第二连通管内的运载罐,然后再将捕捉到的运载罐转移给第二连通管或者第一连通管,从而实现运载罐在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之间的转移。上述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对接方式快捷方便,用其代替直径较大的弯管完成运载罐在气动管道内的换向发送,能够有效地节约安装空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气动管道铺装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在第一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在第二状态下的轴测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捕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安装在捕捉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安装在捕捉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支架; 2-第一连通管; 3-第二连通管;
4-捕捉器; 5-驱动机构; 6-捕捉支架;
7-风管; 8-运载罐; 9-封闭端;
11-导轨; 41-捕捉管; 42-通气孔;
43-限位件; 51-动力部; 52-推杆;
53-连杆;
431-安装座; 432-限位挡块; 433-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在第一状态下的轴测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在第二状态下的轴测图;图4为图3所示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捕捉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安装在捕捉管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安装在捕捉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在第一状态下,该第一状态是指,两个捕捉器均与第二连通管连通;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在第二状态下,该第二状态是指,两个捕捉器正在向第一连通管运动的状态。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包括:主支架1、至少一个第一连通管2、至少一个第二连通管3和至少一个捕捉器4;捕捉器4设置在主支架1上,且捕捉器4能够相对主支架1平移和转动;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分别用于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捕捉器4能够与第一连通管2或者第二连通管3连通,用于捕捉经由第一连通管2或者第二连通管3传输而来的运载罐8,并将运载罐8转向运输给第二连通管3或者第一连通管2。
捕捉器4的主要作用是捕捉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内的运载罐8,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分别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捕捉器4可以相对主支架1进行90度的转动,从而完成运载罐8在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之间的交换转移。
捕捉器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捕捉器4的数量是一个、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的数量为多个时,该捕捉管41能够实现各组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之间运载罐8的交换;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下面仅以第一连通管2、第二连通管3和捕捉器4的数量一致,例如:均为两个;下面仅以第一连通管2、第二连通管3和捕捉器4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捕捉器4、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连通管2设置在两个第二连通管3的两侧;其中一个第一连通管2和其中一个第二连通管3用于接收进入该中转装置的运载罐8,另一个第一连通管2和另一个第二连通管3用于发送该中转装置内的运载罐8;其中一个捕捉器4能够将第一连通管2接收而来的运载罐8转移给用于发送运载罐8的第二连通管3;另一个捕捉器4能够将其中一个第二连通管3接收而来的运载罐8转移给用于发送运载罐8的第一连通管2。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连通管2分别为左行管道和右行管道,即,运载罐8在两个第一连通管2内分别向左或者向右运动;两个第二连通管3分别为上行管道和下行管道,即,运载罐8在两个第二连通管3内分别向上或者向下运动;需要说明上述左行、右行、上行和下行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使用的词汇,并不具有任何限定意义,仅可以说明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该角度可以是45度、60度、75度或者90度,等等。
其中一个第一连通管2和其中一个第二连通管3用于接收进入该中转装置(中转装置为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的简写)、另一个第一连通管2和另一个第二连通管3用于发送该中转装置内的运载罐8,所谓的接收和发送均是相对中转装置而言,即,由外部进入中转装置即为接收,由中转装置向外输送即为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可以放置在整个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内的任意节点上,即,中部或者端部均可。当位于端部时,用于发送运载罐8的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的一端均连接有风管7,风管7用于与风机连接;用于接收运载罐8的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上均设置有空隙,对应的捕捉管41能够放置在空隙内;且用于接收运载罐8的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均具有封闭端9。
以捕捉器4在左行和上行管道之间转移为例来说明运动过程,首先将捕捉器4水平放置在第一连通管2的空隙内,此时,捕捉器4与第一连通管2导通,在完成捕捉任务后,捕捉器4从空隙移开,然后旋转,再平移从而与对应的第二连通管3道导通,最后完成发送运载罐8的任务。下行和右行同理即可得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包括:主支架1、至少一个第一连通管2、至少一个第二连通管3和至少一个捕捉器4;捕捉器4设置在主支架1上,且捕捉器4能够相对主支架1平移和转动;第一连通管2和第二连通管3分别用于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捕捉器4能够与第一连通管2或者第二连通管3连通,用于捕捉经由第一连通管2或者第二连通管3传输而来的运载罐8,并将运载罐8转向运输给第二连通管3或者第一连通管2。采用上述结构,捕捉器4负责捕捉第一连通管2或者第二连通管3内的运载罐8,然后再将捕捉到的运载罐8转移给第二连通管3或者第一连通管2,从而实现运载罐8在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之间的转移。上述结构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对接方式快捷方便,用其代替直径较大的弯管完成运载罐8在气动管道内的换向发送,能够有效地节约安装空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气动管道铺装的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捕捉器4包括捕捉管41,捕捉管41设置在主支架1上;在捕捉管41上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降低进入捕捉管41内的运载罐8的运行速度。
缓冲部的主要作用是在运载罐8进入捕捉管41后降低运载罐8的运行速度,能够降低速度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例如:增加运载罐8与捕捉管4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运载罐8上施加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或者降低气流的流动速度,等等;以增加摩擦力为例进行说明:在捕捉管41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摩擦区,运载罐8进入捕捉管41后会与该摩擦区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载罐8的速度逐渐减小。
若运载罐8在捕捉管41内运行的速度较快,则该运载罐8很有可能会撞击到捕捉管41的封闭端9上,这样就会对捕捉管41和运载罐8本身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在捕捉管41上设置缓冲部,以降低运载罐8的运行速度,从而减少捕捉过程中的冲击,同时还可以减少噪声危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缓冲部为设置在捕捉管41的侧壁上的多个通气孔42,且捕捉管41的每层圆周面上的通气孔42的数量沿运载罐8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少。
在捕捉管4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通气孔42,当运载罐8依次通过每个圆周面上的通气孔42时,气动管道内的气流会从通气孔42流出,由于沿运载罐8的运动方向通气孔42分布在每层圆周面上的数量逐渐减小,所以,运载罐8所受到的来自捕捉管41前方的气阻会逐渐增大,气阻的逐渐增大就会使运载罐8的运行速度逐渐降低。
采用上述增加运载罐8运行前方气阻的办法降低运载罐8的运行速度,安全可靠,而且,在捕捉管4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通气孔42,而不是额外增加其余结构,还可以减轻捕捉管41的重量,从而减轻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载罐8捕捉器4的重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捕捉器4还包括限位件43,限位件43设置在捕捉管41上,用于限定运载罐8在捕捉管41内的位置。
限位件43的主要作用是在运载罐8低速运行或者静止后,将其固定在捕捉管41内,因此,凡是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构件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限位件43,例如:电子插销或者棘爪与电磁铁配合、棘爪与电动推杆52的配合,等等。
当限位机构为棘爪和电动推杆52相配合的结构时,棘爪的一端位于捕捉管41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在捕捉管41的外侧壁上,且在棘爪和捕捉管41的外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扭簧,电动推杆52通过销钉与棘爪连接;运载罐8进入捕捉管41的内部后,会与棘爪接触,从而给棘爪施加一定的外力,棘爪受力而运动,此时扭簧被压缩,从而实现对运载罐8的限位;当需要解除对运载罐8的限位时,电动推杆52或者其他动力机构向棘爪施加一定的外力,使棘爪向外运动,以与运载罐8脱离,从而解除对罐体的限制。上述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且通过机械机构实现自动限位,安全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限位件43包括安装座431、限位挡块432和弹性件,安装座431设置在捕捉管41的外部,且靠近运载罐8进入的一端;限位挡块432铰接在安装座431上,且限位挡块432远离安装座431的一端位于捕捉管41的内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431和限位挡块432连接;限位挡块432能够压缩弹性件,弹性件能够使限位挡块432复位。
在运载罐8没有进入捕捉管41之前,限位挡块432的一端位于捕捉管41的内部,此时弹性件处在自然状态,当运载罐8进入捕捉管41内,运载罐8与限位挡块432接触,由于运载罐8始终向前运动,因此,运载罐8会挤压限位挡块432,使限位挡块432绕安装座431转动,此时,限位挡块432向靠近捕捉管41内壁的方向运动,从而给运载罐8留出可以通过的空间,而且,限位挡块432在绕安装座431转动时还会压缩弹性件,当运载罐8完全通过限位件43所在的位置后,限位挡块432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复位,此时,限位挡块432可以托着运载罐8,从而避免其从捕捉管41内落下。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挡块432向捕捉管41的内壁靠近,该内壁指的是运载罐8运行前方的侧壁,而非后方的侧壁
可以在捕捉管41的侧壁上设置开孔,从而使限位挡块432能够进入捕捉管41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在自然状态下,限位挡块432的一端侧壁与开孔的下方端面保持接触,因此,在限位挡块432支撑运载罐8时,该开孔的下端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即,确保限位挡块432不会反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4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为多个时,多个限位件43可以沿捕捉管41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限位件43为挡环433,挡环433设置在捕捉管41的内侧壁上。
挡环433可以设置在捕捉管41的下部,此时运载罐8由捕捉管41的上部进入,该挡环433的内径应小于运载罐8的外径,从而确保运载罐8不会从该端口从捕捉管41的内部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还包括捕捉支架6、驱动机构5和导轨11,导轨11设置在主支架1上,捕捉支架6滑动设置在导轨11上;捕捉器4和驱动机构5均设置在捕捉支架6上,且捕捉器4与驱动机构5连接,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捕捉管41转动。
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捕捉器4转动,转动角度可以是大于零度小于等于90度,能够满足上述作用的结构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指的驱动机构5,例如: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捕捉器4连接,输出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捕捉器4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使用者取拿运载罐8,因此,在转动前和转动后,都应确保运载罐8的上罐盖朝向气流的流动方向。
为了避免捕捉器4在转动时与捕捉支架6产生强烈的碰撞,因此,在捕捉支架6上还设置有缓冲限位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驱动机构5包括动力部51和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动力部51的输出端和捕捉器4连接,动力部51用于驱动转轴转动;动力部51设置在捕捉支架6上。
动力部51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电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52,等等;当动力部51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52等具有推杆52的结构时,为了更好地驱动捕捉器4转动,也便于与转轴连接,因此,在转轴和推杆52之间设置连杆53,该连杆53的两端分别与转轴和推杆52铰接,为了使动力部51的运动更加灵活,动力部51与捕捉支架6的连接也可以是铰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至少一个第一连通管、至少一个第二连通管和至少一个捕捉器;
所述捕捉器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且所述捕捉器能够相对所述主支架平移和转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分别用于与水平气动管道和垂直气动管道连通;
所述捕捉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通管或者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用于捕捉经由所述第一连通管或者所述第二连通管传输而来的运载罐,并将所述运载罐转向运输给所述第二连通管或者所述第一连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器包括捕捉管,所述捕捉管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在所述捕捉管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降低进入所述捕捉管内的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设置在所述捕捉管的侧壁上的多个通气孔,且所述捕捉管的每层圆周面上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沿所述运载罐的运动方向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器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捕捉管上,用于限定运载罐在所述捕捉管内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座、限位挡块和弹性件,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捕捉管的外部,且靠近运载罐进入的一端;
所述限位挡块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限位挡块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位于所述捕捉管的内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限位挡块连接;
所述限位挡块能够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使所述限位挡块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挡环,所述挡环设置在所述捕捉管的内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捕捉支架、驱动机构和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捕捉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捕捉器和所述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捕捉支架上,且所述捕捉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捕捉管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部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动力部的输出端和所述捕捉器连接,所述动力部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捕捉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器、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通管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两侧;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通管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通管用于接收进入该中转装置的运载罐,另一个所述第一连通管和另一个所述第二连通管用于发送该中转装置内的运载罐;
其中一个所述捕捉器能够将所述第一连通管接收而来的运载罐转移给用于发送运载罐的所述第二连通管;
另一个所述捕捉器能够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通管接收而来的运载罐转移给用于发送运载罐的所述第一连通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发送运载罐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均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用于与风机连接;
用于接收运载罐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空隙,对应的所述捕捉管能够放置在所述空隙内;且用于接收运载罐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均具有封闭端。
CN201620991076.XU 2016-08-29 2016-08-29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8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1076.XU CN206068917U (zh) 2016-08-29 2016-08-29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1076.XU CN206068917U (zh) 2016-08-29 2016-08-29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8917U true CN206068917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107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8917U (zh) 2016-08-29 2016-08-29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891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6344A (zh) * 2018-06-25 2018-10-26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管道节点结构
CN109081118A (zh) * 2018-09-07 2018-12-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冷链管道物流收发系统
CN109160287A (zh) * 2018-06-25 2019-01-08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启闭装置
CN109205316A (zh) * 2018-06-25 2019-01-15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收发装置和收发方法
CN116495485A (zh) * 2023-06-19 2023-07-28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种公猪精液气动运输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6344A (zh) * 2018-06-25 2018-10-26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管道节点结构
CN109160287A (zh) * 2018-06-25 2019-01-08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启闭装置
CN109205316A (zh) * 2018-06-25 2019-01-15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收发装置和收发方法
CN109081118A (zh) * 2018-09-07 2018-12-2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冷链管道物流收发系统
CN109081118B (zh) * 2018-09-07 2024-02-20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冷链管道物流收发系统
CN116495485A (zh) * 2023-06-19 2023-07-28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种公猪精液气动运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68917U (zh)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中转装置
CN206068915U (zh) 盘式中转站
CN206856988U (zh) 一种陆空两用旋翼飞行器
CN102915597A (zh) 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及出货方法
CN105604112A (zh) 双斗轮三绞刀型绞吸式水下清淤机
CN206068913U (zh) 用于管道运输的中转装置
CN106219243A (zh) 用于管道运输的中转装置
CN109229453A (zh) 一种带有输送带的自动灌装装置
CN206203422U (zh) 用于管道传输系统的收发装置
CN104477643B (zh) 一种用于导管上料的吸取结构
CN207659048U (zh) 一种自动加塞装置
CN208007923U (zh) 拖拽牵引机构及agv小车
CN106241377B (zh) 管道传输系统
CN206858120U (zh) 液体灌装装置
CN207072801U (zh) 一种饮料灌装空瓶传入装置
CN204319751U (zh) 一种游乐设备用球体传输装置
CN104383685A (zh) 游艺机回转供气机构
CN103626110A (zh) 智能式除冰液吸液装置
CN208633174U (zh) 一种潜水式淤泥治理系统
CN2808222Y (zh) 一种球体输送阀门装置
CN206068911U (zh) 管道传输系统
CN203359507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生产线上的板栅负压转运机构
CN207735498U (zh) 一种翅片穿管装置
CN205392198U (zh) 硅酸钠溶解罐
CN206645004U (zh) 一种下桨叶变矩连接件、下桨叶变矩器系统及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