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8795U -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8795U
CN206048795U CN201620968188.3U CN201620968188U CN206048795U CN 206048795 U CN206048795 U CN 206048795U CN 201620968188 U CN201620968188 U CN 201620968188U CN 206048795 U CN206048795 U CN 206048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lamping device
punch
frosted layer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81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银明
李晓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da Rubbe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nda Rubbe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da Rubbe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nda Rubbe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681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8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8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8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胎接头装置,包括胎管夹持装置,包括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切刀装置,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之间;接头模具,包括上接头模和下接头模,上接头模包括上模体,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上凸模和右上凸模,左上凸模、右上凸模之间设置有凹槽,左上凸模、右上凸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上磨砂层,下接头模包括下模体,下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之间设置有凸块,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下磨砂层。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设置磨砂层,保证生胎接头时胎管不会产生滑动,而且下接头部位无明显压痕,使得硫化后制品接头部位不易产生外观不良。

Description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主要由外胎、内胎、垫带构成。内胎是用于保持轮胎内压、带有轮胎气门嘴的圆环形弹性管,气门嘴用以充气并使空气在内胎内保持一定压力。内胎是轮胎的重要部分,内胎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热性、弹性、耐老化性及较小的永久变形等特点。
而内胎接头机是内胎生产过程中将橡胶管两头粘结成圆形内胎的装置,现有技术中,接头模具包括上接头模和下接头模,上、下接头模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模和凹模。凸模和凹模的表面采用沟槽设计作为防滑线,但是,上述沟槽会在压力下印制在生胎接头部位,硫化后不易愈合,易产生制品接头失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胎接头装置,包括:
胎管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可分别横向移动的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
切刀装置,切刀装置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之间并沿前后方向移动设置;
接头模具,包括上接头模和下接头模,上接头模包括上模体,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上凸模和右上凸模,上模体上且位于左上凸模、右上凸模之间设置有凹槽,左上凸模、右上凸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上磨砂层,下接头模包括下模体,下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下模体上且位于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之间设置有凸块,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下磨砂层,左上凸模与左下凹模、右上凸模与右下凹模、凹槽与凸块均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左、右上凸模和左、由下凹模的表面设置有磨砂层,保证生胎接头时胎管不会产生滑动,而且下接头部位无明显压痕,使得硫化后制品接头部位不易产生外观不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上磨砂层包括第一上磨砂层和第二上磨砂层,第一上磨砂层、第二上磨砂层设置于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与上模体的侧边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下磨砂层与下模体的侧边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上磨砂层、第二上磨砂层与上模体的侧边之间设置设定间隙,下磨砂层与下模体的侧边之间设置设定间隙,便于合模和开模。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凹槽槽底在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左下凹模和右下凹模在下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弧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设置圆弧槽,确保生胎接头时胎管不被夹伤。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横向滑轨,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包括沿横向滑轨移动的滑座、固定于滑座上的支撑臂、以及沿支撑臂上下移动设置的滑块,滑座的横向移动和滑块的上下移动分别由油缸驱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油缸驱动夹持装置沿固定的滑轨和支撑臂移动,接头装置工作时各结合件受力结构得到改变,受力更均衡。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防夹光栅,防夹光栅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的滑座的相对面上、以及上模体和下模体的侧面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夹光栅,当操作员的手或者有其他物件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的滑座之间、或放置于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的附近空间时,就会挡住安全光栅之间光线感应,就会自动切断电源,直至安全光栅之间没有阻挡物才会接通电源,继续工作,这样有效防止了因操作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夹手,等其它的生产事故。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内胎整形装置,包括底座、整形模和固定机构,整形模设置于底座上,整形模为具有空腔的两半圆柱构成,固定机构设置于两半圆柱的连接处,整体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PTC加热组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需要进行整形时,将内胎接头放入整形模中通过气嘴对内胎进行充气,充完气后进行加热,边加热变旋转内胎,使得内胎受热均匀。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PTC加热组件包括金属套管、支架、多个PTC加热件和挤压块,金属套管设置于整形模内且与内侧壁接触连接,支架设置于金属套管内,PTC加热件沿支架的轴向设置于支架的外表面上,挤压块设置于PTC加热件和金属套管之间,挤压块的与PTC加热组件的连接面上设置有与PTC加热组件相匹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PTC加热组件直接加热整形模,温度可控,从而加热内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上接头模的结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接头模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下接头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滑座,2.滑块,3.下接头模,30.下模体,31.下磨砂层,32.凸块,33.圆弧槽,4.上接头模,40.上模体,41.上磨砂层,42.凹槽,5.切刀装置,6.支撑臂,7.机架,8.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内胎接头装置,包括:
胎管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可分别横向移动的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
切刀装置5,切刀装置5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之间并沿前后方向移动设置;
接头模具,包括上接头模4和下接头模3,上接头模4包括上模体40,上模体40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上凸模和右上凸模,上模体40上且位于左上凸模、右上凸模之间设置有凹槽42,左上凸模、右上凸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上磨砂层41,下接头模3包括下模体30,下模体30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下模体30上且位于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之间设置有凸块32,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下磨砂层31,左上凸模与左下凹模、右上凸模与右下凹模、凹槽与凸块均相互配合。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左、右上凸模和左、由下凹模的表面设置有磨砂层,保证生胎接头时胎管不会产生滑动,而且下接头部位无明显压痕,使得硫化后制品接头部位不易产生外观不良。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上磨砂层41包括第一上磨砂层和第二上磨砂层,第一上磨砂层、第二上磨砂层设置于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与上模体40的侧边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下磨砂层31与下模体30的侧边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上磨砂层、第二上磨砂层与上模体40的侧边之间设置设定间隙,下磨砂层31与下模体30的侧边之间设置设定间隙,便于合模和开模。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凹槽槽底在上模体40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左下凹模和右下凹模在下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弧槽33。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设置圆弧槽33,确保生胎接头时胎管不被夹伤。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机架7,机架7上设置有横向滑轨,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包括沿横向滑轨移动的滑座1、固定于滑座1上的支撑臂6、以及沿支撑臂6上下移动设置的滑块2,滑座1的横向移动和滑块2的上下移动分别由油缸8驱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油缸8驱动夹持装置沿固定的滑轨和支撑臂6移动,接头装置工作时各结合件受力结构得到改变,受力更均衡。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防夹光栅(图中未示出),防夹光栅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的滑座1的相对面上、以及上模体40和下模体30的侧面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夹光栅,当操作员的手或者有其他物件放置于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的滑座1之间、或放置于上模体40和下模体30之间的附近空间时,就会挡住安全光栅之间光线感应,就会自动切断电源,直至安全光栅之间没有阻挡物才会接通电源,继续工作,这样有效防止了因操作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夹手,等其它的生产事故。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内胎整形装置,包括底座、整形模和固定机构,整形模设置于底座上,整形模为具有空腔的两半圆柱构成,固定机构设置于两半圆柱的连接处,整体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PTC加热组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需要进行整形时,将内胎接头放入整形模中通过气嘴对内胎进行充气,充完气后进行加热,边加热变旋转内胎,使得内胎受热均匀。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PTC加热组件包括金属套管、支架、多个PTC加热件和挤压块,金属套管设置于整形模内且与内侧壁接触连接,支架设置于金属套管内,PTC加热件沿支架的轴向设置于支架的外表面上,挤压块设置于PTC加热件和金属套管之间,挤压块的与PTC加热组件的连接面上设置有与PTC加热组件相匹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PTC加热组件直接加热整形模,温度可控,从而加热内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管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可分别横向移动的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
切刀装置,所述切刀装置设置于所述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之间并沿前后方向移动设置;
接头模具,包括上接头模和下接头模,所述上接头模包括上模体,所述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上凸模和右上凸模,所述上模体上且位于所述左上凸模、右上凸模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左上凸模、右上凸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上磨砂层,所述下接头模包括下模体,所述下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所述下模体上且位于所述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之间设置有凸块,所述左下凹模和由下凹模的表面上设置有下磨砂层,所述左上凸模与左下凹模、所述右上凸模与右下凹模、所述凹槽与凸块均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砂层包括第一上磨砂层和第二上磨砂层,所述第一上磨砂层、第二上磨砂层设置于所述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与所述上模体的侧边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所述下磨砂层与所述下模体的侧边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槽底在上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所述左下凹模和右下凹模在下模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弧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横向滑轨,所述左夹持装置、右夹持装置包括沿横向滑轨移动的滑座、固定于滑座上的支撑臂、以及沿支撑臂上下移动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座的横向移动和滑块的上下移动分别由油缸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防夹光栅,所述防夹光栅设置于所述左夹持装置和右夹持装置的滑座的相对面上、以及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内胎 整形装置,包括底座、整形模和固定机构,所述整形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整形模为具有空腔的两半圆柱构成,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两半圆柱的连接处,所述整形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PTC加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胎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组件包括金属套管、支架、多个PTC加热件和挤压块,所述金属套管设置于所述整形模内且与所述内侧壁接触连接,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金属套管内,所述PTC加热件沿所述支架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外表面上,所述挤压块设置于所述PTC加热件和所述金属套管之间,所述挤压块的与所述PTC加热组件的连接面上设置有与所述PTC加热组件相匹配的凹槽。
CN201620968188.3U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Active CN206048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8188.3U CN206048795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8188.3U CN206048795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8795U true CN206048795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8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8188.3U Active CN206048795U (zh) 2016-08-29 2016-08-29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87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3895A (zh) * 2017-08-14 2017-10-20 三浦橡胶(无锡)有限公司 高效内胎接头设备
CN107627637A (zh) * 2017-05-03 2018-01-26 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 断开式内胎的生产方法和断开式内胎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7637A (zh) * 2017-05-03 2018-01-26 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 断开式内胎的生产方法和断开式内胎结构
CN107627637B (zh) * 2017-05-03 2023-10-24 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 断开式内胎的生产方法和断开式内胎结构
CN107263895A (zh) * 2017-08-14 2017-10-20 三浦橡胶(无锡)有限公司 高效内胎接头设备
CN107263895B (zh) * 2017-08-14 2024-06-18 三浦橡胶(无锡)有限公司 内胎接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8795U (zh) 一种内胎接头装置
CN104908179B (zh) 全自动双层四模轮胎硫化机及其硫化方法
CN103357730B (zh) 通用空气弹簧卷边工装及卷边方法
CN206186186U (zh) 一种热板式巨胎硫化设备
CN210633942U (zh) 活塞密封件成型硫化模具
CN218906028U (zh) 一种便于橡胶鞋底的硫化装置
CN204894309U (zh) 一种力车胎多层定型硫化机
CN203780880U (zh) 一种牙刷包装机
CN103722865B (zh) 一种汽车门内饰板仿形切割机和控制方法
CN207359615U (zh) 3d无网点玻璃膜的热压模具
CN206185308U (zh) 一种芯棒焊接机
CN104416895A (zh) 一种热压机
CN204235770U (zh) 橡胶手套硫化机
CN206186278U (zh) 一种滑块防装反模具
CN206677050U (zh) 一种滑靴收口工艺装备
CN219618535U (zh) 一种高速稳定特种手套机
CN204820076U (zh) 全自动双层四模轮胎硫化机
CN104923663A (zh) 一次性负角成型的模具
CN205362539U (zh) 一种起重链加工系统
CN206780854U (zh) 一种双层掀模真空机构
CN206824549U (zh) 一种应用于多工位冲压模具的模内机械手装置
CN204640615U (zh) 橡胶内胎预定型装置
CN206242648U (zh) 新型贴干膜压缩机构
CN104226770B (zh) 一种蒙皮拉形模具装夹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02895532U (zh) 耐热的橡胶硫化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