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7980U -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7980U
CN206047980U CN201621003135.4U CN201621003135U CN206047980U CN 206047980 U CN206047980 U CN 206047980U CN 201621003135 U CN201621003135 U CN 201621003135U CN 206047980 U CN206047980 U CN 20604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manifold
cam
ball cup
regulating bolt
briqu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031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昌乐
文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Xinhu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Xinhu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Xinhu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Xinhu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031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包括夹具本体、夹压杆、垫块、压块、第一调节螺栓、支撑座、支架、凸轮、第二调节螺栓、调节螺母、球头座盖板、弹簧、球头座和V型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点一面的定位方式,对排气歧管进行夹持定位,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行业内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排气歧管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持工装的设计缺陷,难以实现高精密稳定固定,容易出现夹持变形现象,导致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的结合面平面度较差,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为了提升生产的汽车排气歧管的质量,需要对现有的夹持装置进行改进,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采用三点一面的定位方式,对排气歧管进行夹持定位,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1)、夹压杆(2)、垫块(3)、压块(4)、第一调节螺栓(5)、支撑座(6)、支架(7)、凸轮(8)、第二调节螺栓(9)、调节螺母(10)、球头座盖板(11)、弹簧(12)、球头座(13)和V型块(14);
所述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歧管进行限位的限位腔(15),限位腔(15)由左挡板(101)、右挡板(102)和前挡板(103)构成;
所述前挡板(103)顶部设置有垫块(3),前挡板(103)背面设置凸轮(8),凸轮(8)外接夹压杆(2),凸轮(8)通过支架(7)和支撑座(6)装配于前挡板(103)背侧面,凸轮(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与V型块(14)相连接;
所述压块(4)设置于左挡板(101)和右挡板(102)顶部,压块(4)上设置第一调节螺栓(5),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前端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相配合的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固定于球头座(13)上,球头座(13)顶部设置有球头座盖板(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歧管进行限位的限位腔(15),限位腔(15)由左挡板(101)、右挡板(102)和前挡板(103)构成;前挡板(103)顶部设置有垫块(3),前挡板(103)背面设置凸轮(8),凸轮(8)外接夹压杆(2),凸轮(8)通过支架(7)和支撑座(6)装配于前挡板(103)背侧面,凸轮(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与V型块(14)相连接;压块(4)设置于左挡板(101)和右挡板(102)顶部,压块(4)上设置第一调节螺栓(5),第一调节螺栓(5)前端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相配合的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固定于球头座(13)上,球头座(13)顶部设置有球头座盖板(11),上述设计结构,在进行排气歧管定位夹持,利用垫块(3)对排气歧管头端(A)的左右两顶点进行点定位,利用限位腔(15)对排气歧管尾端(A)底部进行点定位采用,采用三点一面的定位方式,对排气歧管进行夹持定位,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压块(4)、第一调节螺栓(5)、调节螺母(10)、球头座(13)、球头座盖板(11)、弹簧(12)及球头座(13)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排气歧管的夹紧,有利于精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排气歧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2及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1)、夹压杆(2)、垫块(3)、压块(4)、第一调节螺栓(5)、支撑座(6)、支架(7)、凸轮(8)、第二调节螺栓(9)、调节螺母(10)、球头座盖板(11)、弹簧(12)、球头座(13)和V型块(14);
所述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歧管进行限位的限位腔(15),限位腔(15)由左挡板(101)、右挡板(102)和前挡板(103)构成;
所述前挡板(103)顶部设置有垫块(3),前挡板(103)背面设置凸轮(8),凸轮(8)外接夹压杆(2),凸轮(8)通过支架(7)和支撑座(6)装配于前挡板(103)背侧面,凸轮(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与V型块(14)相连接;
所述压块(4)设置于左挡板(101)和右挡板(102)顶部,压块(4)上设置第一调节螺栓(5),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前端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相配合的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固定于球头座(13)上,球头座(13)顶部设置有球头座盖板(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歧管进行限位的限位腔(15),限位腔(15)由左挡板(101)、右挡板(102)和前挡板(103)构成;前挡板(103)顶部设置有垫块(3),前挡板(103)背面设置凸轮(8),凸轮(8)外接夹压杆(2),凸轮(8)通过支架(7)和支撑座(6)装配于前挡板(103)背侧面,凸轮(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与V型块(14)相连接;压块(4)设置于左挡板(101)和右挡板(102)顶部,压块(4)上设置第一调节螺栓(5),第一调节螺栓(5)前端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相配合的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固定于球头座(13)上,球头座(13)顶部设置有球头座盖板(11),上述设计结构,在进行排气歧管定位夹持,利用垫块(3)对排气歧管头端(A)的左右两顶点进行点定位,利用限位腔(15)对排气歧管尾端(A)底部进行点定位采用,采用三点一面的定位方式,对排气歧管进行夹持定位,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压块(4)、第一调节螺栓(5)、调节螺母(10)、球头座(13)、球头座盖板(11)、弹簧(12)及球头座(13)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排气歧管的夹紧,有利于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如图1所示的排气歧管装配于夹具本体(1)的限位腔(15)中,拧动第一调节螺栓(5)和调节螺母(10),利用压块(4)对排气歧管进行加紧,转动夹压杆(2),进一步带动凸轮(8)转动,利用凸轮(8)推动V型块(14),将垫块(3)向前推移,利用垫块(3)对排气歧管头端(A)的左右两顶点进行点定位,利用限位腔(15)对排气歧管尾端(A)底部进行点定位采用,采用三点一面的定位方式,对排气歧管进行夹持定位,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1)、夹压杆(2)、垫块(3)、压块(4)、第一调节螺栓(5)、支撑座(6)、支架(7)、凸轮(8)、第二调节螺栓(9)、调节螺母(10)、球头座盖板(11)、弹簧(12)、球头座(13)和V型块(14);
所述夹具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对排气歧管进行限位的限位腔(15),限位腔(15)由左挡板(101)、右挡板(102)和前挡板(103)构成;
所述前挡板(103)顶部设置有垫块(3),前挡板(103)背面设置凸轮(8),凸轮(8)外接夹压杆(2),凸轮(8)通过支架(7)和支撑座(6)装配于前挡板(103)背侧面,凸轮(8)通过第二调节螺栓(9)与V型块(14)相连接;
所述压块(4)设置于左挡板(101)和右挡板(102)顶部,压块(4)上设置第一调节螺栓(5),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前端设置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相配合的调节螺母(10),调节螺母(10)固定于球头座(13)上,球头座(13)顶部设置有球头座盖板(11)。
CN201621003135.4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Active CN20604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3135.4U CN2060479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03135.4U CN2060479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7980U true CN206047980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9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03135.4U Active CN206047980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7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1357A (zh) * 2020-05-15 2020-07-17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进气歧管的工装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1357A (zh) * 2020-05-15 2020-07-17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进气歧管的工装夹具
CN111421357B (zh) * 2020-05-15 2021-04-13 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进气歧管的工装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6883U (zh) 一种加工中心快速精准定位夹具
CN205272067U (zh) 一种通用快换夹爪
CN206047980U (zh) 一种改善排气歧管与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的工装
CN212371544U (zh) 一种车门焊接夹具
CN205363105U (zh) 一种汽车座椅零件焊接工装
CN104924113B (zh) 一种立式铣床用不规则毛坯工件装夹台
CN204954417U (zh) 曲轴飞轮孔加工夹具
CN203209730U (zh) 一种三爪卡盘
CN206493141U (zh) 一种用于多面加工的快速装夹工作台
CN205122706U (zh) 一种用于电池加热的滑杆式夹具
CN202162593U (zh) 一种气缸盖辅助加工夹具
CN201988952U (zh) 端盖类零件卧放加工装置
CN103522103B (zh) 一种立式锯床工件夹紧装置
CN207043815U (zh) 发动机排气管快速装夹加工治具
CN207058094U (zh) 用于柱状工件的加工夹具
CN202439144U (zh) 一种加工石墨卡瓣的夹持装置
CN206393241U (zh) 一种一次对刀实现两次卧铣拨叉叉口任一侧面的夹具
CN207309765U (zh) 一种足球体加工夹具
CN203579406U (zh) 吊装式珩磨夹具
CN203542167U (zh) 阀孔机加工夹持装置
CN202701824U (zh) 通用动力机曲轴杆部车加工夹具
CN205732407U (zh) 一种具有固定装置的汽车支架头枕折弯机
CN102189422A (zh) 端盖类零件卧放加工装置
CN201900469U (zh) 定位机构
CN206029632U (zh) 一种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