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7317U -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7317U
CN206037317U CN201620673694.XU CN201620673694U CN206037317U CN 206037317 U CN206037317 U CN 206037317U CN 201620673694 U CN201620673694 U CN 201620673694U CN 206037317 U CN206037317 U CN 206037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umidification
tank
core body
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36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晓滨
刘伟杰
常利华
王伟锋
李宗强
杨万鹏
金锦花
李晓平
詹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36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7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7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7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加湿壳体、储水容器、位于储水容器内筒形加湿芯体和位于加湿芯体顶部的加湿送风组件,加湿送风组件用于使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储水容器的进风口进入储水容器,经过筒形加湿芯体后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空气加湿装置包括筒形加湿芯体,筒形加湿芯体可以显著提高加湿面积,在加湿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空气加湿装置的体积。本实用新型空气加湿装置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与空调器的结合,与空调器结合后,可以减小空调器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加湿装置一般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储水容器、加湿芯体和加湿送风组件。为了提高加湿效率,一般需要增加加湿芯体的体积,因而导致空气加湿装置的体积较大,特别是在空气加湿装置与空调器装配时,存在体积大,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加湿装置,解决了现有空气加湿装置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加湿壳体,所述加湿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位于所述加湿壳体内,用于储水,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有进风口;
筒形加湿芯体, 所述筒形加湿芯体的底部位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底部,用于吸收所述储水容器内的水;
加湿送风组件,所述加湿送风组件位于所述加湿芯体的顶部,用于使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储水容器的进风口进入储水容器,经过所述筒形加湿芯体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储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加湿芯体限位件,所述加湿芯体限位于所述加湿芯体限位件。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送风组件包括加湿引风件、加湿电机座和加湿风机,所述加湿引风件与所述加湿芯体的顶端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引风件与所述储水容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湿风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加湿电机座上。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湿芯体并列于所述储水容器内。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加湿电机座的让位部。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出风口处设置有加湿摆叶。
如上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加湿摆叶摆动的加湿摆叶驱动机构。
基于上述空气加湿装置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气加湿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加湿装置包括筒形加湿芯体,筒形加湿芯体可以显著提高加湿面积,在加湿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空气加湿装置的体积。本实用新型空气加湿装置的结构设计,更有利于与空调器的结合,与空调器结合后,可以减小空调器的体积。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空调器的加湿装置部分垂直于纸面方向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图1空调器的加湿装置部分平行于纸面方向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1空调器的加湿装置部分的分解图;
图7是图1空调器的空调装置部分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
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用前或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
请参见图1至图7示出的本发明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是一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装置A和加湿装置B,其中,空调装置A的壳体和加湿装置B的壳体为同一壳体。壳体包括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两者可拆卸式装配在一起。加湿装置B位于空调装置A的底部。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的上部为空调装置A的壳体,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的下部为加湿装置B的壳体。
对于空调装置A,空调壳体包括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的上部,在壳体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具体而言,在前壳1上形成有送风口11,在后壳2上、具体来说是在后壳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且第一进风口21还向后壳2的后部上延伸,第二进风口22也向后壳2的后部上延伸。在后壳2的后部、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引风口23。而且,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均为长条状,且在位置与大小上均相适配。例如,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在前后方向上位置相对应,长度上相等或基本相等,宽度也相等或基本相等。当然,在长度或宽度上也可以不相等,例如,为实现大面积送风,送风口11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引风口23的长度和宽度。该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于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的长度,综合考虑到柜机要求高度及室内人体一般活动区域,优选长度为1m左右,且下端距离地面一定距离,例如,下端距离地面50cm左右。
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3,其中,贯通风道3的两端分别与送风口11和引风口23相连通,在贯通风道3上在送风口11和引风口23之间设置有与第一进风口21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22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具体来说,贯通风道3的前端与送风口11相连通,贯通风道3的后端与引风口23相连通。而且,送风口11形成贯通风道3的前端开口,引风口23形成贯通风道3的后端开口。此处所限定的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贯通风道3,是指形成贯通风道3的风道壁可以是与壳体形成为一体;可以是单独的、能够与壳体固定或不与壳体固定的风道壁;当然也可以是部分风道壁与壳体形成为一体,部分风道壁与壳体上形成的部分风道壁相固定。
加湿装置B的加湿出风口101与贯通风道3连通。因而,空调装置A和加湿装置B工作时,在空调装置A的作用下,贯通风道3内形成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在加湿装置B的作用下,加湿装置B形成的加湿风通过加湿出风口101进入贯通风道3内,并与贯通风道3内的混合风进一步混合,形成湿润的混合风,湿润的混合风能够从送风口11快速、均匀地扩散到人体各部位,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受的温度、湿度较为均匀、舒适。
本实施例中,加湿装置B位于空调装置A的底部,因而,贯通风道的底部设置有加湿出风口101。贯通风道的底部一般由贯通风道的风道壁形成,因而,加湿出风口101位于风道壁上。
对于加湿装置B,如图4、5、6、7所示,其包括,加湿壳体、储水容器102、加湿芯体103和加湿送风组件104。
加湿壳体包括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的下部。在加湿壳体上设置有加湿进风口。具体而言,在后壳2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加湿进风口、第二加湿进风口和第三加湿进风口1053。
储水容器102,储水容器102位于加湿壳体内,用于存储加湿水。在储水容器102上设置有加湿进风口。具体而言,在储水容器102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分别形成有第四加湿进风口、第五加湿进风口1022和第六加湿进风口1021。其中,第四加湿进风口、第五加湿进风口1022和第六加湿进风口1021均位于储水容器102的水位线以上。第四加湿进风口与第一加湿进风口的大小相匹配,位置相对应。第五加湿进风口1022与第二加湿进风口的大小相匹配,位置相对应。第六加湿进风口1021与第三加湿进风口1053的大小相匹配,位置相对应。优选在第四加湿进风口、第五加湿进风口1022与第六加湿进风口1021上设置有过滤网1023,用于对进入加湿装置B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灰尘。
加湿芯体103,加湿芯体103位于储水容器102内,用于吸收储水容器102内的水。其中,加湿芯体103为筒形,筒形加湿芯体103不但占用空间小而且加湿效率更高。在储水容器102的底部设置有加湿芯体限位件(如中未示出),加湿芯体103限位于加湿芯体限位件上,加湿芯体限位件用于对加湿芯体103进行限位固定,保证其安装稳定性。具体的,加湿芯体限位件可以是位于储水容器102底部的卡环和/或者卡块(图中未示出)。卡环与加湿芯体103的内壁卡装,卡块与加湿芯体103的内壁或外壁卡装。
加湿送风组件104,加湿送风组件104位于加湿芯体103的顶部,用于在加湿芯体103的顶部产生气流,使空气从壳体的第一加湿进风口、第二加湿进风口、第三加湿进风口、储水容器102的第四加湿进风口、第五加湿进风口、第六加湿进风口进入储水容器102,经过加湿芯体103后,带走加湿芯体103的水分并形成湿润的空气,从加湿出风口101排出至空调装置A的贯通风道3。
具体的,加湿送风组件104包括加湿引风件1041、加湿电机座1042和加湿风机1043。加湿引风件1041用于将加湿芯体103内部的空气导引至加湿风机1043,加湿风机1043用于产生空气流动的动力,加湿电机座1042用于安装加湿风机。加湿引风件1041呈喇叭口状,加湿引风件1041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加湿引风件1041与加湿芯体103的顶端连接,加湿引风件1041的底部设置有卡装结构,加湿引风件1041通过卡装结构卡装至加湿芯体103的顶端。加湿引风件1041与储水容器102连接,加湿引风件1041的顶部设置有卡装结构,加湿引风件1041通过卡装结构卡装至储水容器102的顶端。加湿电机座1042的底端与加湿引风件1041的顶端接触,以形成气流流通的通道。加湿电机座1042固定安装于壳体内,加湿风机1043固定安装于加湿电机座1042上。
为了提高加湿芯体103的加湿效率,储水容器102中的水位要尽量低,要求储水容器102内存储少量的水,因而,需要在加湿装置内增加水箱106。由于壳体内的空间有限,优选将水箱106与加湿芯体103并列安装于储水容器102内。并且,加湿芯体103的外壁与水箱106接触。为了提高水箱承载的水量,水箱106的高度接近于加湿电机座1042的高度,因而,加湿引风件1041与水箱106的接触面为平面,并且水箱106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加湿电机座1042的让位部1061。水箱106的底部设置有水箱盖(图中未示出),储水容器102的底部与水箱盖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图中未示出),水箱106放入储水容器102后,凸起顶住水箱盖,使得水箱106中的水缓慢流出至储水容器102,并保持储水容器102中的水在固定的水位。
为了方便对水箱进行加水,本实施例在壳体与储水容器102之间设置有滑轨机构,储水容器102及位于储水容器102内的加湿芯体103、加湿引风件1041和水箱106均可沿滑轨机构107滑入或滑出壳体。
板式前壳1上具有加湿装置滑入或滑出壳体的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有加湿装置门体108,当加湿装置滑入壳体时,加湿装置门体108与板式前壳1连接,封住开口,形成一个整体。当加湿装置滑出壳体时,加湿装置门体108与板式前壳1分离。水箱106靠近加湿装置门体108,水箱106从壳体内滑出时,不会遭到加湿电机座1042的干涉。
优选的,在加湿壳体与加湿装置的储水容器102之间设置有加湿装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储水容器102沿滑轨机构107滑入或滑出壳体。加湿装置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壳体内的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图中未示出),以及位于储水容器102上的齿条1024,驱动齿轮与齿条1024啮合。驱动电机正反向转动时,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齿条1024做往复运动,实现加湿装置滑入或滑出壳体。
当然,可以在壳体上设置有限位开关,用于检测储水容器102是否滑入或滑出壳体到位。
本实施例在加湿出风口101处设置有加湿摆叶1011,加湿摆叶1011可打开或关闭加湿出风口101,并调节加湿出风口101的出风方向。加湿装置B还包括用于驱动加湿摆叶1011摆动的加湿摆叶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因而,用户可对加湿摆叶1011的出风方向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空调装置A的贯通风道3,如图7所示,其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引风部31和送风部32。具体而言,引风部31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后部,从引风口23开始、向着送风口11方向延伸;送风部32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前部,从送风口11开始,向着引风口23方向延伸。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一端、也即引风部31的前端为引风部31的末端,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一端、也即送风部32的后端为送风部32的始端,在引风部31的末端与送风部32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长条状出风口,分别为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各形成有一个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风扇长度与对应的出风口相适配,且风扇配置为将风从进风口引入、并经出风口送至贯通风道3内。具体来说,在位于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位于左侧的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51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一进风口21引入、并经第一出风口41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位于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风扇52,第二风扇52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二进风口22引入、并经第二出风口42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每个风扇与一个进风口之间还形成有换热器。具体来说,在第一风扇51和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换热器81,在第二风扇52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换热器82。而且,风扇的长度优选为大于对应的出风口的长度及换热器的长度。其中,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均为一体式弧形换热器,换热面积大,而相比于多段式结构形成的弧形结构,一体式弧形结构既便于在壳体内安装,又占据内部空间少。
加湿出风口101的后端与长条状出风口的后端平齐,或者加湿出风口101的后端靠近长条状出风口的后端,加湿出风口101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长条状出风口前端与后端之间的距离。加湿出风口101的位置可以使加湿出风口101的出风与长条状出风口的出风立即混合,并在贯通风道3中进一步混合,以达到最好的混合效果,达到舒适的出风温度和湿度。
该实施例通过在室内机上形成长条状的送风口11和进风口、在贯通风道3上形成长条状出风口、在室内机中形成与长条状出风口适配的风扇,使得风扇与混风的贯通风道3距离较近,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能够在风扇的作用下以较短的路径和较快的速度均匀地进入到贯通风道3内,在贯通风道3内向前运动的同时在贯通风道3内形成较大的负压,从引风口23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长条状的送风口11快速、均匀地扩散到人体各部位,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受的温度较为均匀、舒适。而且,贯通风道3具有后方的引风部31和前方的送风部31,两个出风口形成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之间,从而,利用引风部31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吸风量,且能够提高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利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的间隔部及送风部32提供足够的混合空间,进一步保证混风均匀性,提高送风的舒适性及均匀性。此外,由于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形成在贯通风道3的左、右两侧,两者彼此相对,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相互影响、彼此对对方的出风形成风壁,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与后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混合的同时,将一部分风能由动能转换为势能,实现静压恢复,保证从送风口11送出的风不仅风量大、且送风距离远,避免了因送风距离太近、送风口11送出的风很快被再次经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贯通风道3中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为Z1,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也以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进一步提高引风、混风及送风的均匀性。
两个出风口的位置及其出风方向对送风性能的影响较为重要,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被如下构造:
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的内口径小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的内口径,也即,每个出风口后端的内口径小于其前端的内口径,从而,使得每个出风口被构造成从出风口吹出的风朝向送风部32。由此,可以在引风部31前方形成负压区,并利用负压将外部的非热交换风引入到引风部31中梳理后与热交换风混合。
而且,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优选形成在引风口23与送风口11的中间位置,或者更靠近引风口23的位置,也即,两个出风口优选形成在室内机壳体内部的中部或中部略偏后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具有足够长度的引风部31为引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又能留有足够长度的送风部32供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均匀并进行静压恢复,保证送风均匀性和送风距离。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沿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Z1方向上,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之间的距离为H,也即,第一出风口41或第二出风口42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H,则引风部31沿中轴线Z1方向(也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H1为H的2-3倍,即H1=(2-3)H,而送风部沿32沿中轴线Z1方向(也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H2为H的3-4.5倍,即H2=(3-4.5)H。
此外,出风口前端、也即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处的出风方向会影响送风性能。在该实施例中,该切线方向在沿出风方向上与贯通风道中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Z1沿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的方向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1,该夹角为锐角,且其角度数不能过小也不宜过大,优选的,25°≤α1≤45°。第一夹角α1在该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足够强的负压来引入较多的非热交换风,又不会减弱风速,保证送风口11送出的风具有一定的送风距离。
对于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优选为贯流风扇。而且,在第一出风口41上形成有从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311(即第一出风口41的上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一进风口21延伸的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以及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321(即第一出风口41的下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一进风口21延伸的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一风扇51位于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和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所限定的出风风道内。同样的,在第二出风口42上形成有从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312(即第二出风口42的上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二进风口22延伸的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以及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322(即第二出风口42的下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二进风口22延伸的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二风扇52位于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和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所限定的出风风道内。其中,每个风扇的第一蜗壳也是贯流风扇的后蜗壳,而第二蜗壳是贯流风扇的前蜗壳。
为便于加工和控制形状,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第二风扇52、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及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均为独立的部件,装配时,通过基座201及顶板202将各部件装配固定。而驱动第一风扇51的风扇电机203和驱动第二风扇52的风扇电机204也固定在顶板上,并分别与对应的风扇转动连接。
而且,在采用贯流风扇后,两个风扇的位置优选满足下述的构造条件:
以中轴线Z1左侧部分结构为例,参见图4所示,位于第一出风口41处的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间的距离为L1,该距离L1是第一风扇51的半径的1.4-2倍,即L1=(1.4-2)r,r为第一风扇51的半径;而位于第一出风口41处的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第一风扇51的风扇边缘间的距离为L2,L2=(1.1-1.6)r。
通过将距离L1作上述限定,使得作为第一风扇51后蜗壳的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形成较短的扩压段,使得第一出风口41送出的热交换风具有较高的初速度,动能大,在壁面效应的作用下,送出的热交换风沿着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及送风部32的壁面向前流动时,能够进一步降低贯通风道3中的负压,从而能够通过引风口23和引风部31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而通过将距离L2作上述限定,能够将第一出风口41送出的风更多、更快地沿着送风部32的壁面向前流动,也有利于负压的形成。
在沿贯流通道3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Z1方向上,贯流风扇优选形成在壳体内、更靠近引风口23位置处。也即,贯流风扇优选形成在壳体的中后部位置。仍以中轴线Z1左侧部分结构为例,参见图7所示,在沿中轴线Z1方向上,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与送风口11所在直线的距离为L3,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与引风口23所在直线的距离为L4,L3=(1.4-2)L4。由此,更有利于提高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度。
位于中轴线Z1右侧部分的结构与上述位于左侧部分的结构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形成即可。
而且,对于引风部31,优选其内口径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方向渐缩,也即,自后向前,引风部31的内口径渐缩,增加混风前非热交换风的风速,提高混风效率。对于送风部32,至少在靠近送风口11的部分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方向内口径渐扩,也即,送风部32至少其靠近送风口11的前部分自后向前内口径渐扩。更优选的,送风部32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方向内口径先渐缩再渐扩。在图7中,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的中轴线间的连线为Z2,在沿Z2方向上,引风部31内口径最窄处为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引风部31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W1(也即两个出风口后边缘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贯流风扇半径r的1.2-2倍,即W1=(1.2-2)r;送风部32内口径从后向前先渐缩再渐扩,其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W2为贯流风扇半径r的1.5-2.5倍,即W2=(1.5-2.5)r;而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所在处的内口径的宽度W3(也即两个出风口前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贯流风扇半径的2.1-3倍,即W3=(2.1-3)r。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
加湿壳体,所述加湿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位于所述加湿壳体内,用于储水,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有进风口;
筒形加湿芯体, 所述筒形加湿芯体的底部位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底部,用于吸收所述储水容器内的水;
加湿送风组件,所述加湿送风组件位于所述加湿芯体的顶部,用于使空气从壳体的进风口、储水容器的进风口进入储水容器,经过所述筒形加湿芯体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加湿芯体限位件,所述加湿芯体限位于所述加湿芯体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送风组件包括加湿引风件、加湿电机座和加湿风机,所述加湿引风件与所述加湿芯体的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引风件与所述储水容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湿风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加湿电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湿芯体并列于所述储水容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加湿电机座的让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出风口处设置有加湿摆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加湿摆叶摆动的加湿摆叶驱动机构。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加湿装置。
CN201620673694.XU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Active CN206037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3694.XU CN206037317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3694.XU CN206037317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7317U true CN206037317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1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3694.XU Active CN206037317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7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879A (zh) * 2018-01-30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及具有其的柜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879A (zh) * 2018-01-30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及具有其的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3118A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CN207299215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CN2102417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533350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5333504B (zh) 一种空调器
CN105423429A (zh) 超薄空调壁挂室内机
CN21674460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123119A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空调器的加湿方法
CN108954619B (zh) 桌面空调
WO2023065693A1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WO2023065681A1 (zh) 空调室内机
JP2004225945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205137664U (zh) 一种空调器
KR100707348B1 (ko) 조습장치 및 조습시스템
CN206037317U (zh)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CN206037361U (zh) 一种空调器及空气加湿装置
JP2007139409A (ja) 換気装置及び換気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24001232A1 (zh) 湿度调节装置、空调
CN2187218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2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11993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JP2009174790A (ja)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機
CN207094813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6744618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214198932U (zh) 加湿装置、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