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3504B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33504B CN105333504B CN201510606237.9A CN201510606237A CN105333504B CN 105333504 B CN105333504 B CN 105333504B CN 201510606237 A CN201510606237 A CN 201510606237A CN 105333504 B CN105333504 B CN 1053335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ent
- air outlet
- outlet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所述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后部、两个进风口之间形成引风口,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贯通风道,贯通风道的一端与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引风口相连通,贯通风道包括自引风口向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送风口向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引风部远离引风口的末端与送风部靠近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出风口,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在每个所述风扇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换热器。本发明的空调器具有引风量大、混风均匀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能在正常吹出经热交换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的同时、通过产生负压引入外部的非热交换风而实现混合送风的空调是近年来空调技术研发的热点和重点。
本申请人曾申请了一种立式空调,在空调下部设置有风扇,在空调上部设置有空调送风装置。空调运行时,在风扇的作用下,将室内风吸入至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交换风吹向空调送风装置,在空调送风装置的作用下,能将外部的非热交换风吸入到空调送风装置中;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在空调送风装置中混合,混合风送出到室内。这样的混合风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同时,还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但是,在该立式空调中,由于空调送风装置的出风口为环形出风口,风扇的出风方向不能直接朝向出风口,使得送入到空调送风装置中的热交换风不够均匀,为保证吸入非热交换风的量,对空调送风装置的结构要求较高,需要在空调送风装置中设置气流分配组件等部件,结构复杂。
公开为CN10325665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落地主体及送风部件,落地主体具有进风口,送风部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二中空壳体,中空壳体与进风口相连通,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有前后贯通的气流通道,二中空壳体相互间隔,气流通道贯穿二中空壳体之间,气流通道具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二中空壳体于气流入口处对称设置有排风口。但是,这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同样存在着风扇出风方向不是直接朝向排风口、进入到气流通道中的热交换风不够均匀、吸入的非热交换风少的问题。而且,由于中空壳体上的排风口设置在气流通道的气流入口处,外部的空气未经梳理、杂乱无章地被吸入,不仅吸入风量少,且吸入方向杂乱,与排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混合不够均匀。
公开号为CN10487990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前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且后部形成有进风口,至少两个出风口之间设有风洞,所述风洞沿前后方向贯穿壳体,风洞被构造成至少两个出风口向前出风时风洞形成负压以使风洞后侧的空气向前运动。通过在至少两个出风口之间设置风洞,可以稳定风压,增加空调器的出风量,提高空调器出风的柔和性,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性能。但是,所公开的空调器中,其风轮为贯流风轮,出风口与风洞的前端出口均形成在壳体的前部,形成贯流风轮风道的后蜗壳具有很长的扩压段。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经扩压段的静压恢复,在出风口处风压很高,会迅速填满风洞,导致在风洞内形成的负压很低,风洞引风量极少,空调器出风量增加量极其有限。而且,由于出风口与风洞前端出风口均形成在壳体的前部,从出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与风洞引入的非热交换风只能在壳体前端和壳体外部进行混合,混合不充分,送风柔和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风量大、混风均匀的空调器,提高空调器送风的整体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所述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后部、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所述壳体上和/或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风口相连通,所述贯通风道包括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所述送风口向所述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出风口,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在每个所述风扇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送风口、所述引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为长条状,所述风扇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适配,所述换热器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风扇相适配。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换热器为一体式弧形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所述出风口上形成有调整所述出风口出风方向的摆叶和/或导风板。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所述引风口处或所述引风部内形成有调节从所述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的风量调节部。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风量调节部设置为以绕转轴转动的方式调节从所述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的风量。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风量调节部形成在所述引风部内、靠近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位置处。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引风部内壁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风量调节部包括转轴、可绕所述转轴转动的挡板,所述转轴形成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挡板长度与所述引风部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凸台及所述挡板设置为当所述挡板完全打开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凸台上并与所述引风部内壁贴合、当所述挡板完全关闭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转轴的边缘搭接在所述凸台上。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两个所述出风口以及与两个所述出风口相适配的两个风扇均以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的内口径小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的内口径,所述出风口被构造成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朝向所述送风部。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引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中间位置,或者,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引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且更靠近所述引风口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沿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引风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的2-3倍,所述送风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的3-4.5倍。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处的切线在沿出风方向上与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沿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的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数为25-45°。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上形成有从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以背向所述贯通风道的方向朝所述进风口延伸的第一蜗壳,以及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以背向所述贯通风道的方向朝所述进风口延伸的第二蜗壳,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形成在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限定的出风风道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间的距离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4-2倍;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边缘间的距离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1-1.6倍。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所述贯流风扇形成在所述壳体内、更靠近所述引风口位置处。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与所述送风口所在直线的距离是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与所述引风口所在直线的距离的1.4-2倍。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引风部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内口径渐缩,所述送风部至少在靠近所述送风口的部分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内口径渐扩。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所述送风部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内口径先渐缩再渐扩。
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在沿两个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间连线的方向上,所述引风部内口径最窄处为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所述引风部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2-2倍;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所在处的内口径的宽度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2.1-3倍;所述送风部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5-2.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室内机上形成送风口和进风口、在贯通风道上形成出风口、在室内机中形成出风方向朝向出风口的风扇,使得风扇与混风的贯通风道距离较近,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能够在风扇的作用下以较短的路径和较快的速度均匀地进入到贯通风道内,在贯通风道内向前运动的同时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较大的负压,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送风口快速、均匀地扩散到人体各部位,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受的温度较为均匀、舒适;而且,贯通风道具有后方的引风部和前方的送风部,出风口形成在引风部与送风部之间,从而,利用引风部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吸风量,且能够提高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利用引风部与送风部的间隔部及送风部提供足够的混合空间,进一步保证混风均匀性,提高送风的舒适性及均匀性。此外,通过在引风口处或引风部内形成风量调节部,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从引风口进入贯通风道的引风量,实现对引风量的有效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用户或同一用户不同使用状态下对是否引风的选择性使用需求,且能够调节混合风中所含有的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的比例,适用范围广。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图1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5是图1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1的空调器在挡板完全关闭状态下的A-A’向剖面图;
图7是图1的空调器在挡板处于非完全关闭状态下的A-A’向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空调器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
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用前或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热交换器的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
请参见图1至图5示出的本发明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是一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中,图1、图2和图3分别是该实施例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图4是图主视图中A-A’向剖面图,而图5是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分解图。
该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在壳体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具体而言,壳体包括板式前壳1和U型结构的后壳2,两者可拆卸式装配在一起。在前壳1上形成有送风口11,在后壳2上、具体来说是在后壳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且第一进风口21还向后壳2的后部上延伸,第二进风口22也向后壳2的后部上延伸。在后壳2的后部、第一进风口21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引风口23。而且,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均为长条状,且在位置与大小上均相适配。例如,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在前后方向上位置相对应,长度上相等或基本相等,宽度也相等或基本相等。当然,在长度或宽度上也可以不相等,例如,为实现大面积送风,送风口11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引风口23的长度和宽度。该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对于送风口11与引风口23的长度,综合考虑到柜机要求高度及室内人体一般活动区域,优选长度为1m左右,且下端距离地面一定距离,例如,下端距离地面50cm左右。
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3,其中,贯通风道3的两端分别与送风口11和引风口23相连通。具体来说,贯通风道3的前端与送风口11相连通,贯通风道3的后端与引风口23相连通。而且,送风口11形成贯通风道3的前端开口,引风口23形成贯通风道3的后端开口。此处所限定的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贯通风道3,是指形成贯通风道3的风道壁可以是与壳体形成为一体;可以是单独的、能够与壳体固定或不与壳体固定的风道壁;当然也可以是部分风道壁与壳体形成为一体,部分风道壁与壳体上形成的部分风道壁相固定。
对于贯通风道3,其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引风部31和送风部32。具体而言,引风部31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后部,从引风口23开始、向着送风口11方向延伸;送风部32位于整个贯通风道3的前部,从送风口11开始,向着引风口23方向延伸。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一端、也即引风部31的前端为引风部31的末端,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一端、也即送风部32的后端为送风部32的始端,在引风部31的末端与送风部32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长条状出风口,分别为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各形成有一个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风扇长度与对应的出风口相适配,且风扇配置为将风从进风口引入、并经出风口送至贯通风道3内。具体来说,在位于左侧的第一出风口41和位于左侧的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51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一进风口21引入、并经第一出风口41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位于右侧的第二出风口42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风扇52,第二风扇52配置为将壳体外部的风从第二进风口22引入、并经第二出风口42送至贯通风道3内。在每个风扇与一个进风口之间还形成有换热器。具体来说,在第一风扇51和第一进风口21之间形成有第一换热器81,在第二风扇52和第二进风口22之间形成有第二换热器82。而且,风扇的长度优选为大于对应的出风口的长度及换热器的长度。其中,第一换热器81和第二换热器82均为一体式弧形换热器,换热面积大,而相比于多段式结构形成的弧形结构,一体式弧形结构既便于在壳体内安装,又占据内部空间少。
该实施例通过在室内机上形成长条状的送风口11和进风口、在贯通风道3上形成长条状出风口、在室内机中形成与长条状出风口适配的风扇,使得风扇与混风的贯通风道3距离较近,经换热器换热后的热交换风能够在风扇的作用下以较短的路径和较快的速度均匀地进入到贯通风道3内,在贯通风道3内向前运动的同时在贯通风道3内形成较大的负压,从引风口23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长条状的送风口11快速、均匀地扩散到人体各部位,使得人体不同部位感受的温度较为均匀、舒适。而且,贯通风道3具有后方的引风部31和前方的送风部31,两个出风口形成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之间,从而,利用引风部31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吸风量,且能够提高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性,同时,利用引风部31与送风部32的间隔部及送风部32提供足够的混合空间,进一步保证混风均匀性,提高送风的舒适性及均匀性。此外,由于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形成在贯通风道3的左、右两侧,两者彼此相对,从两个出风口吹出的风相互影响、彼此对对方的出风形成风壁,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热交换风与后方吸入的非热交换风混合的同时,将一部分风能由动能转换为势能,实现静压恢复,保证从送风口11送出的风不仅风量大、且送风距离远,避免了因送风距离太近、送风口11送出的风很快被再次经进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贯通风道3中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为Z1,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也以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进一步提高引风、混风及送风的均匀性。
两个出风口的位置及其出风方向对送风性能的影响较为重要,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被如下构造:
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的内口径小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的内口径,也即,每个出风口后端的内口径小于其前端的内口径,从而,使得每个出风口被构造成从出风口吹出的风朝向送风部32。由此,可以在引风部31前方形成负压区,并利用负压将外部的非热交换风引入到引风部31中梳理后与热交换风混合。
而且,第一出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优选形成在引风口23与送风口11的中间位置,或者更靠近引风口23的位置,也即,两个出风口优选形成在室内机壳体内部的中部或中部略偏后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具有足够长度的引风部31为引入的非热交换风进行梳理,又能留有足够长度的送风部32供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均匀并进行静压恢复,保证送风均匀性和送风距离。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沿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Z1方向上,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之间的距离为H,也即,第一出风口41或第二出风口42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H,则引风部31沿中轴线Z1方向(也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H1为H的2-3倍,即H1=(2-3)H,而送风部沿32沿中轴线Z1方向(也即前后方向)上的长度H2为H的3-4.5倍,即H2=(3-4.5)H。
此外,出风口前端、也即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处的出风方向会影响送风性能。在该实施例中,该切线方向在沿出风方向上与贯通风道中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Z1沿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的方向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1,该夹角为锐角,且其角度数不能过小也不宜过大,优选的,25°≤α1≤45°。第一夹角α1在该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足够强的负压来引入较多的非热交换风,又不会减弱风速,保证送风口11送出的风具有一定的送风距离。
对于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优选为贯流风扇。而且,在第一出风口41上形成有从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311(即第一出风口41的上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一进风口21延伸的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以及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321(即第一出风口41的下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一进风口21延伸的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一风扇51位于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和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所限定的出风风道内。同样的,在第二出风口42上形成有从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312(即第二出风口42的上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二进风口22延伸的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以及从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322(即第二出风口42的下端)、以背向贯通风道3的方向而朝第二进风口22延伸的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二风扇52位于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和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所限定的出风风道内。其中,每个风扇的第一蜗壳也是贯流风扇的后蜗壳,而第二蜗壳是贯流风扇的前蜗壳。
为便于加工和控制形状,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第二风扇52、第二风扇第一蜗壳621及第二风扇第二蜗壳622均为独立的部件,装配时,通过基座201及顶板202将各部件装配固定。而驱动第一风扇51的风扇电机203和驱动第二风扇52的风扇电机204也固定在顶板上,并分别与对应的风扇转动连接。
而且,在采用贯流风扇后,两个风扇的位置优选满足下述的构造条件:
以中轴线Z1左侧部分结构为例,参见图4所示,位于第一出风口41处的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间的距离为L1,该距离L1是第一风扇51的半径的1.4-2倍,即L1=(1.4-2)r,r为第一风扇51的半径;而位于第一出风口41处的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第一风扇51的风扇边缘间的距离为L2,L2=(1.1-1.6)r。
通过将距离L1作上述限定,使得作为第一风扇51后蜗壳的第一风扇第一蜗壳611形成较短的扩压段,使得第一出风口41送出的热交换风具有较高的初速度,动能大,在壁面效应的作用下,送出的热交换风沿着第一风扇第二蜗壳612及送风部32的壁面向前流动时,能够进一步降低贯通风道3中的负压,从而能够通过引风口23和引风部31引入外部较多的非热交换风。而通过将距离L2作上述限定,能够将第一出风口41送出的风更多、更快地沿着送风部32的壁面向前流动,也有利于负压的形成。
在沿贯流通道3垂直于送风口11的中轴线Z1方向上,贯流风扇优选形成在壳体内、更靠近引风口23位置处。也即,贯流风扇优选形成在壳体的中后部位置。仍以中轴线Z1左侧部分结构为例,参见图4所示,在沿中轴线Z1方向上,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与送风口11所在直线的距离为L3,第一风扇51的中轴线与引风口23所在直线的距离为L4,L3=(1.4-2)L4。由此,更有利于提高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的混合均匀度。
位于中轴线Z1右侧部分的结构与上述位于左侧部分的结构以中轴线Z1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形成即可。
而且,对于引风部31,优选其内口径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方向渐缩,也即,自后向前,引风部31的内口径渐缩,增加混风前非热交换风的风速,提高混风效率。对于送风部32,至少在靠近送风口11的部分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方向内口径渐扩,也即,送风部32至少其靠近送风口11的前部分自后向前内口径渐扩。更优选的,送风部32自引风口23向送风口11方向内口径先渐缩再渐扩。在图4中,采用贯流风扇的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的中轴线间的连线为Z2,在沿Z2方向上,引风部31内口径最窄处为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引风部31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W1(也即两个出风口后边缘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贯流风扇半径r的1.2-2倍,即W1=(1.2-2)r;送风部32内口径从后向前先渐缩再渐扩,其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W2为贯流风扇半径r的1.5-2.5倍,即W2=(1.5-2.5)r;而送风部32靠近引风口23的始端所在处的内口径的宽度W3(也即两个出风口前边缘在水平方向上的开口宽度)为贯流风扇半径的2.1-3倍,即W3=(2.1-3)r。
此外,在引风部31内形成有风量调节部,用来对从引风口23引入到贯通风道3的引风量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在该实施例中,风量调节部形成在引风部31内、靠近引风部31远离引风口23的末端位置处。而且,风量调节部包括转轴91、 可绕转轴91转动的挡板92。在引风部31内壁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凸台313,转轴91形成在凸台313上。挡板92的长度与引风部31的长度相适配。此处的相适配,是指在挡板92完全闭合时,能够完全关闭引风部31而不会引入非热交换风。而且,结合图4示出的在挡板92完全打开状态、图6示出的在挡板92完全关闭状态及图7示出的在挡板处于非完全关闭状态下的剖面图所示,挡板92及凸台313设置为:当挡板92完全打开时,挡板92位于凸台313上,并与引风部31内壁贴合,不阻挡从引风口23进入引风部31的风量;当挡板92完全关闭时,挡板92远离转轴91的边缘搭接在凸台313上,实现对引风的完全遮挡。而当需要引风、且需要调整引风量时,则可以通过调整挡板92的旋转角度来调整打开的引风部31入口的大小,进而实现对引风量的调节。
由于设有包括挡板92的风量调节部,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当转轴91连接有驱动电机时)控制挡板92来选择完全打开引风部31,使得非热交换风可以从引风口23进入贯通风道3,进而与进入贯通风道3中的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后从送风口11送出。或者,可以控制挡板92完全关闭引风部31,实现与现有空调结构和模式相同的送风。此外,还可以控制挡板92遮挡部分引风部31,从而控制从引风口23及引风部31进入的非热交换风风量,实现对混合风中热交换风风量与非热交换风风量的比例调节。
除了在引风部31内设置风量调节部之外,也可以选择直接在引风口23处设置手动或自动控制的风量调节部。
请参阅图8示出的本发明空调器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在该实施例中,在两个出风口上分别形成有对出风口出风方向进行上下调节的摆叶43,以及对出风口出风方向进行左右调节的导风板44。通过改变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能够实现对送风口11送风方向的调节,满足用户对出风方向可控的需求。摆叶43及导风板44的结构及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该实施例空调器的其他结构与图1至图7实施例类似,不作具体阐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部形成有送风口,至少在所述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在所述壳体的后部、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所述壳体上和/或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的一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引风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风道包括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所述送风口向所述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出风口,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在每个所述风扇与一个所述进风口之间形成有换热器;
在每个所述出风口上形成有从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以背向所述贯通风道的方向朝所述进风口延伸的第一蜗壳,以及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以背向所述贯通风道的方向朝所述进风口延伸的第二蜗壳,所述风扇为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形成在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限定的出风风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所述引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均为长条状,所述风扇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适配,所述换热器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风扇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一体式弧形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口上形成有调整所述出风口出风方向的摆叶和/或导风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风口处或所述引风部内形成有调节从所述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的风量调节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部设置为以绕转轴转动的方式调节从所述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的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部形成在所述引风部内、靠近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部内壁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凸台,所述风量调节部包括转轴、可绕所述转轴转动的挡板,所述转轴形成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挡板长度与所述引风部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凸台及所述挡板设置为当所述挡板完全打开时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凸台上并与所述引风部内壁贴合、当所述挡板完全关闭时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转轴的边缘搭接在所述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风口以及与两个所述出风口相适配的两个风扇均以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的内口径小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的内口径,所述出风口被构造成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朝向所述送风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引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中间位置,或者,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引风口与所述送风口之间、且更靠近所述引风口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引风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的2-3倍,所述送风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H的3-4.5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处的切线在沿出风方向上与所述贯通风道中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沿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的方向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数为25-4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间的距离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4-2倍;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与该出风口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边缘间的距离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1-1.6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沿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所述贯流风扇形成在所述壳体内、更靠近所述引风口位置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垂直于所述送风口的中轴线方向上,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与所述送风口所在直线的距离是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与所述引风口所在直线的距离的1.4-2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部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内口径渐缩,所述送风部至少在靠近所述送风口的部分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内口径渐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自所述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内口径先渐缩再渐扩。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沿两个所述贯流风扇的中轴线间连线的方向上,所述引风部内口径最窄处为所述引风部远离所述引风口的末端,所述引风部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2-2倍;所述送风部靠近所述引风口的始端所在处的内口径的宽度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2.1-3倍;所述送风部内口径最窄处的宽度为所述贯流风扇半径的1.5-2.5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6237.9A CN105333504B (zh) | 2015-09-22 | 2015-09-22 | 一种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6237.9A CN105333504B (zh) | 2015-09-22 | 2015-09-22 | 一种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33504A CN105333504A (zh) | 2016-02-17 |
CN105333504B true CN105333504B (zh) | 2018-08-31 |
Family
ID=55284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06237.9A Active CN105333504B (zh) | 2015-09-22 | 2015-09-22 | 一种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335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274A (zh) * | 2016-06-30 | 2016-1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换热器 |
CN106123118A (zh) * | 2016-06-30 | 2016-11-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
CN106123287A (zh) * | 2016-06-30 | 2016-11-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123119A (zh) * | 2016-06-30 | 2016-11-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空调器的加湿方法 |
CN106287945B (zh) * | 2016-07-29 | 2019-09-0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方法 |
CN106287948A (zh) * | 2016-08-01 | 2017-01-04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
CN107676864A (zh) * | 2016-08-01 | 2018-02-09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
CN106225064A (zh) * | 2016-08-01 | 2016-12-14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
CN106196288A (zh) * | 2016-08-01 | 2016-12-07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双贯流空调室内机以及双贯流空调 |
CN106225063A (zh) * | 2016-08-01 | 2016-12-14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送风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 |
CN107388367A (zh) * | 2017-07-27 | 2017-11-2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双贯流射流空调及空调室内机 |
CN107366961A (zh) * | 2017-07-27 | 2017-11-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双贯流射流空调及空调室内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917010U (zh) * | 2010-12-08 | 2011-08-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 |
CN103256658A (zh) * | 2013-03-01 | 2013-08-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CN203719090U (zh) * | 2014-02-28 | 2014-07-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3810563U (zh) * | 2014-02-28 | 2014-09-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3857578U (zh) * | 2014-04-30 | 2014-10-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CN104110730A (zh) * | 2013-10-31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 |
CN205137664U (zh) * | 2015-09-22 | 2016-04-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90002365U (ko) * | 2007-09-04 | 2009-03-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 |
JP6385068B2 (ja) * | 2014-02-18 | 2018-09-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
2015
- 2015-09-22 CN CN201510606237.9A patent/CN1053335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917010U (zh) * | 2010-12-08 | 2011-08-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 |
CN103256658A (zh) * | 2013-03-01 | 2013-08-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CN104110730A (zh) * | 2013-10-31 | 2014-10-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 |
CN203719090U (zh) * | 2014-02-28 | 2014-07-1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3810563U (zh) * | 2014-02-28 | 2014-09-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3857578U (zh) * | 2014-04-30 | 2014-10-0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CN205137664U (zh) * | 2015-09-22 | 2016-04-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33504A (zh) | 2016-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33503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5333504B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05333501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送风方法 | |
CN105928070A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4807077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6016462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5627429A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106123118A (zh)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 |
CN105698264A (zh) | 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04656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3968457B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5137664U (zh) | 一种空调器 | |
KR20150004991A (ko) | 풍향조절장치 | |
CN115143527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123119A (zh)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空调器的加湿方法 | |
CN20513766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6500177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104807076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864998B (zh) | 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7235786U (zh) | 一种新风混风结构和空调器 | |
CN105333502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627428B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5485762B (zh) |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 |
WO2022183905A1 (zh) | 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 |
CN218119928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