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27421U -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27421U
CN206027421U CN201620986782.5U CN201620986782U CN206027421U CN 206027421 U CN206027421 U CN 206027421U CN 201620986782 U CN201620986782 U CN 201620986782U CN 206027421 U CN206027421 U CN 206027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sing
slurry
pump
circulating pump
l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867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谭华玲
周洁
孙云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867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7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27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27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涉及一种循环浆液喷淋系统。它包括塔体、吸收塔浆液池、吸收塔入口、多孔性分布器、喷淋层、除雾器和吸收塔出口、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第一浆液循环泵和石灰乳储罐;塔体上端设有第一加药口,塔体下端设有第二加药口,第二加药口与吸收塔浆液池连通,石灰乳储罐上设有第三加药口;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加药口连通,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与第二加药口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上的第三加药口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小、工期短、能耗低的优点,具有极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Description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浆液喷淋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脱硫工艺的循环浆液喷淋系统中,浆液循环泵将浆液池中的浆液提升到喷淋层中,通过喷嘴雾化后与烟气接触,吸收烟气中的SO2。通常,为了保证脱硫后副产品石膏的品质,浆池内的pH值需控制在5.0~6.0之间。由于目前超低排放对SO2的排放浓度为35mg/Nm3,脱硫效率一般会需要在99%以上。这对传统的脱硫工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保证脱硫效率,在传统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往往会采用增加喷淋层、增加塔外浆池及增加串联塔等方式提高脱硫效率。然而,这些提高脱硫效率的技术都有着投资大、工期长以及能耗高等缺点,制约了脱硫项目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浆液池、吸收塔入口、多孔性分布器、喷淋层、除雾器和吸收塔出口,所述除雾器为二级除雾器,多孔性分布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多孔性分布器和第二多孔性分布器,喷淋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和第四喷淋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第一浆液循环泵和石灰乳储罐;所述塔体上端设有第一加药口,第一加药口位于第一喷淋层上方,塔体下端设有第二加药口,第二加药口位于吸收塔浆液池下端且与吸收塔浆液池连通,石灰乳储罐上设有第三加药口;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加药口连通,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与第二加药口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上的第三加药口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出端与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石灰乳加药泵和第二浆液循环泵,所述塔体上端还设有第四加药口,第四加药口位于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之间,塔体下端设有第五加药口,第五加药口位于第二加药口上方,石灰乳储罐上设有第六加药口,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与第五加药口连通,第二浆液循环泵的输出端与第四加药口连通,第二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上的第六加药口连通,第二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出端与第二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与第二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出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浆液循环泵的输入端与第一石灰乳加药泵的输出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浆液循环喷淋系统中增加一套钙基强碱加药装置,将配制好的石灰乳通过石灰乳加药泵,注入最上层的喷淋层对应的浆液循环管道中,使最上层的浆液循环管道中的浆液pH值大幅提高。由于通过顶层喷淋层的烟气已经经过下方喷淋层的喷淋,所含SO2的浓度已经很低,而浆液池中的pH值通常控制在5~6之间,酸性环境不利于循环浆液对SO2的吸收,因此在最上层的喷淋层提高局部的pH值能极大的提高总体脱硫效率。
实际工作时,石灰乳加药泵可采用变频泵或工频泵。石灰乳加药泵可配置1台或多台备用泵。作为备用,石灰乳加药管路设支路连接至吸收塔喷淋层第二高层对应的吸收塔浆液循环管路中。
本实用新型既能提高脱硫效率,又具有投资小、工期短、能耗低的优点,具有极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喷淋层,21-第一喷淋层,22-第二喷淋层,23-第三喷淋层,24-第四喷淋层,31-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2-第二石灰乳加药泵,41-第一浆液循环泵,42-第二浆液循环泵,5-石灰乳储罐,61-第一加药口,62-第二加药口,63-第三加药口,64-第四加药口,65-第五加药口,66-第六加药口,7-吸收塔浆液池,81-吸收塔入口,82-多孔性分布器,821-第一多孔性分布器,822-第二多孔性分布器,83-除雾器,84-吸收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浆液池7、吸收塔入口81、多孔性分布器82、喷淋层2、除雾器83和吸收塔出口84,所述除雾器83为二级除雾器,多孔性分布器8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多孔性分布器821和第二多孔性分布器822,喷淋层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和第四喷淋层2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第一浆液循环泵41和石灰乳储罐5;所述塔体1上端设有第一加药口61,第一加药口61位于第一喷淋层21上方,塔体1下端设有第二加药口62,第二加药口62位于吸收塔浆液池7下端且与吸收塔浆液池7连通,石灰乳储罐5上设有第三加药口63;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出端与第一加药口61连通,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入端与第二加药口62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5上的第三加药口63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的输出端与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和第二浆液循环泵42,所述塔体1上端还设有第四加药口64,第四加药口64位于第一喷淋层21和第二喷淋层22之间,塔体1下端设有第五加药口65,第五加药口65位于第二加药口62上方,石灰乳储罐5上设有第六加药口66,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入端与第五加药口65连通,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出端与第四加药口64连通,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5上的第六加药口66连通,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的输出端与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入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入端与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的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入端与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的输出端连通。
吸收塔浆池在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浆池中的浆液pH值通常为5-6。在该pH条件下,有利于浆池中的CaSO3被氧化为CaSO4。但SO2作为一种酸性气体更容易被pH值较高的浆液吸收,在SO2浓度较低的烟气中更为明显。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提高最高层喷淋层中浆液的pH值的方式提高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吸收能力。
石灰乳储罐中储存有配置好的石灰乳(Ca(OH)2)溶液,石灰乳加药泵将石灰乳储罐中的石灰乳通过石灰乳加药管路输送至最高层吸收塔喷淋层对应的吸收塔浆液循环管路。作为备用,石灰乳加药管路设置一条支路,将石灰乳输送至次高层吸收塔喷淋层对应的吸收塔浆液循环管路。当最高层喷淋层对应的循环泵需检修或其它原因,最高层喷淋层不启用时,则通过次高层的加药管路进行石灰乳的投加。一般情况下,石灰乳加药管路连接至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路,此处的工作压力较低,而且石灰乳加入后会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更加有利于石灰乳和循环浆液的混合。在某些具体项目中不便于连接至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路时,亦可连接至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出口管路。在原烟气中的含硫量或锅炉负荷变化时,可通过调节石灰乳加药泵的变频器,调整加入的石灰乳总量。
以某项目为例,传统浆液循环系统需配置5层喷淋层,总喷淋量30000m3/h,采用本实用新型配置的新型喷淋系统后,仅需配置4层喷淋层,总喷淋量可减低至24000m3/h。降低循环泵功耗约630kW,增加石灰乳加药泵以及石灰乳储罐搅拌器总功率约50kW,整体降耗580kW。同时,由于喷淋层的减少,吸收塔内的阻力可降低约200Pa,引风机能耗亦可相应减低。
针对脱硫提效改造项目,增加一层喷淋层及相应设备所需停机工期在2个月以上。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改造,由于不需要对吸收塔进行改造,绝大部分工作可不停机进行,所需停机工期不超过3天,对于发电任务重的电厂尤为适合。改造的投资成本更是大幅降低。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4)

1.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吸收塔浆液池(7)、吸收塔入口(81)、多孔性分布器(82)、喷淋层(2)、除雾器(83)和吸收塔出口(84),所述除雾器(83)为二级除雾器,多孔性分布器(8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多孔性分布器(821)和第二多孔性分布器(822),喷淋层(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和第四喷淋层(24);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第一浆液循环泵(41)和石灰乳储罐(5);
所述塔体(1)上端设有第一加药口(61),第一加药口(61)位于第一喷淋层(21)上方,塔体(1)下端设有第二加药口(62),第二加药口(62)位于吸收塔浆液池(7)下端且与吸收塔浆液池(7)连通,石灰乳储罐(5)上设有第三加药口(63);
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出端与第一加药口(61)连通,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入端与第二加药口(62)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5)上的第三加药口(63)连通,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的输出端与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和第二浆液循环泵(42),所述塔体(1)上端还设有第四加药口(64),第四加药口(64)位于第一喷淋层(21)和第二喷淋层(22)之间,塔体(1)下端设有第五加药口(65),第五加药口(65)位于第二加药口(62)上方,石灰乳储罐(5)上设有第六加药口(66),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入端与第五加药口(65)连通,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出端与第四加药口(64)连通,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的输入端与石灰乳储罐(5)上的第六加药口(66)连通,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的输出端与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入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液循环泵(41)的输入端与第二石灰乳加药泵(32)的输出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浆液循环泵(42)的输入端与第一石灰乳加药泵(31)的输出端连通。
CN201620986782.5U 2016-08-30 2016-08-30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Active CN206027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6782.5U CN206027421U (zh) 2016-08-30 2016-08-30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86782.5U CN206027421U (zh) 2016-08-30 2016-08-30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27421U true CN206027421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0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86782.5U Active CN206027421U (zh) 2016-08-30 2016-08-30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27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9585B (zh) 一种双塔高效湿法脱硫装置
CN206229197U (zh) 一种分层分量单循环喷淋脱硫系统
CN104056538B (zh)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与烟气净化方法
CN106345288B (zh) 一种利用磷矿浆处理含硫烟气的方法和系统
CN206027421U (zh) 带有循环浆液喷淋系统的超低排放脱硫系统
CN205252876U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工艺装置
CN205007833U (zh) 一种具有新型脱硫塔的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06027420U (zh) 用于超低排放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喷淋系统
CN207385161U (zh) 一种多级脱硫装置
CN202263522U (zh) 串联塔烟气脱硫装置
CN101829491A (zh) 含硫烟气净化装置
CN204502783U (zh) 一种独立循环的湿法脱硫系统
CN204619706U (zh) 一种臭氧氧化协同脱硫脱硝系统
CN207871881U (zh) 一种脱硫脱硝吸收塔
CN206924617U (zh) 一种双浆液池循环脱硫设备
CN203610036U (zh) Scr脱硝装置
CN207356926U (zh) 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104888586B (zh) 两次海水洗涤的烟气脱硫方法和装置
CN206676204U (zh) 一种采用过氧化氢脱硫的新型硫酸尾气处理装置
CN206508794U (zh) 脱硫脉冲悬浮氧化一体化装置
CN206069586U (zh) 对废水的脱硫处理装置
CN207076333U (zh) 一种脱硫串联塔浆液置换装置
CN205886582U (zh) 湿法脱硫石灰石供浆装置
CN205007844U (zh) 一种单塔双循环烟道脱硫系统
CN205164483U (zh) 一种钙法除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