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9689U -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9689U
CN206019689U CN201621042043.7U CN201621042043U CN206019689U CN 206019689 U CN206019689 U CN 206019689U CN 201621042043 U CN201621042043 U CN 201621042043U CN 206019689 U CN206019689 U CN 206019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vacuum
cover plate
binding domain
vac sor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20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昕阳
周翔
丁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AGLE EYE ONLIN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AGLE EYE ONLIN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AGLE EYE ONLIN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AGLE EYE ONLIN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20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19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9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96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将工作面划分成第一吸附区域和第二吸附区域,吸附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路板,第一吸附区域和第二吸附区域分别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以及连接真空泵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构成两个独立的第一和第二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中小电路板时,总电磁阀导通,分电磁阀关闭,真空只通过第一管路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大型电路板时,总电磁阀导通,分电磁阀导通,真空同时提供到第一和第二真空密封腔。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检测结果准确率低、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控制方法简单,漏真空几率低,成本低。

Description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方便携带的需求,需要制作体积小、重量轻的电子产品,进而需要进一步缩小电子产品的结构尺寸,使其结构紧凑。硬性或柔性电路板作为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尺寸也越来越小,电路越来越复杂,作为对其进行检测的光学自动检测设备,也需要提高相应的检测精度和速度。
现有的硬性或柔性电路板光学自动检测设备,在检测时,通过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对不同大小的硬性板和柔性板进行吸附,使其保持平整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目前光学自动检测设备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有以下几种设计方法:
(1)开放整个台面,全部吸真空。这样的设计不能根据电路板的实际尺寸调节吸力范围,导致漏气和吸力不足,检测结果的准确率较低;
(2)分割整个台面,根据电路板的实际尺寸手动调节吸力范围。这种设计,人工操作比较繁琐,增加了工序,检测效率较低;
(3)分割整个台面,根据电路板的实际尺寸,通过丝杆和电机去调节吸力范围。这种设计的控制系统复杂,动态真空密封的可靠性较低,容易漏气,也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检测结果准确率低、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包括吸台和真空泵,盖合于所述吸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第一盖板的第一管路,连接第二盖板的第二管路,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总控制阀;
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通过所述总控制阀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分控制阀;
所述吸台在背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设有第一吸附区域和第二吸附区域,所述第一吸附区域、第一盖板及第一管路形成第一真空密封腔,所述第二吸附区域、第二盖板及第二管路形成第二真空密封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气接管、第一气管接口、及第一分气管,所述第一吸气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吸气接管、第二气管接口、及第二分气管,所述第二吸气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孔。
进一步地,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还包括一总气管,该总气管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另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总控制阀设置于总气管连接真空泵的接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总气管为T形管或Y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与吸台的边缘连接处设有靠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区域设有多个真空孔,所述第二吸附区域设有相互配合的多个真空孔和环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自动检测设备,该光学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真空吸咐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咐工作平台,将吸台的工作面划分成第一吸附区域和第二吸附区域,分别吸附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路板,第一吸附区域和第二吸附区域分别与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以及连接真空泵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构成两个独立的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中小电路板时,总电磁阀导通,分电磁阀关闭,真空只通过第一管路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大型电路板时,总电磁阀导通,分电磁阀导通,真空同时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尺寸大小,自动调整工作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检测结果准确率低、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控制方法简单,漏真空几率低,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平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吸台 43 第一分气管
11 工作面 50 第二管路
111 第一吸附区域 51 第二吸气接管
113 第二吸附区域 52 第二气管接口
20 第一盖板 53 第二分气管
30 第二盖板 54 分控制阀
40 第一管路 60 总气管
41 第一吸气接管 70 总控制阀
42 第一气管接口 80 靠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平台,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应用于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参照图1至2,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吸附工作平台的一实施例,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包括吸台10和真空泵(未图示),盖合于吸台10的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连接第一盖板20的第一管路40,连接第二盖板30的第二管路50,连接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的总控制阀70;
所述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通过所述总控制阀70连接所述真空泵(未图示),所述第二管路50上设置有分控制阀54,所述分控制阀54靠近所述总控制阀70;
所述吸台10在背对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工作面11,所述工作面11设有第一吸附区域111和第二吸附区域113,所述第一吸附区域111、第一盖板20及第一管路40形成第一真空密封腔,所述第二吸附区域113、第二盖板30及第二管路50形成第二真空密封腔。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可根据工作对象的尺寸大小,自动调整工作范围,具体包括吸台10、真空泵、第一盖板20、第二盖板30、第一管路40、第二管路50、总控制阀70。所述吸台10为一中空的四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盖合于吸台10的底部端面,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与所述吸台10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还可以以粘接的形式固定,所述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盖合于所述吸台10,使得吸台10的底部呈密封状态,然后通过一支撑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所述第一管路40与第一盖板20连接,第二管路50与第二盖板30连接,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通过总控制阀70连接到真空泵,通过所述真空泵实现吸台10的真空吸附,所述第二管路50上设置有分控制阀54,所述分控制阀54靠近所述总控制阀70。所述吸台10在背对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工作面11,使得吸台10的边缘的高度高于所述工作面的高度,以便电路板能够更加稳定地吸附于所述吸台10,工作面11被划分为用于吸附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路板的第一吸附区域111和第二吸附区域113,第一吸附区域111用于吸附尺寸较小的电路板,也即所谓的柔性电路板及某些硬性电路板,第二吸附区域113联合第一吸附区域111用于吸附尺寸较大的电路板,也即所谓的硬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吸附区域111、第一盖板20及第一管路40形成第一真空密封腔,第二吸附区域113、第二盖板30及第二管路50形成第二真空密封腔,所述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之间用隔板隔开,保证独立工作。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咐工作平台,将吸台10的工作面11划分成第一吸附区域111和第二吸附区域113,分别吸附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路板,第一吸附区域111和第二吸附区域113分别与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以及连接真空泵的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构成两个独立的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中小电路板时,总电磁阀70导通,分电磁阀54关闭,真空只通过第一管路40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大型电路板时,总电磁阀70导通,分电磁阀54导通,真空同时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尺寸大小,自动调整工作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检测结果准确率低、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控制方法简单,漏真空几率低,成本低。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2,所述第一盖板20上设有第一吸气孔(未图示),所述第一管路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气接管41、第一气管接口42、及第一分气管43,所述第一吸气接管41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第一盖板20上设有第一吸气孔,第一管路40通过该第一吸气孔将所述第一真空密封腔抽成真空,第一管路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气接管41、第一气管接口42、及第一分气管43,第一吸气接管41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0的一端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安装孔,第一吸气接管41通过所述突出部与第一盖板20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吸气接管41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保证了第一管路40与第一盖板20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2,所述第二盖板30上设有第二吸气孔(未图示),所述第二管路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吸气接管51、第二气管接口52、及第二分气管53,所述第二吸气接管53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孔。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凭条,第二盖板30上设有第二吸气孔,第二管路50通过该第二吸气孔将所述第二真空密封腔抽成真空,第二管路5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吸气接管51、第二气管接口52、及第二分气管53,第二吸气接管51连接所述第二盖板30的一端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有安装孔,第二吸气接管51通过所述突出部与第二盖板30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二吸气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孔,保证了第二管路50与第二盖板30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还包括一总气管60,该总气管60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另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还包括一连接真空泵、第一管路40、及第二管路50的总气管60,该总气管60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在本实施例中该总气管为包括三个接口的T形管或Y形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的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吸气孔和第二吸气孔,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吸气孔连接的第一管路40,与所述多个第二吸气孔连接的第二管路50,该总气管60也可以设计成四个接口或更多接口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述总控制阀70设置于总气管60连接真空泵的接口处。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总控制阀70设置于总气管60连接真空泵的接口处,在需要对中小尺寸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检测时,将其放置于第一吸附区域111,总电磁阀70处于导通状态,分电磁阀54处于关闭状态,真空只通过第一管路40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在需要对较大尺寸的硬性电路板进行检测时,将其放置于第二吸附区域113和第一吸附区域111,总电磁阀70处于导通状态,分电磁阀54处于导通状态,真空通过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提供到第二真空密封腔和第一真空密封腔,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吸附,可根据电路板的尺寸大小自动调整工作范围,控制方法简单。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工作面11与吸台10的边缘连接处设有靠条80。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工作面11与吸台10的边缘连接处设有靠条80,靠条80随电路板的尺寸大小作出数量上的调整,特别是对尺寸较大的电路板进行吸附时,电路板的四个边缘位置需要分别与所述靠条80抵接,以减少漏气,保证整个真空吸附工作平台的整体密封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所述第一吸附区域111设有多个真空孔,所述第二吸附区域113设有相互配合的多个真空孔和环形孔。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工作凭条,第一吸附区域111形成有多个细小的真空孔,第二吸附区域113形成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细小真空孔和环形孔,以便电路板放置时在其两侧产生极大的压强差,使得电路板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吸附区域111和/或第二吸附区域11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学自动检测设备,该光学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真空吸咐工作平台。
本实施例的光学自动检测设备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包括吸台10、真空泵、第一盖板20、第二盖板30、第一管路40、第二管路50、总控制阀70、分控制阀54,通过将吸台10的工作面11划分成第一吸附区域111和第二吸附区域113,分别吸附不同尺寸大小的电路板,第一吸附区域111和第二吸附区域113分别与与之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20和第二盖板30,以及连接真空泵的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构成两个独立的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中小电路板时,将其放置于第一吸附区域111,总电磁阀70导通,分电磁阀54关闭,真空只通过第一管路40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当需要吸附大型电路板时,将其放置于第二吸附区域113和第一吸附区域111,总电磁阀70导通,分电磁阀54导通,真空同时提供到第一真空密封腔和第二真空密封腔。该光学自动检测设备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尺寸大小,自动调整真空吸附工作凭条的工作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检测结果准确率低、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控制方法简单,漏真空几率低,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包括吸台和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吸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第一盖板的第一管路,连接第二盖板的第二管路,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总控制阀;
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通过所述总控制阀连接所述真空泵,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分控制阀;
所述吸台在背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设有第一吸附区域和第二吸附区域,所述第一吸附区域、第一盖板及第一管路形成第一真空密封腔,所述第二吸附区域、第二盖板及第二管路形成第二真空密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吸气孔,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吸气接管、第一气管接口、及第一分气管,所述第一吸气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吸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吸气孔,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吸气接管、第二气管接口、及第二分气管,所述第二吸气接管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真空吸附工作平台还包括一总气管,该总气管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真空泵,另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阀设置于总气管连接真空泵的接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气管为T形管或Y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与吸台的边缘连接处设有靠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区域设有多个真空孔,所述第二吸附区域设有相互配合的多个真空孔和环形孔。
9.一种光学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咐工作平台。
CN201621042043.7U 2016-09-07 2016-09-07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9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2043.7U CN206019689U (zh) 2016-09-07 2016-09-07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2043.7U CN206019689U (zh) 2016-09-07 2016-09-07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9689U true CN206019689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59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204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9689U (zh) 2016-09-07 2016-09-07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19689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5158A (zh) * 2018-02-23 2018-06-29 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产品3d轮廓自动检测设备
CN108445656A (zh) * 2018-04-16 2018-08-24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of与lcd预压装置的多尺寸玻璃吸附机构
CN108508638A (zh) * 2018-03-15 2018-09-07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搬运机械手对接装置
CN108555793A (zh) * 2018-02-06 2018-09-21 深圳市振华兴科技有限公司 Aoi自动升降真空吸板装置
CN108557470A (zh) * 2018-01-16 2018-09-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取放装置
CN108957274A (zh) * 2018-05-30 2018-12-07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点测设备
CN109342451A (zh) * 2018-11-16 2019-02-15 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aoi检测系统
CN109682322A (zh) * 2019-03-05 2019-04-26 南京聚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环境下实验平台微应变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7470A (zh) * 2018-01-16 2018-09-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取放装置
CN108557470B (zh) * 2018-01-16 2020-07-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取放装置
CN108555793A (zh) * 2018-02-06 2018-09-21 深圳市振华兴科技有限公司 Aoi自动升降真空吸板装置
CN108225158A (zh) * 2018-02-23 2018-06-29 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产品3d轮廓自动检测设备
CN108508638A (zh) * 2018-03-15 2018-09-07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屏搬运机械手对接装置
CN108445656A (zh) * 2018-04-16 2018-08-24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of与lcd预压装置的多尺寸玻璃吸附机构
CN108445656B (zh) * 2018-04-16 2023-08-08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of与lcd预压装置的多尺寸玻璃吸附机构
CN108957274A (zh) * 2018-05-30 2018-12-07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点测设备
CN109342451A (zh) * 2018-11-16 2019-02-15 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aoi检测系统
CN109682322A (zh) * 2019-03-05 2019-04-26 南京聚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环境下实验平台微应变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9689U (zh) 真空吸附工作平台及光学自动检测设备
CN104316645B (zh) 土壤co2、ch4和n2o通量协同测定装置
CN207832401U (zh) 一种自动报警的触摸屏密封性能测试系统
CN205703112U (zh) 自动动态调整光学组装机传感器支架吸附载具
CN207145924U (zh) 一种吸盘式支架底座及摄像机支架
CN207318181U (zh) 一种路面扬尘捕集器、扬尘检测装置
CN207833157U (zh) 背光源组装装置
CN210513590U (zh) 空调管路泄漏检测装置
CN204127647U (zh) 箱体式lng加注撬
CN217639413U (zh) 一种用于pcba全自动测试治具
CN209214879U (zh) 一种改善背光产品与压检膜真空吸附贴合的治具
CN209688094U (zh) 一种鞍型管件管口的密封机构
CN113125086A (zh) 一种用于提高试验效率的呼吸阀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112326150A (zh) 一种飞机机体结构气密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7506519U (zh) 吸尘器集尘袋的卡板结构
CN205919939U (zh) 一种轨道交通动力箱体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1846463U (zh) 一种可多规格用胶带吸附结构
CN206827614U (zh) 适于横向串联的吸盘组件
CN207599950U (zh) 一种分向送风箱
CN210774564U (zh) 一种机车安全性检验的碳滑板气密性测验装置
CN212448610U (zh) 一种方便查找的音乐史教材存放装置
CN215573636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管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9590714U (zh) 一种旅游自助终端一体机
CN211240367U (zh) 一种fpcb软质电路板吸嘴
CN203404222U (zh) 卡槽安装结构及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