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8297U -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8297U
CN205978297U CN201620959678.7U CN201620959678U CN205978297U CN 205978297 U CN205978297 U CN 205978297U CN 201620959678 U CN201620959678 U CN 201620959678U CN 205978297 U CN205978297 U CN 205978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shift system
wet clutch
bloc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96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i Aisi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ibo Y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ibo Y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ibo Y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96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8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8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8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变挡组、第二变挡组、传动输入轴,以及传动输出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机的中间设有湿式离合器,所述发动机、湿式离合器、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变挡组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变挡组同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组与所述第一变挡组和第二变挡组啮合连接,输出动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高度灵活性、工作模式多样化的优点。

Description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新能源汽车越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系统等,在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驱动力传动系统已经取得了技术性突破。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型采用并联式电动和混合动力系统,且大都采用干式离合器,配备AMT或者甚至不配备AMT,干式离合器目前仍存在不少缺点,干式离合器发热量较多,另外,摩擦片磨损严重,短时间内需要更换一次离合器,成本大,并且,AMT存在换挡时动力易中断,乘坐舒适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具有发热量小,动力不中断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发动机,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变挡组、第二变挡组、传动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传动输出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机的中间设有湿式离合器,所述发动机、湿式离合器、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变挡组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变挡组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组与所述第一变挡组和第二变挡组啮合连接,输出动力至车轮。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第一变挡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相结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变挡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之间的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三齿轮相结合或分离,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第四齿轮相结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传动输出组包括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以及传动输出轴,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输出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传动输出轴上还设有差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五齿轮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六齿轮的外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通过采用湿式离合器3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减少发热量,具有避免动力中断,乘坐舒适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档变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挡动力传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挡动力传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挡动力传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四挡动力传递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发动机,2、电机,3、湿式离合器,4、主动齿轮,5、第一从动齿轮,6、第二从动齿轮,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一离合器,10、第二离合器,11、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第三离合器,14、第四离合器,15、第五齿轮,16、第六齿轮,17、差速器,101、传动输入轴,102、第一变挡组,103、第二变挡组,104、传动输出组,105、第一传动轴,106、第二传动轴,107、传动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通过采用湿式离合器提高系统可靠性,减少发热量,避免动力中断,乘坐舒适性好。
具体的,结合图1所示,一种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包括发动机1,电机2、主动齿轮4、第一从动齿轮5、第二从动齿轮6、第一变挡组102、第二变挡组103、传动输入轴101、第一传动轴105、第二传动轴106,以及传动输出组104,所述发动机1与所述电机2的中间设有湿式离合器3,所述发动机1、湿式离合器3、电机2与所述主动齿轮4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05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与所述第一变挡组102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106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与所述第二变挡组103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输出轴107上,所述主动齿轮4与第一从动齿轮5、第二从动齿轮6相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组104与所述第一变挡组102和第二变挡组103啮合连接,输出动力至车轮。所述双湿式离合器3通过与发动机1、电机2结合或分离,使系统处于多种工作模式,如纯电动模式、联合驱动模式等。
具体的,所述第一变挡组102包括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之间的第一离合器9、第二离合器10,所述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05上,所述第一离合器9、第二离合器10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9与所述第一齿轮7相结合或分离,控制第一齿轮7的运动状态,所述第二离合器10与所述第二齿轮8相结合或分离,控制第二齿轮8的运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齿轮7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轮8的外径尺寸,根据不同的需要,输出不同的传动比。
所述第二变挡组103包括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齿轮11和第四齿轮12之间的第三离合器13、第四离合器14,所述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106上,所述第三离合器13、第四离合器14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6同轴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13与所述第三齿轮11相结合或分离,控制第三齿轮11运动状态,所述第四离合器14与所述第四齿轮12相结合或分离,控制第四齿轮12运动状态,其中,第三齿轮1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四齿轮12的外径尺寸。
所述传动输出组104包括第五齿轮15、第六齿轮16,以及传动输出轴107,所述第五齿轮15与第六齿轮16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输出轴107上,更重要的是,所述传动输出轴107上还设有差速器17,所述差速器17能够使车轮能够保持不同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转弯行驶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齿轮15与第一齿轮7、第三齿轮11相啮合,当所述第一齿轮7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五齿轮15转动,从而将动力输出至传动输出轴107,最终输出至车轮;所述第三齿轮11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五齿轮15转动,从而将动力输出至传动输出轴107,最终输出至车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现对所述工作模式及所处工作模式下挡位变换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纯电动工作模式下:
结合图1、图2所示,当系统处于纯电动工作模式下时,发动机1关闭,湿式离合器3断开,此时,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启动后变换一挡:电机2启动,第一离合器9与第一齿轮7相结合,且第二离合器10与第二齿轮8相分离,第三离合器13与第三齿轮11相分离,第四离合器14与第四齿轮12相分离。电机2转动后产生动力,通过第一传动轴105将动力输出至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第一从动齿轮5相啮合,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转动,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齿轮5通过第二传动轴106将动力传递至第一齿轮7,由于第一齿轮7与第五齿轮15相啮合,因此,第一齿轮7转动时带动第五齿轮15转动,第五齿轮15通过传动输出轴107将动力输出至差速器17,差速器17控制车轮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其中动力传递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
结合图1、图3所示,一挡变换为二挡:电机2继续保持转动,第二离合器10与第二齿轮8相结合,且第一离合器9与第一齿轮7相分离,第三离合器13与第三齿轮11相分离,第四离合器14与第四齿轮12相分离。电机2转动后产生动力,通过第一传动轴105将动力输出至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第一从动齿轮5相啮合,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转动,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齿轮5通过第二传动轴106将动力传递至第二齿轮8,由于第二齿轮8与第六齿轮16相啮合,因此,第二齿轮8转动时带动第六齿轮16转动,第六齿轮16通过传动输出轴107将动力输出至差速器17,差速器17控制车轮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其中动力传递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
结合图1、图4所示,二挡变为三挡:电机2继续保持转动,第三离合器13与第三齿轮11相结合,且第一离合器9与第一齿轮7相分离,第二离合器10与第二齿轮8相分离,第四离合器14与第四齿轮12相分离。电机2转动后产生动力,通过第一传动轴105将动力输出至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第二从动齿轮6相啮合,带动第二从动齿轮6转动,进一步的,第二从动齿轮6通过传动输出轴107将动力传递至第三齿轮11,由于第三齿轮11与第五齿轮15相啮合,因此,第三齿轮11转动时带动第五齿轮15转动,第五齿轮15通过传动输出轴107将动力输出至差速器17,差速器17控制车轮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其中动力传递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
结合图1、图5所示,三挡变为四挡:电机2继续保持转动,第四离合器14与第四齿轮12相结合,且第一离合器9与第一齿轮7相分离,第二离合器10与第二齿轮8相分离,第三离合器13与第三齿轮11相分离。电机2转动后产生动力,通过第一传动轴105将动力输出至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与第二从动齿轮6相啮合,带动第二从动齿轮6转动,进一步的,第二从动齿轮6通过传动输出轴107将动力传递至第四齿轮12,由于第四齿轮12与第六齿轮16相啮合,因此,第三齿轮11转动时带动第五齿轮15转动,第五齿轮15通过传动输出轴107将动力输出至差速器17,差速器17控制车轮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其中动力传递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中,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从一挡升至四挡过程如上所述,降挡过程与所述升挡过程相反,具体的,当从四挡降至三挡时,首先第四离合器14与第四齿轮12相分离,第三离合器13与第三齿轮11结合,即完成了降挡;当三挡降为二挡时,第三离合器13与第三齿轮11相分离,第二离合器10与第二齿轮8相结合,即完成降挡,同样的,二挡降为一挡,只需将第二离合器10与第二齿轮8相分离,第一离合器9与第一齿轮7相结合,即可完成降挡。
为了减少电机2的电量损耗,还可以启动发动机1工作模式,具体的,发动机1启动过程如下:
当电机2快速转动时,此时将湿式离合器3闭合,电机2转动带动发动机1转动,因而启动发动机1。
当发动起启动后,可以选择发动机1驱动模式,也可以选择联合驱动模式,具体的,
(1)发动机1驱动模式:
发动机1启动后,湿式离合器3保持闭合状态,此时关闭所述电机2,使电机2跟随发动机1转动,将动力传递至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通过第一从动齿轮5、第二从动齿轮6,第一变挡组102、第二变挡组103,以及传动输出组104,最终将动力输出至车轮。发动机1驱动模式下的升挡及降挡过程同纯电动工作模式下的升挡及降挡过程。
(2)联合驱动模式:
发动机1启动后,湿式离合器3保持闭合状态,同时,电机2保持工作状态,发动机1与电机2共同输出动力至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通过第一从动齿轮5、第二从动齿轮6,第一变挡组102、第二变挡组103,以及传动输出组104,最终将动力输出至车轮。联合驱动模式下的升挡及降挡过程同纯电动工作模式下的升挡及降挡过程。
更进一步的,当车辆处于滑行或者制动时,此时可以选择关闭发动机1,能够有效的节省油量,当车辆开始行进时,此时,湿式离合器3离合器闭合,启动发动机1,最终将动力输出至车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所述电机2的转速覆盖范围广,能够超低速行驶,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特殊车辆同时,具有高度灵活性,使用两挡变速器各自组装,集成为一个四挡自动变速器整体,工作模式多样化,可适应各种复杂工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变挡组、第二变挡组、传动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传动输出组,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电机的中间设有湿式离合器,所述发动机、湿式离合器、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变挡组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变挡组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输出组与所述第一变挡组和第二变挡组啮合连接,输出动力至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第一变挡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结合或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轮相结合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挡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之间的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第四离合器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三齿轮相结合或分离,所述第四离合器与所述第四齿轮相结合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出组包括第五齿轮、第六齿轮,以及传动输出轴,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传动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出轴上还设有差速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六齿轮的外径尺寸。
CN201620959678.7U 2016-08-26 2016-08-26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Active CN205978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9678.7U CN205978297U (zh) 2016-08-26 2016-08-26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9678.7U CN205978297U (zh) 2016-08-26 2016-08-26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8297U true CN205978297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9678.7U Active CN205978297U (zh) 2016-08-26 2016-08-26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82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390A (zh) * 2019-11-29 2020-06-23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挡变速器变速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390A (zh) * 2019-11-29 2020-06-23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挡变速器变速控制系统
CN111322390B (zh) * 2019-11-29 2021-11-02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挡变速器变速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7498A (zh) 一种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CN204921928U (zh) 电动汽车变速器齿轴系统
CN109519505A (zh) 双电机两挡电驱动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CN207360088U (zh) 一种电动车用双电机两档变速箱传动系统
CN100532880C (zh) 一种动力换挡式自动变速系统
CN102788118A (zh) 电动车用三档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27014U (zh) 一种汽车及其扭矩填充式自动变速箱
CN201209652Y (zh) 一种用于汽车换挡的自动变速系统
CN203627679U (zh) 手动多档变速器
CN109968972A (zh) 电动车用一体化自动换挡变速器的后桥总成及换挡方法
CN202188076U (zh) 一种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CN207246338U (zh) 双动力驱动自动变速器
CN104019195A (zh) 一种差速耦合自动变速器
CN204610712U (zh) 一种新型全电式无动力中断机械自动变速器
CN204061762U (zh) 一种差速耦合自动变速器
CN101907150B (zh) 一种无倒档轴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9866594A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5978297U (zh) 具有湿式离合器的四挡变速系统
CN109866598A (zh) 一种汽车混动动力驱动装置
CN204784498U (zh) 一种6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CN2587699Y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机构
CN216555171U (zh) 一种变速器
CN216555172U (zh) 一种输入轴分段式变速器
CN206190878U (zh) 一种多挡变速器
CN212389706U (zh) 一种湿式三离合三挡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27 South of Yingbin West Road, Yongzh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KONTROL DRIVE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ast Guangrong Building, Suzho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901, 9th floor

Patentee before: SUZHOU KAIBO Y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99, Yingbin West Road, Luzh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apotech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7 South of Yingbin West Road, Yongzh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EKONTROL DRIVE (SUZHOU)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20

Address after: Wolfen, Austria

Patentee after: Viti Aisi Driv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0 No. 999, Yingbin West Road, Luzhi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potech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