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5549U -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975549U CN205975549U CN201620711358.XU CN201620711358U CN205975549U CN 205975549 U CN205975549 U CN 205975549U CN 201620711358 U CN201620711358 U CN 201620711358U CN 205975549 U CN205975549 U CN 2059755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rizontal shock
- absorbing block
- damping device
- snubber block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属于海上平台运输、安装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接收器与外套筒间的水平减震块及设置在接收器与导向筒间并套装在接收器的中心桩上的至少2个竖直减震块,关键在于:在相邻竖直减震块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在相邻竖直减震块接触面上的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竖直减震块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在工作过程中结构稳定、同时可以调整竖直减震块的数量以保证减震效果;2、竖直减震块限位孔的内壁中部为内凹结构,能有效防止减震时抱住接收器的中心桩;3、水平减震块通过采用高分子弹性体并利用金属板内嵌的方式达到所需要的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平台的限位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平台用的减震型限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平台的建设是开采海洋能源的重要基础,平台的结构主要包括:水上平台及其上面的工程施工组件、水下支撑结构-导管架、单点等海洋工程结构物。这些海洋工程结构物一般先在陆上进行预制,然后,再运到海上进行安装。安装过程,通常采用吊装作业的方式,需要大量的船舶资源配合作业。对于大型海洋平台结构物的安装,一般采用浮托法实现以上两部分的限位连结。连接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上、下部分相对限位支撑结构的高度,将上部工程组块载荷转移到水下支撑结构上。受海况影响,在船舶不稳定的情况下,海上安装过程中结构物之间易产生钢对钢的碰撞。在平台重量小的情况下,由于碰撞力小,不会对平台结构构成影响。
随着海洋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平台上的设置的海洋工程结构部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也在不断增加,安装重量大吨位的变化使安装过程中结结构连接部件的钢性碰撞更显突出。平台重量的加大,碰撞惯性力也加大,因此,对平台结构连接件构成损伤加大。随着碰撞力的加大,平台也容易发生事故。为了缓解上部工程建设机构与水下支撑结构的冲击性碰撞隐患。在浮托安装过程中,需要在上部工程组块与水下支撑结构间的结构对接处安装缓冲装置,来缓解上部工程组块与水下支撑结构的碰撞,并争取连接组件据有变化中的稳定性、可维修、可更换的特征。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减震装置的在减震过程中结构不稳定并且承载能力不易调整,在较长的平台施工期和较大的平台重量变化下造成减震效果和对于设备的冲击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海洋作业平台桩腿用的组合式减震装置。该装置借助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减震部件的选配和组合、及安装过程中的简便和随机性变化适应施工期的变化。在接近工程终结时形成减震组合设计要求。该结构能够实现减震功能、吸收平台冲击能,大大减轻结构部件刚性接触率,使维护和调整变得异常简单。水平向减震块可根据工况设计成环形结构的橡胶块或者多块均匀布置的相同刚度的橡胶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收器与外套筒间的水平减震块及设置在接收器与导向筒间并套装在接收器的中心桩上的至少2个竖直减震块,关键在于:在相邻竖直减震块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在相邻竖直减震块接触面上的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台是阶梯形凸台,所述定位凹槽是与定位凸台配合的阶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台是长条形凸台,所述定位凹槽是与定位凸台配合的长条形凹槽。
进一步的,在竖直减震块上设有与中心桩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竖直减震块上的限位孔的内壁是内凹结构,内凹深度大于2mm。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减震块沿外套筒内壁周向设置至少2个,水平减震块中包括水平减震块本体及贯穿水平减震块中部的阶梯形连接孔。
进一步的,在水平减震块本体内部内嵌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在水平减震块本体平行设置有至少2块。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减震块呈与外套筒相配合的环形,水平减震块中包括环形的水平减震块本体及沿水平减震块周向均匀设置并贯穿水平减震块中部的阶梯形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竖直减震块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在工作过程中结构稳定、同时可以调整竖直减震块的数量以保证减震效果;2、竖直减震块限位孔的内壁中部为内凹结构,能有效防止减震时抱住接收器的中心桩;3、水平减震块通过采用高分子弹性体并利用金属板内嵌的方式达到所需要的刚度;4、整个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桩腿耦合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桩腿耦合减震装置中竖直减震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桩腿耦合减震装置中竖直减震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桩腿耦合减震装置中竖直减震块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水平减震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水平减震块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竖直减震块,1-1是定位凹槽,1-2是定位凸台,1-3是限位孔,2是水平减震块,2-1是水平减震块本体,2-2是金属板,2-3是阶梯形连接孔,3是接收器,3-1是中心桩,4是导向筒,5是外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2,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收器3与外套筒5间的水平减震块2及设置在接收器3与导向筒4间并套装在接收器3的中心桩3-1上的至少2个竖直减震块1,关键在于:在相邻竖直减震块1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在相邻竖直减震块1接触面上的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定位凹槽1-1和定位凸台1-2。
在竖直减震块1上设有与中心桩3-1相配合的限位孔1-3。
上述的定位凸台1-2是长条形凸台,所述定位凹槽1-1是与定位凸台1-2配合的长条形凹槽。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3,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竖直减震块1上的限位孔1-3的内壁是内凹结构,内凹深度大于2mm。这样的设计可防止竖直减震块1减震时压缩从而抱住接收器3的中心桩3-1。
实施例三:参见附图4和5,与实施例一和二不同的是,定位凸台1-2是阶梯形凸台,所述定位凹槽1-1是与定位凸台1-2配合的阶梯形凹槽。
参见附图1和6,水平减震块2可以设置成沿外套筒5内壁周向设置至少2个,水平减震块2中包括水平减震块本体2-1及贯穿水平减震块2中部的阶梯形连接孔2-3。为达到所需刚度,在水平减震块本体2-1内部内嵌有金属板2-2,金属板2-2在水平减震块本体2-1平行设置有至少2块。
参见附图1和7,与附图6中所示的水平减震块实施例不同的是水平减震块2呈与外套筒5相配合的环形,水平减震块2中包括环形的水平减震块本体2-1及沿水平减震块2周向均匀设置并贯穿水平减震块2中部的阶梯形连接孔2-3。
Claims (7)
1.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收器(3)与外套筒(5)间的水平减震块(2)及设置在接收器(3)与导向筒(4)间并套装在接收器(3)的中心桩(3-1)上的至少2个竖直减震块(1),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竖直减震块(1)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在相邻竖直减震块(1)接触面上的沿其直径方向设置的定位凹槽(1-1)和定位凸台(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1-2)是阶梯形凸台,所述定位凹槽(1-1)是与定位凸台(1-2)配合的阶梯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1-2)是长条形凸台,所述定位凹槽(1-1)是与定位凸台(1-2)配合的长条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竖直减震块(1)上设有与中心桩(3-1)相配合的限位孔(1-3),所述竖直减震块(1)上的限位孔(1-3)的内壁是内凹结构,内凹深度大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震块(2)沿外套筒(5)内壁周向设置至少2个,水平减震块(2)中包括水平减震块本体(2-1)及贯穿水平减震块(2)中部的阶梯形连接孔(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平减震块本体(2-1)内部内嵌有金属板(2-2),所述金属板(2-2)在水平减震块本体(2-1)平行设置有至少2块。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桩腿耦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震块(2)呈与外套筒(5)相配合的环形,水平减震块(2)中包括环形的水平减震块本体(2-1)及沿水平减震块(2)周向均匀设置并贯穿水平减震块(2)中部的阶梯形连接孔(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11358.XU CN205975549U (zh) | 2016-07-07 | 2016-07-07 |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11358.XU CN205975549U (zh) | 2016-07-07 | 2016-07-07 |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975549U true CN205975549U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023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11358.XU Active CN205975549U (zh) | 2016-07-07 | 2016-07-07 |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97554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89690A (zh) * | 2017-08-01 | 2017-12-19 | 湖南大学 | 一种六自由度柔性连接器 |
CN113463784A (zh) * | 2021-06-18 | 2021-10-01 | 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 |
-
2016
- 2016-07-07 CN CN201620711358.XU patent/CN2059755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89690A (zh) * | 2017-08-01 | 2017-12-19 | 湖南大学 | 一种六自由度柔性连接器 |
CN107489690B (zh) * | 2017-08-01 | 2019-08-09 | 湖南大学 | 一种六自由度柔性连接器 |
CN113463784A (zh) * | 2021-06-18 | 2021-10-01 | 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73405B1 (ko) | 파동 에너지를 전기 에너지로 변환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러한 장치를 배치 위치에 배치하기 위한 프로세스 | |
KR102160325B1 (ko) | 연안 설비에서 터빈 타워 및 서브스테이션 또는 유사한 구성요소들을 위한 수중용 능동적 지지구조물 | |
US20190285044A1 (en) | Ocean wave power plant | |
US7585131B2 (en) | Wave power station | |
US9080554B2 (en) | Floating, anchored installation for energy production | |
JP5738644B2 (ja) | 洋上風力発電設備の施工方法 | |
Campos et al. | Spar concrete monolithic design for offshore wind turbines | |
US20150210362A1 (en) |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with a stabilizing fin, and offshore wave power plant incorporating such a platform | |
KR102632315B1 (ko) | 부이 및 그 부이를 위한 설치 방법 | |
KR102001278B1 (ko) | 낮은 수직운동의 반잠수식 해양 구조물 | |
CN205975549U (zh) |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 |
CN110382344B (zh) | 用于与离岸设施连接的自主式的能漂浮的重力基件 | |
CN104775355B (zh) | 一种桥墩用枣核型复合防撞体系的施工方法 | |
US20130101359A1 (en) | Anchoring element for a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 |
JP2018131095A (ja) | 浮体式洋上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 |
KR20160037693A (ko) | 부유이송 해상지지구조물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 |
CN206319308U (zh) |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的减震装置 | |
CN103244506A (zh) | 海洋结构物水下竖向对接缓冲缓降装置 | |
FI87910C (fi) | Isavledare | |
CN108301525A (zh) |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4570690U (zh) | 水上打桩机 | |
CN103466051A (zh) | 经纬式半潜型平台 | |
CN202531541U (zh) | 海洋结构物水下竖向对接缓冲缓降装置 | |
CN204875888U (zh) | 一种海上风机及其调平装置 | |
CN110723259A (zh) | 带有可滑动套筒的Spar型基础海上浮式风力发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