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1525A -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1525A
CN108301525A CN201810230741.7A CN201810230741A CN108301525A CN 108301525 A CN108301525 A CN 108301525A CN 201810230741 A CN201810230741 A CN 201810230741A CN 108301525 A CN108301525 A CN 108301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device
tapered receiver
damping device
axis body
rig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07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纪刚
陈飞
赵铁军
梁海志
刘菲菲
王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307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1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1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152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15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involving active or passive dynamic mass damping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02B2017/0056Platforms with supporting le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减震构件及安装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横向减震弹性体和共轴心设置的锥形接收器、刚性轴体和竖向减震模块,横向减震弹性体间隔设置在锥形接收器的侧面一周,锥形接收器通过刚性轴体与竖向减震模块连接,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锥形接收器的下方;竖向减震模块包括外壳和蝶形弹簧组,刚性轴体的一端与锥形接收器连接,并作为中心导管贯穿蝶形弹簧组,安装在大质量、复杂的环境时,竖向减震模块还包括粘滞阻尼器。本发明缓冲减震装置的安装过程简单快捷,通过横向减震弹性体与竖向减震模块共同作用,能够充分吸收上下结构安装过程中因碰撞产生的冲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冲击损伤。

Description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属于减震构件及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平台是海上油气开采和工作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由上部组块结构和下部的导管架结构组成。通常平台是在陆上工厂加工预制,完成后再运到海上指定位置,结合吊装作业,先打桩固定导管架,再通过浮拖法适当调节上下部结构间的相对高度,将上部组块水平移动到下部的导管架上方,最后缓慢放下上部组块完成上下结构(上部组块和下部的导管架)的限位安装。
随着海上油气开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海洋平台开始出现,受复杂的海况影响,浮拖安装过程中,驳运船不容易保持稳定,这对准确安装定位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上下结构极易产生钢对钢的碰撞,尤其是平台上部组块结构质量越来越巨大,惯性力也越来越大,碰撞和降落产生的冲击荷载容易对结构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影响施工周期和结构稳定。为减轻上下部结构安装过程中的各种冲击,需要在下部的导管架的桩腿上安装缓冲减震装置。
海洋平台所处环境复杂恶劣,不仅要受到风、海浪、海冰以及潮汐多种荷载的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地震与海啸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为提高海洋平台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提出了许多新型的海洋平台结构形式,例如不锈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海洋平台,桩腿采用组合结构代替了传统的空心钢管。
建筑工程领域,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在整体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体积与质量越来越大,逐渐有形成大体积装配单元的趋势,而柱构件的拼接则成为竖向装配的关键节点。在上层装配单元的吊装过程中难免与下层已装配的单元发生碰撞,对结构造成损伤。因此在柱间安装缓冲减震装置逐渐成为可能。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海洋工程中所用减震装置全部为国外进口,装置需要焊接到桩腿上,安装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并且多采用橡胶支座作为竖向的缓冲材料,刚度不可调,而橡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不可控的变形抱住中心的导向轴体,影响减震效果;现有装置和技术多适用于上下结构等截面的空心导管,不再适用于异截面、管中管钢管混凝土等新形式的桩腿结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需求和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特别适用于海洋平台上下部结构的安装,同时也适用其他土木工程领域竖向结构装配的缓冲减震。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横向减震弹性体和共轴心设置的锥形接收器、刚性轴体和竖向减震模块,横向减震弹性体间隔设置在锥形接收器的侧面一周,横向减震弹性体可以是常用的各种弹性材料(如橡胶),也可以是弹性材料与薄钢板交替叠合构成的复合材料,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横向减震弹性体个数,一般不少于8个;锥形接收器通过刚性轴体与竖向减震模块连接,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锥形接收器的下方;竖向减震模块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蝶形弹簧组和设置在外壳下侧的粘滞阻尼器,蝶形弹簧组顶在锥形接收器的正下方,外面罩有的外壳用于保护蝶形弹簧组;刚性轴体的一端与锥形接收器连接,并作为中心导向管贯穿蝶形弹簧组。
进一步地,锥形接收器的上表面开有锥形杯口,锥形杯口内预留有至少四个吊板预留孔,用于安装可拆卸的吊板。
进一步地,锥形接收器的下部开有凹槽,凹槽横截面为圆形,刚性轴体的上端与锥形接收器底部的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锥形接收器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使锥形接收器拥有一定的刚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进一步地,蝶形弹簧组在横向变形极限下与外壳的两侧仍留有间隙,防止外壳阻挡蝶形弹簧组的弹性形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量和不同型号的蝶形弹簧,并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等形成蝶形弹簧组以实现刚度可调的目的,蝶形弹簧片之间涂有润滑脂。
进一步地,蝶形弹簧组套在刚性轴体上,并与刚性轴体留有空隙,如至少5mm的空隙;工作时,随着蝶形弹簧组被逐渐压平,蝶形弹簧组的内径逐渐增大,与刚性轴体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增大,避免了因挤压发生不可控形变而卡住刚性轴体,影响缓冲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外壳底部的外侧设有橡胶垫,防止外壳与限位支撑或混凝土之间的刚性硬碰硬的接触。
进一步地,刚性轴体的底端设有活塞头。此时,刚性轴体既是蝶形弹簧组的中心导管也是粘滞阻尼器的活塞杆;粘滞阻尼器内的液体为高阻尼的粘滞材料。桩腿缓冲减震装置可以在工厂预制组装,也可以现场快速拼装,实现全装配,避免复杂焊接,方便快捷。具体拼装方法为:外壳先穿过粘滞阻尼器的刚性轴体;然后将蝶形弹簧相互叠压串联形成蝶形弹簧组套在刚性轴体上,置于外壳的腔内;再将横向减震弹性体连接到锥形接收器的侧面一周,锥形接收器内安装可拆卸吊板;最后将刚性轴体通过其上端的螺纹固定到接收器底部的凹槽内,完成拼装。安装后,锥形接收器高于桩腿口的距离S<L1,即保证整个安装过程都能在缓冲减震装置作用的有效范围内,其中:L1为蝶形弹簧被压缩变形的距离,即蝶形弹簧组变形行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缓冲减震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粘滞阻尼器拆卸掉使用,即只保留刚性轴体。此时,该缓冲减震装置适用于建筑装配领域,特别是柱的形式为钢管柱、钢管混凝土柱等组合结构柱的建筑装配中。
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在海洋平台装配领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海洋平台的导管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通过驳运或者浮云到海上施工现场,并进行打桩定位;
第二步:根据桩腿导管的截面形式,在桩腿内侧安装限位支撑;
第三步:通过海上吊装设备,将所述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吊装到桩腿内,完成后,锥形接收器上表面高于桩腿口,为竖向缓冲减震装置留有变形缓冲行程;
第四步:拆卸掉锥形接收器的锥形杯口内的吊板,用浮拖法将上部组块水平运至导管架的上方,缓慢放下上部组块,使锥形插尖插进锥形接收器内,随着上部组块的下降,缓冲减震装置开始工作,待上下结构接触,缓冲结束,此时缓冲减震装置完全隐藏在桩腿内;
第五步:将桩腿与上部组块结构焊接在一起,完成上下结构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无需焊接、装配简单、安装方便、造价经济、吸振能力强和适用范围广,在水平方向设有横向减震弹性体,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竖向减震模块,横竖方向的双重减震,减震效果更好;在上部组块质量较小,安装环境相对稳定的领域中如建筑装配领域,设计一级竖向缓冲,节省成本,在上部组块质量较大,安装环境相对复杂的领域中如大型海洋平台,设计有两级竖向缓冲,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缓冲减震装置中设置的蝶形弹簧体积小、行程短、能以小变形承受大载荷,尤其适用于轴向空间要求小的场合,蝶形弹簧的组合形式多样,数量、型号可调,因此缓冲减震装置的刚度具有可调性;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阻尼器,冲击速度越大,反力越大,振动控制性能优越。工作时,横向减震弹性负责降低水平方向的碰撞冲击,锥形接收器承担上部组块的质量后,压缩蝶形弹簧并推动刚性轴体,从而带动粘滞阻尼器参与工作。横向减震弹性体与竖向减震模块共同作用,能够充分吸收上下结构安装过程中因碰撞产生的冲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冲击损伤,保护结构完整;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安装简单快捷、安装效率高,符合当下流行的装配式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缓冲减震装置在海洋平台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维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为锥形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刚性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吊板的前视图。
图9为吊板的俯视图。
图10为蝶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和图(b)分别为蝶形弹簧的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图12为缓冲减震装置缓冲前后的对比图,其中:图(a)为缓冲前,图(b)是缓冲后,L1为蝶形弹簧被压缩变形的距离,即蝶形弹簧组变形行程,L2为粘滞阻尼器活塞头的滑动距离,即粘滞阻尼器的行程L2。
图1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S为锥形接收器高于桩腿口的距离。
图14为实施例1中限位支撑Ⅰ的主视图。
图15为实施例1中限位支撑Ⅰ的俯视图。
图1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2中限位支撑Ⅱ的主视图。
图18为实施例2中限位支撑Ⅱ的俯视图。
图19为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的截面图。
图20为缓冲减震装置在建筑装配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3中限位支撑Ⅲ的主视图。
图23为实施例3中限位支撑Ⅲ的俯视图。
图中:A、上部组块;B、缓冲减震装置的安装位置;C、导管架;D、上层装配单元;E、下层装配单元;
1、吊板;2、锥形接收器;201、混凝土;202、锥形杯口;203、螺栓预留孔;204、凹槽;205、吊板预留孔;3、刚性轴体;301、活塞头;4、外壳;5、横向减震弹性体;6、蝶形弹簧组;7、粘滞阻尼器;701、密封圈;8、螺栓;9、橡胶垫;10、上部组块导管;11、锥形插尖;12、加劲肋;13、承压板;14、空心钢管桩腿;15、钢管柱顶柱;16、钢管柱底柱;171、限位支撑Ⅰ;172、限位支撑Ⅱ;173、限位支撑Ⅲ;18、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19、横向支撑;20、纵向支撑;21、粘滞阻尼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如图2至图11所示,包括横向减震弹性体5和共轴心设置的锥形接收器2、刚性轴体3和竖向减震模块,横向减震弹性体5间隔设置在锥形接收器2的侧面一周,锥形接收器2的侧面一周预留有至少两排平行分布的螺栓预留孔203,使横向减震弹性体5通过螺栓8固定在锥形接收器2上;锥形接收器2内部填充有混凝土201,并通过刚性轴体3与竖向减震模块连接,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锥形接收器2的下面;竖向减震模块包括共轴心设置的外壳4、设置在外壳4内的蝶形弹簧组6和设置在外壳4下侧的粘滞阻尼器7,蝶形弹簧组6顶在锥形接收器2的正下方,外壳4底部外侧设有橡胶垫9;刚性轴体3的一端与锥形接收器2底部的凹槽204螺纹连接,如图7所示,其中间贯穿蝶形弹簧组6,另一端设有活塞头301,粘滞阻尼器7的顶部用密封圈701密封,如图2、图3或图4所示。
如图5或图6所示,锥形接收器2的上表面开有锥形杯口202,锥形杯口202内预留有至少四个吊板1螺栓8孔,用于安装可拆卸的吊板1,如图8或图9所示。锥形接收器2的下表面开有凹槽204,凹槽204的底部内壁设有螺纹,用于安装刚性轴体3。
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数量和不同型号的蝶形弹簧,并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等形成蝶形弹簧组6以实现刚度可调的目的,如图10或图11所示,蝶形弹簧之间涂有润滑脂。蝶形弹簧组6套在刚性轴体3上,并与刚性轴体3留有5mm的空隙。
缓冲减震装置应用到海洋平台上时,刚性轴体3既是蝶形弹簧组6的中心导管也是粘滞阻尼器7的活塞杆。本发明通过锥形接收器2快速定位吊装到桩腿上,用来缓冲吸收上下结构安装产生的偶然碰撞和巨大冲击,从而达到结构保护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海洋平台上部组块和导管架的安装,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土木工程领域竖向结构装配的缓冲减震。
缓冲减震装置安装在海洋平台时,按如下步骤:
第一步:海洋平台的导管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通过驳运或者浮云到海上施工现场,并进行打桩定位;
第二步:根据桩腿导管的截面形式,在桩腿内侧安装限位支撑,限位支撑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分别为限位支撑Ⅰ171或限位支撑Ⅱ172;
第三步:通过海上吊装设备,将所述刚度可调的桩腿缓冲减震装置吊装到桩腿内,完成后,锥形接收器2上表面高于桩腿口,为缓冲减震装置留有竖向变形缓冲行程;
第四步:拆卸掉锥形接收器2的锥形杯口202内的吊板1,用浮拖法将上部组块水平运至导管架的上方,缓慢放下上部组块,使锥形插尖11插进锥形接收器2内,随着上部组块的下降,缓冲减震装置开始工作,待上下结构接触,缓冲结束,此时缓冲减震装置完全隐藏在桩腿内;
第五步:将桩腿与上部组块结构焊接在一起,完成上下结构的安装。
实施例1:
如图1、图13、图14或图15所示,选取传统的导管架海洋平台形式,图1中的A为上部组块,B为本发明的安装位置,C为导管架,本实施例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横向减震弹性体5和共轴心设置的锥形接收器2、刚性轴体3和竖向减震模块,16个横向减震弹性体5通过螺栓8间隔固定在锥形接收器2的侧面一周,锥形接收器2内部填充有混凝土201,锥形接收器2的上部开有锥形杯口202,锥形杯口202内预安装可拆卸的吊板1,锥形接收器2通过刚性轴体3与竖向减震模块连接,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锥形接收器2的下面;竖向减震模块包括共轴心设置的外壳4、设置在外壳4内的蝶形弹簧组6和设置在外壳4下方的粘滞阻尼器7,蝶形弹簧组6顶在锥形接收器2的正下方,外壳4底部外侧设有橡胶垫9;刚性轴体3的一端与锥形接收器2底部的凹槽204螺纹连接,其中间贯穿蝶形弹簧组6,另一端上设有活塞头301,活塞头301设置在粘滞阻尼器7内。本实施例中桩腿缓冲减震装置的安装位置处上下结构截面均为空心钢管,上部组块导管10下端带有锥形插尖11。下部导管架的空心钢管桩腿14内侧预装有限位支撑Ⅰ171。
将缓冲减震装置吊装到空心钢管桩腿14内,空心钢管桩腿14内径略大于缓冲减震装置的外径,粘滞阻尼器7恰好插入到柱状粘滞阻尼器支撑21内,锥形接收器2的上表面高于空心钢管桩腿14一段距离,为蝶形弹簧组6和粘滞阻尼器7留有足够的变形缓冲行程。
锥形插尖11和锥形接收器2方便了上下结构安装时的准确接收定位,当锥形插尖11和锥形接收器2接触时,横向减震弹性体5削弱了水平方向可能发生的碰撞冲击。当锥形插尖11插进锥形接收器2后,锥形接收器2暂时承担上部组块的重量压缩蝶形弹簧组6并推动刚性轴体3,从而带动粘滞阻尼器7参与工作,竖向减震模块削弱了竖向方向上下结构可能发生的碰撞冲击,横向竖向共同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结构损伤。当上部组块底部的钢管壁与空心钢管桩腿14顶端接触时,缓冲结束,此时上部组块质量全部传给导管架,缓冲减震装置完全隐藏在空心钢管桩腿14内。最后将上下结构焊接连接,完成安装。
安装后,锥形接收器高于桩腿口的距离(S)<L1,即保证整个安装过程都能在缓冲减震装置作用的有效范围内,其中:L1为蝶形弹簧被压缩变形的距离,即蝶形弹簧组变形行程。锥形接收器高于桩腿口的距离S不能太大,保证能在缓冲减震装置的缓冲有效范围内即不超过蝶形弹簧和粘滞阻尼器的能力范围。
限位支撑Ⅰ171采用不小于10mm的钢板加工而成,包括横向支撑19、纵向支撑20和粘滞阻尼器支撑21,粘滞阻尼器支撑21内径略大于粘滞阻尼器7外径,并作为粘滞阻尼器7的盛置容器。
实施例2:
不同于实施例1,实施例2中海洋平台选取形式较为新颖的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海洋平台,安装条件较为苛刻,如图16、图17、图18或图19所示,其与传统海洋平台的区别在于:上部组块导管10外径大于桩腿外径,桩腿形式为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18,桩腿的顶口附近留有安装本发明装置用的空心区域。为解决上下异截面连接的问题,桩腿的外钢管一周焊接有加劲肋12和承压板13。
将本发明装置吊装到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18内,外壳4刚好坐落在夹层混凝土上,外壳4底部外侧的橡胶垫9避免了刚性接触,同时本实例巧妙地运用了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18的内钢管作为粘滞阻尼器7的盛置容器,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18的内钢管内侧预装有限位支撑Ⅱ172。管中管钢管混凝土轻质高强,能够为缓冲提供足够的支撑反力。
当缓冲结束时,上部组块坐落在承压板13上并通过承压板13和加劲肋12将质量传递给管中管钢管混凝土桩腿18。
限位支撑Ⅱ152采用不小于10mm的钢板加工而成,包括横向支撑19和纵向支撑20。通过计算确定支撑位置,使本发明的缓冲减震装置安装后,锥形接收器2上表面高于桩腿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蝶形弹簧组6和粘滞阻尼器7的理论缓冲行程。
安装后,锥形接收器高于桩腿口的距离S<L1,即保证整个安装过程都能在缓冲减震装置作用的有效范围内,其中:L1为蝶形弹簧被压缩变形的距离,即蝶形弹簧组变形行程。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建筑装配式领域,一般上部组块质量较小,安装环境较于海洋平台平稳,因此碰撞和安装产生的冲击力较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拆卸掉粘滞阻尼器7使用,特别适用于上部结构质量较小的建筑结构装配。如图20上层装配单元D包括框架梁和钢管柱顶柱15,下层装配单元E包括框架梁和钢管柱底柱16,上层装配单元D和下层装配单元E的装配节点B处安装缓冲减震装置。如图21、图22和图23所示,中心开孔的限位支撑Ⅲ173预装在钢管柱底柱16的内侧,缓冲减震装置下端拆卸掉了粘滞阻尼器7,刚性轴体3与锥形接收器2螺纹连接,只作为蝶形弹簧组6的中心导管。
将缓冲减震装置吊装到钢管柱底柱16的内侧,刚性轴体3刚好通过限位支撑Ⅲ173的中心开孔。限位支撑Ⅲ173不仅提供了竖向支撑反力还起到了水平限位的作用。
限位支撑Ⅲ173采用不小于10mm的钢板加工而成,包括横向支撑19和纵向支撑20,限位支撑Ⅲ173的中心开有圆形开孔。安装后,锥形接收器高于钢管柱底柱口的距离S<L1,即保证整个安装过程都能在缓冲减震装置作用的有效范围内,其中:L1为蝶形弹簧被压缩变形的距离,即蝶形弹簧组变形行程。
在建筑装配领域,特别是柱的形式为钢管柱、钢管混凝土柱等组合结构柱的建筑装配中,其安装过程类似于缓冲减震装置安装在海洋平台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清理装配节点。
第二步:在下层装配单元E柱腿的内侧安装限位支撑。
第三步:通过吊装设备,将所述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吊装到钢管柱底柱内,完成后,锥形接收器2上表面高于钢管柱底柱口,为竖向缓冲减震装置留有变形缓冲行程。
第四步:拆卸掉锥形接收器2的锥形杯口202内的吊板1,将上层装配单元整体D吊起后水平移至下层装配单元的正上方,缓慢放下上层装配单元,使锥形插尖11插进锥形接收器2内,随着上层装配单元的下降,缓冲减震装置开始工作,待底柱16与顶柱15接触,缓冲结束,此时缓冲减震装置完全隐藏在柱腿内。
第五步:接触后将与上层装配单元的顶柱15与下层装配单元的底柱16焊接在一起,完成上下单元的装配。
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具有本发明特征的典型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发明装置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宗旨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减震弹性体(5)和共轴心设置的锥形接收器(2)、刚性轴体(3)和竖向减震模块,横向减震弹性体(5)间隔设置在锥形接收器(2)的侧面一周,锥形接收器(2)通过刚性轴体(3)与竖向减震模块连接,竖向减震模块设置在锥形接收器(2)的下方,竖向减震模块包括外壳(4)、设置在外壳(4)内的蝶形弹簧组(6)和设置在外壳(4)下侧的粘滞阻尼器(7),刚性轴体(3)的一端与锥形接收器(2)连接,并贯穿蝶形弹簧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接收器(2)的上表面开有锥形杯口(202),锥形杯口(202)内预留有至少四个吊板预留孔(205),用于安装可拆卸的吊板(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接收器(2)的下部开有凹槽(204),刚性轴体(3)的上端与锥形接收器(2)下部的凹槽(20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接收器(2)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蝶形弹簧组(6)在横向变形极限下与外壳(4)的两侧仍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蝶形弹簧组(6)套在刚性轴体(3)上,并与刚性轴体(3)之间留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4)底部的外侧设有橡胶垫(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轴体(3)的底端设有活塞头(301)。
9.一种按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海洋平台装配领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海洋平台的导管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通过驳运或者浮运到海上施工现场,并进行打桩定位;
第二步:根据桩腿导管的截面形式,在桩腿内侧安装限位支撑;
第三步:通过海上吊装设备,将所述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吊装到桩腿内,完成后,锥形接收器(2)上表面高于桩腿口,为竖向缓冲减震装置留有变形缓冲行程;
第四步:拆卸掉锥形接收器(2)的锥形杯口(202)内的吊板(1),用浮拖法将上部组块水平运至导管架的上方,缓慢放下上部组块,使锥形插尖(11)插进锥形接收器(2)内,随着上部组块的下降,缓冲减震装置开始工作,待上下结构接触,缓冲结束,此时缓冲减震装置完全隐藏在桩腿内;
第五步:将桩腿与上部组块结构焊接在一起,完成上下结构的安装。
CN201810230741.7A 2018-03-20 2018-03-20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Withdrawn CN108301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0741.7A CN108301525A (zh) 2018-03-20 2018-03-20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0741.7A CN108301525A (zh) 2018-03-20 2018-03-20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1525A true CN108301525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0741.7A Withdrawn CN108301525A (zh) 2018-03-20 2018-03-20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15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439A (zh) * 2019-07-25 2019-12-1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及剪力墙
RU2781491C1 (ru) * 2022-03-21 2022-10-1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азпром" Морская ледостой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CN115627793A (zh) * 2022-09-21 2023-01-20 广州大学 一种隔振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439A (zh) * 2019-07-25 2019-12-10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及剪力墙
CN110552439B (zh) * 2019-07-25 2021-08-24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及剪力墙
RU2781491C1 (ru) * 2022-03-21 2022-10-12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Газпром" Морская ледостой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CN115627793A (zh) * 2022-09-21 2023-01-20 广州大学 一种隔振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627793B (zh) * 2022-09-21 2024-06-07 广州大学 一种隔振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8644B2 (ja) 洋上風力発電設備の施工方法
CN113339200B (zh) 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超大型半潜漂浮式风力机基础
CN112145365A (zh) 基于单柱式基础配置阻尼器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
CN206956967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橡胶管滚动隔震支座
CN113323009A (zh) 带有阻尼套筒的斜撑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08301525A (zh)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4776529A (zh) 一种装配式风电塔筒及其组装方法
EP2514877B1 (en) Jack-up offshore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lateral oscillating movements thereof
CN112796352B (zh) 一种高桩码头的组合减隔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92306B (zh) 一种浮力塔平台
CN208152296U (zh) 刚度可调的缓冲减震装置
CN112554224B (zh) 一种可用于海上风机中的主辅组合式桩基础及施工方法
CN212279449U (zh) 一种设有减震结构的升降式养殖装置
CN205975549U (zh) 一种桩腿耦合减震装置
CN204825835U (zh) 自复位导管架海洋平台
CN108791737B (zh) 一种自升式半潜多功能平台
CN113123312A (zh) 一种海洋工程钢制导管架式钻井平台
CN203007945U (zh) 一种可以吸收地震波的抗震地锚装置
CN220786087U (zh) 一种用于施工钻孔桩的水上作业平台
CN108239978A (zh) 差动式液压打桩锤
CN210104740U (zh) 一种液压打桩锤锤芯连接结构
CN220521586U (zh) 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
CN218431654U (zh) 一种浮动平台
CN212612379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的水上平台
CN213711234U (zh) 基于单柱式基础配置阻尼器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