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74618U -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74618U
CN205974618U CN201620890339.8U CN201620890339U CN205974618U CN 205974618 U CN205974618 U CN 205974618U CN 201620890339 U CN201620890339 U CN 201620890339U CN 205974618 U CN205974618 U CN 205974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ching
distributor
cloth liquid
stope
leach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03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刚友
王合祥
程光华
付海鹏
倪玉辉
于宝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INSTITUTE OF NUCLEAR ENGINEERING OF CNNC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INSTITUTE OF NUCLEAR ENGINEERING OF CN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INSTITUTE OF NUCLEAR ENGINEERING OF CNNC filed Critical FOURTH INSTITUTE OF NUCLEAR ENGINEERING OF CNNC
Priority to CN2016208903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74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74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74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采场堆浸工艺中浸出剂控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需要对每条进入布液钻孔的布液支管进行逐个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安装的一个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一个分配装置主管、一个排污管和一个不锈钢球阀,以及多个安装在分配装置主管上的浸出剂流出端接口。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实现井下采场堆浸工艺中各布液钻孔间浸出剂分配流量稳定均衡的要求,不需要传统布液方式对每条进入布液钻孔的布液支管进行逐个调节,各布液支管的流量控制只需调节与浸出剂分配装置连接的布液主管阀门。

Description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采场堆浸工艺中浸出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采场堆浸工艺中布液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浸出率及浸出成本。井下采场堆浸工艺中需要利用采场大放矿结束后形成的采空区作为筑堆空间,因此筑堆完成后矿堆形态和采空区形态一致。采空区形态和倾角一般变化较大,若只在堆面进行布液,布液时从上喷淋的浸出剂都将沿矿石之间的孔隙以接近垂直方向向下渗透,这样浸出剂渗透不到的靠近上盘三角地带的矿石会形成“淋浸死角”。为了减少“淋浸死角”产生,在采场堆浸工艺中都会结合空区形态布置一定排距和数量的上盘布液钻孔,在布液钻孔内插入布液支管进行淋浸,因此如何保证各布液钻孔内布液支管流量稳定均衡对采场浸出效果有着较大影响。
现有井下采场堆浸工艺的铀矿山均未解决采场上部布液系统钻孔内布液支管间流量不均衡等问题。国内外采用井下采场堆浸工艺的铀矿山其采场上部布液主管与进入布液钻孔内的布液支管都用三通、阀门直接连接,或在布液主管上开孔将支管通过螺纹扣直接进行连接,布液支管靠阀门来调节流量用于做到流量均衡,需要每条布液支管安装测量流量装置,但因采场走向长度普遍在50m左右,布液主管沿采场走向方向布置,为保证采场布液浸出效果布液钻孔排距为定值,因此造成靠近采场供液主管侧的支管流量大,沿采场走向远离供液主管侧的支管流量小,各支管之间压力、流量不同且互相影响,流量难以调节,支管越多,越难调节。因此,在掌握采场布液钻孔数量和布液空间条件的前提下,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装置解决采场上部布液钻孔间支管流量稳定均衡便成为急需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需要对每条进入布液钻孔的布液支管进行逐个调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保证铀矿山井下采场筑堆浸出工艺布液钻孔间流量均衡稳定。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包括依次同轴安装的一个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一个分配装置主管、一个排污管和一个不锈钢球阀,以及多个安装在分配装置主管上的浸出剂流出端接口。
所述分配装置主管为一根不锈钢无缝钢管,分配装置主管的一端连接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另一端连接排污管;分配装置主管的管壁上焊接有多个浸出剂流出端接口。
所述浸出剂流出端接口为一根不锈钢钢管,一端焊接在分配装置主管的管壁上,另一端连接布液支管。
所述排污管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连接不锈钢球阀,另一端通过一块圆环形钢板焊接在分配装置主管一端。
所述分配装置主管浸出剂流出端接口排污管不锈钢球阀
所述浸出剂流出端接口的长度为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多种采场堆浸工艺中布液钻孔间布液形式和布液装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引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设计出一款有效解决采场各布液钻孔间流量稳定均衡的浸出剂分配装置。本装置能够实现井下采场堆浸工艺中各布液钻孔间浸出剂分配流量稳定均衡的要求,不需要传统布液方式对每条进入布液钻孔的布液支管进行逐个调节,各布液支管的流量控制只需调节与浸出剂分配装置连接的布液主管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在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分配装置主管、2-浸出剂流出端接口、3-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4-排污管、5-不锈钢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同轴安装的一个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一个分配装置主管1、一个排污管4和一个不锈钢球阀5,以及多个安装在分配装置主管1上的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如图2所示;
分配装置主管1为一根不锈钢无缝钢管,作为浸出剂分配装置的主体构件;如图3所示,分配装置主管1的一端连接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另一端焊接排污管4;分配装置主管1的管壁上焊接有多个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沿分配装置主管1轴线方向按照布液支管设计间隙进行布置;
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为不锈钢钢管,一端焊接在分配装置主管1的管壁上,另一端连接布液支管;
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用于和布液主管的法兰接驳,采用与布液主管法兰同样型号大小的法兰焊接,一般布液主管的直径为80mm;
排污管4为一根不锈钢管,与分配装置主管1同轴,一端连接不锈钢球阀5,另一端通过一块圆环形不锈钢板焊接在分配装置主管1一端;圆环形不锈钢板垂直于分配装置主管1轴线安装,用于排污管4和分配装置主管1的连通边境,其外径不小于分配装置主管1的内径,内径与排污管4的外径相适应;
的不锈钢球阀5,连接在排污管4一端,用于控制分配装置的排污管4。
分配装置主管1作为本装置的主体构件,一端焊接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另一端焊接一块圆环形钢板并将排污管4与分配装置主管1连通实现变径,并在排污管4末端安装不锈钢球阀5;分配装置主管1的管壁上按设计间距焊接上若干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每段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的长度在80mm。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先将安装有阀门和流量计的布液主管一端焊接好法兰片,然后将浸出剂分配装置带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的一端与布液主管法兰接驳紧密,防止漏液;
2、关闭浸出剂分配装置的不锈钢球阀5;
3、将布液支管一端绑接固定在装置的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上,布液支管另一端插入布液钻孔套管内;
4、打开布液主管阀门,观察流量计读数,调节阀门使得流量计读数在设计范围内即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实用性强、适用性好、操作简单可靠等特点,特别是根据采场布液钻孔数量及布液空间情况,实现各布液钻孔间浸出剂分配流量稳定均衡,从而有效控制采场布液浸出效果,减少采场各布液钻孔浸出剂分配不均衡对采场浸出效果的影响,提高了采场浸出率,为核电发展以及绿色矿山建设奠定基础。具体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实用性强
本装置采用矿山常用工具自行制作,与矿山实际紧密结合。
(2)适用性好
本装置能够适用于所有井下采场堆浸布液钻孔浸出剂分配要求,可以对实现各布液钻孔间浸出剂分配稳定均衡。
(3)操作简单
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操作方便。布液主管进入采场布液巷和浸出剂分配装置相连,再从分配装置引出各条分液管,分液管另一端插入布液钻孔的套管内即可。在与浸出剂分配装置连接的布液主管上安装有阀门和流量计,通过控制阀门开启程度调节各布液支管的流量,采用本装置后可实现各布液支管的流量均衡稳定。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同轴安装的一个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一个分配装置主管(1)、一个排污管(4)和一个不锈钢球阀(5),以及多个安装在分配装置主管(1)上的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装置主管(1)为一根不锈钢无缝钢管,分配装置主管(1)的一端连接浸出剂流入端法兰接口(3),另一端连接排污管(4);分配装置主管(1)的管壁上焊接有多个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为一根不锈钢钢管,一端焊接在分配装置主管(1)的管壁上,另一端连接布液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4)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连接不锈钢球阀(5),另一端通过一块圆环形钢板焊接在分配装置主管(1)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装置主管(1)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排污管(4)不锈钢球阀(5)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剂流出端接口(2)的长度为80mm。
CN201620890339.8U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Active CN205974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0339.8U CN205974618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0339.8U CN205974618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74618U true CN205974618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0339.8U Active CN205974618U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746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9959A (zh) * 2017-05-26 2018-12-04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铀矿井下采空区筑堆浸出工艺
CN109296322A (zh) * 2018-10-17 2019-02-01 中核四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地浸矿山填砾用井管及填砾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9959A (zh) * 2017-05-26 2018-12-04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铀矿井下采空区筑堆浸出工艺
CN109296322A (zh) * 2018-10-17 2019-02-01 中核四达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地浸矿山填砾用井管及填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9052B (zh) 一种基于高压深孔注浆的注浆孔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5974618U (zh) 一种采场堆浸布液系统浸出剂分配装置
CN105067222B (zh) 多孔介质动水注浆装置及其方法
CN107377236B (zh) 用于选矿设备上的湍流加药装置
CN203509957U (zh) 磨料水射流除鳞系统中的磨料供给装置
CN110887645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管内孔眼暂堵球座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8692129B (zh) 一种管道修复用填充注浆的方法
CN205833094U (zh) 一种加水装置
CN203146013U (zh) 充填料浆多点下灰装置
CN104847405A (zh) 一种立式砂仓风水两级分时绕壁造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9742907U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及盾构隧道衬砌
CN204613764U (zh) 一种便携式充填流量自动控制箱
CN106122122B (zh) 一种大孔径可控流量虹吸装置
CN101012752A (zh) 超大直径盾构单液注浆的施工方法
CN105862603B (zh) 一种简易的钢管拱桥拱肋合龙装置
CN205711770U (zh) 一种简易的钢管拱桥拱肋合龙装置
CN205839467U (zh) 一种纸张横幅定量调节装置
CN211258632U (zh) 一种不良地质下区间横通道挑高段注浆加固结构
CN208456663U (zh) 一种空场浆液充填装置
CN105755887A (zh) 一种纸张横幅定量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07419484U (zh) 压力钢管接触灌浆预埋管布置结构
CN202187743U (zh) 油气田固井用高能混合器
CN203938684U (zh) 用于高炉煤气取样的防堵装置
CN214660339U (zh) 一种充填钻孔清理井下充填管道堵塞的装置
CN220869466U (zh) 一种采空区注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