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65712U - 包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65712U
CN205965712U CN201620931945.XU CN201620931945U CN205965712U CN 205965712 U CN205965712 U CN 205965712U CN 201620931945 U CN201620931945 U CN 201620931945U CN 205965712 U CN205965712 U CN 205965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concentration
storage tank
outlet
pepl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319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军
龙翔
杨开常
赵泽权
李保金
胡永强
杨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Metallurgy Xin Lita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Metallurgy Xin Lit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Metallurgy Xin Lita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Metallurgy Xin Lit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319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65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65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65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膜装置,包膜装置包括:基料储槽,用于存储基料,基料储槽连接有用于调节基料浓度的基料浓度调节装置;进料泵,进料泵的入口与基料储槽相连;换向阀组件,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换向阀组件的入口选择性地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的至多一个连通,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进料泵的出口相连,且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口与基料储槽的入口相连;包膜罐,与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相连,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通入包膜罐的基料密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膜装置,可对基料储槽内的基料进行循环混合,提高基料浓度的均匀性。还可对进入包膜罐内基料的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Description

包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砂磨后的基料在进入包膜工序之前,将存放在基料储槽内,由于沉降作用会导致浓度的不均匀,通过打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料浓度不均匀问题。然而,上述方法无法实现基料在基料储槽内充分混合均匀,使得在包膜进料过程中确定基料的准确浓度不易实现。通过取样分析浓度,一方面耗时耗力,另一方面不能实现连续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可实现对基料浓度的连续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包括:基料储槽,所述基料储槽用于存储基料,所述基料储槽连接有用于调节基料浓度的基料浓度调节装置;进料泵,所述进料泵的入口与所述基料储槽相连;换向阀组件,所述换向阀组件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换向阀组件的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中的至多一个连通,所述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所述进料泵的出口相连,且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基料储槽的入口相连;包膜罐,所述包膜罐与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相连,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通入所述包膜罐的基料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一出口连通时,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二出口断开,此时可对基料储槽内的基料进行循环混合,从而提高基料储槽内基料浓度的均匀性。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二出口连通时,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一出口断开。又因包膜罐与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相连,使得基料能够进一步输送至包膜罐内进行包膜处理。通过浓度检测装置能够对通入包膜罐内基料的密度进行检测,由于钛白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关联性,使得通过浓度检测装置可实现对基料浓度的连续监控,从而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包膜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浓度检测装置串接在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和所述包膜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浓度检测装置包括质量流量计,所述包膜装置内置有所述基料的密度与浓度的对照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料储槽的出口和所述进料泵的入口之间串接有下料阀,所述换向阀组件包括: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串接在所述进料泵的出口和所述基料储槽的入口之间;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串接在所述进料泵的出口和所述包膜罐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包括搅拌件和升降装置,所述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基料储槽内,且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搅拌件相连,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件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料储槽的出口设在所述基料储槽的底部,所述基料储槽的下部呈在从上向下的方向上逐渐向内收缩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包膜装置为上述所述的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进料泵且所述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一出口连通对基料预混,预混预定时间后检测基料浓度,如果所述基料浓度达到预定浓度范围,则控制所述换向阀组件使进料泵向所述包膜罐输送基料。
进一步地,包膜过程中持续监测向包膜罐输送的基料的浓度,如果浓度在所述预定浓度范围外,则控制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调节基料浓度至预定浓度范围,或控制所述换向阀组件使所述进料泵与所述包膜罐断开,然后控制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调节基料浓度至预定浓度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伸入所述基料储槽内且沿上下方向可活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基料浓度低于预定浓度范围,则下移所述搅拌件、向所述基料储槽内添加物料和/或减小搅拌件的搅拌速度;在基料浓度高于预定浓度范围,则上移所述搅拌件、减小向所述基料储槽内添加物料的速度和/或增大搅拌件的搅拌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定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的范围内,所述预定浓度范围在300g/L到550g/L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包膜装置100,
基料储槽1,基料储槽1的入口11,基料储槽1的出口12,
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搅拌件21,升降装置22,
进料泵3,进料泵3的入口31,进料泵3的出口32,
换向阀组件4,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第一出口42,第二出口43,第一开关阀44,第二开关阀45,
包膜罐5,浓度检测装置6,下料阀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在包膜过程中基料的浓度对包膜的效果、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料浓度的高低将影响包膜基料的分散性,从而影响包膜效果。同时,包膜浓度的高低将决定包膜批次的质量及包膜过程中水电气的消耗,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为了在包膜进料过程中控制好包膜基料的浓度,使包膜基料充分分散达到包膜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包膜基料的预定浓度一般控制在300g/L至550g/L的范围内。要实现包膜进料时基料浓度的连续精确测量,是包膜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难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中控制包膜进料浓度及进料量的应用。
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100。包膜装置100可用于钛白粉基料等的包膜。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100,包括:基料储槽1、进料泵3、换向阀组件4、包膜罐5以及浓度检测装置6。
具体而言,基料储槽1用于存储基料,基料储槽1具有入口11和出口12,在包膜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中,基料可以通过基料储槽1的入口11存储在基料储槽1内备用。基料储槽1连接有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用于调节基料浓度,从而更好地确保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进料泵3具有入口31和出口32,其中,进料泵3的入口31与基料储槽1相连。这样通过打开进料泵3,使得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能够先由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输送至进料泵3的入口31,再由进料泵3泵送至进料泵3的出口32。
换向阀组件4具有入口41、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选择性地与第一出口42和第二出口43中的至多一个连通。也就是说,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一出口42连通时,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二出口43断开;或者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二出口43连通时,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一出口42断开。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进料泵3的出口32相连,且换向阀组件4的第一出口42与基料储槽1的入口11相连。这样,当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一出口42连通时,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先由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输送至进料泵3的入口31,再由进料泵3泵送至进料泵3的出口32,经由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进入换向阀组件4的第一出口42,再进一步经由基料储槽1的入口11输送至基料储槽1内,这样可以对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进行循环混合,从而提高基料储槽1内基料浓度的均匀性。
当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二出口43连通时,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先由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输送至进料泵3的入口31,再由进料泵3泵送至进料泵3的出口32,经由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进入换向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43,由于包膜罐5与换向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43相连,使得基料能够进一步输送至包膜罐5内进行包膜处理。
浓度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通入包膜罐5的基料密度。这样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能够对通入包膜罐5内基料的密度进行检测,由于钛白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关联性,使得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可实现对基料浓度的连续监控,从而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100,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一出口42连通时,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二出口43断开,此时可对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进行循环混合,从而提高基料储槽1内基料浓度的均匀性。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二出口43连通时,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一出口42断开。又因包膜罐5与换向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43相连,使得基料能够进一步输送至包膜罐5内进行包膜处理。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能够对通入包膜罐5内基料的密度进行检测,由于钛白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关联性,使得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可实现对基料浓度的连续监控,从而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浓度检测装置6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浓度检测装置6串接在换向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43和包膜罐5之间。由此,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能够对通入包膜罐5内基料的密度进行检测,由于钛白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关联性,使得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可实现对基料浓度的连续监控,从而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选地,浓度检测装置6也可以设置在基料储槽1的入口11和出口12之间。具体地,浓度检测装置6可以设在基料储槽1内;或者浓度检测装置6串接在基料储槽1的出口12与进料泵3的入口31之间;或者浓度检测装置6串接在进料泵3的出口32和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之间等等。浓度检测装置6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设置。
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浓度检测装置6包括质量流量计,包膜装置100内置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的对照表(参照表1)。由此,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能够对通入包膜罐5内基料的密度进行检测,由于包膜装置100内置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的对照表,使得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可实现对基料浓度的连续监控,从而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表1基料的密度与浓度的对照表(部分)
序号 基料的密度(单位:g/cm3) 基料的浓度(单位:g/L)
1 1.27 356.1
2 1.28 369.3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基料储槽1的出口12和进料泵3的入口31之间串接有下料阀7。打开下料阀7时,使得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能够经由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输出至进料泵3的入口31,再由进料泵3泵送至进料泵3的出口32。
换向阀组件4包括:第一开关阀44和第二开关阀45。其中,第一开关阀44串接在进料泵3的出口32和基料储槽1的入口11之间。通过打开第一开关阀44,使得换向阀组件4的第一出口42与基料储槽1的入口11相连。由此,打开下料阀7,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可先由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输送至进料泵3的入口31,再由进料泵3泵送至进料泵3的出口32,经由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进入换向阀组件4的第一出口42,经由第一开关阀44,再进一步经由基料储槽1的入口11输送至基料储槽1内,这样可以对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进行循环混合,从而提高基料储槽1内基料浓度的均匀性。
第二开关阀45串接在进料泵3的出口32和包膜罐5之间。通过打开第二开关阀45,使得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与第二出口43连通,打开下料阀7,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先由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输送至进料泵3的入口31,再由进料泵3泵送至进料泵3的出口32,经由换向阀组件4的入口41进入换向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43,由于包膜罐5与换向阀组件4的第二出口43相连,使得基料能够进一步输送至包膜罐5内进行进一步地包膜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下料阀7可以用于调节基料从基料储槽1内输出的速度。
结合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包括搅拌件21和升降装置22,搅拌件21可旋转地设在基料储槽1内,而且升降装置22与搅拌件21相连,升降装置22用于驱动搅拌件21升降。搅拌件21伸入基料储槽1内,而且搅拌件21沿上下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可活动。这样,通过搅拌件21的上下移动可对沉淀在基料储槽1内底部的基料进行搅拌混合,从而提高基料储槽1内基料浓度的均匀性,进而能够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其中,搅拌件21可以为例如刮泥板等,搅拌件21可旋转地设在基料储槽1内,通过搅拌件21的旋转可以对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基料浓度的均匀性。升降装置22用于驱动搅拌件21上下移动,通过驱动搅拌件21在基料储槽1内上下移动,可以实现对基料浓度的相应调节。
另外,基料的浓度与搅拌件21的提升或降低呈联锁控制。通过搅拌件21的提升或降低可以实现对基料浓度的相应控制。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基料储槽1的出口12设在基料储槽1的底部(参照图1中基料储槽1的下部),基料储槽1的下部呈在从上向下的方向(参照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逐渐向内收缩的形状。由此,使得注入基料储槽1内的基料能够顺利地滑落至基料储槽1的底部,从而便于基料的进一步输送。
例如,结合图1,基料储槽1的下部的纵向截面可以呈倒梯形状、倒三角形状等,对应地,基料储槽1的下部可以呈倒锥台状、锥形状等。
另外,包膜装置100还包括进料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系统内置有包膜进料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系统与浓度检测装置6在外部连接,浓度联锁程序存储在进料控制系统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包膜装置为上述的包膜装置,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进料泵且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一出口连通对基料预混,预混预定时间后检测基料浓度,如果基料浓度达到预定浓度范围,则控制换向阀组件使进料泵向包膜罐输送基料。由此,通过对基料进行预混后,打开第二开关阀,使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二出口连通,从而使进料泵向包膜罐内输送基料。
具体地,换向阀组件包括: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其中,第一开关阀串接在进料泵的出口和基料储槽的入口之间。通过打开第一开关阀,使得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口与基料储槽的入口相连。由此,打开下料阀,基料储槽内的基料可先由基料储槽的出口输送至进料泵的入口,再由进料泵泵送至进料泵的出口,经由换向阀组件的入口进入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口,经由第一开关阀,再进一步经由基料储槽的入口输送至基料储槽内,这样可以对基料储槽内的基料进行循环混合,从而提高基料储槽内基料浓度的均匀性。
第二开关阀串接在进料泵的出口和包膜罐之间。通过打开第二开关阀,使得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第二出口连通,打开下料阀,基料储槽内的基料先由基料储槽的出口输送至进料泵的入口,再由进料泵泵送至进料泵的出口,经由换向阀组件的入口进入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由于包膜罐与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相连,使得基料能够进一步输送至包膜罐内进行进一步地包膜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包膜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其中,预定时间可在1小时到2小时的范围内,这样能够充分的对基料进行混合,从而提高基料浓度的均匀性。
例如,预定时间可以为1小时、1.5小时或2小时等。预定时间可根据基料的浓度及基料储槽的液位来确定。当基料的浓度较高或者基料储槽的液位较高时预定时间可适当延长,预定时间可为2.5小时、3小时、3.5小时等;当基料的浓度较低或者基料储槽的液位较低时预定时间可适当缩短,预定时间可为0.5小时、0.8小时等。
基料的预定浓度范围可以在300g/L到550g/L的范围内。优选地,基料的预定浓度范围可在450g/L到550g/L的范围内。由此,能够更好地确保包膜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例如,预定浓度可以为300g/L、330g/L、350g/L、380g/L、400g/L、430g/L、450g/L、480g/L、500g/L、530g/L或550g/L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所述换向阀组件可使包膜进料过程实现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工取样偏差及人为浓度测量的误差导致的包膜化学试剂添加过量或少量问题,保证了包膜的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另外,通过浓度的在线检测、控制,避免了因浓度偏差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不可控问题。
进一步地,包膜过程中持续监测向包膜罐输送的基料的浓度,如果浓度在预定浓度范围外,则控制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调节基料浓度至预定浓度范围,从而确保包膜的质量和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控制换向阀组件使进料泵与包膜罐断开,然后控制基料浓度调节装置调节基料浓度至预定浓度范围。由此,可提高包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搅拌件,搅拌件伸入基料储槽内且沿上下方向可活动,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基料浓度低于预定浓度范围时,则可以适当下移搅拌件、向基料储槽内添加物料(例如基料等)和/或减小搅拌件的搅拌速度,这样能够适当增加基料的浓度,以使基料的浓度在所述预定浓度范围内。这里,减小搅拌件的搅拌速度包括将所述搅拌件的搅拌速度减小为零的情况。
在基料浓度高于预定浓度范围时,则可以适当上移搅拌件、减小向基料储槽内添加物料的速度和/或增大搅拌件的搅拌速度。这样能够适当减小基料的浓度,以使基料的浓度在所述预定浓度范围内。这里,减小向基料储槽内添加物料的速度包括将向基料储槽内添加物料的速度减小为零的情况。
其中,基料的浓度与搅拌件的提升或降低呈联锁控制。也就是说,当所述基料的浓度高于基料的所述预定浓度时,浓度联锁程序启动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提升所述搅拌件的高度以降低基料的浓度;当基料的浓度低于基料的所述预定浓度时,浓度联锁程序启动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降低所述搅拌件的高度以提高所述基料的浓度。
当基料储槽内基料的液位高于锥形部分时可以采用搅拌件的提升或下降控制所述基料的浓度。当基料储槽锥形底部沉积大量基料,锥形部分的基料用搅拌件搅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向所述包膜罐中添加脱盐水的方法来降低基料的浓度。
其中,脱盐水指的是将所含易于除去的强电解质除去或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水。脱盐水中的剩余含盐量应在1毫克/升~5毫克/升之间。制取脱盐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蒸馏法,使含盐的水加热蒸发,将蒸气冷凝即得脱盐水;②离子交换法,使含盐的水通过装有泡沸石或离子交换剂的交换柱,钙、镁等离子留在交换柱上,滤过的水为脱盐水;③电渗析法,借离子交换膜对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两种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水中的阳、阴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阴、阳两极集中。于是膜间区成为淡水区,膜外为浓水区。从淡水区引出的水即为脱盐水。蒸馏法多用于实验室用来洗刷容器或制备溶液,适用于量不多纯度要求较高场所。离子交换法与电渗析法多用于化工业如锅炉用水可以减少结垢和腐蚀,适用于量大纯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钛白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关联性,将密度与浓度对照表输入控制程序中,当基料通过浓度检测装置时,检测出基料流过浓度检测装置时的瞬时密度,输出基料的浓度,实现了包膜进料过程中浓度的连续检测。
将进料浓度与搅拌件的提升或下降做成联锁控制,可实现包膜进料浓度的自动控制,保证了包膜基料的浓度。同时,通过连续监测进料过程中包膜浓度,通过对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可得出基料进料结束后溶质(二氧化钛,TiO2)的总累积质量,为包膜过程中包膜化学试剂的添加量提供了数据支撑,避免了人工取样偏差及人为浓度测量的误差导致的包膜化学试剂添加过量或少量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首先实现了包膜基料浓度检测的连续、准确,使包膜进料过程实现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工取样偏差及人为浓度测量的误差导致的包膜化学试剂添加过量或少量问题,保证了包膜的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其次,通过浓度的在线检测、控制,避免了因浓度偏差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不可控问题。
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当基料储槽1内基料的液位高于锥形部分时可以采用搅拌件21的提升或下降控制所述基料的浓度。
具体而言,在包膜进料操作过程中,先打开基料储槽下料阀7,后启动包膜进料泵3,同时打开第一开关阀44(例如回流阀),对基料储槽基料循环1.5小时实现基料在基槽储槽1内预混,后打开第二开关阀45(例如包膜进料阀),同时关闭第一开关阀44(例如回流阀)向包膜罐5进料,进料过程中由浓度检测装置6测得密度同时将对应浓度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当基料的浓度高于包膜要求浓度(300g/L~550g/L)时,浓度联锁程序启动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提升搅拌件21的高度以降低进料浓度;当基料的浓度低于包膜要求浓度时,浓度联锁程序启动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降低搅拌件21的高度以使基料浓密进料。基料的浓度与基料浓度调节装置2(提升或降低)联锁控制,实现了整个进料浓度的自动、可变控制。
进料结束后,包膜装置100将根据进料过程中浓度检测装置6检测的浓度计算出本次进料的平均浓度,再根据浓度检测装置6累积进料体积计算出本次进料TiO2的总量,浓度检测装置6检测密度的方法实现基料在整个包膜进料过程中浓度的连续监控,可变控制,从而使整个进料过程实现自动可控。
实施例二:
当基料储槽1锥形底部沉积大量基料,锥形部分的基料用搅拌件21搅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向包膜罐5中添加脱盐水的方法来降低基料的浓度。
具体而言,在包膜进料操作过程中,进料前先启动包膜进料泵3,通过切换换向阀体组件4来实现基料在基槽储槽1内预混,循环1.5h后再切换换向阀体组件4往包膜罐5进料。进料过程中由浓度检测装置6测得密度,通过对照钛白粉基料密度与浓度对照表实时监测基料浓度。当基料的浓度高于包膜要求浓度时,通过往包膜罐5里加脱盐水来稀释。通过搅拌使基料在包膜罐5内充分混合均匀。当基料的浓度低于包膜要求浓度时,可以通过降低与基料储槽1相连的搅拌件21的高度使基料浓密或停止进料。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检测密度的方法可以实现基料在整个进料过程中浓度得到实时监控,从而使包膜基料浓度实现可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包膜基料浓度的检测,通过浓度检测装置6检测密度的方法实现了连续、自动检测,而钛白粉基料的密度与浓度之间存在关联性,操作人员通过密度与浓度对照表可以实时确定包膜基料的浓度,很好地控制包膜的进料过程,保证了包膜基料的浓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首先实现了包膜基料浓度检测的连续、准确,使包膜进料过程得到可控。其次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料储槽,所述基料储槽用于存储基料,所述基料储槽连接有用于调节基料浓度的基料浓度调节装置;
进料泵,所述进料泵的入口与所述基料储槽相连;
换向阀组件,所述换向阀组件具有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换向阀组件的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中的至多一个连通,所述换向阀组件的入口与所述进料泵的出口相连,且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基料储槽的入口相连;
包膜罐,所述包膜罐与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相连,
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通入所述包膜罐的基料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串接在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口和所述包膜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检测装置包括质量流量计,所述包膜装置内置有所述基料的密度与浓度的对照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储槽的出口和所述进料泵的入口之间串接有下料阀,所述换向阀组件包括: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串接在所述进料泵的出口和所述基料储槽的入口之间;
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串接在所述进料泵的出口和所述包膜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浓度调节装置包括搅拌件和升降装置,所述搅拌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基料储槽内,且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搅拌件相连,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件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储槽的出口设在所述基料储槽的底部,所述基料储槽的下部呈在从上向下的方向上逐渐向内收缩的形状。
CN201620931945.XU 2016-08-24 2016-08-24 包膜装置 Active CN205965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1945.XU CN205965712U (zh) 2016-08-24 2016-08-24 包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1945.XU CN205965712U (zh) 2016-08-24 2016-08-24 包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65712U true CN205965712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4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31945.XU Active CN205965712U (zh) 2016-08-24 2016-08-24 包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65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0995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包膜装置及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0995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 包膜装置及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4037851B4 (de) Behältersystem mit mehreren Behältern und Steuerverfahren hierfür
CN112591697B (zh) 一种营养液的自动配制与灌装装置
CN205965712U (zh) 包膜装置
CN212663252U (zh) 一种乙醇智能调配系统
CN103920409A (zh) 一种pam固体药剂在线自动配制投加设备
CN102179195B (zh) 一种泡浆罐及使用该泡浆罐进行泡浆的泡浆工艺
CN106110995A (zh) 包膜装置及包膜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8824888U (zh) 一种毛刷加工自动配比灌胶机
CN219836636U (zh) 控制系统及浮沉仪
CN111748808A (zh) 一种控制钝化液中葡萄糖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1530337A (zh) 一种电解铜箔添加剂添加装置
CN205905198U (zh) 一种废浆自动配制装置
CN202666733U (zh) 涂布机的配料装置
CN217594330U (zh) 一种自动调节盐度的盐水配比系统
CN210367941U (zh) 实验室铜电解装置
CN205711363U (zh) 碳纤维上浆系统
CN212236714U (zh) 基于燃煤机组脱硫塔运行工况的加药装置
CN109143955A (zh) 一种白酒自动选择收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824368U (zh) 一种二氧化钛溶液浓度调节装置
CN208959822U (zh) 一种用于食品生产的称重配料装置
CN209098830U (zh) 排放废水的铜回收系统
CN209685336U (zh) 一种偏钛酸在线浓度调节装置
CN106966421A (zh) 药用硫酸钡自动控制生产工艺
CN208601716U (zh) 一种混凝土存储装置
CN207441271U (zh) 一种电化学降解中低放射性有机废液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