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9306U - 聚能环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聚能环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9306U
CN205939306U CN201620878709.6U CN201620878709U CN205939306U CN 205939306 U CN205939306 U CN 205939306U CN 201620878709 U CN201620878709 U CN 201620878709U CN 205939306 U CN205939306 U CN 205939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gathering ring
gas
hole
annular s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87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平
孙娅丽
林玉绵
叶伟林
陈云
刘书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8787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9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9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93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能环和燃气灶,该聚能环包括聚能环形板,聚能环形板设有通气孔,通气孔沿聚能环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聚能环形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聚能环,位于聚能环形板外侧的空气会通过通气孔进入聚能环形板的中部,并与燃气混合,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充分性,从而提高了燃气燃烧的充分性,减少了产生黄焰的几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燃气灶具有上述聚能环。

Description

聚能环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能环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在燃气灶的盛液盘上增加一个聚能环,该聚能环由聚能环形板构成,使得燃烧器被其包围,在燃气燃烧的时候就能减少流入到空气中的热量,提高燃烧的热效率。
但是,聚能环的聚能环形板为实板,聚能环形板阻挡了空气进入燃烧器,燃气燃烧不够充分,较易产生黄焰。
另外,由于燃烧器位于盛液盘的中部,聚能环的下端直接与盛液盘接触,聚能环与盛液盘接触的位置缺少空气进入燃烧器的通道,导致燃气燃烧不够充分,较易产生黄焰。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聚能环,以提高燃气燃烧的充分性,减少产生黄焰的几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能环,以提高燃气燃烧的充分性,减少产生黄焰的几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聚能环的燃气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能环,包括聚能环形板,所述聚能环形板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所述聚能环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聚能环形板。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聚能环形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靠近所述聚能环形板轴线的一端为孔内端,所述通气孔的远离所述聚能环形板轴线的一端为孔外端,所述孔内端的端面小于所述孔外端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自所述孔内端至所述孔外端渐扩。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为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具有:相对分布的孔底壁和孔顶壁,两端分别与所述孔底壁和所述孔顶壁相连的两个孔侧壁;其中,所述孔底壁位于所述孔顶壁靠近所述聚能环形板底端的一侧;两个所述孔侧壁相对分布,所述孔侧壁为弧形面,且两个所述孔侧壁向同一方向凸出。
优选地,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聚能环形板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聚能环为搪瓷件,且所述搪瓷件的金属部为铸造件。
优选地,上述聚能环还包括:设于所述聚能环形板,且用于与分火器凹凸配合的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能环,通过在聚能环形板上设置通气孔,且该通气孔沿聚能环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聚能环形板,则聚能环形板外侧的空气会通过通气孔进入聚能环形板的中部,并与燃气混合,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充分性,从而提高了燃气燃烧的充分性,减少了产生黄焰的几率。
基于上述提供的聚能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聚能环,所述聚能环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聚能环。
优选地,所述燃气灶的分火器与所述燃气灶的盛液盘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环与所述分火器固定连接,且所述聚能环与所述盛液盘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与所述盛液盘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环与所述分火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聚能环与所述分火器通过凹凸配合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的外壁设有凸起,所述聚能环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聚能环的周向依次分布。
优选地,所述凸起距所述分火器的底端具有预设距离,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聚能环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燃气灶的锅支架的支撑板位于所述聚能环的上方,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聚能环之间具有间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分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分火器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分火器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分火器与聚能环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分火器与聚能环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分火器与聚能环装配后的俯视图。
上图1-14中:
1为聚能环、11为聚能环形板、12为通气孔、121为孔内端、122为孔外端、123为孔顶壁、124为孔底壁、125为孔侧壁、13为凹槽、2为锅支架、21为支撑板、3为盛液盘、4为面板、5为分火器、51为凸起、6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包括聚能环形板11,该聚能环形板11设有通气孔12,该通气孔12沿聚能环形板11的厚度方向贯穿聚能环形板11。
可以理解的是,聚能环形板11的厚度方向即为聚能环形板11的径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通过在聚能环形板11上设置通气孔12,且该通气孔12沿聚能环形板11的厚度方向贯穿聚能环形板11,则聚能环形板11外侧的空气会通过通气孔12进入聚能环形板11的内部,并与燃气混合,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充分性,从而提高了燃气燃烧的充分性,减少了产生黄焰的几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应用于燃气灶后,将燃烧时向外辐射的热量反射回锅底,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也减小了燃气燃烧时向外辐射的热量,防止了旋钮6过热。
上述聚能环中,通气孔12的数目越多,通气孔12的横截面越大,进气量越多。为了增加进气量,上述通气孔12至少为两个。为了实现均匀进气,从而便于保证混合均匀,上述通气孔12沿聚能环形板11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通气孔12为30个。
当然,也可选择通气孔12为一个,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通气孔12为一个时,可选择该通气孔12为环形孔,且环形孔与聚能环形板11共轴线。这样,也实现沿周向均匀进气。当然,通气孔12为环形孔时,也可选择环形孔至少为两个,且沿聚能环形板11的轴向依次分布。
为了减少聚能环形板11内的空气自通气孔12流出聚能环形板11,上述通气孔12靠近聚能环形板11轴线的一端为孔内端121,通气孔12的远离聚能环形板11轴线的一端为孔外端122,孔内端121的端面小于孔外端122的端面。可以理解的是,孔内端121的端面小于孔外端122的端面,是指孔内端121的端面面积小于孔外端122的端面面积。
上述通气孔12的结构,便于空气自通气孔12进入聚能环形板11内部,不便于空气自通气孔12流出聚能环形板11,有效保证了空气充足,进一步降低了出现黄焰的几率,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
为了便于设置上述通气孔12,上述通气孔12自孔内端121至孔外端122渐扩。当然,也可选择通气孔12为台阶孔,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聚能环中,通气孔12可为圆孔、条形孔或者环形孔等。为了方便设置,优先选择通气孔12为条形孔。
具体地,通气孔12具有:相对分布的孔底壁124和孔顶壁123,两端分别与孔底壁124和孔顶壁123相连的两个孔侧壁125;其中,孔底壁124位于孔顶壁123靠近聚能环形板11底端的一侧;两个孔侧壁125相对分布。
为了使空气易流入聚能环形板11而不易流出聚能环形板11,上述孔侧壁125为弧形面,且两个孔侧壁125向同一方向凸出。对于孔侧壁125的弧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通气孔12的孔侧壁125的凸出方向一致。这样,便于设置,方便了生产。
上述通气孔12为条形孔时,条形孔沿聚能环形板11的轴向延伸,方便了进气。当然,也可选择条形孔沿聚能环形板11的周向延伸,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保证聚能环的性能,上述聚能环为搪瓷件,且该搪瓷件的金属部为铸造件。具体地,上述聚能环通过铸造成型,且经过搪瓷处理。这样,较易保证聚能环耐高温耐腐蚀。
为了实现空气自聚能环的底部进入,上述聚能环用于安装在燃气灶的分火器5上。由于分火器5与盛液盘3之间具有间隙,则聚能环与盛液盘3之间也能够具有间隙,从而实现空气自聚能环和盛液盘3之间的间隙进入,进一步保证了空气的充足性,从而提高了燃气燃烧的充分性,降低了产生黄焰的几率。
具体地,上述聚能环还包括:设于聚能环形板11,且用于与分火器5凹凸配合的配合部。相应地,分火器5也设有与配合部凹凸配合的结构。该配合部可为凹槽13,也可为凸起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然,也选择采用其他方式、结构将聚能环安装在分火器5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聚能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如图6-14所示,该燃气灶包括聚能环1,该聚能环1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聚能环。
由于上述聚能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燃气灶具有上述聚能环,则上述燃气灶也具有相应地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上述燃气灶中,面板4设有旋钮6,该旋钮6用于孔火的大小和开启;盛液盘3固定于面板4上,锅支架2固定于面板4上。
优选地,上述燃气灶的分火器5与燃气灶的盛液盘3固定连接,聚能环1与分火器5固定连接,且聚能环1与盛液盘3之间具有间隙。可以理解的是,聚能环1向分火器5远离盛液盘3的一侧延伸。
对于聚能环1与盛液盘3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便于保证聚能环1与盛液盘3之间具有间隙,优先选择聚能环1与分火器5的固定连接位置距分火器5的底端具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进一步地,聚能环1与分火器5的固定连接位置,位于分火器5的高度方向的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分火器5的底端,是指分火器5靠近面板4的一端。
上述燃气中,实现了空气自聚能环1和盛液盘3之间的间隙进入,进一步保证了空气的充足性,从而提高了燃气燃烧的充分性,降低了产生黄焰的几率。
为了便于拆卸、维修和更换,上述分火器5与盛液盘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聚能环1与分火器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上述燃气灶,在使用聚能环1的时候需先将聚能环1放在分火器5上,再装锅支架2;若是装聚能环1则需将锅支架2先取下来再装聚能环1,在取聚能环1时需注意锅支架2的温度,以避免烫伤。
进一步地,上述聚能环1与分火器5通过凹凸配合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地,分火器5和聚能环1中,一者设有凸起51,另一者设有与凸起51配合的凹槽13。这样,方便了装配,简化了安装结构。当然,也可选择聚能环1与分火器5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件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实现对聚能环1进行轴向限位,上述凹槽13开设在聚能环1的外壁。
为了方便装配,分火器5的外壁设有凸起51,聚能环1设有与凸起51配合的凹槽13。对于凹槽13和凸起51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凹槽13为长方形槽、正方形槽、圆形槽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凸起51距分火器5的底端具有预设距离,且凹槽13位于聚能环1的底端。该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上述燃气灶,便于保证聚能环1与盛液盘3之间具有间隙。当然,也可选择凹槽13不设在聚能环1的底端,只有保证聚能环1与盛液盘3之间具有间隙即可。
优选地,凹槽13至少为两个,且沿聚能环1的周向依次分布。相应地,凸起51与凹槽13的数目相同且分布一致。这样,保证了聚能环1均匀受力,提高了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上述燃气灶的锅支架2的支撑板21位于聚能环1的上方,且支撑板21与聚能环1之间具有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板21的底面与聚能环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保证了空气流通,从而保证了燃气燃烧时空气充足,避免了产生黄焰,增加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对于支撑板21与聚能环1之间的间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燃气灶可为单眼灶、双眼灶或者多眼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聚能环,包括聚能环形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形板(11)设有通气孔(12),所述通气孔(12)沿所述聚能环形板(1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聚能环形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2)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聚能环形板(11)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2)靠近所述聚能环形板(11)轴线的一端为孔内端(121),所述通气孔(12)的远离所述聚能环形板(11)轴线的一端为孔外端(122),所述孔内端(121)的端面小于所述孔外端(122)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2)自所述孔内端(121)至所述孔外端(122)渐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2)为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2)具有:相对分布的孔底壁(124)和孔顶壁(123),两端分别与所述孔底壁(124)和所述孔顶壁(123)相连的两个孔侧壁(125);其中,所述孔底壁(124)位于所述孔顶壁(123)靠近所述聚能环形板(11)底端的一侧;两个所述孔侧壁(125)相对分布,所述孔侧壁(125)为弧形面,且两个所述孔侧壁(125)向同一方向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聚能环形板(11)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为搪瓷件,且所述搪瓷件的金属部为铸造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聚能环形板(11),且用于与分火器(5)凹凸配合的配合部。
10.一种燃气灶,包括聚能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1)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能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的分火器(5)与所述燃气灶的盛液盘(3)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环(1)与所述分火器(5)固定连接,且所述聚能环(1)与所述盛液盘(3)之间具有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5)与所述盛液盘(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聚能环(1)与所述分火器(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1)与所述分火器(5)通过凹凸配合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5)的外壁设有凸起(51),所述聚能环(1)设有与所述凸起(51)配合的凹槽(13)。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聚能环(1)的周向依次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1)距所述分火器(5)的底端具有预设距离,且所述凹槽(13)位于所述聚能环(1)的底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的锅支架(2)的支撑板(21)位于所述聚能环(1)的上方,且所述支撑板(21)与所述聚能环(1)之间具有间隙。
CN201620878709.6U 2016-08-12 2016-08-12 聚能环和燃气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9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8709.6U CN205939306U (zh) 2016-08-12 2016-08-12 聚能环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8709.6U CN205939306U (zh) 2016-08-12 2016-08-12 聚能环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9306U true CN205939306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870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9306U (zh) 2016-08-12 2016-08-12 聚能环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9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202A (zh) * 2016-08-12 2016-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聚能环和燃气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202A (zh) * 2016-08-12 2016-1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聚能环和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694B (zh)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3431955U (zh) 一种灶用集热节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集热节能罩的灶具
CN106152202A (zh) 聚能环和燃气灶
CN104913303B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05939306U (zh) 聚能环和燃气灶
CN10838683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0566945A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780114A (zh) 外环火盖及燃气灶
CN104949161B (zh) 一种配置二次空气整流环的燃气灶具
CN110530021A (zh) 一种预热式燃烧盘管冷凝换热器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201281339Y (zh) 双环内焰燃烧器
CN212456843U (zh) 一种低压燃烧器
CN206247340U (zh) 分火器及燃气灶
CN213542468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8413398A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21298721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9295112U (zh) 一种八爪燃烧管
CN107366907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06122961A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灶
CN201731526U (zh) 一种双管红外线发热盘燃烧灶
CN205939255U (zh) 一种中式炒炉节能炉头
CN215982532U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1260944U (zh) 一种聚能圈和燃气灶炉头系统
CN218355811U (zh) 一种烧烤炉炉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