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8467U -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8467U
CN205938467U CN201620597564.2U CN201620597564U CN205938467U CN 205938467 U CN205938467 U CN 205938467U CN 201620597564 U CN201620597564 U CN 201620597564U CN 205938467 U CN205938467 U CN 205938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cavity
clamping head
oil pump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75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传顺
胡余生
魏会军
崔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975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8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8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8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其中,油泵组件包括:缸体,具有内腔;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内腔内,活塞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缸体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第一腔体连通;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缸体和活塞之间,其中,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为空腔,或者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为空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压缩机油泵装配过程复杂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背景技术
油泵是压缩机的一个重要部件,泵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润滑效果及密封效果。如果泵油量不足容易造成轴承部分磨损,除了增加额外功耗外还会造成摩擦副处温度上升,造成压缩机可靠性降低。目前旋转压缩机通常利用曲轴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实现泵油。对于直线压缩机,由于缺少了旋转电机旋转时的离心力,离心油泵就不再适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适用于直线压缩机的油泵。其中,直线压缩机油泵固定在压缩机下壳底部,通过一根吸油管将泵体与油泵相连,利用泵体振动带动油泵活塞运动,通过油泵气缸内压差的变化实现泵油。而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压缩机油泵部件较多,进而使得装配过程复杂,同时油泵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压缩机油泵装配过程复杂和陈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泵组件,包括:缸体,具有内腔;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内腔内,活塞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缸体上设置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第一腔体连通;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缸体和活塞之间,其中,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为空腔,或者弹性复位件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一腔体为空腔。
进一步地,缸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活塞和第一缸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活塞和第二缸体之间形成第二腔体,进油孔和出油孔设置在第一缸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缸体的内侧壁和活塞抵接。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缸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的第二端焊接在活塞上。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缸体的内侧壁和活塞抵接。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二缸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缸体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缸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第二缸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段,第一缸体套设在第二缸体外,并且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相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第一缸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环座,进油孔设置在第一安装环座上,油泵组件还包括:进油管,与第一安装环座嵌套配合;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进油管和第一安装环座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单向阀包括叠置的第一阀片和第一阀板。
进一步地,第一缸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环座,出油孔设置在第二安装环座的上,油泵组件还包括:出油管,与第二安装环座嵌套配合;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出油管和第二安装环座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单向阀包括叠置的第二阀片和第二阀板。
进一步地,进油管的中心轴线和出油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线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连接在压缩机本体上的油泵组件,油泵组件为上述的油泵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油泵组件包括缸体、活塞以及复位件。当直线压缩机运转时,直线压缩机的振动带动油泵组件的活塞往复运动。活塞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不断的改变第一腔体的大小从而实现泵油和输油的过程。上述油泵组件零部件较少,安装简单,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压缩机油泵装配过程复杂和陈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泵组件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油泵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泵组件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油泵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缸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进油孔;14、出油孔;15、第一缸体;151、第一螺纹段;152、第一安装环座;153、第二安装环座;16、第二缸体;161、第二螺纹段;163、通气孔;20、活塞;30、弹性复位件;40、进油管;50、第一单向阀;51、第一阀片;52、第一阀板;60、出油管;70、第二单向阀;71、第二阀片;72、第二阀板;100、压缩机本体;200、油泵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油泵组件包括缸体10、活塞20以及弹性复位件30。其中,缸体10具有内腔,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内腔内,活塞20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缸体10上设置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均与第一腔体11连通。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缸体10和活塞20之间,其中,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第一腔体11内,第二腔体12为空腔。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油泵组件包括缸体10、活塞20以及弹性复位件30。当直线压缩机运转时,直线压缩机的振动带动油泵组件的活塞20往复运动。活塞2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不断的改变第一腔体11的大小从而实现泵油和输油的过程。上述油泵组件零部件较少,安装简单,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压缩机油泵装配过程复杂和陈本较高的问题。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缸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的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活塞20和第一缸体15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1,活塞20和第二缸体1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2,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设置在第一缸体15的侧壁上。具体地,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均为一端开口的套筒结构,第一缸体15的开口端和第二缸体16的开口端互相套设从而使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和活塞20抵接。并且优选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上,并且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端焊接在活塞20上。上述结构使得第一缸体15、活塞20通过弹性复位件30被连接成一体结构,进而使得油泵组件的安装过程更加的简便。当然,也可以只将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上,或者只将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端焊接在活塞20上,上述结构也可以使得部件之间更加的紧凑。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151,第二缸体1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段161,第一缸体15套设在第二缸体16外,并且第一螺纹段151和第二螺纹段161相配合。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进而使得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之间便于安装和拆卸。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缸体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163。具体地,上述的通气孔163使得第二腔体12与外界连通,防止当活塞20在缸体10内移动时第二腔体12内的气体压缩从而对活塞20产生阻力影响。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缸体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环座152,进油孔13设置在第一安装环座152上。油泵组件还包括进油管40和。进油管40与第一安装环座152嵌套配合,第一单向阀50设置在进油管40和第一安装环座152之间。具体地,进油管40的端部套设在第一安装环座152外。同时,第一单向阀50的导通方向为由缸体10外至缸体10内的方向进行导通。
优选地,第一单向阀50包括叠置的第一阀片51和第一阀板5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缸体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环座153,出油孔14设置在第二安装环座153的上。油泵组件还包括出油管60和第二单向阀70。出油管60与第二安装环座153嵌套配合,第二单向阀70设置在出油管60和第二安装环座153之间。具体地,出油管60的端部嵌入至第二安装环座153外。同时,第二单向阀70的导通方向为由缸体10内至缸体10外的方向进行导通。
优选地,第二单向阀70包括叠置的第二阀片71和第二阀板7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进油管40的中心轴线和出油管60的中心轴线重合。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进油管40和出油管60之间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改变。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的油泵组件包括缸体10、活塞20以及弹性弹性复位件30。其中,缸体10具有内腔,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内腔内,活塞20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缸体10上设置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均与第一腔体11连通。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缸体10和活塞20之间,其中,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第一腔体11为空腔。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油泵组件包括缸体10、活塞20以及复位件30。当直线压缩机运转时,直线压缩机的振动带动油泵组件的活塞20往复运动。活塞2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不断的改变第一腔体11的大小从而实现泵油和输油的过程。上述油泵组件零部件较少,安装简单,进而降低制造成本。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压缩机油泵装配过程复杂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缸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的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活塞20和第一缸体15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1,活塞20和第二缸体16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2,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设置在第一缸体15的侧壁上。具体地,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均为一端开口的套筒结构,第一缸体15的开口端和第二缸体16的开口端互相套设从而使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连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缸体16的内侧壁和活塞20抵接。并且优选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二缸体16的内侧壁上,并且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端焊接在活塞20上。上述结构使得第二缸体16、活塞20通过弹性复位件30被连接成一体结构,进而使得油泵组件的安装过程更加的简便。当然,也可以只将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二缸体16的内侧壁上,或者只将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端焊接在活塞20上,上述结构也可以使得部件之间更加的紧凑。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151,第二缸体1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段161,第一缸体15套设在第二缸体16外,并且第一螺纹段151和第二螺纹段161相配合。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进而使得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之间便于安装和拆卸。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缸体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163。具体地,上述的通气孔163使得第二腔体12与外界连通,防止当活塞20在缸体10内移动时第二腔体12内的气体压缩从而对活塞20产生阻力影响。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缸体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环座152,进油孔13设置在第一安装环座152上。油泵组件还包括进油管40和。进油管40与第一安装环座152嵌套配合,第一单向阀50设置在进油管40和第一安装环座152之间。具体地,进油管40的端部套设在第一安装环座152外。同时,第一单向阀50的导通方向为由缸体10外至缸体10内的方向进行导通。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缸体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环座153,出油孔14设置在第二安装环座153的上。油泵组件还包括出油管60和第二单向阀70。出油管60与第二安装环座153嵌套配合,第二单向阀70设置在出油管60和第二安装环座153之间。具体地,出油管60的端部嵌入至第二安装环座153外。同时,第二单向阀70的导通方向为由缸体10内至缸体10外的方向进行导通。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进油管40的中心轴线和出油管60的中心轴线重合。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进油管40和出油管60之间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改变。
本申请的油泵组件具有以下特点:油活塞为圆柱型,与弹簧连接端部有一个凸起平台,用来支撑圆柱弹簧。二者装配时,可以将油活塞冷压到弹簧内圈,使两个零件以过盈方式配合;也可以将弹簧端部以焊接方式焊接到活塞上,比如可采用点焊或者激光焊等焊接方式将两个零件焊接到一起。弹簧的另外一端焊接到上端盖内壁上,焊接可以采用点焊或缝焊等焊接方式。这样,压缩机工作时油活塞会随着机体振动在水平方向振动,提供泵油能量。根据振动力学的特性,油活塞和上端盖优选使用密度较大、焊接性能较好金属件,比如45#钢等,这有利于增加活塞的惯性,提高油活塞的振动幅值,增加泵油量。下端盖可采用注塑成型,以降低整个油泵的重量和制造成本。下端盖的内径大于上端盖的内径,二者通过螺纹或胶粘等方式连接后形成腔体。除此之外,上端盖弹簧支座位置留有环形孔,以保证油活塞振动时该固定腔内部与压缩机壳体内部连通,可以避免油活塞振动时两端同时压缩气体,增加额外功耗。在油泵的中心轴线两侧分别布置有吸油组件和排油组件,润滑油的流动方向与油活塞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也即油活塞在竖直方向振动时,冷冻油在水平方向流动。吸油组件包括入口端盖、第一阀板和吸油阀片,随着活塞的运动当压缩机吸油时吸气阀打开,当压缩机排油时吸气阀关闭。排油组件包括出口端盖、第二阀板和排油阀片,随着活塞的运动当压缩机排油时排气阀打开,当压缩机吸油时排气阀关闭。入口端盖和出口端盖均可以采用注塑件成型。油泵装配时,入口端盖套在下端盖接口的外部,接口处压紧吸油阀片和第一阀板,然后在两个端盖的缝隙中用胶水密封。出口端盖套在下端盖接口的内部,接口处压紧排油阀片和第二阀板,然后在两个端盖的缝隙中用胶水密封即可,工艺性较好。
如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直线压缩机,根据本申请的直线压缩机的实施例包括压缩机本体100和连接在压缩机本体100上的油泵组件200,油泵组件200为上述的油泵组件。
如图7所示,压缩机本体100包括缸架,缸架由两部分组成:中心部分为气缸,外缘部分为支架。支架主要用于支撑电机及其它泵体零件;气缸为压缩制冷剂的工作腔,低压气体在此处经压缩形成高压气体,然后经端部的排气阀排出,进入管路系统形成制冷循环。气缸和支架可采用一体式铸造成型。
缸架边缘处设有油泵安装槽,用于安装和固定油泵。在端面支架和气缸连接处设有一个宽2~5mm,深10~25mm的环形油腔。冷冻油经油泵排出后,首先经支架内部直槽在环形油腔中储存,一方面可以降低缸头温度,有利于增加缸头的换热效果,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另一方面,环形油腔可以减少缸头组件的螺栓紧固时汽缸内孔的变形。然后进入缸架上的直槽,同时润滑油流入环形油腔,并在此处储液以吸收气缸壁面的热量,然后经斜槽进入到气缸内部环形油槽并在此处储油用来润滑气缸和活塞,最后由油路出口排出并回到压缩机下壳内。
当直线电机带动活塞在气缸内做水平往复运动时,会带动压缩机机芯振动,这种振动传递给固定于压缩机上的油泵油缸,使得油缸也做水平往复运动,在惯性力与弹簧的作用下,交替打开与关闭吸油阀和排油阀,润滑油经过吸油管被吸入与排出油缸,排出的油进入到压缩机内部,供给活塞与气缸的摩擦部分。
当机芯振动时,油活塞实际是静止的。根据相对运动的关系,选择机芯为参照物,则油泵的振动可以看做是油活塞相对油泵外壳的往复机械振动。油活塞与下端盖、吸油组件和排油组件一起形成油压缩腔。当活塞相对油泵外壳在水平方向上向左运动时,油压缩腔体积减小,腔内油压力升高,此时排油阀打开,吸油阀关闭,腔内的润滑油排出到油泵外部进入到缸架,沿着油路完成对摩擦副的润滑,并带走部分热量。当活塞相对油泵外壳在水平方向上向右运动时,油压缩腔体积增大,腔内油压力减小,此时排油阀关闭,吸油阀开启,压缩机壳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吸气阀吸入到油泵内部的压缩腔。随着油活塞水平方向的往复振动,油泵不断的吸油和排油,完成润滑油在压缩机内部的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10),具有内腔;
活塞(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活塞(20)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缸体(10)上设置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
所述进油孔(13)和所述出油孔(14)均与所述第一腔体(11)连通;
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所述缸体(10)和所述活塞(20)之间,
其中,所述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第二腔体(12)为空腔,或者所述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2)内,所述第一腔体(11)为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缸体(15)和第二缸体(16),所述活塞(20)和所述第一缸体(15)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1),所述活塞(20)和所述第二缸体(16)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2),所述进油孔(13)和所述出油孔(14)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15)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第二腔体(12)为空腔,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和所述活塞(2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活塞(2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2)内,所述第一腔体(11)为空腔,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缸体(16)的内侧壁和所述活塞(2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缸体(16)的内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0)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缸体(16)的内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151),所述第二缸体(1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段(161),所述第一缸体(15)套设在所述第二缸体(16)外,并且所述第一螺纹段(151)和所述第二螺纹段(161)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163)。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环座(152),所述进油孔(13)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环座(152)上,所述油泵组件还包括:
进油管(40),与所述第一安装环座(152)嵌套配合;
第一单向阀(50),设置在所述进油管(40)和所述第一安装环座(152)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50)包括叠置的第一阀片(51)和第一阀板(5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环座(153),所述出油孔(14)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环座(153)的上,所述油泵组件还包括:
出油管(60),与所述第二安装环座(153)嵌套配合;
第二单向阀(70),设置在所述出油管(60)和所述第二安装环座(153)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70)包括叠置的第二阀片(71)和第二阀板(72)。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40)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出油管(60)的中心轴线重合。
16.一种直线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100)和连接在所述压缩机本体(100)上的油泵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组件(200)为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泵组件。
CN201620597564.2U 2016-06-15 2016-06-15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Active CN205938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7564.2U CN205938467U (zh) 2016-06-15 2016-06-15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97564.2U CN205938467U (zh) 2016-06-15 2016-06-15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8467U true CN205938467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7564.2U Active CN205938467U (zh) 2016-06-15 2016-06-15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8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742A (zh) * 2016-06-15 2016-11-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KR20230147345A (ko) * 2022-04-14 2023-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일 피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니어 압축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742A (zh) * 2016-06-15 2016-11-1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KR20230147345A (ko) * 2022-04-14 2023-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일 피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613226B1 (ko) 2022-04-14 2023-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오일 피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니어 압축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2742B (zh)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CN205938467U (zh) 油泵组件及具有其的直线压缩机
CN101749241A (zh) 一种环形压缩机
CN205349734U (zh) 一种冰箱用立式两级旋转式压缩机
JP2016513766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その圧縮装置、エアコン
CN209621613U (zh) 一种储液器一体化的压缩机
CN104968937A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202391740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01187372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减噪结构
CN104632580A (zh) 密闭型压缩机及冰箱
CN209385342U (zh) 一种竖直油冷一体式螺杆压缩机
CN103410736B (zh)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6555102U (zh) 全封闭往复活塞式冰箱压缩机
CN205036581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6144792U (zh)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旋转活塞压缩机
CN205135998U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05401117U (zh) 一种新型高效回转式压缩机
CN204942021U (zh) 离心压缩机及具有其的房间空调器
CN204941942U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压缩组件
CN204113659U (zh) 压缩机
CN105090031A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6092420U (zh) 一种卧式压缩机
CN207131584U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203146327U (zh) 涡旋压缩机
CN205559277U (zh)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