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2519U -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2519U
CN205932519U CN201620822608.7U CN201620822608U CN205932519U CN 205932519 U CN205932519 U CN 205932519U CN 201620822608 U CN201620822608 U CN 201620822608U CN 205932519 U CN205932519 U CN 205932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o
blanking
blanking rack
tremie pipe
s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26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成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226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2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2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25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筒仓进料机构。其包括沿筒仓的侧壁环绕的环形轨道,和两端支撑在所述环形轨道上且可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的第一落料架,所述第一落料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上料输送带输送的储料并向所述筒仓内落料的可伸缩的第一下料管。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配仓平仓过程中,所述储料采用抛洒的形式进料,相互间容易产生碰撞发生损坏,甚至爆炸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减少所述储料之间及储料与筒仓内壁的相互碰撞,确保储料进料质量更好且更加安全的筒仓进料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筒仓广泛应用于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和粮食等工业系统,用来存储原材料、燃料、粮食、工业品和半成品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筒仓的容量要求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筒仓的利用率,缩小占地面积,提高筒仓作业自动化水平,是我国筒仓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058268A,公开了一种立筒粮仓配仓平仓方法与装置。粮仓配仓平仓方法为将从立筒粮仓顶部连续送入的粮食首先送入靠近仓壁的A点位置,逆时针旋转布粮约180度,布粮点向粮仓中心移动一段距离,再顺时针旋转布粮约180度,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布粮点到达粮仓中心点附近的B点位置,完成粮仓半圆面的布粮配仓;然后,将布粮点移动到靠近仓壁的C点位置,逆时针旋转布粮约180度,布粮点向粮仓中心移动一段距离,再顺时针旋转布粮约180度,重复上述动作后,布粮点到达粮仓中心点附近的D点位置,完成粮仓另外半圆面的配仓布粮;此时,将布粮点再次移动到靠近仓壁的A点位置,重复前叙动作,直至粮仓装满,完成配仓布粮;接着,在A点与D点位置分别设置右刮板和左刮板,右刮板从A点移动到B点,左刮板从D点移动到C点,完成一定面积的平仓,接下来,右左刮板围绕粮仓中心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右刮板从B点转动到B1点,左刮板同步运动,然后,右刮板从B1点移动到A1点,再次完成一定面积的平仓,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右左刮板围绕粮仓中心逆时针转过180度,右刮板到达D点位置,完成全部仓面的平仓;粮仓配仓平仓装置包括仓体和位于顶部的进料筒,在立筒粮仓的顶部有回转装置、皮带送料装置和平仓装置,回转装置与进料筒连接,皮带送料装置位于回转装置的下方,与回转装置连接,平仓装置位于皮带送料装置的两头,与皮带送料装置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的立筒粮仓配仓平仓方法与装置,储料采用抛洒的形式落料,在落料过程中,储料在落下时与所述粮仓内的储料及筒仓内壁发生碰撞,造成储料的破损,影响储料储存质量。而且,如果利用此配仓平仓方法与装置存储其他储料,会因储料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热量,例如煤块,进而有可能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产品的配仓平仓过程中,所述储料采用抛洒的形式进料,相互间容易产生碰撞发生损坏,甚至爆炸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减少所述储料之间及储料与筒仓内壁的相互碰撞,确保储料进料质量更好且更加安全的筒仓进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筒仓进料机构,包括沿筒仓的侧壁环绕的环形轨道,还包括两端支撑在所述环形轨道上且可沿所述环形轨道滑动的第一落料架,所述第一落料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上料输送带输送的储料并向所述筒仓内落料的可伸缩的第一下料管。
其中,所述第一落料架绕所述环形轨道中心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落料架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轨道中心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下料管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料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上料输送带之间设有第一落料通道,所述第一落料通道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一下料管的数量,所述第一落料架适于旋转至所述第一落料通道与所述第一下料管轴线一一重合用于将所述储料引入所述筒仓内。
其中,还包括第二落料架,所述第二落料架两端支撑于所述环形轨道上,与所述第一落料架同步运动且交叉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落料架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下料管和可在所述第二落料架上滑动的送料车,所述送料车用于接收所述上料输送带输送的储料并通过所述第二下料管向所述筒仓内落料。
其中,所述上料输送带和所述送料车之间设有第二落料通道,用于将所述上料输送带上的储料通过所述送料车引入所述第二下料管内。
其中,所述第二落料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落料架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第二落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落料架的中心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第二落料架在中心位置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上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落料架的中心同轴的转盘,所述转盘包括位于上部的与所述第二落料通道连接的圆形的支撑部,位于下部的与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第二落料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周向分布的辐条。
其中,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为若干从上到下径向尺寸依次增大且逐级嵌套的中空管。
其中,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
其中,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可向所述筒仓方向伸缩的伸缩架。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仓内的监控所述筒仓内的储料的容量并控制进料机构运动的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仓顶部的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仓进料机构,上料输送带输送的储料经所述第一下料管落料至所述筒仓内,所述储料在所述第一下料管内以流态化进入所述筒仓内,减少所述储料下落过程中所述储料之间的相互碰撞,有效的保护了所述储料的原始状态;且所述第一下料管为可伸缩的,即所述第一下料管的伸入所述筒仓的一端距离所述筒仓的底部或是筒仓内的所述储料高度可调,有效减少所述储料与筒仓底部或筒仓内壁或与所述筒仓内已有所述储料碰撞发生损坏,确保储料进料质量更好;降低了煤等易燃易爆的所述储料落下相互撞击而产生热量,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的概率;防止所述储料的质量有差别时,造成的所述储料质量分层的状况,如所述储料为粮食时,质量较好的粮食主要分布在落料口的正下方,较差的分布在四周;所述第一下料管可以密闭所述储料,有效防止所述储料落下时产生扬尘,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落料架绕所述环形轨道中心旋转,由所述第一落料架落下的所述储料可围绕所述筒仓的中心分布,所述储料的分布均匀。
3.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第一落料架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轨道中心重合时,所述储料的分布点可以涵盖所述筒仓的横向平面,所述储料落下时的分布最均匀,更加提高所述筒仓的容积率。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下料管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满足进料容积率的要求的基础上,减少设备的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下料管的设置,用于将所述储料引入所述第一下料管内,防止所述储料在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第一下料管之间的间隙抛洒至所述筒仓内,影响所述储料进料质量,且防止产生扬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落料架的设置,可以增加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第二落料架的结构强度,所述储料的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第二落料架不发生弯曲。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送料车用于接收所述上料输送带输送的储料并通过所述第二下料管向所述筒仓内落料,所述送料车可以根据所述筒仓内的所述储料的分布情况,选择凹陷于所述储料上表面的位置进行落料,增加所述筒仓内的所述储料的容积率。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落料通道的设置,用于将所述储料引入所述送料车上,防止所述储料在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送料车之间的间隙抛洒至所述筒仓内,影响所述储料进料质量,且防止产生扬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落料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落料架的中心位置,可以减少所述送料车在第二落料架的移动距离,增加所述筒仓的进料效率;所述第二落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落料架的中心重合,能够减少所述第二落料通道的制造成本,且所述储料可以在所述第二落料通道内直线落下,减少所述储料与所述第二落料通道之间的碰撞。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盘的设置,可以加强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第二落料架交叉设置的稳定性,有助于所述第一落料架和所述第二落料架的同步旋转运动;所述支撑部还起到固定所述第二落料通道,并保持所述第二落料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落料架的中心重合的作用。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为若干从上到下径向尺寸依次增大且逐级嵌套的中空管的设置,能够满足所述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伸缩功能,且尺寸较大的所述中空管嵌套在尺寸较小的所述中空管的外部,当落料时,可以减少所述储料移动到相邻嵌套的两所述中空管之间,影响所述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伸缩功能的情况;中空管选择横截面为圆形的结构,可以防止相互嵌套的中空管之间有夹角,在夹角处夹住所述储料而影响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伸缩功能。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平台的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料管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伸缩功能提供辅助,且工作人员可以随所述升降平台进入所述筒仓内检修维护。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伸缩架的设置,用于工作人员对所述筒仓内壁进行检修维护,以及对所述筒仓内壁挂结的所述储料的清理。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装置的设置,用于监控所述筒仓内的储料的容量并控制进料机构的运动,实现筒仓进料机构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减少人工成本。
15.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储料在进料过程中不产生扬尘,所述摄像头可以清楚的拍摄到所述筒仓内的情况,对所述筒仓内所述储料的容量等进行监控,减少人工监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方向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环形轨道;21-第一落料架;22-第二落料架;3-送料车;4-上料输送带;5-筒仓;6-第一落料通道;7-第二落料通道;8-转盘;81-支撑部;82-连接部;83-辐条;91-第一下料管;10-升降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筒仓进料机构,包括控制装置、环形轨道1和第一落料架21。
环形轨道1沿筒仓5的侧壁环绕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侧壁的顶侧,第一落料架21和第二落料架22作用给环形轨道1的力垂直向下,环形轨道1设置在顶侧可以为第一落料架21和第二落料架22提供最大的支撑力。
第一落料架2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环形轨道1上,且可沿所述环形轨道1滑动,所述第一落料架21绕所述环形轨道1中心旋转,此时为所述第一落料架21落下的所述储料围绕所述筒仓5的中心分布,为使所述储料落下时的分布最均匀,面积最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落料架21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轨道1中心重合。
所述第一落料架21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上料输送带4输送的储料并向所述筒仓5内落料的可伸缩的第一下料管9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满足进料容积率的要求下,所述第一下料管91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料架21上。当然也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为4个或6个。
在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上料输送带4之间设有第一落料通道6,所述第一落料通道6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的数量,所述第一落料架21适于旋转至所述第一落料通道6与所述第一下料管91轴线一一重合用于将所述储料引入所述筒仓5内。
在对筒仓5进料时,第一下料管91伸入至筒仓5的底部,储料由上料输送带4输送至筒仓5的顶部,由上料输送带4落下依次通过第一落料通道6和第一下料管91落入筒仓5内,当第一下料管91下底端接近储料的上表面时,第一落料架21旋转至第一下料管91与其他第一落料通道6的轴线一一重合,继续落料,至储料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时,第一下料管91的底端向上移动一定距离,重复前面操作,直至筒仓5内的储料的上表面等于筒仓5的额定高度,完成筒仓5的进料。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落料架22,所述第二落料架22两端支撑于所述环形轨道1上,与所述第一落料架21同步运动且交叉设置。所述第二落料架22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下料管和可在所述第二落料架22上滑动的送料车3,所述送料车3用于接收所述上料输送带4输送的储料并通过所述第二下料管向所述筒仓5内落料。
所述上料输送带4和所述送料车3之间设有第二落料通道7,用于将所述上料输送带4上的储料通过所述送料车3引入所述第二下料管内。所述第二落料通道7设置在所述第二落料架22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第二落料通道7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落料架22的中心重合。
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第二落料架22在环形轨道1的中心位置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上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落料架21的中心同轴的转盘8,所述转盘8包括位于上部的与所述第二落料通道7连接的圆形的支撑部81,位于下部的与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第二落料架2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82,和位于所述支撑部81和所述连接部82之间的周向分布的辐条83。
在对筒仓5进料时,第一下料管91伸入至筒仓5的底部,第一落料架21旋转至第一下料管91与其他第一落料通道6的轴线一一重合,此时,储料由上料输送带4输送至筒仓5的顶部,由上料输送带4落下依次通过第一落料通道6和第一下料管91落入筒仓5内,当第一下料管91下端接近储料的上表面时,向上缩回第一下料管91一定距离,直至筒仓5内的储料的上表面接近筒仓5的额定高度,此时,储料停止从第一落料通道6落下,送料车3滑动至第二落料通道7的下方,储料经第二落料通道7落在送料车3上,随送料车3落入至储料上表面的凹陷处,直至将储料的表面铺平至达到筒仓5内容量的额定高度,完成筒仓5的进料。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所述第二下料管为若干从上到下径向尺寸依次增大且逐级嵌套的中空管。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10。所述升降平台10上设置有可向所述筒仓5方向伸缩的伸缩架。
在升降平台10上还设有连接绳,在第一落料架21上设有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将连接绳卷起或放出的卷动机构。当筒仓5内的储料较少时,卷动机构放出连接绳,升降平台10向筒仓5内下降,此时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受自身重力因素伸入筒仓5内,在进料过程中,逐渐卷起连接绳,升降平台10向上移动,带到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底端向上移动,保持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底端可以有储料落入所述筒仓5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筒仓进料机构设置有控制装置,用于监控所述筒仓5内的储料的容量并控制进料机构运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仓5顶部的摄像头,因为采用可伸缩的下料管,因此在下料时,筒仓内不会有灰尘飞扬,摄像头的安装便可用于观察筒仓内的具体情况。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落料通道6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的数量,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落料通道6和所述第一下料管91为4个,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第一落料通道6的设置与所述述第一下料管91相适配,减少筒仓进料机构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所述第二下料管为若干从下到上周向尺寸依次增大且逐级嵌套的中空管。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管的横截面可以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第二落料架22的中心位置交叉,但交叉位置偏离环形轨道1的中心。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筒仓进料机构,包括沿筒仓(5)的侧壁环绕的环形轨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支撑在所述环形轨道(1)上且可沿所述环形轨道(1)滑动的第一落料架(21),所述第一落料架(21)上设有至少一个接收上料输送带(4)输送的储料并向所述筒仓(5)内落料的可伸缩的第一下料管(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架(21)绕所述环形轨道(1)中心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架(21)的中心与所述环形轨道(1)中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落料架(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上料输送带(4)之间设有第一落料通道(6),所述第一落料通道(6)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的数量,所述第一落料架(21)适于旋转至所述第一落料通道(6)与所述第一下料管(91)轴线一一重合用于将所述储料引入所述筒仓(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落料架(22),所述第二落料架(22)两端支撑于所述环形轨道(1)上,与所述第一落料架(21)同步运动且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落料架(22)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二下料管和可在所述第二落料架(22)上滑动的送料车(3),所述送料车(3)用于接收所述上料输送带(4)输送的储料并通过所述第二下料管向所述筒仓(5)内落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带(4)和所述送料车(3)之间设有第二落料通道(7),用于将所述上料输送带(4)上的储料通过所述送料车(3)引入所述第二下料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落料通道(7)设置在所述第二落料架(22)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第二落料通道(7)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落料架(22)的中心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第二落料架(22)在中心位置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上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落料架(21)的中心同轴的转盘(8),所述转盘(8)包括位于上部的与所述第二落料通道(7)连接的圆形的支撑部(81),位于下部的与所述第一落料架(21)和所述第二落料架(22)固定连接的连接部(82),和位于所述支撑部(81)和所述连接部(82)之间的周向分布的辐条(8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为若干从上到下径向尺寸依次增大且逐级嵌套的中空管。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或11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管(91)和/或所述第二下料管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10)上设置有可向所述筒仓(5)方向伸缩的伸缩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8或9或11或13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仓(5)内的监控所述筒仓(5)内的储料的容量并控制进料机构运动的控制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筒仓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仓(5)顶部的摄像头。
CN201620822608.7U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2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2608.7U CN205932519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2608.7U CN205932519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2519U true CN205932519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2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260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2519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25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4942A (zh) * 2017-09-22 2017-12-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煤粉铵油炸药的上料系统及方法
CN107720318A (zh) * 2017-10-31 2018-02-23 北京中荣慧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筒仓和多样筒仓物料存储系统
CN113200288A (zh) * 2021-04-07 2021-08-03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煤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4942A (zh) * 2017-09-22 2017-12-2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煤粉铵油炸药的上料系统及方法
CN107720318A (zh) * 2017-10-31 2018-02-23 北京中荣慧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筒仓和多样筒仓物料存储系统
CN113200288A (zh) * 2021-04-07 2021-08-03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煤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2519U (zh) 一种筒仓进料机构
CN101687602B (zh) 用于钢铁原料的堆取料系统和堆积方法
CN206307714U (zh) 水平移动式自动翻转台
CN104176425B (zh) 双向输送带式输送机
CN106001322A (zh) 螺旋箍筋连续同步加工机及加工方法
CN207206773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线
CN106827248A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线
CN107447997A (zh) 砌墙机
CN106743694A (zh) 一种物料包垛码机
CN107176405B (zh) 一种建材自动存放装置
CN208585791U (zh) 电池盒输送装置及电池片上料输送机
CN205837975U (zh) 一种酸循环全自动上下料输送线
CN108759435B (zh) 多层翻板式粮食烘干机
CN203199686U (zh) 仓贮料的集成回收处理系统
CN202162887U (zh) 建筑墙板的生产装置
CN205294338U (zh) 散状物料仓库全覆盖式自动布料装置
CN102815469B (zh) 垂直给料贮矿仓机构
CN110697436A (zh) 一种水平旋转的折叠臂输送机
CN202743759U (zh) 垂直给料贮矿仓机构
CN204714113U (zh) 可360°旋转出料的物料散装机
CN212151591U (zh) 一种涂料用灌装设备
CN21076301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钢管加工上下料机构
CN110386473A (zh) 圆形仓顶布料装置
CN209337345U (zh) 一种防跌落粉化的焦仓
CN209008956U (zh) 一种小型水果自动装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