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0900U -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 Google Patents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0900U
CN205930900U CN201620912617.5U CN201620912617U CN205930900U CN 205930900 U CN205930900 U CN 205930900U CN 201620912617 U CN201620912617 U CN 201620912617U CN 205930900 U CN205930900 U CN 205930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vehicle frame
mechanic
crossbeam
sid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26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体平
肖纪岭
刘雷雷
王运峰
刘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ed Label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ed Label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ed Label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ed Label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126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0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0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0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属于运输车辆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包括一对纵梁、一对边梁和将纵梁与边梁、纵梁两侧的边梁和边梁之间连接在一起的横梁,所述纵梁为一体结构,纵梁的腹板及后部设有多个圆形孔,所述圆形孔边缘向同一方向翻边;所述车架前部的牵引装置的矩形连接板的前部两角为外圆弧形边,连接板的后端边在两侧边缘向后延伸形成朝内的两内圆弧形边,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固定于纵梁;纵梁后部的悬架上的钢板弹簧固定点由前至后位置高度变高。

Description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属于运输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半挂汽车列车运输是现代道路物流运输中主要的组成部份,也是贵重轻型散装货物的长途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输,从各个物流点到物流中心、从各个物流中心再到物流点再到客户的货仓等等都离不开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输,随之国家政策引导及市场竞争其占有量逐年梯增。
目前传统的半挂运输车承载车架广泛采用:前后分体车架对接制作工艺,存在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设计承载力低;这种半挂运输车在投入市场使用后,中部车架下扰塌腰、前部车架上饶抬头严重、车体左右高低不平、端部掉角、车架断裂等一系列后续售后问题。给企业、用户带来一些声誉、使用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国内物流运输行业发展。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弊端,车企普遍采用大配置钢材消耗了来保证其质量,存在自重高;运输后能源消耗大。这样与国家现提倡的节能、降耗、环保政策相冲突。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半挂运输车的需求和应用也会更多,但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生产物资成本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严重压缩了企业和车主的利润空间,如何在保证半挂运输车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充分的增加运能降低运输成本成为了一个新的全社会性的课题,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类我们有必要为汽车运输的运能和用户的成本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解决半挂车架重量大、强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包括一对纵梁、一对边梁和将纵梁与边梁、纵梁两侧的边梁和边梁之间连接在一起的横梁,所述纵梁为一体结构,纵梁的腹板及后部设有多个圆形孔,所述圆形孔边缘向同一方向翻边;
所述车架前部的牵引装置的矩形连接板的前部两角为外圆弧形边,连接板的后端边在两侧边缘向后延伸形成朝内的两内圆弧形边,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固定于纵梁;
纵梁后部的悬架上的钢板弹簧固定点由前至后位置高度变高。
作为优选,所述纵梁的腹板上边缘设有上翼板,纵梁的腹板下边缘设有下翼板,上翼板宽度小于下翼板间的宽度,纵梁的下翼板在前后端部非承载部位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下翼板上,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横梁与纵梁和边梁间采用非贯穿式连接,纵梁间横梁的下部设加强横梁,纵梁与边梁间的横梁下部设有连接纵梁下部与边梁间的斜撑梁,加强横梁和斜撑梁都设有翻边孔。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纵梁后端部底边向下延伸与底边形成中心朝前方的弧形边,纵梁后端部截面竖向长度由后向前变小。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前部与中后部有起拱,车架前后的高度差为230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后部的悬架上的钢板弹簧固定点由前至后位置高度一次增高15mm。
作为优选,所述纵梁上的圆形孔的翻边后高度为5mm,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与纵梁上翼板和下翼板间满焊相连,横梁与纵梁的腹部间断续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翼板宽为115mm,下翼板宽为1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车架纵梁采用整体式结构形式,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性好;
2、车架采用前置中部分段起拱,前部车体采用载头结构形式。保证承载能力强。解决了满载后中部车架下扰塌腰、前部车架上饶抬头严重、车体左右高低不平、端部掉角行业课题性难题;
3、纵梁腹板采用圆型冲孔翻边结构形式,保证纵梁横向抗挠度好,解决了横向腹板起鼓制作难题;
4、纵梁采用上下翼板不等宽材料配置及下翼板非承载部位采用前后收窄结构形式,降低材料消耗、车体自重,效果明显;
5、车架整体采用非贯穿式横梁结构形式,对纵梁无损伤、受到集中载荷时不断裂;
6、牵引装置采用应力分散结构形式,避免长期高频率使用后应力集中断裂、开裂行业难题;
7、采用不等高悬架,来补偿与牵引车组成半挂汽车列车匹配制动性。平顺性好、货物运输安全性高;
8、车架后尾采用变截面局部背推式加强结构形式,解决了后部车架强度不足、端部掉角。
附图说明
图1是纵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架中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悬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牵引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纵梁的腹板截面图。
图7是纵梁后端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纵梁,2、边梁,3、横梁,4、圆形孔,5牵引装置,6连接板,7上翼板,8下翼板,9腹板,10加强横梁,11、斜撑梁,12、悬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包括一对纵梁、纵梁两侧的一对边梁和将纵梁与边梁、边梁和边梁之间连接在一起的横梁,所述纵梁为一体结构。整体式结构形式,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性好。在使用中遇到大载荷状态下不会发生断裂。
纵梁的腹板及后部设有多个圆形孔,所述圆形孔边缘向同一方向翻边。纵梁上的圆形孔的翻边后高度为5mm。圆型冲孔翻边结构形式,保证纵梁横向抗挠度好,解决了横向腹板起鼓制作难题;
车架前部的牵引装置的矩形连接板的前部两角为外圆弧形边,连接板的后端边在两侧边缘向后延伸形成朝内的两内圆弧形边,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固定于纵梁。牵引装置的连接板弧形边角应力分散,避免长期高频率使用后应力集中断裂、开裂难题。
纵梁后部的悬架上的钢板弹簧固定点由前至后位置高度变高。由前至后位置高度一次增高15mm。不等高悬挂能够补偿与牵引车组成半挂汽车列车匹配制动性的问题。而且平顺性好、货物运输安全性高;
纵梁的腹板上边缘设有上翼板,纵梁的腹板下边缘设有下翼板,上翼板宽度小于下翼板间的宽度,纵梁的下翼板在前后端布非承载部位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下翼板上。上翼板宽为115mm,下翼板宽为140mm。
纵梁的上下翼板不等宽材料配置及下翼板非承载部位采用前后收窄结构形式,降低材料消耗、车体自重,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横梁与纵梁和边梁间采用非贯穿式连接,纵梁间横梁的下部设加强横梁,纵梁与边梁间的横梁下部设有连接纵梁下部与边梁间的斜撑梁,加强横梁和斜撑梁都设有翻边孔。横梁与纵梁上翼板和下翼板间满焊相连,横梁与纵梁的腹部间断续焊接。非贯穿式横梁结构连接纵梁和边梁形式,对纵梁无损伤、受到集中载荷时不断裂。
纵梁后端部底边向下延伸与底边形成中心朝前方的弧形边,纵梁后端部截面竖向长度由后向前变小。该种变截面局部背推式加强结构形式,解决了后部车架强度不足、端部掉角问题。
车架前部与中后部有起拱,车架前后的高度差为230mm。前部车体采用载头结构形式。保证承载能力强。解决了满载后中部车架下扰塌腰、前部车架上饶抬头严重、车体左右高低不平、端部掉角行业课题性难题。
本实用新型半挂高承载轻量化车架在保证承载能力、结构牢靠的情况下,降低了材料消耗、车体自重,符合国家现提倡的节能、降耗、环保政策。解决了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设计承载力低、车体左右高低不平、端部掉角、车架断裂等一系列行业难解问题。
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保证运输易损货物的完整性、减少轮胎磨损,制作工艺操纵简单方便、质量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将该系列产品彻底改版。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创新设计。因而,广阔的推广使用价值。

Claims (9)

1.一种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包括一对纵梁、纵梁两侧的一对边梁和将纵梁与边梁、边梁和边梁之间连接在一起的横梁,所述纵梁为一体结构,纵梁的腹板及后部设有多个圆形孔,所述圆形孔边缘向同一方向翻边;
所述车架前部的牵引装置的矩形连接板的前部两角为外圆弧形边,连接板的后端边在两侧边缘向后延伸形成朝内的两内圆弧形边,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固定于纵梁;
纵梁后部的悬架上的钢板弹簧固定点由前至后位置高度变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的腹板上边缘设有上翼板,纵梁的腹板下边缘设有下翼板,上翼板宽度小于下翼板间的宽度,纵梁的下翼板在前后端布非承载部位的宽度小于中间部位,所述连接板固定于下翼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与纵梁和边梁间采用非贯穿式连接,纵梁间横梁的下部设加强横梁,纵梁与边梁间的横梁下部设有连接纵梁下部与边梁间的斜撑梁,加强横梁和斜撑梁都设有翻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后端部底边向下延伸与底边形成中心朝前方的弧形边,纵梁后端部截面竖向长度由后向前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车架前部与中后部有起拱,车架前后的高度差为2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后部的悬架上的钢板弹簧固定点由前至后位置高度一次增高1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纵梁上的圆形孔的翻边后高度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横梁与纵梁上翼板和下翼板间满焊相连,横梁与纵梁的腹部间断续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上翼板宽为115mm,下翼板宽为140mm。
CN201620912617.5U 2016-08-22 2016-08-22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Active CN205930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2617.5U CN205930900U (zh) 2016-08-22 2016-08-22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2617.5U CN205930900U (zh) 2016-08-22 2016-08-22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0900U true CN205930900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48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2617.5U Active CN205930900U (zh) 2016-08-22 2016-08-22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09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0637A (zh) * 2016-08-22 2016-12-21 山东红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CN108909857A (zh) * 2018-06-01 2018-11-30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管油田作业半挂运输车
US20220135137A1 (en) * 2020-11-04 2022-05-05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0637A (zh) * 2016-08-22 2016-12-21 山东红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CN106240637B (zh) * 2016-08-22 2019-01-25 山东红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CN108909857A (zh) * 2018-06-01 2018-11-30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管油田作业半挂运输车
US20220135137A1 (en) * 2020-11-04 2022-05-05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US11945506B2 (en) * 2020-11-04 2024-04-02 Manac Inc. Light-weight beam assembly and truck trailer us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0900U (zh)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US8201874B2 (en) Integral compartment vehicle body
CN106240637B (zh)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
CN208278162U (zh) 一种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
CN204527321U (zh) 一种矩形管式轻型半挂车架
CN104554445A (zh) 半挂车小鹅颈式组合焊接铝合金纵梁
CN207510505U (zh) 一种全铝车架梁
CN205239506U (zh) 铁路货车用钢地板平车车体
CN208731082U (zh) 连续管油田作业半挂运输车
CN215436614U (zh) 一种加宽半挂车车架及半挂车
CN204124224U (zh) 一种鞍式挂车牵引座
CN204323481U (zh) 半挂车小鹅颈式组合焊接铝合金纵梁
CN205668598U (zh) 一种低截面高度的半挂车鹅颈
CN201825145U (zh) 半挂车
CN106394680B (zh) 公铁两用车车架
CN205916197U (zh) 高承载一体轻量化车架纵梁
CN207697815U (zh) 一种反变形运输车底架
CN202753956U (zh) 重载罐车牵引梁结构
CN201419738Y (zh) 槽型纵梁半挂车
CN206781878U (zh) 半挂车车架及半挂车
CN206171569U (zh) 公铁两用车车架
CN213472682U (zh) 应用于冷藏半挂车的牵引盘结构
CN210793386U (zh) 一种低鹅颈骨架半挂车变截面鹅颈结构
CN204123913U (zh) 一种汽车牵引座
CN201092345Y (zh) 一种轻型半挂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