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0583U -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0583U
CN205930583U CN201620683982.3U CN201620683982U CN205930583U CN 205930583 U CN205930583 U CN 205930583U CN 201620683982 U CN201620683982 U CN 201620683982U CN 205930583 U CN205930583 U CN 205930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fixing device
support
harness fix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839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洋
吕洪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839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0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0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0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钣金件上,所述钣金件上设置有翻边,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线束固定部,支架固定在钣金件上且支架跨越翻边;线束固定部用于将线束固定在支架的远离翻边的一侧,以使得支架将翻边与线束隔离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管线布置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钣金翻边,很多时候管线布置无法避开钣金翻边,传统的布置方式为使用钣金卡钉跨越翻边,但这样会对钣金的保护层产生破坏,从而容易导致钣金锈蚀,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使管线安全跨过钣金翻边,同时不对钣金产生破坏的线束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线束固定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钣金件上,钣金件上设置有翻边,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在钣金件上且支架跨越翻边;线束固定部,线束固定部用于将线束固定在支架的远离翻边的一侧,以使得支架将翻边与线束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利用支架将管线与钣金翻边隔离,使管线能够安全跨过钣金翻边,同时,通过线束固定部将穿过支架的线束或管路固定贴紧在支架内侧,可解决线束或管路与钣金干涉的问题,从而实现对钣金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架包括支架底壁和从支架底壁的两个侧边缘向远离翻边的方向延伸的支架侧壁。
优选地,线束固定部设置在支架底壁的纵向两端。
优选地,线束固定部为弹性扎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还包括:保护上盖,保护上盖设置在支架上且与支架之间限定出线束通过空间。
优选地,保护上盖包括:上盖顶壁和从上盖顶壁的两个侧边缘朝向翻边的方向延伸的上盖侧壁,上盖侧壁与对应侧的支架侧壁固定。
进一步地,上盖侧壁与对应侧的支架侧壁通过卡扣固定。
优选地,线束固定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线束通过空间之外的两个端部。
优选地,支架底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钣金件固定的固定卡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线束固定装置100,支架1,支架底壁11,方形孔111,支架侧壁12,卡扣13,固定卡钉14,线束固定部2,保护上盖3,上盖顶壁31,上盖侧壁32,卡槽33,钣金件4,翻边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100。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100包括支架1和线束固定部2。
线束固定装置100固定在钣金件4上,钣金件4上设置有翻边5,线束固定装置100设置在翻边5上端且与翻边5上端保留一定间隙。
支架1固定在钣金件4上且支架1跨越翻边5,优选地,支架1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钣金件4固定,有利地,支架1可以是塑料件且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由此质量轻,成型工艺简单。
线束固定部2用于将线束固定在支架1的远离翻边5的一侧,以使得支架1将翻边5与线束隔离开,通过设置线束固定部2,使得跨过钣金件4的线束或管路排布更紧密,由此节省空间,同时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100,利用支架1将管线与钣金翻边5隔离,使管线能够安全跨过钣金翻边5,同时,通过线束固定部2将穿过支架1的线束或管路固定贴紧在支架1内侧,可解决线束或管路与钣金干涉的问题,从而实现对钣金的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支架底壁11和支架侧壁12,如图2所示,支架侧壁1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支架侧壁12分别从支架底壁11的两个侧边缘向上延伸,即向远离翻边5的方向延伸。
由此,支架底壁11和支架侧壁12将跨过钣金的线束或管路限制在支架底壁11和支架侧壁12形成的空间内,使线束或管路排布整齐。优选地,支架侧壁12与支架底壁11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线束固定部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线束固定部2分别设置在支架底壁11的纵向两端,并呈直线分布,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架底壁11的两端设有方形孔111,方形孔111可以为多个,多个方形孔111分别位于邻近支架底壁11的四个角处,线束固定部2穿过纵向布置的一对方形孔111,形成一横向贯通的圆环,线束或管路穿过线束固定部2形成的圆环后进行固定,从而排布紧密,装配牢固。优选地,线束固定部2可以为弹性扎带,这样可容纳多条管路,同时扎带具有弹性,从而扎带可以更好地匹配不同管线,使固定更加牢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束固定装置100还包括保护上盖3,保护上盖3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与支架1适配,且保护上盖3与支架1之间限定出线束通过空间,同时,两个线束固定部2分别位于线束通过空间之外的支架底壁11的两个端部。优选地,支架底壁11上设置有固定卡钉14,固定卡钉14呈杆状,用于将支架1与钣金件4固定,固定卡钉14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固定卡钉14分别位于线束通过空间之内的支架底壁11的两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保护上盖3包括上盖顶壁31和上盖侧壁32,进一步地,上盖侧壁32可以为两个,且两个上盖侧壁32分别从上盖顶壁31的两个侧边缘向下延伸,即朝向翻边5的方向延伸,优选地,上盖侧壁32与上盖顶壁31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侧壁32与对应侧的支架侧壁12固定,具体地,上盖侧壁32与对应侧的支架侧壁12通过卡扣13固定,如图2所示,支架侧壁12上设置有卡扣13,卡扣13可以为多个,多个卡扣13沿支架侧壁12的长度方向直线间隔分布,且靠近支架侧壁12的上端,卡扣13呈向外凸起的楔状。
优选地,卡扣13可与支架1一体成型,与支架1侧壁12对应的上盖侧壁32上设有卡槽33,卡槽33与卡扣13适配,优选地,卡槽33可以为多个,多个卡槽33沿上盖侧壁32的长度方向直线间隔分布,且靠近上盖侧壁32的下端,这样,保护上盖3与支架1装配时,支架侧壁12上的卡扣13伸出对应上盖侧壁32的卡槽33,由此连接牢靠。
也就是说,在线束或管路跨过钣金翻边5时,利用设在翻边5上的支架1使线束或管路与翻边5隔离,同时,利用支架底壁11上的线束固定部2将线束限制在支架底壁11和支架侧壁12所形成的空间内,使线束排布紧密有序,节省空间,通过将保护上盖3安装在支架侧壁12上,进一步限定了线束通过空间,使跨过钣金件4的线束或管路紧密排列,避免了与其他零部件的干涉和约束。
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固定装置100,利用支架1将线束或管路与钣金翻边5隔离,使管线能够安全跨过钣金翻边5,同时,通过线束固定部2将穿过支架1的线束或管路固定贴紧在支架1内侧,可解决线束或管路与钣金干涉的问题,从而实现对钣金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线束固定装置100,从而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可避免线束或管路与钣金干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钣金件上,所述钣金件上设置有翻边,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钣金件上且所述支架跨越所述翻边;
线束固定部,所述线束固定部用于将线束固定在所述支架的远离所述翻边的一侧,以使得所述支架将所述翻边与所述线束隔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底壁和从支架底壁的两个侧边缘向远离所述翻边的方向延伸的支架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支架底壁的纵向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为弹性扎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上盖,所述保护上盖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之间限定出线束通过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上盖包括:
上盖顶壁和从所述上盖顶壁的两个侧边缘朝向翻边的方向延伸的上盖侧壁,所述上盖侧壁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架侧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侧壁与对应侧的所述支架侧壁通过卡扣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线束通过空间之外的两个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钣金件固定的固定卡钉。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固定装置。
CN201620683982.3U 2016-06-30 2016-06-30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5930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3982.3U CN205930583U (zh) 2016-06-30 2016-06-30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83982.3U CN205930583U (zh) 2016-06-30 2016-06-30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0583U true CN205930583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1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83982.3U Active CN205930583U (zh) 2016-06-30 2016-06-30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05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0675A (zh) * 2021-05-19 2021-08-17 南京海勒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锂电池保护外壳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0675A (zh) * 2021-05-19 2021-08-17 南京海勒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锂电池保护外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4741B1 (en) Vehicle bumper assembly
CN205930583U (zh) 线束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966247A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170028895A1 (en) Multi-vehicle retention grommet
CN103269045A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CN102310820B (zh) 车辆用内装构件
CN20148665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保护支架
CN104340130B (zh) 一种物品固定吊钩总成
US7117908B1 (en) Propane tank covering device
CN203942225U (zh) 车用线束导向保护装置
CN207740081U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装置
CN206579562U (zh) 车辆及其后行李箱
US8052189B2 (en) Trim ring having reinforced snap posts
CN201633789U (zh) 一种行李箱盖板
CN204238642U (zh) 蛛片式防护栅栏
CN105971248A (zh) 可大容量布线的踢脚线及其组装方法
CN206579577U (zh) 一种用于客车的多功能窗上沿装饰盖板结构
CN106864388A (zh) 一种用于客车的多功能窗上沿装饰盖板结构
CN103359045B (zh) 安全带装置的防尘套
US10471908B2 (en) Load box rail trim with integrated structural features
CN207000287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和保险杠的连接机构
CN201049683Y (zh) 越野车前导流罩
CN206012399U (zh) 地毯总成和车辆
CN205524127U (zh) 安全带组件和具有该安全带组件的车辆
CN205726721U (zh) 电控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