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14672U -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14672U
CN205914672U CN201620641132.7U CN201620641132U CN205914672U CN 205914672 U CN205914672 U CN 205914672U CN 201620641132 U CN201620641132 U CN 201620641132U CN 205914672 U CN205914672 U CN 205914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neumatic cylinder
ejector beam
fixed plate
inner panel
mould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411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IF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IF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IF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IFU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411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14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14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14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包括气压缸、旋转机构和顶料杆,所述气压缸竖直布置,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顶端设置有顶料杆固定块,所述顶料杆固定块顶端设置有所述顶料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一些汽车冲压内部板件的模具,方便模具的取出,气压缸的活塞杆可驱动旋转机构实现顶升和旋转,旋转机构带动顶料杆将板件顶出模具外,不需人工取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使生产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一些内部板件通常会涉及到用模具进行加工,在现有技术的板件加工工序中,需要人工伸手到模具里面取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较低,且在取一些高张力板件时,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克服了人工取件效率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难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包括气压缸、旋转机构和顶料杆,所述气压缸竖直布置,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顶端设置有顶料杆固定块,所述顶料杆固定块顶端设置有所述顶料杆。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缸顶端设置有气压缸固定板,所述气压缸固定板与所述气压缸的缸筒固定连接,所述气压缸固定板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自由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端的旋转组件A;设置在气压缸固定板上端边缘的旋转组件B;与所述旋转组件A可转动连接的顶料杆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料杆固定板下端且与旋转组件B相配合的旋转臂。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组件A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端的两个耳板A,每个耳板A上均设置有一个通孔A,每个通孔A内均设置有一个可绕所述通孔A转动的旋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顶料杆固定板下端设置有两个与耳板A相对应的耳板B,每个耳板B上均设置有一个与通孔A相对应的通孔B,每个通孔B均与对应的旋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组件B为一带有圆柱体的固定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臂由竖直部和弯折部组成,所述竖直部与弯折部之间呈圆滑过渡,所述旋转臂上设置有旋转通道,所述旋转组件B上的圆柱体可沿所述旋转通道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臂的竖直部与弯折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气压缸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杆。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和气压缸固定板后伸到所述气压缸固定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一些冲压汽车内部板件的模具,方便板件的取出,通过气压缸对支撑板进行顶升,支撑板可带动旋转臂上升,旋转臂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沿旋转组件B发生旋转,同时带动顶料杆固定板旋转,顶料杆固定板带动顶料杆将板件顶出模具外,不需人工取件,操作方便且节省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使生产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气压缸;2-气压缸固定板;3-支撑板;4-旋转组件A;5-顶料杆固定板;6-旋转臂;601-旋转通道;7-旋转组件B;701-圆柱体;8-顶料杆固定块;9-顶料杆;1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适用于一些冲压汽车内部板件的模具,方便板件的取出,主要包括气压缸1、旋转机构和顶料杆9,所述气压缸1竖直布置,所述气压缸1的活塞杆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顶端设置有顶料杆固定块8,所述顶料杆固定块8顶端设置有所述顶料杆9。气压缸1启动后,气压缸1的活塞杆可驱动旋转机构实现顶升和旋转,旋转机构带动顶料杆9将板件顶出模具外,不需人工取件。在顶取板件较大的模具时,可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所述悬臂顶料机构。
所述气压缸1顶端设置有气压缸固定板2,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与所述气压缸1的缸筒固定连接,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气压缸1的活塞杆自由穿过的通孔。气压缸固定板2既不影响气压缸1活塞杆的顶升,又能在其上固定其他部件。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气压缸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支撑板3,初始状态时支撑板3位于气压缸固定板2的上端;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的旋转组件A4,旋转组件A4会跟随支撑板3一起移动;设置在气压缸固定板2上端边缘的旋转组件B7,所述旋转组件B7固定不动;与所述旋转组件A4可转动连接的顶料杆固定板5,所述顶料杆固定板5位于旋转组件A4的顶端;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料杆固定板5下端且与旋转组件B7相配合的旋转臂6。顶料杆固定块8设置在顶料杆固定板5的上端。气压缸1活塞杆启动时可驱动支撑板3上升,支撑板3带动旋转组件A4和顶料杆固定板5上升,旋转组件B7固定不动,设置在顶料杆固定板5下端的旋转臂6沿旋转组件B7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旋转臂6相对旋转组件B7发生转动,同时顶料杆固定板5绕旋转组件A4发生转动,从而带动顶料杆9发生角度变化,将板件顶出模具外。
所述旋转组件A4包括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的两个耳板A,每个耳板A上均设置有一个通孔A,每个通孔A内均设置有一个可绕所述通孔A转动的旋转轴。所述顶料杆固定板5下端设置有两个与耳板A相对应的耳板B,每个耳板B上均设置有一个与通孔A相对应的通孔B,每个通孔B均与对应的旋转轴固定连接。当旋转臂6带动顶料杆固定板5转动时,顶料杆固定板5通过旋转轴在耳板A的通孔A内的转动实现转动。
所述旋转组件B7为一带有圆柱体701的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气压缸固定板2上。所述旋转臂6由竖直部和弯折部组成,所述旋转臂6的竖直部与弯折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竖直部与弯折部之间呈圆滑过渡,所述旋转臂6上设置有旋转通道601,当旋转臂6随顶料杆固定板5上升时,所述旋转通道601可沿旋转组件B上的圆柱体701滑动上升,当旋转臂6上升至竖直部与弯折部的交接处位于圆柱体701处时旋转臂6开始发生旋转,接下来弯折部继续沿圆柱体701滑动时旋转臂6的旋转角度会越来越大,需注意的是旋转臂的旋转通道601的行程需大于气压缸的顶升行程,否则板件易被顶报废。所述顶料杆9包括固定部和顶料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顶料杆固定块8上,所述顶料部位于与旋转臂6的弯折部弯折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顶料部相对所述固定部向下倾斜,且所述顶料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向杆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3和气压缸固定板2后伸到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的下方。所述导向杆10位于气压缸固定板2下方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导向杆10可在气压缸1顶升支撑板3时起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支撑板3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摇摆和偏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压缸(1)、旋转机构和顶料杆(9),所述气压缸(1)竖直布置,所述气压缸(1)的活塞杆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顶端设置有顶料杆固定块(8),所述顶料杆固定块(8)顶端设置有所述顶料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缸(1)顶端设置有气压缸固定板(2),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与所述气压缸(1)的缸筒固定连接,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气压缸(1)的活塞杆自由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气压缸(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支撑板(3);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的旋转组件A(4);设置在气压缸固定板(2)上端边缘的旋转组件B(7);与所述旋转组件A(4)可转动连接的顶料杆固定板(5);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料杆固定板(5)下端且与旋转组件B(7)相配合的旋转臂(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A(4)包括设置在支撑板(3)上端的两个耳板A,每个耳板A上均设置有一个通孔A,每个通孔A内均设置有一个可绕所述通孔A转动的旋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杆固定板(5)下端设置有两个与耳板A相对应的耳板B,每个耳板B上均设置有一个与通孔A相对应的通孔B,每个通孔B均与对应的旋转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B(7)为一带有圆柱体(701)的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6)由竖直部和弯折部组成,所述竖直部与弯折部之间呈圆滑过渡,所述旋转臂(6)上设置有旋转通道(601),所述旋转组件B上的圆柱体(701)可沿所述旋转通道(601)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6)的竖直部与弯折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与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之间设置有导向杆(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0)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向杆(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3)和气压缸固定板(2)后伸到所述气压缸固定板(2)的下方。
CN201620641132.7U 2016-06-24 2016-06-24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Active CN205914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1132.7U CN205914672U (zh) 2016-06-24 2016-06-24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1132.7U CN205914672U (zh) 2016-06-24 2016-06-24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14672U true CN205914672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1132.7U Active CN205914672U (zh) 2016-06-24 2016-06-24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14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6329Y (zh) 高精度框架式液压轮胎硫化机
CN201741605U (zh) 一种用于弹簧的装配夹具
CN102514215A (zh) 胎胚卸胎翻转装置
CN205914672U (zh) 用于汽车模内板件的悬臂顶料机构
CN205466945U (zh) 一种轮胎硫化机及其硫化机支架
CN111660492A (zh) 一种端子罩转动注塑模具
CN201658657U (zh) 一种胶囊模板的锁紧装置
CN204603040U (zh) 汽车制动总泵安装加强板对侧翻边模具
CN207028134U (zh) 制造标牌用pvc发泡板成型设备的对辊牵引装置
CN209395311U (zh) 一种油漆废罐挤压机
CN207818653U (zh) 一种锂电池盖帽自动压平机构
CN208230847U (zh) 一种新型磁场压机
CN101961734B (zh) 一种顶出及二次挤压装置
CN209718727U (zh) 一种活性炭专用四柱液压成型机
CN220373727U (zh) 一种汽车空调的压板模具
CN200939689Y (zh) 一种吹瓶机锁模机构
CN206393960U (zh) 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顶出装置
CN201102053Y (zh) 镦锻成型机
CN209109921U (zh) 一种管端挤压成型装置
CN216032222U (zh) 一种塑料盖帽注塑成型模具
CN205674406U (zh) 一次性手套脱模装置
CN202192193U (zh) 一种双头零件锻压成型设备
CN209439793U (zh) 一种胶辊加工用装夹机构
CN220446967U (zh) 一种顶篷pu对中拍打机构和顶篷pu对中装置
CN215965992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冲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