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2908U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 Google Patents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2908U
CN205902908U CN201620789856.6U CN201620789856U CN205902908U CN 205902908 U CN205902908 U CN 205902908U CN 201620789856 U CN201620789856 U CN 201620789856U CN 205902908 U CN205902908 U CN 205902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basilar parts
sliding part
main bodies
di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89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于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 Chwan Enterpris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2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29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42Making by processes not fully provided for in one other class, e.g. B21D53/50, B21F45/18, B22D17/16, B29D5/00
    • A44B19/62Assembling sliders in position on stringer tapes
    • A44B19/64Slider holders for assemblage of 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00Devices for securing together, 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 F16B1/02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 F16B1/04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disengaged by movement of the actuating member of the el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滑动件、锁钩件以及拉动件,滑动件包括一基底部、两个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基底部具有一前端以及一后端。两个侧挡部分别从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两个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基底部的前端。基座部设置在基底部上且连接至基底部的后端。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基底部上且连接至基底部的后端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条状凸肋且分别部分地围绕两个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借此以有效提升滑动件的生产良率,并且能减少滑动件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生产良率且减少制作成本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背景技术
常见服装的基本拉合组件不外乎使用钮扣或拉链结构。相较于钮扣,使用拉链结构拥有更好的使用性以及较为坚固的结构特性,一般拉链结构具有一拉链头以及一拉链带,拉链头主要配合拉链带做为拉链结构进行往复拉动的链接组件,使得拉链结构应用在服饰以及配件将更为普及。然而,现有技术所提供一种用于形成拉链头的滑动件的一部分外形的模具基心组件的结构设计不良,导致模具基心组件的使用寿命减短,并使得所制作出来的滑动件的不良率提升,且制作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件、一锁钩件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两个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两个所述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两个所述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端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其中,所述锁钩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活动地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基底部的内表面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所述微凸区域连接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且部分地围绕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并且所述基座部的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以及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微凸区域都是U字形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上且与所述基底部彼此分离的承载座以及形成在所述微凸区域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且两个所述条状凸肋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滑动件,其包括:一基底部、两个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所述基底部具有一前端以及一后端。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其中,两个所述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前端。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端。其中,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端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且分别部分地围绕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底部的内表面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所述微凸区域连接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且部分地围绕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并且所述基座部的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以及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微凸区域都是U字形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上且与所述基底部彼此分离的承载座以及形成在所述微凸区域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且两个所述条状凸肋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滑动件,其包括:一基底部、两个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两个所述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底部的内表面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且所述微凸区域连接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且部分地围绕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的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以及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微凸区域都是U字形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上且与所述基底部彼此分离的承载座以及形成在所述微凸区域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且两个所述条状凸肋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其可通过“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的设计,以有效提升所述滑动件的生产良率,并且能减少所述滑动件的制作成本。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基心组件的第一模具基心结构的其中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基心组件的第一模具基心结构的另外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基心组件的第二模具基心结构的其中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基心组件的第二模具基心结构的另外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基心组件的第一模具基心结构与第二模具基心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图5的VI-V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的VII-V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基心组件的第一模具基心结构与第二模具基心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的其中一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的另外一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的后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本体以及条状凸肋的外形由两个第一延伸部以及两个第二延伸部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主要本体以及条状凸肋的外形由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实施例的主要本体以及条状凸肋的外形由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外再一实施例的主要本体以及条状凸肋的外形由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相互配合所形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特此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基心组件M,其用于成形一拉链头组合结构Z的一滑动件3的一部分外形。其中,滑动件3具有一基底部30、两个侧挡部31以及一基座部32,两个侧挡部31分别从基底部30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两个侧挡部31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基底部30的一前端301,并且基座部32设置在基底部3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30的一后端302。另外,基座部32包括一设置在基底部3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30的后端302的主要本体321、分别设置在主要本体321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322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条状凸肋322且分别部分地围绕两个条状凸肋322的两个凹陷空间323。
配合图1至图8所示,模具基心组件M包括:一第一模具基心结构1以及一第二模具基心结构2。
首先,配合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模具基心结构1具有一第一基体10、从第一基体10延伸而出且彼此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侧结构体11以及一从第一基体10延伸而出且位于两个第一侧结构体11之间的第一中间结构体12。另外,第一中间结构体12具有彼此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20,并且每一个第一延伸部120具有一第一基础部120A以及从第一基础部120A向内凸出的两个第一增厚部120B。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增厚部120B的设计,以增加第一延伸部12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模具基心组件M的使用寿命,并且能有效提升滑动件3的生产良率,也可以减少滑动件3的制作成本。
如上所述,其中一个第一延伸部120的两个第一增厚部120B分别面向另外一个第一延伸部120的两个第一增厚部120B。另外,第一基础部120A具有一第一基础厚度T11,第一增厚部120B具有一第一增厚厚度T12,并且第一增厚部120B的第一增厚厚度T12大于第一基础部120A的第一基础厚度T11,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延伸部120具有不同的厚度。此外,第一中间结构体12具有一形成在两个第一延伸部120之间的第一主要容置空间R10,每一个第一延伸部120具有一形成在两个相对应的第一增厚部120B之间的第一次要容置空间R11,并且第一主要容置空间R10连通于两个第一延伸部120的两个第一次要容置空间R11之间。
再者,配合图3以及图4所示,第二模具基心结构2具有一第二基体20、从第二基体20延伸而出且彼此相对应的两个第二侧结构体21以及一从第二基体20延伸而出且位于两个第二侧结构体21之间的第二中间结构体22。另外,第二中间结构体22具有彼此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20,并且每一个第二延伸部220具有一第二基础部220A以及从第二基础部220A向内凸出的两个第二增厚部220B。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二增厚部220B的设计,以增加第二延伸部22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模具基心组件M的使用寿命,并且能有效提升滑动件3的生产良率,也可以减少滑动件3的制作成本。
如上所述,其中一个第二延伸部220的两个第二增厚部220B分别面向另外一个第二延伸部220的两个第二增厚部220B。另外,第二基础部220A具有一第二基础厚度T21,第二增厚部220B具有一第二增厚厚度T22,并且第二增厚部220B的第二增厚厚度T22大于第二基础部220A的第二基础厚度T21,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二延伸部220具有不同的厚度。此外,第二中间结构体22具有一形成在两个第二延伸部220之间的第二主要容置空间R20,每一个第二延伸部220具有一形成在两个相对应的第二增厚部220B之间的第二次要容置空间R21,第二主要容置空间R20连通于第一主要容置空间R10且连通于两个第二延伸部220的两个第二次要容置空间R21之间,并且两个第二延伸部220的两个第二次要容置空间R21分别连通于两个第一延伸部120的两个第一次要容置空间R11。
再者,配合图1、图3以及图5至图8所示,第一中间结构体12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20分别连接于第二中间结构体22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20,并且基座部32的一部分外形会由第一模具基心结构1的第一中间结构体12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20以及第二模具基心结构2的第二中间结构体22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20相互配合所形成。
更进一步来说,由于基座部32的主要本体321的外形会由第一主要容置空间R10以及第二主要容置空间R20相互配合所形成,所以基座部32的主要本体321就会对应于第一主要容置空间R10以及第二主要容置空间R20。
更进一步来说,由于每一个条状凸肋322的外形会由相对应的第一延伸部120的第一次要容置空间R11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延伸部220的第二次要容置空间R21相互配合所形成,所以每一个条状凸肋322就会对应于相对应的第一延伸部120的第一次要容置空间R11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延伸部220的第二次要容置空间R21。
更进一步来说,由于每一个凹陷空间323的形状会由对应于相对应的第一延伸部120的两个第一增厚部120B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延伸部220的两个第二增厚部220B相互配合所形成,所以每一个凹陷空间323就会对应于相对应的第一延伸部120的两个第一增厚部120B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延伸部220的两个第二增厚部220B。
借此,配合图9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Z,其包括:一滑动件3、一锁钩件4以及一拉动件5。
首先,配合图9至图11所示,滑动件3具有一基底部30、两个侧挡部31以及一基座部32。另外,两个侧挡部31分别从基底部30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并且两个侧挡部31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基底部30的一前端301。而且,基座部32设置在基底部3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30的一后端302,并且基座部32具有一位于两个侧挡部31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320(如图8所示)。此外,基座部32包括一设置在基底部3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30的后端302的主要本体321、分别设置在主要本体321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322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条状凸肋322的两个凹陷空间32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主要本体321的两个相反侧端上会形成两个凹陷空间323,所以可以减少滑动件3的制作成本。
而且,配合图8以及图12所示,锁钩件4可活动地设置在基座部32上,并且锁钩件4的一末端上具有一可活动地穿过贯穿式定位开口320的定位部40。另外,拉动件5能活动地与锁钩件4相互配合。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9至图11所示,滑动件3的基底部30的内表面300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303,微凸区域303连接基座部32的主要本体321且部分地围绕基座部32的主要本体321,并且基座部32的两个凹陷空间323以及基底部30的微凸区域303都是U字形的。另外,基座部32包括一设置在主要本体321上且与基底部30彼此分离的承载座324以及形成在微凸区域303与承载座324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R30,两个内凹空间R30分别连通于两个凹陷空间323,并且两个条状凸肋322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内凹空间R30内。
综上所述,请参阅图13所示,基座部32的主要本体321的外形以及每一个条状凸肋322的外形会由第一模具基心结构1的第一中间结构体12的两个第一延伸部120以及第二模具基心结构2的第二中间结构体22的两个第二延伸部220相互配合所形成。对于第一模具基心结构1而言,每一个第一延伸部120具有一第一基础部120A以及两个第一增厚部120B,并且第一增厚部120B的第一增厚厚度T12大于第一基础部120A的第一基础厚度T11。对于第二模具基心结构2而言,每一个第二延伸部220具有一第二基础部220A以及两个第二增厚部220B,并且第二增厚部220B的第二增厚厚度T22大于第二基础部220A的第二基础厚度T21。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增厚部120B以及第二增厚部220B的设计,以分别增加第一延伸部120以及第二延伸部22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模具基心组件M的使用寿命,并且能有效提升滑动件3的生产良率,也可以减少滑动件3的制作成本。
更进一步来说,请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图14至图16与图13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图14至图16中,每一个第一延伸部120具有一第一基础部120A以及至少一从第一基础部120A向内凸出的第一增厚部120B,并且每一个第二延伸部220具有一第二基础部220A以及至少一从第二基础部220A向内凸出的第二增厚部220B。另外,其中一个第一延伸部120的至少一第一增厚部120B会面向另外一个第一延伸部120的至少一第一增厚部120B,并且其中一个第二延伸部220的至少一第二增厚部220B会面向另外一个第二延伸部220的至少一第二增厚部220B。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一延伸部120也可以只设计一个从第一基础部120A的最外侧(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或中间处(如图16所示)向内凸出的第一增厚部120B,并且每一个第二延伸部220也可以只设计一个从第二基础部220A的最外侧(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或中间处(如图16所示)向内凸出的第二增厚部220B。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其可通过“基座部32包括一设置在基底部30上的主要本体321、分别设置在主要本体321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322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条状凸肋322的两个凹陷空间323”的设计,以有效提升滑动件3的生产良率,并且能减少滑动件3的制作成本。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延伸部120的第一增厚部120B以及第二延伸部220的第二增厚部220B的设计,以分别增加第一延伸部120以及第二延伸部22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增加模具基心组件M的使用寿命,并且能有效提升滑动件3的生产良率,也可以减少滑动件3的制作成本。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两个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两个所述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所述基座部具有一位于两个所述侧挡部之间的贯穿式定位开口,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端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
一锁钩件,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其中,所述锁钩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活动地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以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基底部的内表面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所述微凸区域连接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且部分地围绕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并且所述基座部的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以及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微凸区域都是U字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上且与所述基底部彼此分离的承载座以及形成在所述微凸区域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且两个所述条状凸肋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内。
4.一种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
一基底部,所述基底部具有一前端以及一后端;
两个侧挡部,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其中,两个所述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前端;以及
一基座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端;
其中,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后端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且分别部分地围绕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的内表面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所述微凸区域连接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且部分地围绕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并且所述基座部的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以及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微凸区域都是U字形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上且与所述基底部彼此分离的承载座以及形成在所述微凸区域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且两个所述条状凸肋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内。
7.一种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一基底部、两个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两个所述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的主要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的两个相反侧端上的两个条状凸肋以及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条状凸肋的两个凹陷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部的内表面上凸出有一微凸区域,且所述微凸区域连接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且部分地围绕所述基座部的所述主要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的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以及所述基底部的所述微凸区域都是U字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主要本体上且与所述基底部彼此分离的承载座以及形成在所述微凸区域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两个内凹空间,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凹陷空间,且两个所述条状凸肋分别完全被容置在两个所述内凹空间内。
CN201620789856.6U 2016-07-06 2016-07-26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029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0179U TWM540532U (zh) 2016-07-06 2016-07-06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TW105210179 2016-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2908U true CN205902908U (zh) 2017-01-25

Family

ID=57395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898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02908U (zh) 2016-07-06 2016-07-26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08013A1 (zh)
JP (1) JP3210057U (zh)
CN (1) CN205902908U (zh)
DE (1) DE202016105356U1 (zh)
GB (1) GB2552039A (zh)
TW (1) TWM54053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9025465A2 (pt) * 2017-06-02 2020-06-16 Mrm Hk Limited Fecho de corr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4539C2 (de) * 1999-05-28 2001-05-10 Dynat Ges Fuer Verschlustechni Fluiddichter Reißverschluß
GB0618329D0 (en) * 2006-09-18 2006-10-25 Ykk Europ Ltd Slider for fluid tight slide fastener
CN202436281U (zh) * 2012-02-13 2012-09-19 芊茂(浙江)拉链有限公司 双面齿拉链的拉头
US20150223572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Genmore Zipper Corporation Zipper Slide for Double-Layer Nylon Zip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6105356U1 (de) 2016-11-07
GB201620274D0 (en) 2017-01-11
GB2552039A (en) 2018-01-10
JP3210057U (ja) 2017-04-20
US20180008013A1 (en) 2018-01-11
TWM540532U (zh) 2017-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90006001A (ko) 금속제 양면 엘리먼트 및 슬라이드 파스너
JP6156684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CN205902908U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滑动件
CN203424412U (zh) 具有内表面凹陷的帽盖结构及拉链头组合结构
CN205923156U (zh) 模具基心组件以及滑动件
CN103330343B (zh) 咬合稳固的拉链及其链牙
CN206542978U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108308798A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206333468U (zh)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CN107581722A (zh) 模具基心组件以及滑动件
JP3107970U (ja) ブラジャー用中空カップ
BR112012031405B1 (pt) componente metálico e método para formar componente metálico
CN203633608U (zh) 一种金属链牙及金属拉链及金属链牙模具
CN202750718U (zh) 多p位塑形文胸模杯
CN201221226Y (zh) 一种锁体
CN205728431U (zh) 间形塑钢链牙拉链
CN210809339U (zh) 一种新型模压罩杯
CN211407928U (zh) 多色拉杆箱拉杆手把
CN220382456U (zh) 保持结合强度的省料换向器铜排
CN217803274U (zh) 一种高低分型面热弯模具
CN204120255U (zh) 海绵文胸罩杯以及加工模具
CN216907390U (zh) 一种用于沙发座椅的边缘骨条
CN212603648U (zh) 一种曲面零件蠕变成型模具
CN210547419U (zh) 一种制作涨型锅的新型模具
CN219961982U (zh) 一种具有透气与保型功能的薄罩杯文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