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0458U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0458U
CN205900458U CN201620827759.1U CN201620827759U CN205900458U CN 205900458 U CN205900458 U CN 205900458U CN 201620827759 U CN201620827759 U CN 201620827759U CN 205900458 U CN205900458 U CN 205900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in part
pedestal
tren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77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畑厚
加藤芳正
西山真千子
朴木博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0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0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1)具备基座(200)、具有线圈组件(70)和衔铁组件(50)的驱动组件(40)、以及触点组件(60)。另外,在基座(200)上形成有将触点组件(60)与驱动组件(40)分离而绝缘的隔壁(220),在隔壁(220)上突出设置有将线圈(72)与衔铁(510)分离而绝缘的分离壁(222)。并且,使分离壁(222)的前端(222a)从线圈(72)中的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一端到另一端比线圈(72)突出。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磁继电器,公知有如日本特开2013-218885号公报(以下表记为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基座上组装触点组件和驱动组件而成的电磁继电器,该触点组件具有固定触点和与该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该驱动组件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在该专利文献1中,驱动组件具备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具有:铁心,其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的两端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一对腿部;线轴,其被组装铁心;线圈,其卷绕于组装有铁心的线轴。
另外,驱动组件具备衔铁组件,该衔铁组件通过线圈组件的励磁、非励磁而进行摆动。
并且,衔铁组件具备转子,该转子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两端与铁心的腿部对置配置,通过切换线圈组件的励磁、非励磁,从而将一端作为轴而使另一端以相对于铁心的腿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式摆动。该转子具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臂部主体;形成在臂部主体的水平方向一端而在摆动时成为轴的支承部;形成在水平方向另一端的磁极部。
而且,衔铁组件具备支架(card),该支架具有与可动触点部抵接的操作突起,且伴随转子的摆动而移动。
这样,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切换线圈组件的励磁、非励磁而使转子摆动,从而使形成于支架的操作突起移动,伴随该操作突起的移动而使可动触点以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基座上设置绝缘壁而使触点组件与驱动组件分离,从而提高电磁继电器的绝缘性,但优选能进一步提高绝缘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获得能进一步提高绝缘性的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磁继电器具备:触点组件,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部;驱动组件,其使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以及基座,其被组装所述触点组件及所述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具备:铁心,其具有沿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从该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两端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腿部;线圈框,其被组装所述铁心;线圈,其在夹设有线圈框的状态下卷绕于所述铁心的主体部;衔铁,其配置为从所述铁心的一方的腿部延伸到另一方的腿部,且以一端部为轴进行摆动;以及移动体,其伴随所述衔铁的摆动而移动。
所述衔铁具备:支承部,其与所述铁心的一方的腿部对置并成为所述轴;磁极部,其与所述铁心的另一方的腿部对置;以及臂部,其将所述支承部与所述磁极部连接设置,并将所述支承部作为轴而使所述磁极部以相对于所述铁心的另一方的腿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式进行摆动。
并且,所述移动体设于所述臂部,且在该移动体上形成有使所述可动触点移动的按压突起,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将所述触点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分离而绝缘的隔壁,在所述隔壁上突出设置有将所述线圈与所述衔铁分离而绝缘的分离壁,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所述分离壁的前端从所述线圈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一端到另一端比所述线圈突出。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该电磁继电器也可以为,在所述移动体的与所述隔壁对置的部位形成移动体侧凹部及移动体侧凸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并且在所述隔壁的与所述移动体侧凹部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插入到该移动体侧凹部的隔壁侧凸部,在所述隔壁的与所述移动体侧凸部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供该移动体侧凸部插入的隔壁侧凹部。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该电磁继电器也可以为,所述移动体形成为将所述臂部的整周覆盖,在所述移动体的形成有所述按压突起的一侧形成有突条,该突条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从所述移动体的上表面延伸到下表面。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该电磁继电器也可以为,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所述隔壁的上端位于比所述铁心靠上方的位置,在从组装有所述触点组件的一侧观察所述隔壁时,所述铁心不从所述隔壁的上端露出。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该电磁继电器也可以为,在所述隔壁上形成有侧壁,该侧壁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将所述铁心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的端面覆盖,在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外侧观察所述侧壁时,所述端面不露出。
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该电磁继电器也可以为,在所述侧壁上形成有延伸设置壁,该延伸设置壁在将所述触点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将所述可动触点部及所述固定触点部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的端面覆盖,在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外侧观察所述延伸设置壁时,所述可动触点部的端面及所述固定触点部的端面不露出。
根据本公开,能够获得能进一步提高绝缘性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分解来表示的图,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分解来表示的图,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了罩的状态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组件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组件分解为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来表示的图,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组件分解为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来表示的图,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8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组件分解来表示的图,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9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组件分解来表示的图,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到线圈框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的图,是从插入铁心的一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的图,(a)是从插入铁心的一侧观察到的侧视图,(b)是从线圈笼络部突出的一侧观察到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中插入有铁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组件的图,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组件的剖视图,是表示在线圈框组件上卷绕有线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衔铁组件分解来表示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衔铁组件的图,(a)是从按压突起侧观察到的侧视图,(b)是从凹部侧观察到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衔铁组件的剖视图,是在与按压突起及凹部对应的位置处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铁心与衔铁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铁心与衔铁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从衔铁组件侧观察到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铁心与衔铁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从铁心的腿部前端侧观察到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铁心与衔铁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从衔铁组件的支点侧观察到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触点组件的图,(a)是从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可动触点部的图,(a)是表示组装前的自由状态下的可动触点部的图,(b)是表示组装后、且未使驱动组件驱动的状态下的可动触点部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可动触点部与衔铁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是从可动触点部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可动触点部与按压突起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7是从一方向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的触点组件收容空间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的驱动组件收容空间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的分离壁与线圈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立体图,(b)是从驱动组件收容空间观察到的侧视图,(c)是俯视图。
图31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上安装驱动组件的方法的图。
图32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上安装触点组件的方法的图,是表示在触点组件收容空间内安装了可动触点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3是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上安装触点组件的方法的图,是表示在触点组件收容空间内安装了固定触点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关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6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中的从线圈到可动触点部的绝缘距离的剖视图。
图3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中的从衔铁到可动触点部的绝缘距离的剖视图。
图3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中的衔铁组件的上侧突部与基座的隔壁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3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了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与板簧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是表示衔铁的支承部由板簧和铁心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了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的立体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是表示衔铁的支承部由基座和铁心支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组件的立体图。
图4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组件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组件的剖视图,是表示在线圈框组件上卷绕有线圈的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磁继电器
200 基座
220 隔壁
222 分离壁
222a 前端
40 驱动组件
50 衔铁组件
510 衔铁
511 臂部
512 支承部
513 磁极部(在上下方向上宽度变宽)
513a 磁极面(与形成于铁心的腿部的磁极面对置)
520 移动体
521 按压突起
60 触点组件
610 可动触点
660 固定触点
70 线圈组件
72 线圈
700 线圈框
800 铁心
810 主体部
820 腿部
830 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以电磁继电器的长边方向为前后方向X、电磁继电器的短边方向为宽度方向Y、电磁继电器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Z来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那些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共用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1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20。
壳体20具备:树脂制的基座200,其被组装触点装置10;树脂制的罩300,其呈一端开口的大致箱形状,且配置为将组装有触点装置10的基座200覆盖。
并且,通过将基座200用罩300覆盖,来将触点装置10收容于壳体20的内部。
该触点装置10由触点组件60和驱动组件40构成,该触点组件60具有固定触点660和与该固定触点660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610,该驱动组件40使可动触点610相对于固定触点660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即,在壳体20的内部收容有:具有固定触点660和与该固定触点660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610的触点组件60;以及使可动触点610相对于固定触点660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的驱动组件40。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组装有触点装置10的基座200用罩300覆盖了的状态下,通过在基座200的背面侧涂敷粘接剂100,从而将触点装置10固定于基座200,并且将基座200和罩300固定(参照图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罩300的顶壁部设置有用于进行热密封的孔301和用于避免由罩300的成形时的浇口引起的不良情况的台阶部302。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40具备:线圈组件70,其具有线圈72和由磁性材料形成且供线圈72卷绕的铁心800,通过对线圈72通电而使铁心800作为电磁铁发挥功能;衔铁组件50,其在铁心800的作为电磁铁的作用下进行摆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200的基底部210,以沿大致X方向延伸且朝向Z方向上方立起的方式竖立设置有隔壁220。并且,通过设置该隔壁220,从而将触点组件60和驱动组件40以被分离且被绝缘了的状态组装于基座200。
即,壳体20的内部被沿大致X方向延伸的隔壁220在Y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各个空间成为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0和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参照图28及图29)。
并且,在隔壁220的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侧,形成有沿大致X方向延伸且在Y方向上突出的分离壁222。并且,通过设置该分离壁222,从而将线圈组件70的线圈72和衔铁组件50以被分离且被绝缘了的状态组装于基座200。
即,通过设置分离壁222,从而将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分割为线圈收容空间250和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壳体20的内部主要划分为三个空间(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0、线圈收容空间250以及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并且,将触点组件60、线圈组件70以及衔铁组件50收容在各个空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组件70通过在线圈框组件71上卷绕线圈72而形成(参照图6、7及图14)。
该线圈框组件71具备铁心800,该铁心800具有沿X方向(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810、和在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处于水平方向(X方向)的状态下从该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两端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腿部820、830。
该铁心800由大致C字状的薄板形成,例如能通过对板状的磁性材料进行冲裁而形成。
另外,线圈框组件71具备供铁心800组装的线圈框700。并且,线圈框组件71与线圈72电连接,且具备一端与线圈72电连接而另一端向壳体20的Z方向的下侧突出的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根)线圈端子900。线圈端子900与外部电源等电连接,通过该线圈端子900进行对线圈72的通电。
如图10~图12所示,线圈框700具备沿X方向延伸且供线圈72卷绕的主体部720、和设于主体部720的X方向两端部的凸缘部710。
并且,在线圈框700的Y方向一侧(将线圈组件70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的隔壁220侧)形成有开口部731,且形成有供铁心800插入的槽部730。
该槽部730由沿X方向及Z方向延伸且在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大致C字状的基壁部740、与基壁部740的上部连接设置且向Y方向一侧突出的上壁750、与基壁部740的下部连接设置且向Y方向一侧突出的下壁760、以及向上壁750的X方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壁770划分成。
另外,在凸缘部710的与槽部730对应的部位,以与槽部730连通的方式形成有缺口711,以使得铁心800的插入不会被凸缘部710妨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两侧的延伸设置壁770分别具备大致水平地延伸的水平壁711。并且,X方向一侧(后述的衔铁510的支承部512侧)的延伸设置壁770具备以从水平壁771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连接设置的垂下壁772。
并且,通过将铁心800的主体部810以及腿部820、830的上侧(主体部810侧)插入到该槽部730,从而将铁心800组装于线圈框700(参照图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壁(划分槽部730的壁部)750的槽部730侧的与凸缘部710、710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压入肋751、751,从而将铁心800压入到槽部73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有凸缘部710、710的部位,以沿凸缘部710、710的内周延伸的方式设置压入肋751、751。因此,在向槽部730压入铁心800时,产生从凸缘部710、710的内周面朝向凸缘部710、710的外周方向的压入力。这样,通过向凸缘部的外周方向产生压入力,从而能抑制线圈框710的变形。
并且,在垂下壁(划分槽部730的壁部)772的槽部730侧的内表面形成突起780,该突起780用于抑制被压入(插入)到槽部730内的铁心800向脱离的方向(开口部731侧)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垂下壁772的与槽部730面对的内表面形成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突起780,该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突起780随着朝向槽部730的里侧(基壁740侧)而突出量变大,并且里侧(基壁740侧)的面成为与基壁740大致平行的平坦面。
这样,在向槽部730压入(插入)铁心800时,铁心800被突起780的倾斜面引导,因此能将铁心800容易地压入(插入)到槽部730内。另一方面,在将铁心800压入(插入)到槽部730内的状态下,铁心800的侧面(开口部731侧的面)被突起780的里侧(基壁740侧)的面按压,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被压入(插入)到槽部730内的铁心800向脱离的方向(开口部731侧)移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Y方向(铁心800向槽部730的插入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在垂下壁(划分槽部730的壁部)772及基壁(划分槽部730的壁部)740的与突起780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使突起780的整体露出的避让部781。
通过形成该避让部781,在使用模具对线圈框700进行树脂成形时,能容易地调整突起780的高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圈框700及铁心800的X方向另一侧(后述的衔铁510的磁极部513侧)作为在卷绕线圈72时利用夹具固定的部位,因此,仅在X方向一侧(衔铁510的磁极部513侧)设有突起780。这样,在利用夹具进行固定时,通过在由于杠杆原理而容易浮起的部位、即相反侧的面形成突起780,能更可靠地抑制铁心800的X方向一侧(衔铁510的磁极部513侧)浮起。
另外,为了降低磁通密度或防止误插入,在铁心800形成有凹凸部811,使槽部730的形状成为与该凹凸部811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另外,线圈端子900具备:将线圈72的始端721、终端722笼络的端子笼络部910;被压入到线圈框700而将线圈端子900固定于线圈框700的压入片920;在壳体20的外部露出而与外部电源等电连接的端子部93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端子笼络部910以前端向线圈框700的外部突出的方式插入到在X方向一侧(衔铁510的磁极部513侧)的水平壁771形成的插入孔771a、并且将压入边920压入到形成于垂下壁772的压入槽772a,而使X方向外侧的线圈端子900固定于线圈框700。
另一方面,通过将端子笼络部910以前端向线圈框700的外部突出的方式插入到在X方向一侧(衔铁510的磁极部513侧)的水平壁771形成的插入孔771、并且将压入边920压入到形成于凸缘部710的压入槽712,而使X方向内侧的线圈端子900固定于线圈框700。
如上述那样,该线圈框700通过使用模具进行树脂成形而形成,从多个树脂浇口向模具内流入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树脂浇口来形成线圈框70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框700中形成有两处(至少两处)树脂浇口痕迹741。这样,通过使用两个(至少两个)树脂浇口来形成线圈框700,能够在X方向两侧的成形量较大的部分更可靠地填充树脂。其结果是,成形条件的容许度扩宽,能够以更佳的成形条件进行成形。另外,能够使成形流动稳定,从而能够减小翘曲。另外,能够减小翘曲的偏差。其结果是,能够更高精度地使线圈框700成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树脂浇口痕迹741形成于在线圈框700形成的凸缘部710的附近。即,在作为成形量较大的部分的X方向两侧的凸缘部710的附近形成有两个树脂浇口痕迹741。
并且,在线圈框700的与树脂浇口痕迹741相反的一侧形成有鼓出部742。这样,通过设置鼓出部742而成为厚壁,能够确保线圈框700的刚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垂下壁772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此时,以成为相对于铁心800沿Y方向离开了规定距离的状态的方式在垂下壁772的下部连接设置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具体而言,使垂下壁772的下端沿Y方向延伸设置且以从该延伸设置部分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这样,通过使垂下壁772的下端沿Y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在该延伸设置部分的上部形成空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延伸设置部分的上部(支承部侧突出片743的上部)形成的空间作为线圈引出空间790。另外,为了能将引出来的线圈容易地笼络于端子笼络部910,将划分出该线圈引出空间790的下端的延伸设置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为朝下凸出的平滑的弯曲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线圈引出空间790形成有鼓出部742。因此,为了能抑制线圈72被刃边切断,将鼓出部742的表面形成为未形成刃边的平滑的曲面。
并且,通过在组装了铁心800的线圈框700上安装线圈端子900而形成线圈框组件71,并在主体部810及主体部720上卷绕线圈72、将始端721及终端722从线圈引出口791引出到线圈引出空间790内并分别笼络于线圈端子900的端子笼络部910,由此形成线圈组件70。
在这样的线圈组件70中,在铁心800的主体部810的上表面812及下表面813(彼此分离的两个面)和一方的侧面814被线圈框700的主体部720覆盖且另一方的侧面815未被主体部720覆盖的状态下卷绕线圈72(参照图15)。即,铁心800的主体部810组装于大致C字状的主体部720。这样,通过在大致C字状的主体部720组装铁心800的主体部810,来确保线圈框700的刚性。
另外,在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与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之间形成有供衔铁510的支承部512插入的空间部70a(参照图14)。
另外,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是按压衔铁510的支承部512的板,构成大致L字状(参照图34)。另外,在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的下端设有与基座200的卡合突起218卡合的卡合端743a。
另一方面,在基壁740的X方向另一侧(衔铁510的磁极部513侧)的下端连接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
此时,以成为相对于铁心800沿Y方向离开了规定距离的状态的方式在基壁740的下部连接设置有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具体而言,使基壁740的下端沿Y方向延伸设置且以从该延伸设置部分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
该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用于限制磁极部513向从铁心800的另一方的腿部830离开的方向摆动,构成大致平板状。
并且,在铁心800的另一方的腿部830与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之间形成有供衔铁510的磁极部513插入的空间部70b(参照图7)。
并且,在将衔铁510的磁极部513插入到空间部70b的状态下,磁极部513及腿部830的彼此对置的面分别成为磁极面513a、831。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形成线圈框700的树脂材料,能够使用流动性高且耐热性优异的液晶聚合物(LCP)。若使用该液晶聚合物(LCP)来形成线圈框700,则能够更高精度地形成凹凸形状。
衔铁组件50具备:配置为从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延伸到另一方的腿部830、且以一端部为轴512a而摆动的衔铁510;伴随衔铁510的摆动而移动的移动体5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510构成在X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状,具备与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对置而成为轴512a的支承部512和与铁心800的另一方的腿部830对置的磁极部513。并且,衔铁510具备臂部511,该臂部511将支承部512和磁极部513连接设置,并将支承部512作为轴而使磁极部513以相对于铁心800的另一方的腿部830接近或离开的方式进行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510在臂部5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臂部5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的侧视观察(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相对于上下方向中央的水平线成为大致线对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线段L与上下方向中央的水平线大致一致,相对于该线段L成为大致线对称。
具体而言,支承部512构成相对于线段L大致线对称的四边形状,磁极部513虽然比臂部511向上下突出,但也构成相对于线段L大致线对称的四边形状。并且,将支承部512与磁极部513连接设置的臂部511也构成相对于线段L大致线对称的四边形状。
另外,在臂部5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臂部5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的侧视观察(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支承部512的上表面512b以及下表面512c成为平坦面。
并且,在臂部5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臂部5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的侧视观察(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支承部512的上表面512b及下表面512c位于比移动体520的上表面520a及下表面520b靠上下方向中央侧的位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部512上未设置沿上下方向(Z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轴支承于线圈框700、基座200的轴部)。这样,衔铁组件50的重量变轻,更加难以倾斜。
另外,由于在支承部512未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和在线圈框700及基座200中的任一方形成的定位部来对支承部512进行定位。这样,与利用线圈框700及基座200这两方来进行支承部512的定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组装误差,从而能更高精度地组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利用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和形成于线圈框700的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对支承部512进行定位。这样,通过在被组装铁心800的线圈框700上形成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能够更进一步减小组装误差。
另外,在线圈框700及基座200中的任一方上形成有限制磁极部513向从铁心800的另一方的腿部830离开的方向摆动的限制部。这样,能更高精度地进行组装,能进一步提高衔铁组件50的行程(摆动范围)的精度,能使行程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形成于线圈框70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512的定位以及磁极部513的摆动范围的限制由设于线圈框700的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及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来进行。因此,能使支承部512的夹入尺寸、磁极部513的行程更稳定。
另外,移动体520设于衔铁510的臂部511。该移动体520通过使用模具进行树脂成形而形成,可以将衔铁510压入到与衔铁510分体形成的移动体520,也可以通过镶嵌成形一体地形成衔铁510和移动体520。
另外,作为形成移动体520的树脂材料,能够使用流动性高且耐热性优异的液晶聚合物(LCP)。若使用该液晶聚合物(LCP)来形成移动体520,则能够更高精度地形成凹凸形状,而且能使移动体520的厚度比较薄。
并且,在移动体520上形成有对后述的可动触点部600进行按压而使可动触点610移动的按压突起521。
该按压突起521能够形成在将支承部512的重心C1与磁极部513的重心C2连结的线段L上。
另外,也可以在将支承部512的磁力中心与磁极部513的磁力中心连结的线段上形成按压突起521。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支承部512的重心C1与支承部512的磁力中心大致一致且使磁极部513的重心C2与磁极部513的磁力中心大致一致的情况。因此,将支承部512的磁力中心与磁极部513的磁力中心连结的线段也与将支承部512的重心C1与磁极部513的重心C2连结的线段L大致一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臂部5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臂部5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的侧视观察(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线段L成为大致水平。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突起521、支承部512的重心(磁力中心)C1以及磁极部513的重心(磁力中心)C2位于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并且,按压突起521、支承部512的重心(磁力中心)C1以及磁极部513的重心(磁力中心)C2位于衔铁组件50的上下两端之间。
这样,在被按压突起521按压了时,能够抑制衔铁组件50的下侧以抬起的方式转动(参照图22的箭头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突起521在臂部5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臂部5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的侧视观察(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形成于比衔铁510的水平方向中心C3靠磁极部513侧的位置。
这样,在使按压突起521的按压力作用于衔铁510时,使支承部512侧从铁心800离开的力比使磁极部513侧从铁心800离开的力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衔铁510的支承部512的下部浮起。另外,不需要使按压支承部512的按压板的力太大,例如利用如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那样仅从线圈框700突出的突出片,就能够抑制支承部512的移动。并且,若减小利用按压板按压支承部512时的按压力,则能够抑制使衔铁组件50摆动时产生较大的摩擦,从而能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触点组件60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660的固定触点部650;以及形成有与固定触点660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610的可动触点部600。
可动触点部600形成有可动触点610,且具有板簧620,该板簧620具有板厚以及板宽。该可动触点部600的除了可动触点610之外的部位例如能够通过对一张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使其弯曲来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20具备:被安装可动触点610的动作片621;以及在动作片621的X方向一端以弯曲的状态连接设置、使动作片621沿Y方向移动的弹簧片622。
另外,在动作片621上形成有沿大致X方向延伸的狭缝621a,前端侧形成为叉状。并且,在分支为叉的各片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可动触点610。
并且,动作片621由于被按压突起521按压而沿Y方向移动,伴随该动作片621的移动,可动触点610移动而相对于固定触点660接触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及图26所示,按压突起521的按压区域R1设定于动作片621的弹簧片622侧。即,按压突起521对动作片621的未形成狭缝621a的部位进行按压。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区域R1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板簧620的板宽方向的宽度)W1为该板簧620的与按压区域R1对应的部位处的板宽(上下方向的宽度)W2的一半以下。
这样,即使可动触点部600、衔铁组件50发生了倾斜,也能尽量减小按压点的错位,能抑制产生将衔铁组件50的下侧抬起的力。
另外,在弹簧片620的X方向一端连接设置固定片630,通过将该固定片630固定于基座200,而将可动触点部600固定于基座200。
固定片630具备:被压入基座200的压入槽212的压入片631;以及与压入片631的下方连接设置而覆盖基座200的缺口213的弯曲部632。
另外,在弯曲部632的下部连接设置有从壳体20向下方露出的可动侧端子部640。
并且,在将压入片631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12而使弯曲部632覆盖缺口213的状态下,可动侧端子部640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在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可动侧端子部640电连接有汇流条等对象侧构件。
另外,在将可动触点部600固定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嵌合外壳300时,弯曲部632位于外壳300的内表面附近。因此,在基座200的底面涂敷粘接剂100而进行密封时,利用弯曲部632能阻止粘接剂100向内部的侵入,能抑制产生动作不良、接触不良等。
另一方面,固定触点部650形成有固定触点660,且具有板部670,该板部670具有板厚及板宽。该固定触点部650的除了固定触点660之外的部位例如能够通过对一张金属制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使其弯曲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部670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宽幅部671;以及向X方向另一侧(固定触点部650的前端侧)延伸设置的突部672。
另外,在板部670的X方向一端连接设置有固定片680,通过将该固定片680固定于基座200,而将固定触点部650固定于基座200。
固定片680具备:向上侧延伸设置而被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23的压入片681;向下侧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片682;从延伸设置片682的下部向Y方向突出而被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14的压入片683;与压入片683连接设置而覆盖基座200的缺口215的弯曲部684。
另外,在弯曲部684的下部连接设置有从壳体20向下方露出的固定侧端子部690。
并且,通过将压入片681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23且将压入片683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14,从而在弯曲部684覆盖缺口215的状态下,固定侧端子部690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在从壳体20的下方露出的固定侧端子部690电连接有汇流条等对象侧构件。
另外,在将固定触点部650固定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嵌合外壳300时,弯曲部684位于外壳300的内表面附近。因此,在基座200的底面涂敷粘接剂100而进行密封时,能够利用弯曲部684阻止粘接剂100向内部的侵入,能够抑制产生动作不良、接触不良等。
基座200具备基底部210,如图27及图28所示,在该基底部210形成有供可动触点部600的压入片631压入的压入槽212、被可动触点部600的弯曲部632覆盖的缺口213。该缺口213为了使可动侧端子部640在基底部210的下方露出而设置。
另外,在基底部210形成有供固定触点部650的压入片683压入的压入槽214、被固定触点部650的弯曲部684覆盖的缺口215。该缺口215为了使固定侧端子部690在基底部210的下方露出而设置。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基座200的基底部210,以沿大致X方向延伸且朝向Z方向上方立起的方式竖立设置有隔壁220。
并且,壳体20的内部由该隔壁220划分为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0和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隔壁220的形状形成为在Y方向上具有凹凸的形状,从而在隔壁220的Y方向两侧分别形成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0及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
具体而言,将隔壁220的下侧的大致L字状的区域形成为在Y方向上凹陷的形状,将该凹陷的部分作为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
该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在配置为基底部210位于下方的状态下由顶壁232的下表面232a、底壁234的上表面234a、侧壁231的侧面231a与里壁233的触点侧内表面233a划分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234为基底部210的一部分,里壁233及侧壁231为隔壁220的一部分。
并且,侧壁231形成于可动触点部600及固定触点部650的X方向前端侧。
另外,在里壁233(隔壁220)形成有贯通孔221,通过将衔铁组件50的按压突起521插入到该贯通孔221中,从而由按压突起521按压可动触点部60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贯通孔221以与按压突起521对应的大小形成。即,贯通孔221成为比按压突起521大一圈的大小的孔。这样,通过减小供按压突起521插入的贯通孔221,从而在按压突起521与贯通孔221之间形成的间隙变小,能够抑制消耗粉向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侧飞散。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可动触点610的移动方向观察的状态(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按压突起521位于触点组件60的与底壁234接触的接触部中的距固定触点660的距离最短的最短接触部60a与固定触点660之间。
即,贯通孔221形成为在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位于最短接触部60a与固定触点66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650的延伸设置部682的固定触点660侧成为最短接触部60a。
这样,能够使固定触点660与最短接触部60a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能够抑制消耗粉的飞散引起的短路、绝缘劣化。
另外,在底壁234的最短接触部60a与固定触点660之间形成沿可动触点610的移动方向(Y方向)延伸且向上方突出的突条211a。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X方向并列设置两个突条211a。这样,通过形成突条211a,能够增大固定触点660与最短接触部60a之间的绝缘距离,而且能够抑制消耗粉向最短接触部60a飞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壁231上形成有向离开触点组件60的方向凹陷的凹部211。这样,通过形成向离开触点组件60的方向凹陷的凹部211,能够抑制消耗粉附着于侧壁231,能够抑制侧壁231的绝缘劣化。
而且,在侧壁231的触点组件60侧的与触点侧内表面233a相反的一侧(罩300侧)的端部形成朝向触点侧内表面233a凹陷(向Y方向内侧凹陷)的台阶部231a。该台阶部231a在被罩300覆盖了时形成在罩300与基座200之间且成为与触点组件收容空间230连通的间隙。
通过在侧壁231形成这样的台阶部231a,能够抑制罩300的绝缘劣化。
另外,如图3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触点组件50到顶壁232的下表面232a的距离D1比可动触点610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大。
具体而言,通过在顶壁232形成缺口232b,来增大可动触点610的上方的空间距离。这样,通过增大可动触点610的上方的空间距离,能够抑制顶壁232的绝缘劣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里壁233(隔壁220)的触点侧内表面233a的触点组件60的上方形成突条233b。通过形成该突条233b,能够使触点组件60与顶壁232更可靠地绝缘,能够进一步抑制顶壁232的绝缘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可动触点610的移动方向观察的状态(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在里壁233(隔壁220)的触点侧内表面233a的与可动触点610对应的部位形成向从该可动触点610离开的方向凹陷的凹部233c。
凹部233c形成为在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使两个可动触点610、610都存在于凹部233c的区域内。
通过形成这样的凹部233c,能够抑制里壁233(隔壁220)的绝缘劣化。
另一方面,在隔壁220的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侧形成有沿大致X方向延伸且向Y方向突出的分离壁222。并且,利用该分离壁222,将驱动组件收容空间240分割为线圈收容空间250与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分离壁222而言,在将驱动组件40组装于基座200且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的状态下,分离壁222的前端222a从线圈72的X方向(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比线圈72突出(参照图30)。
即,以在从上方观察的状态下使线圈72整体存在于分离壁222的区域内的方式形成分离壁222(参照图30(c))。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离壁222的X方向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221。
这样,通过将分离壁222扩宽至线圈72整体且在分离壁222的X方向中央部形成贯通孔221,能够加长经由贯通孔221的、线圈72的两端与触点组件60之间的绝缘距离b(参照图30(b))。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分离壁222的X方向中央部的贯通孔221的、线圈72与触点组件50之间的绝缘距离变得更长。
具体而言,在移动体520的与隔壁220对置的部位形成上侧突部(作为移动体侧凹部及移动体侧凸部中的至少任一方的移动体侧凸部)523。
该上侧突部523形成为在将衔铁组件50组装于基座20时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分离壁222与贯通孔221(按压突起521)之间。并且,贯通孔221(按压突起521)位于上侧突部523的X方向中央部。
并且,在分离壁222的与上侧突部(移动体侧凸部)523对应的部位形成供该上侧突部(移动体侧凸部)523插入的分离板侧凹部261。
另外,在移动体520形成了移动体侧凹部的情况下,在分离壁222形成被插入到移动体侧凹部的分离板侧凸部。
这样,通过形成上侧突部(移动体侧凸部)523及供上侧突部(移动体侧凸部)523插入的分离板侧凹部261,能够加长经由分离壁222的X方向中央部的贯通孔221的、线圈72与触点组件60之间的绝缘距离c(参照图3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520形成为将臂部511整周覆盖。即,衔铁510仅X方向两侧(支承部512侧及磁极部513侧)露出,形成有移动体520的部位在从X方向一端到另一端整周被移动体520覆盖。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体520的与按压突起521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凹部522,但在形成有该凹部522的部位,衔铁510也不露出(参照图18)。
并且,在移动体520的形成有按压突起521的一侧形成有突条524,该突条524在将驱动组件40组装于基座200且铁心800的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的状态下、从移动体520的上表面520a延伸到下表面520b。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按压突起521形成于在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位于比衔铁510的水平方向中心C3靠磁极部513侧,因此,在移动体520的磁极部513侧形成突条524。
这样,通过在移动体520的磁极部513侧形成突条524,从而经由贯通孔221的、磁极部513与触点组件50之间的绝缘距离变得更长(参照图34)。
另外,在隔壁220的与突条524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凹条262,从而在使衔铁组件50摆动时,突条524不会与隔壁220发生干涉。
另外,在基底部210的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侧形成有引导槽216。并且,通过将衔铁组件50的形成于移动体520的引导突起525导入到引导槽216中,能够对衔铁组件50的摆动进行引导。
另外,在基底部210的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侧的X方向中央部(与贯通孔211对应的部位)也形成有槽部217,利用该槽部217,能够确保线圈72、衔铁510与触点组件60之间的绝缘距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220形成为,在将驱动组件40组装于基座200且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的状态下,上端220a位于比铁心800靠上方的位置。
并且,在从被组装触点组件60的一侧观察隔壁220时(从Y方向观察时),铁心800不从隔壁220的上端220a露出。这样,能够加长铁心800(驱动组件40)与触点组件60之间的绝缘距离e(参照图33)。
另外,在隔壁220形成有侧壁270,该侧壁270在将驱动组件40组装于基座200且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的状态下,将铁心800的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X方向)的端面800a覆盖。
并且,在从X方向(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外侧观察侧壁270时,端面800a不露出。
这样,也能加长铁心800(驱动组件40)与触点组件60之间的绝缘距离f(参照图33及图37)。
另外,在侧壁270形成有延伸设置壁271,该延伸设置壁271在将触点组件60组装于基座200且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X方向)的状态下,将可动触点部600及固定触点部650的X方向(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的端面600a、650a覆盖。
并且,在从X方向(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外侧观察延伸设置壁271时,可动触点部600的端面600a及固定触点部650的端面650a不露出。
这样,能够进一步加长衔铁510(驱动组件40)与触点组件60之间的绝缘距离f。
驱动组件40及触点组件60向该基座200的组装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
首先,将衔铁组件50收容于基座200的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内。此时,以使按压突起521穿过贯通孔221且使引导突起525穿过引导槽216的状态收容。
然后,将线圈组件70从上方插入并组装于基座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座200,以从隔壁220到基底部210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方式形成有线圈端子插入孔201。
另外,在基座200形成有供腿部820、830的前端821、832插入而进行铁心800相对于基座200的定位的定位部219。
并且,在形成于基座200的侧壁271形成有将腿部820、830向定位部219引导的引导槽272。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使线圈端子900的端子部930插入到线圈端子插入孔201且将腿部820、830向引导槽272引导,一边将线圈组件70组装于基座200。
并且,通过将衔铁组件50的支承部512向空间部70a导入、将磁极部513向空间部70b导入且将腿部820、830的前端821、832插入到定位部219,由此将线圈组件70组装于基座200。
此时,使支承部侧突出片(定位部)743的卡合端743a卡合于基座200的卡合突起218。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组装铁心800和线圈框700,从而在衔铁组件50的支承部512侧及磁极部513侧进行使衔铁组件50的行程稳定的线圈组件70向基座200的定位。这样,能够抑制在线圈框700及基座200产生翘曲,能够使衔铁组件50的行程及动作更加稳定。
然后,将可动触点部600的压入片631压入到在基座200的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侧形成的压入槽212(参照图32)。这样,可动触点部600在可动触点610收容于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内的状态下组装于基座200。此时,可动触点部600由于板簧620的动作片621被按压突起521按压而从图24(a)所示的自由状态成为图24(b)所示的施力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部600在板簧620的动作片621被向从固定触点610离开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组装于基座200。
然后,在将可动触点部600组装于基座200的状态下,将固定触点部650的压入片681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23,并且将压入片683压入到基座200的压入槽214。这样,固定触点部650在使固定触点660与可动触点610对置且收容于衔铁组件收容空间260内的状态下组装于基座200(参照图33)。
然后,从上方安装罩300并利用粘接剂100固定,并将孔301热密封,从而电磁继电器1组装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驱动组件40及触点组件60组装于基座200时的组装顺序中,需要在衔铁组件50之后组装线圈组件70,但其他构件的组装顺序不限于上述的顺序。
接着,说明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
首先,在未对线圈组件70的线圈72施加电压(未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可动触点部600的作用力,将衔铁组件50向从隔壁220离开的方向施力。因此,可动触点610与固定触点660分离,且衔铁组件50的磁极部513从铁心800的腿部830离开(参照图34)。此时,利用磁极部侧突出片(限制部)744,来限制磁极部513的移动(转动)(参照图38)。
并且,在对线圈组件70的线圈72施加电压(通电)而使线圈72励磁时,在磁极部513的磁极面513a与腿部830的磁极面831之间产生磁力,从而磁极部513被腿部830吸引。即,衔铁组件50以支承部512的轴512a为中心进行转动。
并且,伴随该衔铁组件50的转动,移动体520的按压突起521也移动,该按压突起521按压可动触点部600的动作片621而使动作片621向固定触点部650侧移动。这样,安装于动作片621的可动触点610与固定触点72抵接。
另一方面,当解除对线圈72施加电压(解除通电)时,利用可动触点部600的作用力,可动触点610从固定触点660离开,并且衔铁组件50向反向转动而使磁极部513从腿部830离开。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构成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同样的结构,但在线圈框700安装有铰接弹簧743A这一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39及图40所示,铰接弹簧743A以朝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安装于在线圈框700形成的安装孔743B。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铰接弹簧743A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支承部侧突出片743同样地进行衔铁组件50的支承部512的定位。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铰接弹簧743A将支承部512朝向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按压。
这样,能够抑制支承部512的下部浮起。
此时,在臂部51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臂部511的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下的侧视观察(从Y方向观察的状态)下,铰接弹簧743A对支承部51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进行按压。
这样,通过利用铰接弹簧743A对支承部51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进行按压,从而支承部512的重心、磁力中心的附近被按压,能够抑制衔铁组件50发生倾斜。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构成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同样的结构,但在利用铁心800的一方的腿部820和形成于基座200的定位部281对支承部511进行定位这一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并且,在基座200形成有用于限制磁极部513向从铁心800的另一方的腿部830离开的方向摆动的限制部282这一点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定位部及限制部形成于基座200,因此,如图44所示,在线圈框700未形成支承部侧突出片743及磁极部侧突出片744。
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即使将定位部281及限制部281形成于基座200,也能减小尺寸误差等引起的偏差,能够进一步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继电器构成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同样的结构,但在将线圈框700与铁心800通过镶嵌成形而一体地形成这一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6所示,线圈端子900也通过镶嵌成形而一体地形成,线圈框组件71被一体成形。
这样,至少将线圈框700及铁心800通过镶嵌成形而一体地形成,从而不需要将铁心800组装于线圈框700的作业,能够容易地制造。另外,与将铁心800组装于线圈框700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组装精度。
并且,在将铁心800组装于线圈框700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线圈框700的变形,需要确保线圈框700的主体部720的刚性,但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镶嵌成形而一体地形成,则不需要提高主体部720的刚性。
因此,不需要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将铁心800的主体部810的三面(上表面812、下表面813及一方的侧面814)用主体部720覆盖。即,能够仅在铁心800的主体部810的彼此分离的两个面形成线圈框710。
如图4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上表面812及下表面813(彼此分离的两个面)被线圈框700的主体部720覆盖。
这样,在侧面814、815未被主体部720覆盖的状态下,在主体部810上卷绕线圈72,从而能够卷绕更多的线圈72,能够不使线圈组件70大型化而提高磁力。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能够适当地改变基座、触点组件、其他细节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

Claims (6)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
触点组件,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部、以及形成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部;
驱动组件,其使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以能够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以及
基座,其被组装所述触点组件及所述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具备:
铁心,其具有沿一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从该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两端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腿部;
线圈框,其被组装所述铁心;
线圈,其在夹设有线圈框的状态下卷绕于所述铁心的主体部;
衔铁,其配置为从所述铁心的一方的腿部延伸到另一方的腿部,且以一端部为轴进行摆动;以及
移动体,其伴随所述衔铁的摆动而移动,
所述衔铁具备:
支承部,其与所述铁心的一方的腿部对置并成为所述轴;
磁极部,其与所述铁心的另一方的腿部对置;以及
臂部,其将所述支承部与所述磁极部连接设置,并将所述支承部作为轴而使所述磁极部以相对于所述铁心的另一方的腿部接近或离开的方式进行摆动,
所述移动体设于所述臂部,并且在该移动体上形成有使所述可动触点移动的按压突起,
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有将所述触点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分离而绝缘的隔壁,
在所述隔壁上突出设置有将所述线圈与所述衔铁分离而绝缘的分离壁,
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所述分离壁的前端从所述线圈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一端到另一端比所述线圈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体的与所述隔壁对置的部位形成移动体侧凹部及移动体侧凸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并且
在所述隔壁的与所述移动体侧凹部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插入到该移动体侧凹部的隔壁侧凸部,在所述隔壁的与所述移动体侧凸部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供该移动体侧凸部插入的隔壁侧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体形成为将所述臂部的整周覆盖,
在所述移动体的形成有所述按压突起的一侧形成有突条,该突条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从所述移动体的上表面延伸到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所述隔壁的上端位于比所述铁心靠上方的位置,
在从组装有所述触点组件的一侧观察所述隔壁时,所述铁心不从所述隔壁的上端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壁上形成有侧壁,该侧壁在将所述驱动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将所述铁心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的端面覆盖,
在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外侧观察所述侧壁时,所述端面不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上形成有延伸设置壁,该延伸设置壁在将所述触点组件组装于所述基座且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将所述可动触点部及所述固定触点部中的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的端面覆盖,
在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外侧观察所述延伸设置壁时,所述可动触点部的端面及所述固定触点部的端面不露出。
CN201620827759.1U 2015-08-03 2016-08-02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059004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3748 2015-08-03
JP2015153748A JP6631947B2 (ja) 2015-08-03 2015-08-03 電磁リレ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0458U true CN205900458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8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7759.1U Active CN205900458U (zh) 2015-08-03 2016-08-02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631947B2 (zh)
CN (1) CN20590045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06097A (ja) * 2021-01-06 2022-07-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527B2 (ja) * 1989-04-13 1995-03-0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025321B2 (ja) * 2007-05-08 2012-09-1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251615B2 (ja) * 2009-03-06 2013-07-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435718B2 (ja) * 2009-11-05 2014-03-0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磁継続器、電磁継続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3218890A (ja) * 2012-04-09 2013-10-24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1947B2 (ja) 2020-01-15
JP2017033806A (ja)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705B (zh) 电磁继电器
EP1592036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01311887Y (zh) 一种带绝缘隔离片的电磁继电器
CN107851540A (zh) 电磁继电器
CN205900458U (zh) 电磁继电器
TW559849B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05863102U (zh) 电磁继电器
CN106449280A (zh)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CN211208341U (zh) 静簧的倒装式插接结构
CN103370761B (zh) 电磁继电器
CN205081053U (zh) 超薄型继电器
CN207489764U (zh) 一种紧凑型电磁继电器
CN204809137U (zh) 极性继电器
CN201041914Y (zh) 电连接器
CN206322659U (zh) 断路器导磁片的装配结构
CN212783256U (zh) 动簧衔铁部件及其拍合式继电器
CN214378243U (zh) 一种继电器底座
CN217847706U (zh) 一种高可靠密封的直插式薄膜电容器
CN219842936U (zh) 簧片结构及继电器
CN205354965U (zh) 电磁继电器
CN218471847U (zh) 一种体积小可节约安装空间的电磁继电器
CN212570866U (zh) 基于双小型pcb继电器的组合式继电器
CN207504262U (zh) 凸轮机构及使用该凸轮机构的卡座
JP6631946B2 (ja) 電磁リレー
CN204144162U (zh) 一种小型印制板式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