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8237U -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8237U
CN205858237U CN201620656983.9U CN201620656983U CN205858237U CN 205858237 U CN205858237 U CN 205858237U CN 201620656983 U CN201620656983 U CN 201620656983U CN 205858237 U CN205858237 U CN 205858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head
lifting apparatus
slips
gland
auxiliary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569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宏元
张旭
李贺
李贺一
曲皓
侯荣兴
赵鸿彬
刘锐
李涛
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569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8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8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8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包括中空的第一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锥形孔;穿设在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卡瓦;抵接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卡瓦之间的第一弹性件;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外壁上的提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用于简化提升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捞领域用的配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领域,常需要进行打捞作业,以将井下落物打捞至井口并提离井口地面。其中一种典型的落物为电缆、钢丝绳等柔性的绳类落物。
目前打捞所述绳类落物使用的方法是:先将绳类落物用绳卡子卡在吊环上,上提一定的高度后再用绳卡子将绳类落物固定在井口防止上提的绳段重新回落,然后再下放吊环至井口,再将绳类落物固定在吊环上,如此反复提放,直至将落物全部提出。对于较长的绳类落物,上述方法需要作业人员反复对绳类落物进行固定,操作过于繁琐,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电缆、钢丝绳等柔性的绳类落物,提出一种转用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以简化提升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用于简化提升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包括:
中空的第一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锥形孔;
穿设在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卡瓦;
抵接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卡瓦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外壁上的提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的第一压盖和第一管体;
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盖的中部;
所述第一锥形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一压盖的一端;
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压盖至所述第一卡瓦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盖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轴;
相应的,所述提环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固定轴配合的轴孔,所述提环通过所述轴孔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盖的固定轴上还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位于所述提环的外侧,所述销孔内还设置有限位销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瓦包括多个对接的第一锥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瓦由两个半锥体组成,两个所述半锥体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形孔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锥体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延伸方向与沿着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形成有预定夹角。
一种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的井口辅助提升系统,其还包括:
用于和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相配合的固定锁紧装置,所述固定锁紧装置包括:
中空的第二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二开口;在靠近所述第四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锥形孔;
穿设在所述第二本体内靠近所述第四端的第二锥形孔内的第二卡瓦;
抵接在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二卡瓦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四端的外壁凸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的第二压盖和第二管体;
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盖的中部;
所述第二锥形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二压盖的一端;
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二压盖至所述第二卡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申请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通过在第一本体的外壁上铰接提环,并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使用时,将绳类落物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穿至第一端并从第一开口穿出,并通过在所述第一本体内部的第一弹性件、第一锥形孔、第一卡瓦相配合能够将直径不同的绳类落物打捞提出地面。相对于现有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省去了工作人员对落物凡物进行固定的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井口辅助提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井口辅助提升系统中固定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用于简化提升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可以包括:中空的第一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10;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锥形孔51;穿设在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卡瓦6;抵接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卡瓦6之间的第一弹性件4;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外壁上的提环3。
本申请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通过在第一本体的外壁上铰接提环3,并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10,使用时,将绳类落物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穿至第一端并从第一开口10穿出,并通过在所述第一本体内部的第一弹性件4、第一锥形孔51、第一卡瓦6相配合能够将直径不同的绳类落物打捞提出地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省去了工作人员对落物凡物进行固定的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可以整体呈中空的筒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端可以为开口端。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10。由于本申请主要针对的打捞物为电缆、钢丝绳等绳类落物,所述第一开口10的大小需要满足所述绳类落物能够顺利通过。所述筒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其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锥形孔51。所述第一锥形孔51可以为所述第一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内壁沿着自所述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形成的内径逐渐缩小的孔。当然,所述第一锥形孔51的形状还可以为非圆形截面的孔,例如八边形孔等等,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形式,也可以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压盖1和第一管体5,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可以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的第一压盖1和第一管体5。相应的,所述第一开口1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盖1的中部;所述第一锥形孔51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5远离所述第一压盖1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4抵接在所述第一压盖1至所述第一卡瓦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体5沿着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设置有所述第一锥形孔51以及与所述第一锥形孔51相贯通的第一圆柱孔50。所述第一弹性件4位于所述第一圆柱孔50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具体的,在所述第一压盖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相应的,在所述第一管体5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一端位置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压盖1和所述第一管体5通过所述内、外螺纹连接固定。当然,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壁上还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有提环3,所述提环3用于和提升动力机构相连接,以为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提供上行的动力。由于所述提环3与所述第一本体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两者能够相对转动,可以方式在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工作过程中灵活地调整提环3与本体的相对角度。
其中,所述铰接的方式可以为孔、轴转动配合的方式。具体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盖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固定轴12;相应的,所述提环3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固定轴12配合的轴孔120,所述提环3通过所述轴孔120套设在所述固定轴1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孔120与所述固定轴12可以为间隙配合,以保证所述提环3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压盖1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轴12的个数可以为2个,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压盖1的两侧,以保证所述提环3能够对所述第一压盖1均匀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盖1的固定轴12上还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位于所述提环3的外侧,所述销孔内还设置有限位销钉3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提环3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出于安装的需求,所述固定轴12的长度会受到限制,不能过长。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提环3可能会从所述固定轴12上松脱。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设置限位机构。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可以为限位销钉30与销孔的配合。当然,所述限位机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锥形孔51内设置有第一卡瓦6,所述第一卡瓦6与所述第一锥形孔51、第一弹性件4配合能够牢固地锁紧打捞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瓦6包括多个对接的第一锥体60。具体的,所述第一锥体60的个数可以为二个以上。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锥体60的个数为二个时,所述第一卡瓦6由两个半锥体组成,两个所述半锥体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形孔5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锥体60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延伸方向与沿着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形成有预定夹角。具体的所述预定夹角为锐角,以便于防止打捞物回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瓦6之间还抵接有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可以为所述第一卡瓦6提供下推力。具体的,所述第一弹性件4可以为压紧弹簧的形式,当然,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绳类落物从第一本体的第二端穿至第一端,并从第一开口10穿出;然后所述提环3连接吊环,通过动力设备上提。由于所述第一卡瓦6内侧的锯齿在第一弹性件4的下推力作用下给绳类落物一个夹紧力,动力设备在带动井口辅助提升装置上行时,随着上提力的增加,第一卡瓦6沿着第一锥形孔51下行,第一卡瓦6的内径变形,相应的,夹紧力变大,使得锯齿能卡入绳类落物的外壁,防止其脱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省去了工作人员对落物凡物进行固定的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井口辅助提升系统,其包括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和用于和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相配合的固定锁紧装置。
其中,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固定锁紧装置可以包括:中空的第二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二开口20;在靠近所述第四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锥形孔71;穿设在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四端的第二卡瓦8;抵接在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二卡瓦8之间的第二弹性件4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形式,也可以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的第二压盖2和第二管体7,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可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的第二压盖2和第二管体7。所述第二开口20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盖2的中部。所述第二锥形孔71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7远离所述第二压盖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44抵接在所述第二压盖2至所述第二卡瓦8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体7沿着第四端至第三端的方向设置有所述第二锥形孔71以及与所述第二锥形孔71相贯通的第二圆柱孔70。所述第二弹性件44位于所述第二圆柱孔70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的方式。具体的,在所述第二压盖2的下端外缘可以设置有多个固定螺栓21,相应的,在所述第二管体7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三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栓21配合的连接孔。当所述第二压盖2盖设在所述第二管体7上时,所述固定螺栓21与所述玲姐孔相配对。固定螺栓21穿设过所述连接孔,其下端连接有固定螺母23。当然,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锥形孔71内设置有第二卡瓦8,所述第二卡瓦8与所述第二锥形孔71、第二弹性件44配合能够牢固地锁紧打捞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瓦8包括多个对接的第二锥体80。具体的,所述第二锥体80的个数可以为二个以上。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锥体80的个数为二个时,所述第二卡瓦8由两个半锥体组成,两个所述半锥体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形孔7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锥体80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沿着所述第四端至所述第三端的方向有预定夹角。具体的所述预定夹角为锐角,以便于防止打捞物回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卡瓦8之间还抵接有第二弹性件44。所述第二弹性件44可以为所述第二卡瓦8提供下推力。具体的,所述第二弹性件44可以为压紧弹簧的形式,当然,所述第二弹性件44的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四端的外壁凸设有连接座72,所述连接座72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座72用于和固定机构配合,以将所述固定锁紧装置固定在井口。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可以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母的组合。例如,所述连接孔内可以穿设有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将所述固定锁紧装置固定在井口。
本申请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绳类落物从固定锁紧装置的第四端穿至第三端,并从第二开口20穿出至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的第二端,接着从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的第二端穿至第一端,并从第一开口10穿出。然后将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的提环3与动力设备的吊环相连接,通过动力设备带动绳类落物上行。由于所述第一卡瓦6内侧的锯齿在第一弹性件4的下推力作用下给绳类落物一个夹紧力,动力设备在带动井口辅助提升装置上行时,随着上提力的增加,第一卡瓦6沿着第一锥形孔51下行,第一卡瓦6的内径变形,相应的,夹紧力变大,使得锯齿能卡入绳类落物的外壁,防止其脱落。
当上行至动力设备的预定行程时,下放所述辅助提升装置,此时绳类落物被所述固定锁紧装置固定,绳类落物能够固定在井口不再下行。此时,可以将提预定行程的绳类落物端从第一卡瓦6中抽出,然后将所述辅助提升装置移动至井口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全部绳类落物捞出。
本申请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固定锁紧装置能够防止被所述辅助提升装置提出的绳段回落,所述辅助提升装置与所述固定锁紧装置相配合,能够简化提升操作、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第一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一开口;在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锥形孔;
穿设在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一卡瓦;
抵接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卡瓦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本体外壁上的提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的第一压盖和第一管体;
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盖的中部;
所述第一锥形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第一压盖的一端;
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压盖至所述第一卡瓦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轴;
相应的,所述提环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固定轴配合的轴孔,所述提环通过所述轴孔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的固定轴上还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位于所述提环的外侧,所述销孔内还设置有限位销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为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瓦包括多个对接的第一锥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瓦由两个半锥体组成,两个所述半锥体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一锥形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体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锯齿的延伸方向与沿着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形成有预定夹角。
9.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的井口辅助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用于和所述井口辅助提升装置相配合的固定锁紧装置,所述固定锁紧装置包括:
中空的第二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有用于穿设打捞物的第二开口;在靠近所述第四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锥形孔;
穿设在所述第二本体内靠近所述第四端的第二锥形孔内的第二卡瓦;
抵接在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二卡瓦之间的第二弹性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四端的外壁凸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口辅助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包括: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的第二压盖和第二管体;
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盖的中部;
所述第二锥形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二压盖的一端;
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二压盖至所述第二卡瓦之间。
CN201620656983.9U 2016-06-28 2016-06-28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5858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6983.9U CN205858237U (zh) 2016-06-28 2016-06-28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56983.9U CN205858237U (zh) 2016-06-28 2016-06-28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8237U true CN205858237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56983.9U Active CN205858237U (zh) 2016-06-28 2016-06-28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82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598A (zh) * 2017-06-01 2017-09-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绳缆收引器
CN109973039A (zh) * 2019-04-11 2019-07-05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5598A (zh) * 2017-06-01 2017-09-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绳缆收引器
CN109973039A (zh) * 2019-04-11 2019-07-05 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带压作业管柱内腔的小型快速提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8237U (zh) 井口辅助提升装置及系统
CN205630464U (zh) 一种套筒联轴器的拆卸工具
CN110127507A (zh) 一种自动卸扣
CN102234062B (zh) 一种吊装飞轮盘的吊具
CN102501056A (zh) 销轴装卸装置
CN106241580A (zh) 一种恒锁绳力连续小冲击收放绳装置及方法
CN102491196A (zh) 伸缩式吊臂分体方法
CN105190093B (zh) 滚珠轴承支承的接合件
US2519288A (en) Oil well hook
CN104563914A (zh) 钩式提引器
CN208914017U (zh) 轴承拆卸用拉拔器
CN209702121U (zh) 轴套挡圈生产用吊具
CN207759869U (zh) 一种可回转提升机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悬挂装置
CN101890631B (zh) 重型数控轧辊磨床自动拆装砂轮装置
CN104760881A (zh) 一种自动脱钩装置
CN205855884U (zh) 抓斗钢索导轮结构
CN208454294U (zh) 成品压力钢管翻身组合吊具
CN106965188A (zh) 一种高压线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上线装置
CN208179427U (zh)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CN208005112U (zh) 一种皮带轮的拆卸工装
CN103183285B (zh) 一种用于轴承内外圈的吊具
CN207564079U (zh) 一种皮带轮压装装置
CN206816197U (zh) 一种吊卡装置
CN105858441A (zh) 一种三腿链条索具
CN105239948B (zh) 解卡装置及具有该解卡装置的连续管注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