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7089U - 车位锁 - Google Patents

车位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7089U
CN205857089U CN201620804586.1U CN201620804586U CN205857089U CN 205857089 U CN205857089 U CN 205857089U CN 201620804586 U CN201620804586 U CN 201620804586U CN 205857089 U CN205857089 U CN 205857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rth lock
position switch
controller
drive mechanism
block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45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045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7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7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7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位锁,涉及车辆管理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无法360°全方位防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位锁,包括:底座、挡臂、驱动机构、控制器、电源和遥控器,驱动机构、控制器和电源均设置在底座内,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无线信号的遥控接收装置,底座的顶盖上设置有通孔,挡臂包括用于防撞的纵向部分,该纵向部分的底端穿过通孔设置在驱动机构的连接轴上。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由于挡臂的纵向部分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起到较好地缓冲作用,因此从任何角度对本实用新型施力都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可将对车辆和车位锁的伤害降到最低,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

Description

车位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位锁。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城市中大量汽车的涌现,势必会造成停车位越来越紧张,出现汽车乱停、乱放的现象,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停车场为了便于管理、为特定人员保留停车位,以及个人为了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停车位,许多停车场和私人车主都在停车位上安装了车位锁。
车位锁作为一种机械装置,具有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的作用,通过在停车位中间入口的1/3处安装车位锁,可以确保自己的汽车随到随停。遥控车位锁一般包括底座、挡臂、驱动机构、控制器和电源,当车辆将要到达车位时,车主使用遥控器控制车位锁,使车位锁的挡臂卧倒,车辆便可以驶入;当车辆离开后,车主使用遥控器控制车位锁,使车位锁的挡臂竖立起来,从而防止其它车辆占用自己的停车位。据统计,大约有10%的车主在停车时会撞到自己的车位锁,造成汽车和车位锁不同程度的损伤。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在挡臂竖立时,仅限于与挡臂正面和背面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防撞功能,当汽车与挡臂的侧面发生碰撞时车位锁不具备防撞功能,从而导致汽车和车位锁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车位锁,可以实现360°全方位防撞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位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无法360°全方位防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位锁,包括:底座、挡臂、驱动机构、控制器、电源和遥控器,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无线信号的遥控接收装置,所述底座的顶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挡臂包括用于防撞的纵向部分,所述纵向部分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连接轴上。
其中,所述挡臂包括横向部分和所述纵向部分,所述挡臂呈T型,所述纵向部分包括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上端的第一纵杆和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下端的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横向部分,所述第二纵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顶部。
具体地,所述横向部分两端分别设置有护套,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车位锁关闭时安放所述纵向部分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车位锁开启完成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停止的上限位开关和用于车位锁关闭完成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的下限位开关,所述上限位开关、所述纵向部分和所述下限位开关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纵向部分能够控制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的开合,所述下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所述车位锁开启完成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停止的上限位开关和用于车位锁关闭完成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的下限位开关,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上限位开关、所述凸轮和所述下限位开关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凸轮能够控制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的开合。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电机、驱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上设置的所述驱动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上设置的连接件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通过锁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形成一容腔,在所述容腔内安装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的四周、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纵杆之间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顶盖连接位置至少一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位锁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位锁在使用时,当车辆将要到达停车位时,车主使用遥控器向控制器内的遥控接收装置发射关闭车位锁的信号,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的驱动轴和第一连杆顺时针旋转,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带动连接轴转动,当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0°时,恰好使连接轴向凹槽一侧转动90°,带动挡臂卧倒在底座上的凹槽内,挡臂触碰到凹槽内的下限位开关,使得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断电,使挡臂保持卧倒姿势,车主将车辆驶入停车位。
当车辆驶出车位后,车主使用遥控器向控制器内的遥控接收装置发射开启车位锁的信号,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的驱动轴和第一连杆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带动连接轴转动,当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180°时,恰好使连接轴向远离凹槽一侧转动90°,带动挡臂竖立起来,挡臂触碰到上限位开关,使得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断电,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成180°时两连杆连接位置的死点将两连杆卡住,使挡臂保持竖立姿势,从而防止其它车辆占用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位锁中,由于挡臂的纵向部分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能够起到较好地缓冲作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论从任何角度对本实用新型施力都不会对其造成伤害,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大大提高了车位锁的使用寿命,并且也将对车辆的伤害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开启时的电源、控制器、驱动机构、挡臂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关闭时的电源、控制器、驱动机构、挡臂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挡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底座、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连接轴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11-底板;12-顶盖;121-凹槽;122-上限位开关;123-下限位开关;124-锁芯;125-通孔;2-挡臂;21-横向部分;211-护套;22-纵向部分;221-第一纵杆;222-弹性件;223-第二纵杆;3-驱动机构;31-电机;32-驱动轴;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连接轴;351-连接件;352-凸轮;4-控制器;5-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开启时的电源、控制器、驱动机构、挡臂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关闭时的电源、控制器、驱动机构、挡臂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挡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底座、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连接轴和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包括:底座1、挡臂2、驱动机构3、控制器4、电源5和遥控器,驱动机构3、控制器4和电源5均设置在底座1内,控制器4内设置有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无线信号的遥控接收装置,底座1的顶盖12上设置有通孔125,挡臂2包括用于防撞的纵向部分22,纵向部分22的底端穿过通孔125设置在驱动机构3的连接轴35上。
车位锁内的电源5可以为电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位锁在使用时,当车辆将要到达停车位时,车主使用遥控器向控制器4内的遥控接收装置发射关闭车位锁的信号,控制器4通过驱动机构3控制挡臂2卧倒在底座1上,从而车主可以将车辆驶入停车位;当车辆驶出车位后,车主使用遥控器向控制器4内的遥控接收装置发射开启车位锁的信号,控制器4通过驱动机构3控制挡臂2竖立起来,从而防止其它车辆占用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位锁中,由于挡臂2的纵向部分22具有全方位的防撞功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论从任何角度对本实用新型施力都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可以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大大提高了车位锁的使用寿命,并且也将对车辆的伤害降到最低。
具体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地实现360°全方位防撞功能,确保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可以减少对车身的损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1-4所示,挡臂2包括横向部分21和纵向部分22,挡臂2呈T型,纵向部分22包括弹性件222、设置在弹性件222上端的第一纵杆221和设置在弹性件222下端的第二纵杆223,第一纵杆221的顶端设置有横向部分21,第二纵杆22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轴35的顶部。
由于挡臂2的纵向部分22设置有弹性件222,车辆无论从任何角度与车位锁发生碰撞时,弹性件222均能够起到较好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对车位锁和车身造成伤害,可以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大大提高了车位锁的使用寿命。
实际生产制造时,为了使车辆与本实用新型发生碰撞时,尽量减小对车身的损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1和图4所示,横向部分21两端分别设置有护套211,上述弹性件222可以为弹簧。
护套211可以采用橡胶护套或者塑胶护套,通过在挡臂2的横向部分21两端设置护套211,可以将横向部分21两端的金属材质包裹住,使横向部分21两端变得更加柔软,当车辆与车位锁的两侧发生碰撞时,可以尽量减小对车身的损伤。挡臂2的纵向部分22的弹性件222可以具体为弹簧,当车辆与挡臂2的正面、背面或者侧面发生碰撞时,弹簧均可以带着第一纵杆221和横向部分21发生弯曲,从而起到较好地缓冲作用,将对车身、车位锁的损伤降到最低。
其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在使用过程中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1和图5所示,上述顶盖12上设置有用于车位锁关闭时安放纵向部分22的凹槽121,当车位锁关闭时,挡臂2的纵向部分22卧倒在底座1上的凹槽121内,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平整、美观。
具体地,为了在挡臂2倒下和竖起后可以使驱动机构3立即停止工作,以确保车位锁的关闭和开启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顶盖12上设置有用于车位锁开启完成时控制驱动机构3的电机31停止的上限位开关122和用于车位锁关闭完成时控制电机31停止的下限位开关123,上限位开关122、纵向部分22和下限位开关123在一条直线上,纵向部分22能够控制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的开合,下限位开关123设置在凹槽121内。
通过在顶盖12上设置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且上限位开关122、下限位开关123与挡臂2的纵向部分22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当关闭车位锁时,挡臂2卧倒在顶盖12上的凹槽121内且触碰到下限位开关123,使控制器4控制驱动机构3断电,从而使挡臂2保持卧倒姿势;当开启车位锁时,挡臂2竖立起来直至与水平面成90°时,可以触碰到上限位开关122,使控制器4控制驱动机构3断电,从而使挡臂2保持竖立姿势;为了使车位锁可以适用于露天环境,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可以选择用防水限位开关。
具体地,为了在挡臂2倒下和竖起后可以使驱动机构3立即停止工作,以确保车位锁的关闭和开启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1-3和图6所示,底座1内设置有用于车位锁开启完成时控制驱动机构3的电机31停止的上限位开关122和用于车位锁关闭完成时控制电机31停止的下限位开关123,连接轴35上设置有凸轮352,上限位开关122、凸轮352和下限位开关123在一条直线上,凸轮352能够控制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的开合。
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安装在底板11与顶盖12形成的容腔内,在连接轴35上固定连接有凸轮352,连接轴35转动时可以带动凸轮352随之转动,当关闭车位锁时,挡臂2的纵向部分22卧倒在凹槽121内时,使凸轮352的一端恰好能触碰到下限位开关123,使得控制器4控制驱动机构3断电,从而使挡臂2保持卧倒姿势;当开启车位锁时,挡臂2竖立起来直至与水平面成90°时,使凸轮352的一端恰好能触碰到上限位开关122,使控制器4控制驱动机构3断电,从而使挡臂2保持竖立姿势。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均设置在底座1内,可以确保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露天环境使用。
进一步地,为了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驱动机构3可以对挡臂2较好地控制,从而顺利地完成车位锁的关闭和开启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驱动轴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和连接轴35,第一连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31上设置的驱动轴32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4,第二连杆34的一端与连接轴35上设置的连接件351转动连接。
当车主使用遥控器向控制器4内的遥控接收装置发射关闭车位锁的信号时,控制器4可以控制电机31的驱动轴32带动第一连杆33顺时针旋转,第一连杆33带动第二连杆34,第二连杆34带动连接轴35转动,当第一连杆33与第二连杆34成0°时,恰好使连接轴35向下限位开关123一侧转动90°,带动挡臂2卧倒在底座1上,挡臂2触碰到下限位开关123,使得控制器4控制驱动机构3断电,使挡臂2保持卧倒姿势,从而较好地完成车位锁的关闭工作。
当车主使用遥控器向控制器4内的遥控接收装置发射开启车位锁的信号时,控制器4可以控制电机31的驱动轴32带动第一连杆33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33带动第二连杆34,第二连杆34带动连接轴35转动,当第一连杆33与第二连杆34成180°时,恰好使连接轴35向上限位开关122一侧转动90°,带动挡臂2竖立起来,挡臂2触碰到上限位开关122,使得控制器4控制驱动机构3断电,且第一连杆33与第二连杆34成180°时两连杆连接位置的死点将两连杆卡住,使挡臂2保持竖立姿势,从而较好地完成车位锁的开启工作。
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车位锁的安装以及零件、电池的更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1-3所示,底座1包括底板11和通过锁芯124固定在底板11上的顶盖12,顶盖12与底板11形成一容腔,在容腔内安装有驱动机构3、控制器4和电源5。通过锁芯124可以打开底座1上的顶盖12,从而完成对驱动机构3、控制器4和电源5的安装、对零部件的维修以及对电池的更换等工作。
优选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地防水、防尘特性,使其更加适用于露天停车位使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1-4所示,上述电源5、控制器4和电机31的四周、通孔125与第二纵杆223之间以及底板11与顶盖12连接位置至少一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上述底板1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整体具有更好地防水、防尘性能,以保护机身内部零件不被腐蚀,有效地防止线路短路,进而大大地增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底板11上设置多个固定孔,可以使用膨胀螺丝穿过固定孔将车位锁稳固地固定在停车位的地面上,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发挥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的功能。
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完成开启和关闭的工作,从而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便于自己的汽车随到随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位锁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电源5与控制器4电连接,控制器4与电机31、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电连接,从而确保电源5对控制器4、电机31、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的供电,且当挡臂2的纵向部分22与上限位开关122和下限位开关123接触时,可以使控制器4控制电机31停止工作,以较好地完成车位锁的开启和关闭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位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挡臂、驱动机构、控制器、电源和遥控器,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无线信号的遥控接收装置,所述底座的顶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挡臂包括用于防撞的纵向部分,所述纵向部分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连接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臂包括横向部分和所述纵向部分,所述挡臂呈T型,所述纵向部分包括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上端的第一纵杆和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下端的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的顶端设置有所述横向部分,所述第二纵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轴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部分两端分别设置有护套,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车位锁关闭时安放所述纵向部分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车位锁开启完成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停止的上限位开关和用于车位锁关闭完成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的下限位开关,所述上限位开关、所述纵向部分和所述下限位开关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纵向部分能够控制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的开合,所述下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所述车位锁开启完成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停止的上限位开关和用于车位锁关闭完成时控制所述电机停止的下限位开关,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凸轮,所述上限位开关、所述凸轮和所述下限位开关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凸轮能够控制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的开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所述电机、驱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机上设置的所述驱动轴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上设置的连接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通过锁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形成一容腔,在所述容腔内安装有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的四周、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纵杆之间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顶盖连接位置至少一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所述上限位开关和所述下限位开关电连接。
CN201620804586.1U 2016-07-28 2016-07-28 车位锁 Active CN205857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4586.1U CN205857089U (zh) 2016-07-28 2016-07-28 车位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4586.1U CN205857089U (zh) 2016-07-28 2016-07-28 车位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7089U true CN205857089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2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4586.1U Active CN205857089U (zh) 2016-07-28 2016-07-28 车位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70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7192A (zh) * 2017-08-31 2017-11-07 安徽嘉盛位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位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7192A (zh) * 2017-08-31 2017-11-07 安徽嘉盛位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位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6026Y (zh) 车位锁
CN205775935U (zh) 公路施工道路安全警示装置
CN106427642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
CN10862177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结构
CN205857089U (zh) 车位锁
CN104746927B (zh) 一种新型遥控车位锁
CN201315419Y (zh) 变压器室网门联锁装置
CN202488001U (zh) 一种能自动关门的配电箱
CN207966795U (zh) 一种防私窃预付费小型断路器
CN204687866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04782162U (zh) 一种电动车位锁
CN205421082U (zh) 一种遥控车位锁
CN104878986A (zh) 电子离合把手
CN109461632A (zh) 智能塑壳断路器
CN206736783U (zh) 一种电气控制车位锁
CN201401033Y (zh) 一种遥控车位锁
CN208884410U (zh) 一种控制道闸起落装置
CN209233444U (zh) 一种防撞型电缆分支箱
CN208360042U (zh) 一种遥控空投式机动车用安全警示器
CN103311054A (zh) 一种电磁开关与继电器的一体化结构及应用该一体化结构的起停电机
CN203242577U (zh) 一种电磁开关与继电器的一体化结构及应用该一体化结构的起停电机
CN208469741U (zh) 一种汽车雨刮器电机安装支架
CN203358359U (zh) 一种机动车倾倒熄火开关
CN208995949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06697408U (zh)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防过冲装置及隔离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