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5229U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855229U CN205855229U CN201620753621.1U CN201620753621U CN205855229U CN 205855229 U CN205855229 U CN 205855229U CN 201620753621 U CN201620753621 U CN 201620753621U CN 205855229 U CN205855229 U CN 2058552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der
- suspension bracket
- side guide
- support
- guide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轨道上的承托侧导轮、行进侧导轮和支撑轮与吊架滚动配合,使吊具可以在输送轨道上移动,不需要在每个吊具上都设置导轮,相应地也不需要在输送轨道上设置导轨,这样使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同时也避免更换吊具时连同导轮一同更换,降低了输送装置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车身涂装领域,车身底涂使用最多的是反向滑橇输送机,空滑橇的返回一般都布置在底涂室的下部。其中,输送机大多采用整体式吊具,这种吊具的顶部高于工件,吊具返回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这样会降低车间的空间利用率。
针对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分离式吊具,例如公告号为CN 205060775 U,公告日为2016.03.0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及其上左右间隔布置的两圈输送轨道,吊具分为左吊具和右吊具且在输送装置的两圈轨道上成组布置,吊具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承托侧和用于装配在轨道上以使吊具可以在轨道上沿输送方向导向移动的行进侧。该吊具包括沿输送方向移动装配在输送轨道上的吊具安装结构,吊具安装结构是吊架,吊架上设有用于与输送轨道滚动摩擦配合的轮组,轮组包括在吊架的底部设置的承托轮,输送轨道上设置有与承托轮配合承托导轨,以对吊架提供竖直方向上的支撑;轮组还包括吊架的顶部和底部的导轮,顶部的导轮的承托侧设有与其配合的上扶正导轨,底部的导轮的行进侧设有与其配合的下扶正导轨,上扶正导轨和下扶正导轨与吊架上顶部和底部的导轮配合,将吊架限制在轨道上。由该输送装置的结构可知,每个吊具的吊架上都需要设置承托轮和导轮,同时在输送轨道上设置与导轮和承托轮配合的上扶正导轨、下扶正导轨和承托导轨,以使吊具可以在输送轨道上导向移动,这样造成输送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同时,由于导轮设置在吊具上,更换吊具时就连同吊具上的导轮一同更换,增大了输送装置的使用成本。
再例如,公告号为CN 102424267 B,公告日为2014.04.0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托臂及使用该托臂的吊具及使用该吊具的吊装输送线,该输送线的吊具是一体式吊具,吊具上设有轮组,通过轮组导向移动装配在水平吊梁上,该输送线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的输送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与该输送装置配套使用的吊具及使用该吊具和输送装置的输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输送系统的技术方案是: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及其上安装的吊具,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圈输送轨道,吊具包括吊架,吊架与输送轨道之间设有轮组;所述吊具两两成对分别位于两圈输送轨道上,所述轮组转动装配在相应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吊架在其承托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设有承托侧导向部,在其行进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有行进侧导向部,在其底部设有支撑部,所述轮组包括与相应吊架的承托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承托侧导轮、与相应吊架的行进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行进侧导轮以及与相应吊架的支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支撑轮,所述承托侧导轮、行进侧导轮和支撑轮沿输送方向分布在相应的输送轨道上。
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属于同一对的吊具同步移动的摩擦驱动装置,所述摩擦驱动装置包括与吊架的顶部沿输送方向摩擦配合的摩擦轮和驱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吊具的承托侧设有吊臂,所述吊臂上转动装配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托臂,托臂上设有用于支撑待吊装工件的支撑段,所述托臂具有绕其转动轴线旋转时使所述支撑段与待吊装工件底部托撑配合的吊装位,所述的托臂还具有绕其转动轴线旋转时与所述吊装位成一定角度且用于使所述支撑段与待吊装工件底部相脱离的脱离位,所述输送转接输送段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托臂转动的加载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输送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圈输送轨道,所述两圈输送轨道上转动装配有轮组,所述轮组包括与相应吊架的承托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承托侧导轮、与相应吊架的行进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行进侧导轮以及与相应吊架的支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支撑轮,所述承托侧导轮、行进侧导轮和支撑轮沿输送方向分布在所述两圈输送轨道上。
所述两圈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属于同一对的吊具同步移动的摩擦驱动装置,所述摩擦驱动装置包括与相应吊架的顶部沿输送方向摩擦配合的摩擦轮和驱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吊具的技术方案是:吊具,所述吊具包括吊架,所述吊架在其承托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设有承托侧导向部,在其行进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有行进侧导向部,在其底部设有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送轨道上的轮组与吊架滚动配合,使吊具可以在输送轨道上移动,不需要在每个吊具上都设置导轮,相应地也不需要在输送轨道上设置导轨,这样使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同时也避免更换吊具时连同导轮一同更换,降低了输送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一个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吊具和输送轨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中的吊具和输送轨道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将该输送系统应用于汽车底涂室中,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及其安装的吊具5,输送装置包括机架2及其上左右间隔设置的两圈输送轨道4,输送轨道4具有用于输送携带工件7的吊具5的工作输送段41和与工作输送段41平行且输送方向相反的返回输送段42,在工作输送段41和返回输送段42的进、出口之间设有用于将吊具5在两者之间进行转接的转接输送段43,工作输送段41处于车间内的底涂室内,返回输送段42处于底涂室下方的滑橇输送机6的两侧,转接输送段43包括用于对吊具5进行转接的升降机1。
吊具5 两侧设有用承托工件的承托侧和移动装配在输送轨道4上的行进侧,吊具5是分离式吊具,包括左吊具和右吊具,左吊具和右吊具结构相同,且在输送轨道4上成组布置,吊具5包括沿输送方向移动装配在输送轨道4上的吊架,吊架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上主梁51和下主梁52,在本实施例中上主梁51和下主梁52是两个长度相等的方管,上主梁51和下主梁52通过与两者垂直且间隔设置的立柱连接在一起,上主梁51在承托侧的侧面构成吊架的承托侧导向部,下主梁52在行进侧的侧面构成吊架的行进侧导向部,吊架上前后间隔固定有两个L形的吊臂53,吊臂53包括立臂段和横臂段,横臂段向承托侧悬伸形成用于承托工件7的装载位。
工作输送段41和返回输送段42上设有多个输送方向相反的输送单元40,输送单元40包括输送单元架体402,输送单元架体402包括一个立柱,立柱通过连接架401与架体2连接,立柱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上向背离架体2的方向上延伸有两个横臂,上面的横臂末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臂,延伸臂上转动装配有与吊架的承托侧导向部构成滚动摩擦配合的承托侧导轮404,下面的横臂末端的位置上转动装配有与吊架的下主梁52的底面构成滚动摩擦配合支撑轮405,立柱上靠近下端的位置上转动装配有与吊架的行进侧导向部构成滚动摩擦配合的行进侧导轮403,承托侧导轮404和行进侧导轮403相对吊架呈对角分布,承托侧导轮404、行进侧导轮403和支撑轮405组成使吊架与输送轨道4构成滚动摩擦配合的轮组。输送单元40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吊具5移动的摩擦驱动装置30,摩擦驱动装置30包括与吊架的上主梁51的顶面沿着输送方向摩擦配合的摩擦轮31和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减速电机32。
转接输送段43上的升降机1上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托架11和驱动其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链轮12带动托架11沿着升降机1上下方向移动,托架11上设有输送单元40,输送单元40用于将工作输送段41和返回输送段42之间的吊具5进行转运,其结构与上述工作输送段41和返回输送段42上的输送单元40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升降机驱动装置带动托架11下降到位,使托架的与返回输送段上的轨道对齐,接收从返回输送段上回来的吊具,滑橇输送机将车身输送到托架下面的工位,车身与滑橇解锁后,托架上升到位,把携带有车身的吊具快速输送到输送轨道的工作输送段上,然后输送轨道上的摩擦驱动装置驱动携带有车身的吊具以需要的工艺速度运行,使得车身底涂,知道完成与出口处升降机的交接,将车身落到下面的空滑橇上。滑橇输送机将携带车身的滑橇输送离开后,托架将空的吊具输送到返回输送段上,直至回到工作输送段进口处的升降机的托架上,开始下一个循环。本实施例中是以车身底涂的工作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的,因此吊具转运的工件就是车身。
在本实用新型输送系统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吊架的顶部的行进侧、底部的承托侧设置导轮,提升输送轨道输送吊具时的稳定性;摩擦驱动装置的摩擦驱动轮还可以设在吊具顶部的行进侧,以使摩擦轮与吊架的上主梁行进侧的侧面摩擦配合驱动吊具;吊具还可以通过链传动、滚床带动。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实施例二,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及其上安装的吊具,输送装置包括机架2和多个输送单元40,吊具是分离式吊具,包括左吊具和右吊具,左右吊具结构相同,吊具的托臂254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支撑段,吊具的托臂254可以绕吊臂253轴向旋转,输送轨道的转接工位上设有驱动立臂254转动的加载机构。这样,需要吊具装载工件时,加载机构将托臂254转动至与输送方向垂直,托臂254伸到工件的下方,就可以实现对工件的承载;需要放下工件时,加载机构带动托臂254复位,吊具与工件脱离。本实施例的吊具上升下降时,托臂254可以旋转至吊架平行,降低吊具的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节约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输送装置与上述输送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带动吊具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吊具与上述输送系统的具体实施中的吊具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Claims (6)
1.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及其上安装的吊具,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圈输送轨道,吊具包括吊架,吊架与输送轨道之间设有轮组;所述吊具两两成对分别位于两圈输送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转动装配在相应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吊架在其承托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设有承托侧导向部,在其行进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有行进侧导向部,在其底部设有支撑部,所述轮组包括与相应吊架的承托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承托侧导轮、与相应吊架的行进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行进侧导轮以及与相应吊架的支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支撑轮,所述承托侧导轮、行进侧导轮和支撑轮沿输送方向分布在相应的输送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属于同一对的吊具同步移动的摩擦驱动装置,所述摩擦驱动装置包括与吊架的顶部沿输送方向摩擦配合的摩擦轮和驱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的承托侧设有吊臂,所述吊臂上转动装配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托臂,托臂上设有用于支撑待吊装工件的支撑段,所述托臂具有绕其转动轴线旋转时使所述支撑段与待吊装工件底部托撑配合的吊装位,所述的托臂还具有绕其转动轴线旋转时与所述吊装位成一定角度且用于使所述支撑段与待吊装工件底部相脱离的脱离位,所述输送转接输送段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托臂转动的加载机构。
4.输送装置,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圈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圈输送轨道上转动装配有轮组,所述轮组包括与相应吊架的承托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承托侧导轮、与相应吊架的行进侧导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行进侧导轮以及与相应吊架的支撑部滚动摩擦配合的支撑轮,所述承托侧导轮、行进侧导轮和支撑轮沿输送方向分布在所述两圈输送轨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圈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驱动属于同一对的吊具同步移动的摩擦驱动装置,所述摩擦驱动装置包括与相应吊架的顶部沿输送方向摩擦配合的摩擦轮和驱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6.吊具,所述吊具包括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在其承托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设有承托侧导向部,在其行进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有行进侧导向部,在其底部设有支撑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3621.1U CN205855229U (zh) | 2016-07-18 | 2016-07-18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753621.1U CN205855229U (zh) | 2016-07-18 | 2016-07-18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855229U true CN205855229U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64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753621.1U Active CN205855229U (zh) | 2016-07-18 | 2016-07-18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8552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5940A (zh) * | 2016-07-18 | 2016-10-12 |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
2016
- 2016-07-18 CN CN201620753621.1U patent/CN2058552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5940A (zh) * | 2016-07-18 | 2016-10-12 |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53634B (zh) | 一种跨座式轨道梁搬运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060770U (zh)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 | |
CN205708586U (zh) | 一种快餐店用空中悬挂自动分拨上菜机械系统 | |
CN108673089B (zh) | 一种涂装积放链直接用于装配的多工位装配系统 | |
CN202156732U (zh) | 吊挂滑轮与轨道 | |
CN108840031B (zh) | 一种便捷式悬挂输送系统及喷涂用悬挂输送机 | |
CN105292980B (zh)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
CN205500140U (zh) | 一种可选择路线的积放式悬挂输送系统 | |
CN209367081U (zh) | 一种便捷式悬挂输送系统及喷涂用悬挂输送机 | |
JP2009083953A (ja) | 搬送装置 | |
CN106005940A (zh) | 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
CN109987390A (zh) | 一种铝型材卧式喷涂预处理及上架装置 | |
CN205855229U (zh) | 一种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
CN104652888A (zh) | 一种多层无避让立体车库 | |
CN206255506U (zh) | 一种z型连续提升机 | |
CN105064746A (zh) | 一种停车设备的搬运台车 | |
CN105003110A (zh) | 通过一种搬运台车利用底层空间存车的停车设备 | |
CN106660566A (zh) | 用于运输装置的驱动小车以及运输系统 | |
CN207030813U (zh) | 矿用绞车地轮防脱支架和矿用绞车地轮装置 | |
CN202369275U (zh) | 改进的悬吊式双轨天车构造 | |
CN205589911U (zh) | 多层铺布机的布卷输送装置 | |
CN204899336U (zh) | 利用底层空间存车的停车设备 | |
CN205132929U (zh) | 钢丝绳芯输送带生产线钢丝绳锭子吊装设备 | |
CN203529336U (zh) | 包装运输车 | |
CN205060775U (zh) | 输送系统及其吊具、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