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296U - 一种碳纤维客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296U
CN205854296U CN201620673050.0U CN201620673050U CN205854296U CN 205854296 U CN205854296 U CN 205854296U CN 201620673050 U CN201620673050 U CN 201620673050U CN 205854296 U CN205854296 U CN 205854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aming plate
panel
carbon fiber
passeng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30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彭旺
谢威
陈振宇
廉玉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730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客车,包括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底板两侧具有第一台阶面,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的下端具有与第一台阶面配合的凸起,顶部围板的两端具有凸块,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的上端具有与凸块配合的凹台,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前围板和后围板,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连接构成车体。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客车。
背景技术
申请号“201410396576.4”名称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车架胶合连接结构”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车架胶合连接结构,在车身底盘两侧分别形成斜坡式凹槽,对应地左侧板及右侧板分别形成与斜坡式凹槽匹配的斜坡式接头,左侧板板及右侧板的斜坡式接头分别与底盘两侧的斜坡式凹槽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并用铆钉固定,构成车身。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碳纤维客车车身连接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客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客车,包括: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所述底板两侧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配合的凸起,所述顶部围板的两端具有凸块,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凹台,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后围板,所述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连接构成车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客车,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的凸起和底板两侧的第一台阶面配合,配合面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的凹台和顶部围板两端的凸块配合,配合面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前围板和后围板,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客车车身;采用这种结构的客车具有车身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连接密封性能好,整体外观美观,结构重量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客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客车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客车前围板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客车后围板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客车前围板与顶部围板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碳纤维客车后围板与顶部围板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板1、左侧围板2、右侧围板3、前围板4、后围板5和顶部围板6、凸起7、
凹台8、第二台阶面9、第一台阶面11、翻边12、埋板13、固定螺栓14、碳纤维复合材料16、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17、结构胶18、加强筋19、凸块61、支柱62、连接面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客车,包括:底板1、左侧围板2、右侧围板3、前围板4、后围板5和顶部围板6,底板1两侧具有第一台阶面11,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下端具有与第一台阶面11配合的凸起7,顶部围板6的两端具有凸块61,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上端具有与凸块61配合的凹台8,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9,第二台阶面9分别连接前围板4和后围板5,底板1、左侧围板2、右侧围板3、前围板4、后围板5和顶部围板6连接构成车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客车,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凸起7和底板1两侧的第一台阶面11配合,配合面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凹台8和顶部围板6两端的凸块61配合,配合面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9,第二台阶面9分别连接前围板4和后围板5,第二台阶面9与前围板4和后围板5之间可采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底板1、左侧围板2、右侧围板3、前围板4、后围板5和顶部围板6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客车车身;采用这种结构的客车具有车身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连接密封性能好,整体外观美观,结构重量轻等优点。
具体的,底板1的两侧具有翻边12,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底端内部具有埋板13,翻边12与埋板13通过固定螺栓14连接。底板1的第一台阶面11与凸起7抵顶配合,且配合面呈“L”形。第一台阶面11和凸起7的抵顶配合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中间形成的“L”形的配合面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和较好的密封效果。固定螺栓14攻丝穿过翻边12,连接到埋板13上。埋板13采用钢或铸铁等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连接强度。这种埋板13与固定螺栓14的连接,大大加强了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与底板1的连接强度,且这种连接的工序简单,外观美观大方。
凸块61与凹台8抵顶配合,且配合面呈“L”形。凸块61内部设置有埋板13,凹台8与埋板13通过固定螺栓14连接。凸块61与凹台8抵顶配合,凹台8和凸块61的抵顶配合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凸块61内部设置有埋板13,固定螺栓14攻丝穿过凹台8,连接到埋板13上。埋板13采用钢或铸铁等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连接强度。凹台8的底部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方便支撑凸块61,从而减小了固定螺栓14所承受的纵向力,使得凹台8与埋板13的连接寿命大大增强,连接强度有所提高。
顶部围板6前端和后端均具有“L”形的支柱62。前围板4和后围板5分别与顶部围板6的支柱62连接,连接处形成“L”形的连接面63。支柱62用来支撑连接前围板4与后围板5,“L”形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支柱62与前围板4和后围板5之间通过结构胶18连接,并形成“L”形的连接面63。“L”形的连接面63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并使得支柱62与前围板4和后围板5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强结构胶18连接的强度和密封性。
底板1、左侧围板2、右侧围板3、前围板4、后围板5和顶部围板6外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16,内部为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17。碳纤维复合材料16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减震性能好,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17具有防震抗压、保温隔音、成型简单、重量轻等优点。采用这种材料的客车具有疲劳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抗冲击能力强,高温性能好,重量轻,油耗低等特点。
第一台阶面11、第二台阶面9、连接面63、凸块61与凹台8的配合面均涂覆有结构胶18,结构胶18为丙烯酸结构胶。丙烯酸结构胶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对车身连接起到预定位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
前围板4和后围板5上具有加强筋19。加强筋19可以增加前围板4和后围板5的强度,使得客车车身具有更好的抗弯强度和抗撞击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客车,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凸起7和底板1两侧的第一台阶面11配合,配合面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凹台8和顶部围板6两端的凸块61配合,配合面具有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左侧围板2和右侧围板3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9,第二台阶面9分别连接前围板4和后围板5,这种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密封效果好;底板1、左侧围板2、右侧围板3、前围板4、后围板5和顶部围板6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客车车身;采用这种结构的客车具有车身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连接密封性能好,整体外观美观,结构重量轻等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所述底板两侧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面配合的凸起,所述顶部围板的两端具有凸块,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凹台,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后围板,所述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连接构成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具有翻边,所述左侧围板和所述右侧围板的底端内部具有埋板,所述翻边与所述埋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凸起抵顶配合,且配合面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凹台抵顶配合,且配合面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内部设置有埋板,所述凹台与所述埋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围板前端和后端均具有“L”形的支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后围板分别与顶部围板的支柱连接,连接处形成“L”形的连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左侧围板、右侧围板、前围板、后围板和顶部围板外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为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埋板为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连接面、凸块与凹台的配合面均涂覆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为丙烯酸结构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后围板上具有加强筋。
CN201620673050.0U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碳纤维客车 Active CN205854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3050.0U CN205854296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碳纤维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3050.0U CN205854296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碳纤维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296U true CN205854296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4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3050.0U Active CN205854296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碳纤维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29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494A (zh) * 2017-09-12 2019-03-1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车辆
CN109515522A (zh) * 2017-09-18 2019-03-2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侧围装填模块、侧围结构及使用该侧围结构的车辆
CN114655322A (zh) * 2022-03-04 2022-06-24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碳纤维驾驶室
CN114889707A (zh) * 2022-04-06 2022-08-12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车辆和车身结构的装配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494A (zh) * 2017-09-12 2019-03-19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车辆
CN109484494B (zh) * 2017-09-12 2021-05-04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车辆
CN109515522A (zh) * 2017-09-18 2019-03-2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侧围装填模块、侧围结构及使用该侧围结构的车辆
CN109515522B (zh) * 2017-09-18 2020-10-3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侧围装填模块、侧围结构及使用该侧围结构的车辆
CN114655322A (zh) * 2022-03-04 2022-06-24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碳纤维驾驶室
CN114655322B (zh) * 2022-03-04 2022-08-19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碳纤维驾驶室
CN114889707A (zh) * 2022-04-06 2022-08-12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车辆和车身结构的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4296U (zh) 一种碳纤维客车
US20130187371A1 (en) Motor vehicle chassis having a part for attaching bodywork elements and electrical cables to the central floor
CN106364677A (zh) 飞行器立体空间集成型附接装置
CN106458261B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系统
CN201895705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舱结构
KR102056341B1 (ko) 차량 후부 구조
CN204956158U (zh) 一种适用于双层客车的一体式座椅结构
CN209241171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109204474A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203544127U (zh) 一种副车架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05854295U (zh) 一种侧围板与顶板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06012370U (zh) 一种用于高顶车型的座椅安装机构
CN2106346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地板横梁弯曲刚度加强结构
CN110316258B (zh)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JP5046985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110217293A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客车车身骨架结构
CN205044742U (zh) 城轨不锈钢车辆一体式侧墙贯通道与端墙的接口结构
CN216805605U (zh) 一种前轮壳传力结构
CN109927789A (zh) 车辆的车顶板组件
CN208198608U (zh) 后纵梁后段加强板组件
CN102826124A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运输车辆的专用底盘
CN204956159U (zh) 一种客车用走道梁
CN203902669U (zh) 一种微型卡车车身纵梁结构
CN217048791U (zh) 车顶蒙皮安装结构
CN205498827U (zh) 顶盖装饰条连接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