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0596U - 电动门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门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0596U
CN205840596U CN201620829226.7U CN201620829226U CN205840596U CN 205840596 U CN205840596 U CN 205840596U CN 201620829226 U CN201620829226 U CN 201620829226U CN 205840596 U CN205840596 U CN 20584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girder
main
drive
drivewheel
gathering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92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卫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Ten Thousand Automatic Do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Ten Thousand Automatic Do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Ten Thousand Automatic Do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Ten Thousand Automatic Do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292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4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059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门传动装置,属于电动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底梁,第一底梁上设有主传动结构和传动输出结构;主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主动轮连接驱动装置;主动轮一侧与主传动条啮合,主传动齿条固定到第一底梁上,主动轮另一侧与传动输出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推动第一底梁本身移动的同时,能够向外输出传动动力,因而缩短了结构长度,实现了无轨运行,运输和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电动门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门传动装置,属于电动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门中有两款门:1、直线门,门体结构为整体结构,门体过长时,一是要求应有足够的门体收缩地,二是整体远距离运输非常困难。2、分段直线门,分段直线门解决了运输的问题,但是,其驱动为前置驱动系统提供动力输出,电源通过分段门体内腔布线,因为是通过前置驱动系统带动其他分段直线门移动,门体分段错开、抄手连体有轨运行,地面必须设置导向轨,安装、维护和使用都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门传动装置,实现了推动第一底梁本身移动的同时,能够向外输出传动动力,因而缩短了结构长度,实现了无轨运行,运输和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包括:
第一底梁,第一底梁上设有主传动结构和传动输出结构;
主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主动轮连接驱动装置;主动轮一侧与主传动条啮合,主传动条固定到第一底梁上,主动轮另一侧与传动输出结构连接。
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与主传动条啮合,主传动条移动带动第一底梁移动;同时,主动轮与传动输出结构连接,主动轮带动传动输出结构向外输出传动动力。
优选地,主传动条为主传动链条或主传动齿条。主动轮转动驱动主传动链条或主传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底梁移动。驱动装置通过驱动主动轮实现驱动第一底梁移动。主动轮为主动齿轮。
优选地,传动输出结构包括传输链条,传输链条两端通过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连接,主动轮和传输链条啮合。主动轮为主动齿轮,主动轮通过带动传输链条移动,从而向外输出传输动力。传输结构也可以包括传输齿轮,传输齿轮与主动轮啮合。主动轮通过带动传输齿轮转动,从而向外输出传输动力。
优选地,主动轮和主传动条位于传输链条围成的闭合空间内,主动轮与位于底部的传输链条内侧啮合,底部的传输链条外侧设有支撑条。上部的传输链条、下部的传输链条以及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围合成一个闭合空间,主传动条位于上部的传输链条和下部的传输链条之间,主动轮位于主传动条和下部的传输链条之间,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转动时,主动轮转动带动主传动条移动,主动轮同时带动传输链条移动,传输链条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转动。这种布置模式能够节省空间,大大减小第一底梁体积,节约生产成本。支撑条在传输链条和主动轮全部安装好后,从一侧塞进去,安装时,没有支撑条,底部的传输链条下垂,不与主动轮啮合,便于安装,传输链条和主动轮互不影响,安装好后,塞入支撑条,确保传输链条和主动轮啮合。
优选地,第一底梁第一端底部设有支座,支座底部设有滑轮,支座上部设有第一主导向轮,第一底梁底部设有第一主导向槽,第一主导向轮位于第一主导向槽内。支座能够对第一底梁起支撑作用,减少底梁底部变形,支座底部的滑轮可以减少支座移动摩擦力。第一主导向槽和第一主导向轮能够对第一底梁进行导向,保持第一底梁沿直线移动。
优选地,第一主导向槽顶部和/或底部均设有第一凸起,第一主导向轮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相配合。导向更精确。
优选地,第一底梁底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支点,支点固定设置,支点上部设置第二主导向轮,第二主导向轮位于第一主导向槽内。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导向更精确。
优选地,第一主导向槽顶部和/或底部均设有第一凸起,第二主导向轮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一凸起相适应。导向更精确。
优选地,第一底梁第二端设有辅助支撑轮。对第一底梁起支撑作用,同时减少移动摩擦。
优选地,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底梁在第一主导向轮和第二主导向轮导向下能够沿直线移动,不偏离移动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底梁,第二底梁上设有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同轴设置,或第三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同轴设置,还包括转向轮和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转向轮啮合,转向轮和第四传动轮啮合,第四传动轮上部设有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固定到第二底梁上,第一传动条与第四传动轮配合。主动轮驱动传输链条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或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和转向轮相对转动,第四传动轮和转向轮相对转动,因此第四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保持同向转动,确保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同向移动,实现开门或关门。
优选地,第二底梁底部设有第二主导向槽,支座上部设有第三主导向轮,第三主导向轮位于第二主导向槽内。对第二底梁导向,使第二底梁保持直线移动。
优选地,第二主导向槽顶部和/或底部设于第二凸起,第二主导向轮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相适应。导向更精确。
优选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相邻侧设有第一侧导向槽,第一侧导向槽内设有第一侧导向轮;第二底梁和第一底梁相邻侧设有第二侧导向槽,第二侧导向槽内设有第二侧导向轮;第一侧导向轮和第二侧导向轮之间通过侧导向轴连接,第一侧导向轮固定连接第一侧导向槽或第二侧导向轮固定连接第二侧导向槽。保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避免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相互摩擦,保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能够顺利移动,以实现开门和关门;同时保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平行移动。
优选地,第一侧导向槽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一侧凸起,第一侧导向轮上设有第一侧凹槽,第一侧凸起和第一凹槽相配合;第二侧导向槽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二侧凸起,第二侧导向轮上设有第二侧凹槽,第二侧凸起和第二凹槽相配合。导向精确。
优选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驱动装置不随第一底梁或第二底梁移动。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电机,可以为交流驱动电机,也可以为直流驱动电机。驱动装置可以固定到地上,线路均可以固定安装,线路不必随第一底梁或第二底梁移动而移动,减少了线路磨损损坏,增加了使用安全性,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传动结构和传动输出结构,结构简单精巧,实现了第一底梁移动的同时,能够向外输出传动动力;
(2)通过设置主动轮,实现了驱动主传动条移动,同时向传输链条或传输齿轮输出传动动力,实现了驱动装置固定设置,避免了驱动装置反复折返导致磨损;同时实现了无轨运行,安装和使用非常方便。
(3)通过设置导向轮,实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能够相对保持平行移动,既不易导致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之间相互摩擦,同时也能实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之间顺利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中:11、第一传动轮 13、第一底梁 14、涨紧轮 15、传输链条 17、支点 19、驱动电机 21、主动轮 22、第一侧导向轮 23、支座 24、滑轮 25、第二传动轮 27、第一主导向轮29、第二底梁 31、第二侧导向槽 33、第二主导向槽 35、第三传动轮 37、转向轮 39、第三主导向轮 41、第四传动轮 42、侧导向轴 43、第二侧导向轮 44、第二主导向轮 45、第一侧导向槽 47、第一主导向槽 49、辅助支撑轮 51、主传动链条 53、支撑条 55、第一传动链条56、地面 57、第一凸起 58、第一侧凹槽 59、第二凸起 60、第一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包括:
第一底梁13,第一底梁13上设有主传动结构和传动输出结构;
主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21,主动轮21连接驱动装置;主动轮21一侧与主传动条啮合,主传动条固定到第一底梁13上,主动轮21另一侧与传动输出结构连接。主动轮21可以为主动齿轮。
主传动条为主传动链条51或主传动齿条。传动输出结构包括传输链条15,传输链条15两端通过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25连接,主动轮21和传输链条15啮合。上部的传输链条15的底部可以设有涨紧轮14,涨紧轮14能够保持传输链条15处于绷紧状态,保持传输链条15和主动轮21连续啮合,避免脱齿。主动轮21通过带动传输链条15移动,从而向外输出传输动力。主动轮21和主传动条位于传输链条15围成的闭合空间内,主动轮21与位于底部的传输链条15内侧啮合,底部的传输链条15外侧设有支撑条53。上部的传输链条15、下部的传输链条15以及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25围合成一个闭合空间,主传动条位于上部的传输链条15和下部的传输链条15之间,主动轮21位于主传动条和下部的传输链条15之间,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21转动时,主动轮21转动带动主传动条移动,主动轮21同时带动传输链条15移动,传输链条15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25转动。这种布置模式能够节省空间,大大减小第一底梁13体积,节约生产成本。支撑条53在传输链条15和主动轮21全部安装好后,从一侧塞进去。安装时,没有支撑条53,底部的传输链条15下垂,不与主动轮21啮合,便于安装,传输链条15和主动轮21互不影响,安装好后,塞入支撑条53,确保传输链条15和主动轮21啮合。
传输结构也可以包括传输齿轮,传输齿轮与主动轮21啮合。主动轮21通过带动传输齿轮转动,从而向外输出传输动力。主动轮21通过带动传输齿轮转动,从而向外输出传输动力。
第一底梁13第一端底部设有支座23,支座23底部设有滑轮24,支座23上部设有第一主导向轮27,第一底梁13底部设有第一主导向槽47,第一主导向轮27位于第一主导向槽47内。第一主导向槽47和第一主导向轮27能够对第一底梁13进行导向,保持第一底梁13沿直线移动。
第一主导向槽47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一凸起57,第一主导向轮27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57相配合。
第一底梁13底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设有支点17,支点17固定设置,支点17上部设置第二主导向轮44,第二主导向轮44位于第一主导向槽47内。支点17可以固定到地面56上。第一主导向轮27和第二主导向轮44导向更精确。
第一主导向槽47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一凸起57,第二主导向轮44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一凸起57相适应。
第一底梁13第二端设有辅助支撑轮49。对第一底梁13起支撑作用,同时减少移动摩擦。
第一主导向轮27和第二主导向轮44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底梁13在第一主导向轮27和第二主导向轮44导向下能够沿直线移动,不偏离移动方向。还包括第二底梁29,第二底梁29上设有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三传动轮35,第三传动轮35和第一传动轮11同轴设置,或第三传动轮35和第二传动轮25同轴设置,还包括转向轮37和第四传动轮41,第三传动轮35和转向轮37啮合,转向轮37和第四传动轮41啮合,第四传动轮41上部设有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固定到第二底梁29上,第一传动条与第四传动轮41配合。第一传动条可以为第一传动链条55。主动轮21驱动传输链条15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25转动,第一传动轮11或第二传动轮25带动第三传动轮35转动,第三传动轮35和转向轮37相对转动,第四传动轮41和转向轮37相对转动,因此第四传动轮41和第三传动轮35保持同向转动,确保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同向移动,实现开门或关门。
也可以在第二底梁29上设置与第四传动轮41相配合的传动输出结构,实现传动动力再输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第二底梁29,可以根据第二底梁29的数量相应设置传动输出结构,实现各个第二底梁29同时移动。
第二底梁29底部设有第二主导向槽33,支座23上部设有第三主导向轮39,第三主导向轮39位于第二主导向槽33内。对第二底梁29导向,使第二底梁29保持直线移动。
第二主导向槽33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二凸起59,第三主导向轮39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59相配合。
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相邻侧设有第一侧导向槽45,第一侧导向槽45内设有第一侧导向轮22;第二底梁29和第一底梁13相邻侧设有第二侧导向槽31,第二侧导向槽31内设有第二侧导向轮43;第一侧导向轮22和第二侧导向轮43之间通过侧导向轴42连接,第一侧导向轮22固定连接第一侧导向槽45或第二侧导向轮43固定连接第二侧导向槽31。保持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之间留有一定空隙,避免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相互摩擦,保持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能够顺利移动,以实现开门和关门;同时保持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平行移动。
第一侧导向槽45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一侧凸起60,第一侧导向轮22上设有第一侧凹槽58,第一侧凸起60和第一侧凹槽58相配合;第二侧导向槽31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二侧凸起,第二侧导向轮43上设有第二侧凹槽,第二侧凸起和第二凹槽相配合。
驱动装置固定设置,驱动装置可以固定到地面56上,驱动装置不随第一底梁13或第二底梁29移动。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电机19,可以为交流驱动电机,也可以为直流驱动电机。驱动装置的线路均可以固定安装,线路不必随第一底梁13或第二底梁29移动而移动,减少了线路磨损损坏,增加了使用安全性,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现有的电动门中主要有两款门:1、直线门:直线门通过固定驱动系统动力输出,门体加强底梁与内置承重、导向轮配合,实现门体无轨直线运行。优点:无轨直线运行。缺点:如果门体过长时,要求应有足够的门体收缩地,无法整体远距离运输。2、分段直线门:分段直线门前置驱动系统动力输出,电源通过分段门体内腔布线,线体回折伸缩完成电源输送。门体分段错开、抄手连体有轨运行。驱动系统随门体移动而移动。优点:缩合整体运输,门体缩合地小。缺点:由于前置驱动带来的线体回折伸缩完成电源输送同时,回折伸缩线体极易出现折断短路故障。同时们体分段抄手连体运行时地面必须设置导向轨。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21转动,主动轮21和主传动链条51配合,推动第一底梁13移动;同时主动轮21和传输链条15配合,带动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25循环转动,向第二底梁29输出传动动力,第三传动轮35随之转动,经过转向轮37转向调整后,第四传动轮41通过和第一传动链条55啮合推动第二底梁29和第一底梁13同向移动,为调整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的相对移动速度,可以适当调整第四传动轮41和转向轮37的传动比,或者调整第三传动轮35和转向轮37的传动比。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梁(13),第一底梁(13)上设有主传动结构和传动输出结构;
主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轮(21),主动轮(21)连接驱动装置;主动轮(21)一侧与主传动条啮合,主传动条固定到第一底梁(13)上,主动轮(21)另一侧与传动输出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传动条为主传动链条(51)或主传动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输出结构包括传输链条(15),传输链条(15)两端通过第一传动轮(11)和第二传动轮(25)连接,主动轮(21)和传输链条(15)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21)和主传动条位于传输链条(15)围成的闭合空间内,主动轮(21)与位于底部的传输链条(15)内侧啮合,底部的传输链条(15)外侧设有支撑条(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梁(13)第一端底部设有支座(23),支座(23)底部设有滑轮(24),支座(23)上部设有第一主导向轮(27),第一底梁(13)底部设有第一主导向槽(47),第一主导向轮(27)位于第一主导向槽(4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主导向槽(47)顶部和/或底部设有第一凸起(57),第一主导向轮(27)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57)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梁(29),第二底梁(29)上设有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三传动轮(35),第三传动轮(35)和第一传动轮(11)同轴设置,或第三传动轮(35)和第二传动轮(25)同轴设置,还包括转向轮(37)和第四传动轮(41),第三传动轮(35)和转向轮(37)啮合,转向轮(37)和第四传动轮(41)啮合,第四传动轮(41)上部设有第一传动条,第一传动条固定到第二底梁(29)上,第一传动条与第四传动轮(41)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底梁(29)底部设有第二主导向槽(33),支座(23)上部设有第三主导向轮(39),第三主导向轮(39)位于第二主导向槽(33)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梁(13)和第二底梁(29)相邻侧设有第一侧导向槽(45),第一侧导向槽(45)内设有第一侧导向轮(22);第二底梁(29)和第一底梁(13)相邻侧设有第二侧导向槽(31),第二侧导向槽(31)内设有第二侧导向轮(43);第一侧导向轮(22)和第二侧导向轮(43)之间通过侧导向轴(42)连接,第一侧导向轮(22)固定连接第一侧导向槽(45)或第二侧导向轮(43)固定连接第二侧导向槽(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固定设置,驱动装置不随第一底梁(13)或第二底梁(29)移动。
CN201620829226.7U 2016-07-30 2016-07-30 电动门传动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4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9226.7U CN205840596U (zh) 2016-07-30 2016-07-30 电动门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9226.7U CN205840596U (zh) 2016-07-30 2016-07-30 电动门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0596U true CN205840596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922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40596U (zh) 2016-07-30 2016-07-30 电动门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40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4066A (zh) * 2016-07-30 2016-10-12 淄博万邦自动门有限公司 电动门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4066A (zh) * 2016-07-30 2016-10-12 淄博万邦自动门有限公司 电动门传动装置
CN106014066B (zh) * 2016-07-30 2017-11-24 淄博万邦自动门有限公司 电动门传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5796B (zh) 一种摆动式塞拉门机构
CN201062158Y (zh) 一种堆垛机载货装置
CN201723051U (zh) 丝杆螺母驱动式地铁屏蔽门传动装置
CN205840596U (zh) 电动门传动装置
CN106014066B (zh) 电动门传动装置
CN104499865A (zh) 一种由直线电机驱动的移动门
CN202807755U (zh) 滑板输送线转弯结构
CN205840752U (zh) 电动门
CN206438813U (zh) 一种高效摩擦存取载车板装置
CN205876027U (zh) 一种通过丝杆滚柱螺母传动的站台安全门
CN203283769U (zh) 一种承载板的链条驱动结构
CN110817283A (zh) 一种电动提升移载机构
CN203781757U (zh) 大行程重型托盘升降机
CN202483333U (zh) 底部驱动电动门
CN107792609B (zh) 一种用于直轨或圆弧轨道的电动小车
CN207568401U (zh) 汽车自动滑移门
CN209507494U (zh) 一种立体货架用有轨巷道式单立柱堆垛机
CN201886037U (zh) Smd led高速分光机检测电性结构
CN205976880U (zh) 库房用电动整体上移门
CN203877705U (zh) 电梯旁开门装置
CN203889849U (zh) 永磁变频齿条传动开门机
CN208889183U (zh) 电梯实训设备的开门机构模拟装置
CN209480565U (zh) 一种单皮带双滑座模组
CN209306875U (zh) 提升机构和具有其的码放作业装置
CN203529330U (zh) 一种轨道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