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39823U -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39823U
CN205839823U CN201620754335.7U CN201620754335U CN205839823U CN 205839823 U CN205839823 U CN 205839823U CN 201620754335 U CN201620754335 U CN 201620754335U CN 205839823 U CN205839823 U CN 205839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wler belt
height
adjusting means
high strain
pile foun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543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盛
王鹏飞
蔡俊华
吴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KUNS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6207543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39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39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398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横梁支架,横梁支架表面中部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内设置有履带条,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齿牙组,履带条两侧还设置有抵接滑块,抵接滑块与齿牙组相互配合限定履带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检测装置的显著缺点,通过快速准确的高度调节并进行试验,提高取得合格的测试信号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高应变检测基桩的精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和建筑结构体系复杂程度增大,桩基础已成为最主要的基础形式之一,而单桩承载力是基桩最重要的技术指标。目前,单桩承载力主要的检测方法有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法。静载试验测得的基桩承载力直观、可靠,但其存在诸多缺点,如:耗费人力多、成本高、试验时间长。
高应变法检测基桩质量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无需堆载,人力少、费用低、检测时间短、效率高,能同时完成基桩承载力和基桩完整性两个主要参数的测试,因此,高应变法越来越得到广泛运用。
高应变检测的基本原理是: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土间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
为了使桩土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需要在桩上作用有较大的能量,必须用重锤配合一定的落距锤击桩顶来实现。高应变试验成功的关键是信号质量以及信号中的信息是否充分。所以应根据每锤信号质量初步判别采集到的信号是否满足检测目的的要求。因此,调整锤重和落距是关系到能否采集到合格有用信号的关键,关系试验成败。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的要求,锤重应不低于桩单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的2%,在确定好锤重后,落距大小则是影响力峰值和桩顶速度的重要因素,落距过小,则能量不足;而落距过大,力峰值过大,易击碎桩顶。一般的落距控制在1.0m~2.0m之间,不宜大于2.5m,最好是重锤低击,锤重和锤落距的选取要使桩的锤击贯入度在2mm~6mm之间。贯入度过小,土的强度发挥不充分,太大则不满足波动理论,实测波形失真。
原先的一些基桩高应变检测装置采用吊机直接将重锤吊起脱钩,重锤突然释放造成吊臂的强烈反弹,对吊车臂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出现翻车事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另一些基桩高应变检测装置未设置落锤导向装置,重锤脱钩时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摇摆,也不易对正桩中心,易造成锤击严重偏心而导致检测数据失效。这两种方法均不符合新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的要求。
现有两种基本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要求的基桩高应变检测装置,但其仍存在诸多缺点。
第一种装置为吊索型龙门式导向锤架结构,通过钢丝绳及龙门架一侧立柱上设置的若干耳板,在吊机的辅助下调节落锤高度。落锤高度调节完成后,重锤自重通过钢丝绳传递至龙门架。该装置存在显著缺点:1、钢索虽强度高但弹性模量小,在大重量的重锤作用下产生较大拉伸变形,在使用脱钩器脱钩时,钢索突然收缩使吊钩出现剧烈反弹,造成吊钩或装置其他部位的撞击损伤,甚至周边人员的危险;2、在调节高度时,需人工测量重锤底部至桩顶的高度调节距离,不易操作;3、钢丝绳固定端与耳板之间必须通过人工操作连接,速度慢,不便利。
第二种装置为卡槽型龙门式导向锤架结构,两边立柱承受重锤重量并兼作导向装置,重锤通过立柱内侧的卡孔,实现重锤的固定和高度调节。锤重通过脱钩器传递给龙门架两侧立柱。在调节高度时,需量测高度调节距离,且脱钩器与龙门架之间的连接安装比较繁琐费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检测装置的显著缺点,通过快速准确的高度调节并进行试验,提高取得合格的测试信号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基桩高应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横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表面中部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内设置有履带条,所述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齿牙组,所述履带条两侧还设置有抵接滑块,所述抵接滑块与齿牙组相互配合限定履带条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的齿牙组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齿牙组由均匀设置的挡块组成,所述挡块位于抵接滑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抵接斜面,所述第一抵接斜面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抵接斜面相对应的抵接滑块底部设置有第二抵接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滑块一端设置在履带条表面一侧,另一端与伸缩轴连接,所述伸缩轴穿过固定挡板设置,所述固定挡板与抵接滑块之间的伸缩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抵接滑块设置在轨道底座上,所述轨道底座设置在横梁支架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轴位于固定挡板一端与绳索连接,所述绳索穿过导向装置设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支架,所述横梁支架固定在检测支架顶部,所述检测支架内设置有重锤,所述重锤与履带条底部通过脱钩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重锤侧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若干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若干水平调节孔,所述U型连接板固定在辅助立柱上,所述辅助立柱设置在检测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支架包括上节支架和下节支架,所述下节支架顶部四周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导向片。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条的材质为钢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落锤高度快速调节装置的设计能够保证重锤向上调节时自由顺畅、调节完成后落锤高度的快速固定,不会造成高度固定不及时带来的高度损失或突然下掉造成危险;
2、履带齿牙间距可以设置为固定值,例如100mm,即行进一齿为100mm,在现场检测时,仅需计量齿牙个数来计算调节高度,无需人工测量,方便准确;
3、重锤重力由钢履带承受,钢履带轴向刚度大,拉伸变形小,脱钩时,不会如产生类似钢索的剧烈反弹及甩钩情况,操作更加安全;
4、设有可调节式落锤导向装置,使得重锤平稳下落并与基桩对中碰撞;
5、可调节式落锤导向装置可调节两导向杆的水平间距,满足不同重量重锤的有效导向;
6、整个试验仅需2~3人操作即可,脱钩装置可实现远程脱钩,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梁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底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横梁支架1,横梁支架表面中部设置有避让孔2,避让孔内设置有履带条3,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齿牙组4,履带条两侧还设置有抵接滑块5,抵接滑块与齿牙组相互配合限定履带条的位置。在横梁支架这个平台的中部开设避让孔,中间穿设履带条,履带条通过齿牙组可以挂设在抵接滑块上,使得履带条的重量全部转移到横梁支架上。因此,在落锤高度调节完成后,重锤及履带条在落锤前的重量由横梁支架承担。
履带条的材质为钢材,即钢履带,通过材料特性,能够有效承受重锤重量,安全稳定,提高使用寿命。
其中,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的齿牙组对称设置,保证重量能够均匀分担。抵接滑块一端设置在履带条表面一侧,另一端与伸缩轴8连接,伸缩轴穿过固定挡板9设置,固定挡板与抵接滑块之间的伸缩轴上套设有弹簧10,抵接滑块设置在轨道底座11上,轨道底座设置在横梁支架表面,轨道底座限定了抵接滑块只能沿其轨道导向的方向运动,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抵接滑块始终被推向履带条。
齿牙组由均匀设置的挡块6组成,挡块位于抵接滑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抵接斜面7,第一抵接斜面朝上设置,第一抵接斜面相对应的抵接滑块底部设置有第二抵接斜面26。该设计使得履带条在向上提升时,抵接滑块由于第一抵接斜面与第二抵接斜面的相互抵接挤压而沿轨道底座移动,即可以自动避让履带条的上升,每一个档块都能够使抵接滑块移动一次,其中由于弹簧设置,保证了抵接滑块能够自动复位,保证在履带条上升任意高度时,履带条与抵接滑块配合形成自锁效果,安全可靠。
伸缩轴位于固定挡板一端与绳索12连接,绳索穿过导向装置13设置,导向装置包括定位板14,定位板上设置有过线孔,供绳索穿过,保证绳索的位置固定,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导向轮15。在试验开始之前,需将钢履带向下调节,通过钢履带底部的脱钩器与放置在桩顶的重锤连接。由于抵接滑块具有自锁效果,因此抵接滑块存在阻挡作用,通过绳索引导后,只需要拉动绳索就可以保证抵接滑块始终处于解锁状态,因此能够实现履带向下调节;横梁支架设置位置高度高,因此通过导向装置可将绳索转向,方便下方人员操作,其也可以与收线电机连接,实现操控操作,方便安全。
还包括检测支架16,横梁支架固定在检测支架顶部,检测支架内设置有重锤17,重锤与履带条底部通过脱钩器27连接。以供重锤具有符合标准的下落空间和高度。重锤侧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部18,导向部设置在导向杆19上,导向杆上设置有若干U型连接板20,U型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若干水平调节孔21,U型连接板固定在辅助立柱22上,辅助立柱设置在检测支架上。导向部配合设置在导向杆上,使得重锤只能沿导向杆设置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保证重锤下落时的水平位置恒定不变,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提高数据准确度;而U型连接板能够使导向杆稳定的安装,其表面的水平调节孔则能够调整两个导向杆之间的距离,即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重锤导向,适应性高。
检测支架包括上节支架23和下节支架24,下节支架顶部四周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导向片25。在实际使用时,吊车吊装时,由于导向片设计,上节支架会沿导向片自适应下滑,保证了上节支架与下节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方便组装。
试验时,使用钢履带底部的脱钩器使重锤脱钩,重锤下落,解锁部分不影响吊车与履带条连接部分,对吊车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对人员安全和设备寿命均得到保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表面中部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内设置有履带条,所述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有齿牙组,所述履带条两侧还设置有抵接滑块,所述抵接滑块与齿牙组相互配合限定履带条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条的两个表面上的齿牙组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滑块一端设置在履带条表面一侧,另一端与伸缩轴连接,所述伸缩轴穿过固定挡板设置,所述固定挡板与抵接滑块之间的伸缩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抵接滑块设置在轨道底座上,所述轨道底座设置在横梁支架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组由均匀设置的挡块组成,所述挡块位于抵接滑块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抵接斜面,所述第一抵接斜面朝上设置,所述第一抵接斜面相对应的抵接滑块底部设置有第二抵接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轴位于固定挡板一端与绳索连接,所述绳索穿过导向装置设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定位板一侧设置有导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支架,所述横梁支架固定在检测支架顶部,所述检测支架内设置有重锤,所述重锤与履带条底部通过脱钩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侧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设置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若干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表面设置有若干水平调节孔,所述U型连接板固定在辅助立柱上,所述辅助立柱设置在检测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架包括上节支架和下节支架,所述下节支架顶部四周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导向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条的材质为钢材。
CN201620754335.7U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39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4335.7U CN205839823U (zh)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54335.7U CN205839823U (zh)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39823U true CN205839823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5433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839823U (zh) 2016-07-18 2016-07-18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398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562A (zh) * 2016-07-18 2016-10-26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CN109339121A (zh) * 2018-09-10 2019-02-15 广州大学 一种小型桩基础静荷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562A (zh) * 2016-07-18 2016-10-26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WO2018014466A1 (zh) * 2016-07-18 2018-01-25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US10590622B2 (en) 2016-07-18 2020-03-17 Kunshan Construct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Center Drop hammer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for high strain dete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CN109339121A (zh) * 2018-09-10 2019-02-15 广州大学 一种小型桩基础静荷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9339121B (zh) * 2018-09-10 2023-09-05 广州大学 一种小型桩基础静荷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9562A (zh)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US9588029B2 (en) Dynamics performance testing system
KR101193384B1 (ko) 임팩트 테스트 머신
CN205839823U (zh)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CN112903482A (zh) 矿用支护材料冲击载荷测试的多功能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CN211080335U (zh) 一种高应变法桩基动测试验装置
CN112798212A (zh) 锚杆轴向冲击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CN210066847U (zh) 一种高应变导向系统稳定装置
CN217811243U (zh) 一种桩基模型试验用水平与竖向组合加载装置
CN114608782B (zh) 一种航空燃油管路坠撞冲击试验装置
CN106812164A (zh) 用于工程基桩应变检测的重锤提升冲击装置
CN207331784U (zh) 一种基桩高应变检测装置
CN110258494A (zh) 一种工程监理用钎探机
CN109098217A (zh) 一种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拔桩对邻近桩靴影响研究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2781979B (zh) 锚杆侧向冲击试验台的测试方法
CN206847632U (zh) 一种高凌空钢绳索垂度辅助测量装置
CN206616542U (zh) 一种全自动钎探器
CN207829034U (zh) 一种基桩高应变锤击检测调平装置
CN209989791U (zh) 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CN208844630U (zh) 一种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拔桩对邻近桩靴影响研究试验装置
CN110375969B (zh) 用于格栅格架防钩挂性能测试的装置
CN209384293U (zh) 一种便于对中的高应变检测用锤
CN106194151A (zh) 具有钻压实时监测功能的自平衡式钻进起拔机构
CN216144486U (zh) 安全锁冲击试验台架
CN114923619B (zh) 一种钢丝绳张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