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9414U -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9414U
CN205829414U CN201620817188.3U CN201620817188U CN205829414U CN 205829414 U CN205829414 U CN 205829414U CN 201620817188 U CN201620817188 U CN 201620817188U CN 205829414 U CN205829414 U CN 205829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gment
generator rotor
rotor coil
automobile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71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继权
刘磊
赵家琦
韩春江
韩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zhou Wande Automobile Electronic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zhou Wande Automobile Electronic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zhou Wande Automobile Electronic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zhou Wande Automobile Electronics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171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9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9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9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包括:至少二个弧形分瓣扇形体,其能够扣合一起形成圆柱,所述圆柱中心形成通孔;在所述扇形体的两侧面都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左夹具,其上设置有芯轴,能够穿过所述分瓣圆柱的内孔;所述左夹具朝向所述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和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右夹具,其朝向所述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和另一个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弹性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内的挤压力;其中,所述凸起的外侧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并且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外的挤压力。采用分瓣圆柱部件进行绕线,与绕线滚筒内壁贴合,使绕线整齐排列,线圈内径尺寸一致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尤其是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在发电机绕线时,需要将漆包线缠绕在发电机转子的转子头上,并且每一层的漆包线需要紧密且并排的分布。众所周知,漆包线由于自身的性质,其硬度非常大,因此给绕线带来了不便。由于漆包线硬度大,在手工绕线时,实现同层漆包线的并排缠绕不仅非常费力,同时缠绕的紧密性,绕线质量都无法保证。与此同时,由于长时间操作绕线工作,会给操作工人的手掌带来非常大的磨损,甚至破皮和留下老茧。增加了绕线难度,因此给绕线带来了不便。
使用机械绕线时,经常会发生绕线骨架变形,绕线骨架活动而导致的绕线不规则,同一层线圈内径尺寸不同,以及线圈排列不规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目的是克服现有发电机转子绕线装置绕线效率低,绕线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提高线圈内径尺寸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包括:
至少二个弧形分瓣扇形体,其能够扣合一起形成圆柱,所述圆柱中心形成通孔;在所述扇形体的两侧面都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内壁具有倾斜面;以及
左夹具,其上设置有芯轴,能够穿过所述分瓣圆柱的内孔;所述左夹具朝向所述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和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
右夹具,其朝向所述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和另一个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
弹性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内的挤压力;
其中,所述凸起的外侧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并且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外的挤压力。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的倾斜面的锥角为120°。
优选的是,所述右夹具的外端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圆环凸起。
优选的是,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为梅花形。
优选的是,所述扇形体的外圆周面为光滑面。
优选的是,所述左夹具的外圆周表面具有盲孔。
优选的是,所述圆环凸起的端面具有为5个盲孔。
优选的是,还包括卡簧,其设置在所述芯轴的外伸端的凹槽内,用于对所述扇形体轴向定位。
优选的是,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上的凸起为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采用分瓣圆柱部件进行绕线,其能够在两端压紧时靠锥面结构涨起,与绕线滚筒内壁紧密贴合,使绕线整齐排列,线圈内径尺寸一致性好,绕制过程中骨架不易变形,分瓣圆柱部件能够在撤销压紧力时收缩,实现上下件方便省力,效率高,降低产品不良率。本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包括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14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采用3个或4个弧形分瓣扇形体140最好。多个分瓣扇形体140能够彼此扣合在一起,形成完整圆柱,并且在圆柱中心形成通孔。
弧形分瓣扇形体140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位置靠近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形成圆柱的外圆周,弧形分瓣扇形体140的第一凹槽位置对应形成形状为圆环形的凹槽,并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内壁具有倾斜面,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倾斜面采用120度向中心的倾斜角度;弧形分瓣扇形体140的两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位置靠近通孔,第二凹槽用于容纳弹性圈130,弹性圈130卡入第二凹槽,对弧形分瓣扇形体140形成向中心的挤压力,使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140扣合成圆柱。如图1所示,弧形分瓣扇形体140形成环形圆柱的内周缘比外周缘低,第二凹槽设置第一凹槽内,并且在靠近通孔的位置,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连通,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并且第二凹槽比第一凹槽更深。
左夹具150上的中心处设置有能够穿过圆柱内孔的圆柱芯轴,左夹具150朝向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能够与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为圆台形,凸起的外周缘具有倾斜角度,作为一种优选,倾斜角度为120度,凸起外周缘和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当左夹具150的芯轴穿过圆柱的通孔,并且左夹具150的侧面上的凸起压入第一凹槽时,凸起的外周缘和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对弧形分瓣扇形体140形成径向向外的挤压力。
右夹具110朝向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能够与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为圆台形,凸起的外周缘具有倾斜角度,作为一种优选,倾斜角度为120度,凸起外周缘和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当右夹具150的侧面上的凸起压入第一凹槽时,凸起的外周缘和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对弧形分瓣扇形体140形成径向向外的挤压力。右夹具110的外端面具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圆环凸起,且圆环凸起上设置有5个盲孔。
弹性圈130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能够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内的挤压力;在芯轴的外伸端设置凹槽,卡簧120设置在芯轴外伸端的凹槽内,能够对所述扇形体轴向定位,对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140形成轴向定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左夹具150和右夹具110均为梅花形。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140的外圆面为光滑面,能够充分绕线滚筒套贴合。所述左夹具150的外圆周表面具有盲孔。
使用时,首先将三个弧形分瓣扇体140彼此扣合在一起,形成圆柱,并通过所述弹性圈130固定,将左夹具150的芯轴穿过圆柱中心的通孔,使左夹具150的凸起压入第一凹槽,并通过卡簧120进行轴向定位;将右夹具110的凸起压入第一凹槽,左夹具150和右夹具110通过其上的凸起的外侧倾斜面与至少二个弧形分瓣扇体140两侧面的第一凹槽倾斜面相互配合,并且对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形成向外的挤压力,由于绕线滚筒套套在多个弧形分瓣扇体140形成的圆柱体外部,从而使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涨紧绕线滚筒套的圆筒内壁,使绕线滚筒的内壁与所述圆柱体的外部紧密贴合,带动绕线滚筒套进行绕线;当绕线结束后,分离左夹具150和右夹具110,撤销径向向外的压紧力,多个分瓣扇形体能够依靠弹性圈的径向向内挤压力进行恢复,使多个弧形分瓣扇形体和绕线滚筒套的圆筒内壁脱离接触,取下绕线滚筒套,完成绕线。
采用分瓣圆柱部件进行绕线,其能够在两端压紧时靠锥面结构涨起,与绕线滚筒内壁紧密贴合,使绕线整齐排列,线圈内径尺寸一致性好,绕制过程中骨架不易变形,分瓣圆柱部件能够在撤销压紧力时收缩,实现上下件方便省力,效率高,降低产品不良率。本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和推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二个弧形分瓣扇形体,其能够扣合一起形成圆柱,所述圆柱中心形成通孔;在所述扇形体的两侧面都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内壁具有倾斜面;以及
左夹具,其上设置有芯轴,能够穿过所述分瓣圆柱的内孔;所述左夹具朝向所述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和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
右夹具,其朝向所述扇形体的侧面上具有和另一个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凸起;
弹性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内的挤压力;
其中,所述凸起的外侧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倾斜面配合,并且对所述扇形体形成向外的挤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倾斜面的锥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具的外端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圆环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为梅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体的外圆周面为光滑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的外圆周表面具有盲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凸起的端面具有为5个盲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簧,其设置在所述芯轴的外伸端的凹槽内,用于对所述扇形体轴向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和所述右夹具上的凸起为圆台形。
CN201620817188.3U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Active CN205829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7188.3U CN205829414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7188.3U CN205829414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9414U true CN205829414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56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7188.3U Active CN205829414U (zh) 2016-07-29 2016-07-29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9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6219B2 (ja) 同芯巻コイル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CN106663997B (zh) 定子制造方法以及定子
WO2013153594A1 (ja) ステータ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籠形成装置
CN206619964U (zh) 拼接式定子铁芯
JP6358087B2 (ja) ステータ組立方法及びステータ組立装置
CN205829414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转子线圈绕线工装
CN105917556A (zh) 旋转电机定子
KR101803879B1 (ko) 회전전기기계의 스테이터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6464040B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铁芯和电枢的制造方法
JP2020096475A (ja) コイル体
KR20120083201A (ko) 인슐레이터
CN203339819U (zh) 伺服电机分瓣定子及拼接工装
JP2019057975A (ja)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イルの製造装置
CN210273620U (zh) 一种具有倾斜齿极的环形定子
CN203820111U (zh) 分切机放卷固定装置及高速分切机
CN204242763U (zh) 适用于片状卷绕绕组的铁芯结构
CN107181376B (zh) 一种盖槽纸扩张器
CN206313552U (zh) 一种电机定子冲片及应用其的电机
CN206041679U (zh) 转子冲片
JP2017011009A (ja) 巻線部品
CN202602052U (zh) 一种变径式换向器
JP2019030164A (ja) コイル捻り装置
JP2007135264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215300291U (zh) 马达配件结构
CN213484708U (zh) 一种微特电机定子整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