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26936U - 抗侧压光纤带 - Google Patents

抗侧压光纤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26936U
CN205826936U CN201620718421.2U CN201620718421U CN205826936U CN 205826936 U CN205826936 U CN 205826936U CN 201620718421 U CN201620718421 U CN 201620718421U CN 205826936 U CN205826936 U CN 205826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re ribbon
pressure resistant
lateral pressure
resin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84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泉
李起龙
赵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84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26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26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26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侧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包括光纤、设置在光纤上的并带涂层,在两边的光纤处增加一定厚度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为100um~150um。该技术方案在两边的光纤处增加一定厚度的树脂层,使得光纤带具有抗侧压能力,大大降低了全干式光缆的不良率。

Description

抗侧压光纤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带,具体涉及一种抗侧压光纤带,属于通信结构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芯数密集型光缆,一般都使用的结构是带状光缆,因为带状光缆相对于松套管式光缆,在同样芯数光纤的情况下,其重量和体积比较轻。节约了材料,且盘长比较长减少过程中的熔接环节。带状光缆有如此的优势,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边纤衰减超标的现象。因为我们知道光缆的结构是圆形的,光纤带叠起来是方形的,这样就导致边纤容易受光缆的套管挤压,导致光纤衰减超标,如果是普通的光缆现有的技术基本上能解决,里面添加纤膏,光纤的滑动性好,易于释放应力,可以把不良控制在合理方位之内,但是针对现在的全干式光缆,问题就比较严重,因为套管内放置的是阻水沙,滑动性降低,出现边纤不良现象比较多,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侧压光纤带,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该技术方案在两边的光纤处增加一定厚度的树脂层,使得光纤带具有抗侧压能力,大大降低了全干式光缆的不良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侧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包括光纤、设置在光纤上的并带涂层,在两边的光纤处增加一定厚度的并带树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增加树脂层的厚度为100um~150um,该厚度范围太大会增加光缆套管的尺寸,太小不能起到抗侧压的目的,这样光纤带在受力的情况下,多余的树脂先承受压力,树脂是比较软的材料,可以缓解压力,使传输到光纤上的压力降低,保证边纤衰减不易增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光纤包括裸光纤和着色光纤,所述裸光纤直径230±5um,所述着色光纤直径为235±5um。
抗侧压光纤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使用并带设备生产此产品,把着色光纤放置在放线架上,进过张力导轮,张力55~85g、导轮、集合轮,进入眼模,为保证能生产此产品,眼模设计为四层结构。进过眼模涂敷后,进入固化系统固化,再进过导轮和张力轮收线到指定的收线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化系统中,供胶压力控制:当速度在200~500m/min之间时,供胶压力在0.7~1.0bar,使光纤带的生产工艺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模具改为4层结构,原有的模具结构入口模-导向模-出口模, 需要增加光纤带两边的厚度100~150um,出口模一层结构模口太大,生产光纤带时容易出现漏胶现象,轻的光纤带不良表面有麻点,衰减超标,严重的胶跌入灯箱导致生产终端,因此把出口模设计成两层,入口模-导向模-出口模-出口模,同时通过调整生产中的供胶压力,保证光纤不产生漏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口模每层之间的宽度相差不超过60~80um之间,同时通过调整生产中的供胶压力,保证光纤不产生漏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紧凑,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光纤带两边增加一定厚度的树脂层,使得光纤带具有抗侧压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全干式光缆的不良率; 2)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为100um~150um,虽然增加了树脂厚度,但是光纤的直径降低后,保证整体的宽度不增加,这样光纤带在受力受侧应力时下,增加的树脂层能比较软,能缓冲一定的侧应力,降低光纤受侧应力的情况,保证边纤衰减不易增加;4)该技术方案所述的工艺更加稳定、不良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产过程示意图;
图3为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纤,2、并带图层,3、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抗侧压光纤带,所述光纤带包括光纤1、设置在光纤上的并带涂层2,在两边的光纤处增加一定厚度的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为100um~150um,优选为125um~140um,该厚度范围太大会增加光缆套管的尺寸,太小不能起到抗侧压的目的,这样光纤带在受力的情况下,多余的树脂先承受压力,树脂是比较软的材料,可以缓解压力,使传输到光纤上的压力降低,保证边纤衰减不易增加。
实施例2: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光纤包括裸光纤和着色光纤,所述裸光纤直径230±5um,所述着色光纤直径为235±5um。
实施例3:参见图1-图3,抗侧压光纤带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如下:使用并带设备生产此产品如图2所示,把着色光纤放置在放线架上,进过张力导轮(张力55~85g)、导轮、集合轮,进入眼模,为保证能生产此产品,眼模设计为四层结构。进过眼模涂敷后,进入固化系统固化,再进过导轮和张力轮收线到指定的收线盘上;所述固化系统中,供胶压力控制:当速度在200~500m/min之间时,供胶压力在0.7~1.0bar,使光纤带的生产工艺更稳定;所述模具改为4层结构,如图3所示,原有的模具结构入口模-导向模-出口模, 我们需要增加光纤带两边的厚度100~150um,出口模一层结构模口太大,生产光纤带时容易出现漏胶现象,轻的光纤带不良表面有麻点,衰减超标,严重的胶跌入灯箱导致生产终端,因此把出口模设计成两层,入口模-导向模-出口模-出口模,同时通过调整生产中的供胶压力,保证光纤不产生漏胶。 所述出口模每层之间的宽度相差不超过60~80um之间,同时通过调整生产中的供胶压力,保证光纤不产生漏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抗侧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带包括光纤、设置在光纤上的并带涂层,在两边的光纤处增加一定厚度的树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侧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为100um~150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侧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裸光纤和着色光纤,所述裸光纤直径230±5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侧压光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光纤直径为235±5um。
CN201620718421.2U 2016-07-10 2016-07-10 抗侧压光纤带 Active CN205826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8421.2U CN205826936U (zh) 2016-07-10 2016-07-10 抗侧压光纤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8421.2U CN205826936U (zh) 2016-07-10 2016-07-10 抗侧压光纤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26936U true CN205826936U (zh) 2016-12-21

Family

ID=5756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8421.2U Active CN205826936U (zh) 2016-07-10 2016-07-10 抗侧压光纤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26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9504A (zh) * 2016-07-10 2016-10-12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抗侧压光纤带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9504A (zh) * 2016-07-10 2016-10-12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抗侧压光纤带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4973U (zh) 基于uv光纤束的高性能气吹微型光缆
CN106019504A (zh) 抗侧压光纤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87018B (zh) 一种束状光纤成型所用模具系统及成型方法
CN104407422A (zh) 高抗扭转光纤带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16499U (zh) 4微米光纤倒像器
CN205826936U (zh) 抗侧压光纤带
CN105511036A (zh) 一种非金属层绞式光缆
CN104181656A (zh) 一种全干式全介质光纤带光缆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45336A (zh) 一种光纤涂覆装置
CN105891984B (zh) 一种光电缆及制造该光电缆中的异型光纤松套管的模具
WO2018133479A1 (zh) 一种吸水型光纤松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WO2016184306A1 (zh) 基于光纤裹浆的透光混凝土制备工艺
CN205826935U (zh) 抗侧压拉伸光纤带
CN105619831A (zh) 制造联轴器中间管轴的芯模和联轴器中间管轴的制造方法
CN105974539A (zh) 抗侧压拉伸光纤带及其生产方法
CN204903827U (zh) 一种抗拉耐弯曲高容量车内光缆
CN108257733B (zh) 一种复合芯生产线的上胶系统
CN104097275A (zh) 一种用于预浸料生产的连续纤维展纱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02486B (zh) 一种复合芯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03639347U (zh)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CN108333702A (zh) 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
CN204903836U (zh) 一种填充阻水油膏的中心管式光缆
CN204595285U (zh) 一种多层光纤带
CN205404916U (zh) 一种8字形光缆用纵包成型模具
CN201072455Y (zh) 光纤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