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9347U -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 Google Patents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9347U
CN203639347U CN201320657791.6U CN201320657791U CN203639347U CN 203639347 U CN203639347 U CN 203639347U CN 201320657791 U CN201320657791 U CN 201320657791U CN 203639347 U CN203639347 U CN 203639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mould
fiber coloring
external diamet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577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展茂
郑永泉
李金林
费文彬
李富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aok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LEX CAB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LEX CAB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LEX CAB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577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9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9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93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该光纤着色模具改变了传统入口模具的外形,其进纤端外径大于所述出纤端外径,且横截面呈T型;该光纤着色模座在入口模具进纤端内孔也按照入口模具的外形进行了加工,使得光纤着色模具从外观上能直观的分辨出与出口模具不一样,操作时就很容易分辨两个模具的安装位置,就能正确的将两个模具安装到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具装反而导致光纤刮伤和着色层偏厚及外径偏大等质量事故。

Description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制造领域技术,尤其是涉及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背景技术
光纤着色生产过程中,本色光纤(本色是指透明的纤芯色)通过光纤着色模座连续注入油墨,该着色模座的两端分别由一个入口模具和一个出口模具组成,当本色光纤通过入口模具进入到注满油墨的着色模座,其后通过出口模具后其表面会附着一层油墨,接着再经过一个紫外光线(UV,UltravioletRays)光固化炉,在UV光的照射下,该油墨快速并牢固的附着在本色光纤表面,然后经过牵引直到收线,实现光纤着色过程。
由于组成光纤着色模座中,入口模具和出口模具外形尺寸和形状完全一致,只是内孔径的尺寸有十几微米的区别(入口>出口),但是肉眼很难分辨出哪个是入口模具还是出口模具;因此,作业中操作者极易将两个模具的位置装反,导致本色光纤在入口模处易刮伤引起光纤光学特性不良,同时也会导致光纤着色涂层厚度和外径增加,出现着色涂层固化不良,造成产品质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用于避免因出入口模具装反而导致的光纤着色质量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纤着色模具,其中,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包括:
进纤端和出纤端,所述进纤端外径大于所述出纤端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纤端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进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进纤端,或者,所述套环与所述进纤端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进纤端外径比所述出纤端外径大1.5至2.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着色模具为入口模具。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光纤着色模座,包括入口模具和出口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设置有分别安装所述入口模具和所述出口模具的内孔;
其中,所述入口模具,包括:
进纤端和出纤端,所述进纤端外径大于所述出纤端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纤端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进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进纤端,或者,所述套环与所述进纤端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进纤端外径比所述出纤端外径大1.5至2.5毫米。
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入口模具的进纤端外径相互嵌合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种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包括:
进纤端和出纤端,所述进纤端外径小于所述出纤端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纤端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出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出纤端,或者,所述套环与所述出纤端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出纤端外径比所述进纤端外径大1.5至2.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着色模具为出口模具。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光纤着色模座,包括入口模具和出口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设置有分别安装所述入口模具和所述出口模具的内孔;
其中,所述出口模具包括:
进纤端和出纤端,所述进纤端外径小于所述出纤端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纤端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出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出纤端,或者,所述套环与所述出纤端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出纤端外径比所述进纤端外径大1.5至2.5毫米。
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出口模具的出纤端外径相互嵌合的缺口。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改变了传统入口模具(或出口模具)的外形,其横截面呈T型,由于光纤着色模具带有T型台且无法安装到出口模具(或入口模具)的位置,从而杜绝了模具位置装反的现象,避免了着色光纤发生质量事故。并相对应的,光纤着色模座入口模具进纤端(或出口模具出纤端)内孔也按照入口模具(或出口模具)的外形加工,使得光纤着色模具从外观上能直观的分辨出与出口模具(或入口模具)不一样,操作时就很容易分辨两个模具的安装位置,就能正确的将两个模具安装到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具装反而导致光纤刮伤和着色层偏厚及外径偏大等质量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着色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着色模具和出口模具的结构对比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着色模座进行光纤着色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着色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用于避免因出入口模具装反而导致的光纤着色质量问题。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别提供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由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应用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座,光纤着色模具的实施方式包含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的实施方式进行结合分析: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着色模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光纤着色模座包括入口模具11和出口模具12,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设置有分别安装所述入口模具11和所述出口模具12的内孔,如图1,所述入口模具11和所述出口模具12对应地安装在光纤着色模座的内孔;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包括有密封圈13,上盖14,弹簧15和底座16;
其中,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入口模具11的进纤端a外径相互嵌合的缺口。该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模具11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着色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包括:
进纤端a和出纤端b,所述进纤端a外径大于所述出纤端b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可一并参考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着色模具(即入口模具11)和出口模具12的结构对比图;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纤端a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进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进纤端a,也就是说,针对现有已经在使用中的入口模具,根据其外径加工一个紧密配合于入口模具外径的套环,镶套在入口模具的进纤端,使得原有的入口模具横截面呈T型,按照改加工好的套环外径和厚度,再将原有的着色模座安装入口模具的对应内孔加工成与套环尺寸一致;或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环可以与所述进纤端a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所述模具和所述模座可直接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进纤端a外径比所述出纤端b外径大1.5至2.5毫米;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该实施例中,所述进纤端a外径比所述出纤端b外径大2毫米。
可参考图3,图3为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进行光纤着色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待所述入口模具11和所述出口模具12安装好后,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进行光纤着色的生产流程可以是:本色光纤在放线轴1上放出,舞蹈器2控制放线速度,接着除静电装置3进行除静电,油墨4着色,其后通过光固化装置5和牵引装置6后,舞蹈控制器7控制收线速度,最后通过排线装置8和收线装置9完成光纤着色。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改变了传统入口模具的外形(横截面呈T型),由于入口模具带有T型台且无法安装到出口模具的位置,从而杜绝了模具位置装反的现象,避免了着色光纤发生质量事故。并相对应的,光纤着色模座入口模具11进纤端a内孔也按照入口模具的外形加工,使得入口模具11从外观上能直观的分辨出与出口模具不一样,操作时就很容易分辨两个模具的安装位置,就能正确的将两个模具安装到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具装反而导致光纤刮伤和着色层偏厚及外径偏大等质量事故。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纤着色模座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光纤着色模座包括入口模具11和出口模具12,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设置有分别安装所述入口模具11和所述出口模具12的内孔,如图4,所述入口模具11和所述出口模具12对应地安装在光纤着色模座的内孔;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包括有密封圈13,上盖14,弹簧15和底座16;
其中,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出口模具12的出纤端c外径相互嵌合的缺口。该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模具12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着色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包括:
进纤端d和出纤端c,所述进纤端d外径小于所述出纤端c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口模具12出纤端c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出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出纤端c,也就是说,针对现有已经在使用中的出口模具,根据其外径加工一个紧密配合于出口模具外径的套环,镶套在出口模具的出纤端,使得原有的出口模具横截面呈T型,按照改加工好的套环外径和厚度,再将原有的着色模座安装出口模具的对应内孔加工成与套环尺寸一致;或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环可以与所述出纤端c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所述模具和所述模座可直接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出纤端c外径比所述进纤端d外径大1.5至2.5毫米;进一步优选地,该实施例中,所述出纤端c外径比所述进纤端d外径大2毫米。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进行光纤着色的生产流程可参考图3和上一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具体阐述。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改变了传统出口模具的外形,其横截面呈T型,由于光纤着色模具带有T型台且无法安装到入口模具的位置,从而杜绝了模具位置装反的现象,避免了着色光纤发生质量事故。并相对应的,光纤着色模座出口模具出纤端内孔也按照出口模具的外形加工,使得光纤着色模具从外观上能直观的分辨出与入口模具不一样,操作时就很容易分辨两个模具的安装位置,就能正确的将两个模具安装到位,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模具装反而导致光纤刮伤和着色层偏厚及外径偏大等质量事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包括:
进纤端和出纤端,所述进纤端外径大于所述出纤端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纤端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进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进纤端,或者,所述套环与所述进纤端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纤端外径比所述出纤端外径大1.5至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具为入口模具。
5.一种光纤着色模座,包括入口模具和出口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设置有分别安装所述入口模具和所述出口模具的内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模具为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入口模具的进纤端外径相互嵌合的缺口。
6.一种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具包括:
进纤端和出纤端,所述进纤端外径小于所述出纤端外径;
所述光纤着色模具横截面呈T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纤端外径上设置有一个紧密配合于出纤端外径的套环,所述套环镶套在所述出纤端,或者,所述套环与所述出纤端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纤端外径比所述进纤端外径大1.5至2.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着色模具为出口模具。
10.一种光纤着色模座,包括入口模具和出口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设置有分别安装所述入口模具和所述出口模具的内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模具为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着色模具,所述光纤着色模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出口模具的出纤端外径相互嵌合的缺口。
CN201320657791.6U 2013-10-23 2013-10-23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9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7791.6U CN203639347U (zh) 2013-10-23 2013-10-23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7791.6U CN203639347U (zh) 2013-10-23 2013-10-23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9347U true CN203639347U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70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5779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9347U (zh) 2013-10-23 2013-10-23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93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5540A1 (zh) * 2014-09-25 2016-03-3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
CN107721198A (zh) * 2017-11-23 2018-02-23 中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光纤着色装置
CN110803874A (zh) * 2019-11-22 2020-02-18 陶煜晨 一种光纤螺旋线彩条着色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45540A1 (zh) * 2014-09-25 2016-03-3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
CN107721198A (zh) * 2017-11-23 2018-02-23 中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光纤着色装置
CN107721198B (zh) * 2017-11-23 2020-07-14 中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光纤着色装置
CN110803874A (zh) * 2019-11-22 2020-02-18 陶煜晨 一种光纤螺旋线彩条着色装置
CN110803874B (zh) * 2019-11-22 2021-11-26 常熟白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螺旋线彩条着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9347U (zh) 光纤着色模具和光纤着色模座
CN102508323B (zh) 一种复合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0230A (zh) 一种利用激光脉冲雕刻的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8277A (zh) 一种中心束管式光缆集成生产线
CN102135266A (zh)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41619A (zh) 一种光缆着色二套一体化连续生产线
CN207704058U (zh) 一种减反射玻璃盖板
CN105988151A (zh) 光转向膜
CN108614319A (zh) 一种双层玻璃导光板背光模组
CN203683387U (zh) 一种光纤紫外光强度自动控制装置
CN203149140U (zh) 一种双向拉伸光扩散膜
CN204625477U (zh) 光纤光缆用着色装置
CN103412388A (zh) 一种光缆增强件的生产装置
CN207423830U (zh) 光学膜缺点自动标示装置
CN201559336U (zh) Pc和pmma透明板片材生产线
CN103389540A (zh) 一种导光板的制造方法
CN204832563U (zh) 一种光学膜制作设备
CN110246607A (zh) 一种高透光率高结合强度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73059A (zh) 一种挤出型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35957U (zh) 一种用于模内装饰的热-紫外光双固化硬化薄膜
CN211061742U (zh) 一种光缆多头着色节能生产线
CN204625478U (zh) 光纤光缆用着色复绕机
CN202791815U (zh) 导光变色扩散结构
CN102490401A (zh) 一种模内装饰用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4592A (zh) 印刷显示用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XINAOKE CABL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OLEX CABLE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04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District Science Park Song Ping Road No. 2 Sumitomo fiber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AOKE CAB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Zone,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LEX CABLES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