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07552U -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07552U
CN205807552U CN201620371554.7U CN201620371554U CN205807552U CN 205807552 U CN205807552 U CN 205807552U CN 201620371554 U CN201620371554 U CN 201620371554U CN 205807552 U CN205807552 U CN 205807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fume collecting
exhaust fume
collecting hood
guid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1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赵沛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71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07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07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07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外壳、集烟罩及导烟板,所述集烟罩安装于外壳进风端,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集烟罩的进风口前端安装有导烟板,所述导烟板包括封闭的导风面板及条状滤风带,所述条状滤风带设置于导风面板的底部,所述滤风带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本实用新型将流经导风面板下方的进风划分成若干小进风区间,有效降低油烟的风动噪音,同时又保证了油烟从导烟板下部进风的油脂分离度,并且条状滤风带可以有效控制油烟流速,使油烟向导烟板的四周分流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背景技术
行业现有的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外壳、集烟罩及导烟板,所述集烟罩安装于外壳进风端,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集烟罩的进风口前端安装有导烟板,通常导烟板设计为闭合平板,油烟从导烟板的四周进入集烟罩,为了控制油烟从导烟板下方直接进入集烟罩的流量,通常将导烟板的下边沿与集烟罩间距设计的较小,以提升导烟板的油脂分离度,但间隙较小的情况下,油烟从间隙流过将产生较大的风动噪音,严重时可能产生进风啸音;而若将该间隙设计的较大,则油烟从导烟板下方直接进入集烟罩的流量增大,这部分油烟没有经过导烟板的撞击分离,油脂分离度降低,同时影响了另外三边的进风分流效果,使另外三边的进风速度降低,不仅丧失了下部的油脂分离度,另外三边的油脂分离度也同样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客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进风降噪、油脂分离效果显著、风量分配合理的侧吸式油烟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外壳、集烟罩及导烟板,所述集烟罩安装于外壳进风端,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集烟罩的进风口前端安装有导烟板,所述导烟板包括封闭的导风面板及条状滤风带,所述条状滤风带设置于导风面板的底部,所述滤风带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所述导风面板上与集烟罩的进风口对应位置设有向集烟罩方向拱起的导流凸起,所述导流凸起由边缘向中心逐渐接近进风口。所述导流凸起由导流曲面和/或导流平面构成。所述导流凸起由左右两片导流曲面和上下两片导流平面构成。所述左右两片导流曲面相对导流凸起呈内凹曲面。
所述导烟板还包括前置面板,导风面板与滤风带的连接处设置安装台阶,所述前置面板固定安装于安装台阶上。所述前置面板为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粘贴于导风面板的前部。
所述滤风带上横向排列若干“i”型滤风排孔。
所述条状滤风带向集烟罩方向弯折,与导风面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120°-180°。
所述滤风带的表面高度与导风面板表面高度的比值为1:8~1:12。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封闭的导风面板底部设置了条状滤风带,滤风带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将流经导风面板下方的进风划分成若干小进风区间,这种进风区间的小空间划分,有效降低油烟的风动噪音,同时,由于设置了若干滤风排孔,因此可以将导烟板的下边沿与集烟罩的间距增大,间距的增大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风噪音,同时又保证了油烟从导烟板下部进风的油脂分离度,并且条状滤风带可以有效控制油烟流速,使油烟向导烟板的四周分流效果显著,保障了向导烟板上部及左右部的进风分配,使导风面板的油脂分离度显著提升。另外,导风面板上设置了向集烟罩方向拱起的导流凸起,使导风面板背侧与集烟罩间的进风通道,由导流凸起的边缘向中心呈逐渐减小的流路,油烟流动至该区域后,通道界面减小可明显加快油烟的流动风速,提升油烟的吸烟效率,且导流凸起避免了从导风面板四周进入的油烟在该处正面碰撞,形成涡旋死角,损耗抽吸动力,同时导流凸起使导风面板正面形成了腔体,对降低噪音也有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烟机的整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烟机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烟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烟板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烟板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烟板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2、集烟罩;21、进风口;3、导烟板;31、导风面板;32、滤风带;321、滤风排孔;33、前置面板;34、安装台阶;4、导流凸起;41、导流曲面;42、导流平面;43、交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外壳1、集烟罩2及导烟板3,所述集烟罩2安装于外壳1进风端,集烟罩2上设有进风口21,集烟罩2的进风口21前端安装有导烟板3,所述导烟板3包括封闭的导风面板31及条状滤风带32,所述条状滤风带32设置于导风面板31的底部,所述滤风带32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321。本实用新型在封闭的导风面板31底部设置了条状滤风带32,滤风带32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321,将流经导风面板31下方的进风划分成若干小进风区间,这种进风区间的小空间划分,有效降低油烟的风动噪音,同时,由于设置了若干滤风排孔321,因此可以将导烟板3的下边沿与集烟罩2的间距增大,间距的增大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风噪音,同时又保证了油烟从导烟板3下部进风的油脂分离度,并且条状滤风带32可以有效控制油烟流速,使油烟向导烟板3的四周分流效果显著,保障了向导烟板3上部及左右部的进风分配,使导风面板31的油脂分离度显著提升。
如图3所示,所述导风面板31上与集烟罩2的进风口21对应位置设有向集烟罩2方向拱起的导流凸起4,所述导流凸起4由边缘向中心逐渐接近进风口21。导风面板31上设置了向集烟罩2方向拱起的导流凸起4,使导风面板31背侧与集烟罩2间的进风通道,由导流凸起4的边缘向中心呈逐渐减小的流路,油烟流动至该区域后,通道界面减小可明显加快油烟的流动风速,提升油烟的吸烟效率,且导流凸起4避免了从导风面板31四周进入的油烟在该处正面碰撞,形成涡旋死角,损耗抽吸动力,同时导流凸起4使导风面板31正面形成了腔体,对降低噪音也有显著效果。所述导流凸起4由导流曲面和/或导流平面构成。导流曲面与导流平面的造型更有利于进风流动,减小进风在流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提升进风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凸起4由左右两片导流曲面41和上下两片导流平面42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油烟机导烟板3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高度,因此导流凸起4的左右方向由导流曲面41构成,而上下方向由导流平面42构成,可以有效均衡导烟板3的进风负压,避免上下方向进风负压过大,而使油烟流路过短,导流曲面41与导流平面42的配合使导烟板3的四个方向的进风负压达到最优,在进风效率和油脂分离效果上均有显著提升。本实施例中,四片导流面形成了一个纵向交汇线43,交汇线43可以有效避免导风面板31左右两侧进风形成涡旋死角,且使左右两侧进风的接触平面在纵向上更加延展,可以进一步有效均衡上下方向的进风负压。所述左右两片导流曲面41相对导流凸起4呈内凹曲面。所述内凹曲面是指每片导流曲面41向导风面板31方向拱起,曲面圆心位于集烟罩方向。内凹曲面使导风面板31左右两侧进风的导流压损最小,且能对进风形成朝向进风口21的导向,加快风速流动。
如图4所示,所述导烟板3还包括前置面板33,导风面板31与滤风带32的连接处设置安装台阶34,所述前置面板33固定安装于安装台阶34上。前置面板33使导烟板3的正面形成平面的油脂分离面,提升油脂分离度,且清洁便利,同时避免导流凸起4在导风面板31的正面进风形成进风死角,油烟陷入导流凸起4账面的腔体不能完全被抽吸。所述前置面板33为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粘贴于导风面板31的前部,玻璃面板更便于用户清洁前置面板33上的油脂,且玻璃面板与导风面板31的连接更加密合,避免两者之间的密合腔体与进风形成共振。
如图3所示,所述滤风带上横向排列若干“i”型滤风排孔。所述“i”型滤风排孔为靠近导风面板31方向的小孔与靠近集烟罩2方向的长孔。“i”型滤风排孔进一步将进风区间进行小空间划分,且由于“i”型滤风排孔的划分空间不均匀,靠近导风面板31方向所划分的空间小于靠近集烟罩2方向所划分的空间,一方面靠近集烟罩2方向的长孔可以增大集烟罩方向的进风量,而靠近导风面板31方向的小孔可以有效降低进风噪音,另一方面,大小孔的组合,可以使靠近导风面板31方向的小孔对向上流动的进风产生拉力,避免导烟板3下部进风风压减小而导致的风流外溢,保证导烟板3下部的进风量;同时“i”型滤风排孔可以提升滤风带32的滤油效果,有效防止滴油。
如图2及图6所示,所述条状滤风带32向集烟罩2方向弯折,与导风面板31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120°-180°。条状滤风带32与导风面板31的夹角对于进风的导流及分压分配具有较大影响,两者夹角过小,进风方向形成与条状滤风带32撞击的进风角度,大大降低了进风的风动损耗,在两者夹角增大的过程中,进风方向与条状滤风带32正面撞击的角度变大,条状滤风带32形成了进风的导流面,有效减小风动损耗,但如果两者夹角过大,如大于180°,则滤风带32形成了与导风面板31的反向弯折角度,对进风向导烟板3上方的流动产生了阻挡力,影响了导烟板3的分流分配,不仅导烟板3的油脂分离度会下降,同时,滤风带32的滤油效果及对下方进风的降噪效果都将大大减弱。因此本实施例中,滤风带32与导风面板31的夹角优选为150°,在此角度下,进风的撞击损耗与进风导流效果更加均衡,且配合“i”型滤风排孔,使小孔对向上流动的进风拉力效果最优,导烟板3的分流分配最为合理高效。
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滤风带32的表面高度L3与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L2的比值为1:8~1:12。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L2与导风面板31表面长度L1的比值为1:1.5~1:2.5。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导风面板31底部设置了条状滤风带32,使油烟的进风流速及流量得以合理分配,而滤风带32的表面高度L3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如果滤风带32的表面高度与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的比值较大,则导烟板下部进风量增大,油脂分离度将大大降低,而如果滤风带32的表面高度与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的比值太小,则对降噪及进风量分配的效果有限,因此本实用新型滤风带32的表面高度L3与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L2的比值选取为1:8~1:12,本实施例中,优选1:10.5的比例。考虑到导烟板下方的进风风量分配,所述导风面板31的下边沿与集烟罩2的间距L4为10-30mm。本实施例中,优选L4的间距为15mm。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L2与导风面板31表面长度L1的比值也同样影响导烟板两侧及上部的风量分配,如果两者比值过大,则侧部进风分流过小,油烟大量上升至导烟板上方,导烟板上方的进风负压不足以满足过多油烟的外排,将极易导致油烟从油烟机上方外溢;而如果两者比值过小,则侧部进风分流过大,则油烟向两侧的流动速度增大,将导致油烟从两侧外溢,因此本实用新型选择了两者1:1.5~1:2.5的比例区间,本实施例中,优选1:2。
本实用新型在封闭的导风面板31底部设置了条状滤风带32,滤风带32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321,将流经导风面板31下方的进风划分成若干小进风区间,这种进风区间的小空间划分,有效降低油烟的风动噪音,同时,由于设置了若干滤风排孔321,因此可以将导烟板3的下边沿与集烟罩2的间距增大,间距的增大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风噪音,同时又保证了油烟从导烟板3下部进风的油脂分离度,并且条状滤风带32可以有效控制油烟流速,使油烟向导烟板3的四周分流效果显著,保障了向导烟板3上部及左右部的进风分配,使导风面板31的油脂分离度显著提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可以不设置前置面板33,所述导烟板3包括封闭的导风面板31及条状滤风带32,所述导风面板31的背侧直接焊接导流凸起4,所述导流凸起4冲压成型,导流凸起4由上下左右四片导流平面构成。所述条状滤风带32向集烟罩2方向弯折形成的夹角α为130°;所述滤风带32的表面高度L3与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L2的比值为1:8;导风面板31表面高度L2与导风面板31表面长度L1的比值为1:1.5;所述导风面板31的下边沿与集烟罩2的间距L4为20mm。所述滤风带32上排列若干腰形滤风排孔321,或者滤风带32上排布若干圆形滤风排孔321。
本实用新型在封闭的导风面板31底部设置了条状滤风带32,滤风带32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321,将流经导风面板31下方的进风划分成若干小进风区间,这种进风区间的小空间划分,有效降低油烟的风动噪音,同时,由于设置了若干滤风排孔321,因此可以将导烟板3的下边沿与集烟罩2的间距增大,间距的增大可以进一步降低吸风噪音,同时又保证了油烟从导烟板3下部进风的油脂分离度,并且条状滤风带32可以有效控制油烟流速,使油烟向导烟板3的四周分流效果显著,保障了向导烟板3上部及左右部的进风分配,使导风面板31的油脂分离度显著提升。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外壳、集烟罩及导烟板,所述集烟罩安装于外壳进风端,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集烟罩的进风口前端安装有导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包括封闭的导风面板及条状滤风带,所述条状滤风带设置于导风面板的底部,所述滤风带上设有若干滤风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板上与集烟罩的进风口对应位置设有向集烟罩方向拱起的导流凸起,所述导流凸起由边缘向中心逐渐接近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起由导流曲面和/或导流平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起由左右两片导流曲面和上下两片导流平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片导流曲面相对导流凸起呈内凹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还包括前置面板,导风面板与滤风带的连接处设置安装台阶,所述前置面板固定安装于安装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面板为玻璃面板,所述玻璃面板粘贴于导风面板的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带上横向排列若干“i”型滤风排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滤风带向集烟罩方向弯折,与导风面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120°-1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带的表面高度与导风面板表面高度的比值为1:8~1:12。
CN201620371554.7U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Active CN205807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1554.7U CN20580755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1554.7U CN20580755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07552U true CN205807552U (zh) 2016-12-14

Family

ID=58144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1554.7U Active CN205807552U (zh) 2016-04-28 2016-04-28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075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568A (zh) * 2019-01-26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烟板、油烟机及其导烟控制方法
CN109974049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DE102017131168B4 (de) * 2016-12-23 2020-10-15 Berling Aero IP UG (haftungsbeschränkt) Dunstabzugshaube mit rundem Einströmungsbereich in schräger Führungsfläch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31168B4 (de) * 2016-12-23 2020-10-15 Berling Aero IP UG (haftungsbeschränkt) Dunstabzugshaube mit rundem Einströmungsbereich in schräger Führungsfläche
CN109974049A (zh) * 2017-12-27 2019-07-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109974049B (zh) * 2017-12-27 2024-01-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109654568A (zh) * 2019-01-26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烟板、油烟机及其导烟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07552U (zh)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201527014U (zh) 一种倾斜放置的下置式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04648376U (zh) 一种高效导流的油烟机
CN106016404A (zh) 一种带有辅助进风通道的吸油烟机
CN201235267Y (zh) 抽油烟机油气分离器
CN205807558U (zh)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203203098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侧吸式油烟机
CN104791870A (zh) 一种高效静音的油烟机
CN201476135U (zh) 一种带集烟腔的近吸式油烟机
CN20721419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3050936U (zh) 具有二次排水的高位进气管
CN203177262U (zh) 一种带二次滤除油烟装置的吸油烟机
CN103574721B (zh)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205807559U (zh)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
CN105509113A (zh) 一种具有油烟净化功能的风道系统
CN104048336B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滤油器
CN201463041U (zh) 油烟分离组件及采用该油烟分离组件的一种吸油烟机
CN204717791U (zh) 一种折流分离的油烟机
CN203893276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滤油器
CN200975274Y (zh) 一种2.8l柴油发动机的气缸盖罩总成
CN209726296U (zh) 集成灶中的油烟分离组件
CN206989282U (zh) 一种负压增强式集成灶
CN204648378U (zh) 一种油烟机
CN201255455Y (zh) 一种油烟分离板
CN208236476U (zh) 具有锯齿形回油挡板的油气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