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90560U - 接插件端子 - Google Patents

接插件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90560U
CN205790560U CN201620487000.3U CN201620487000U CN205790560U CN 205790560 U CN205790560 U CN 205790560U CN 201620487000 U CN201620487000 U CN 201620487000U CN 205790560 U CN205790560 U CN 205790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amel
connector terminals
covered wire
groove
hea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70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李贯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Keao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Keao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Keao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Keao Electromagne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70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90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90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90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接插件端子,包括端子头部和端子脚部,端子脚部的一端与端子头部的底部连为一体;其中,端子头部的顶部设有可容置漆包线的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分叉部;端子头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分叉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接插件端子便于绕制漆包线,并便于与漆包线进行点焊连接。

Description

接插件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插件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绕制线圈时一般采用焊锡将漆包线焊接在接插件端子上。锡焊的工时较长,而且锡焊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锡烟等有害气体,影响人体健康。另外,锡焊前,漆包线只能固定在塑料棒内,而不能固定在接插件端子上,给工作人员的操作也带来了不便。图1示出了现有的接插件端子在绕制线圈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现有的接插件端子91以及塑料棒9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接插件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插件端子,包括端子头部和端子脚部,所述端子脚部的一端与所述端子头部的底部连为一体;其中,端子头部的顶部设有可容置漆包线的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分叉部;端子头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位于分叉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至少达到以下的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在对漆包线进行焊接连接前可将漆包线绕于第二凹槽内并暂时固定在接插件端子上,而无需将漆包线预固定在塑料棒内,因此方便了漆包线的绕制;另外,由于漆包线待焊接的部位可设置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一凹槽内,从而便于采用点焊的方式将漆包线焊接固定在接插件端子上,点焊的工时远小于锡焊,还能节省材料,并到达环保的效果;
2、在点焊时,点焊设备夹紧接插件端子,同时将第一凹槽内的漆包线绝缘层融化,由于漆包线待焊接的部位是设置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一凹槽内,在接插件端子被夹紧时也容易使漆包线变形成水滴形的焊点,从而确保漆包线不容易断裂,并且还能有效规避大电流点焊时夹伤漆包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的接插件端子在绕制线圈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在绕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绕线方式;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一对分叉部在点焊前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一对分叉部在点焊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1包括端子头部11和端子脚部12,端子脚部12的一端与端子头部11的底部连为一体。其中,端子头部11的顶部设有可容置漆包线的第一凹槽13,在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分叉部15;端子头部1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位于分叉部15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3包括从顶部至底部依次相连的倒梯形槽131和U形槽132。端子脚部12与端子头部11之间的夹角为90°,即端子脚部12是从端子头部11的底部向端子头部的一侧垂直弯折的。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在绕线状态下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和图5,图中使出了两个接插件端子1,两个接插件端子嵌接在绕线轴3内。起始绕制漆包线的顺序是:先将漆包线2的一端固定在一固定块(图中未示出)上。然后使漆包线2通过接插件端子1的第一凹槽13,再将漆包线2绕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二凹槽内14,切断漆包线2位于固定块一侧的线头后开始将漆包线2在绕线轴3上绕制成线圈。结束绕制漆包线的顺序是:先在绕线轴3上将漆包线2绕制成线圈,然后将漆包线2绕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二凹槽内14,使漆包线2通过接插件端子1的第一凹槽13,切断漆包线2在绕制端的线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1在对漆包线2进行焊接连接前可将漆包线2绕于第二凹槽14内并暂时固定在接插件端子1上,而无需将漆包线2预固定在塑料棒内,因此方便了漆包线2的绕制,并能有效避免漆包线变形部位受到外力的作用,即使线圈在振动环境下,依然保持漆包线2原有的抗拉能力,从而延长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由于漆包线待焊接的部位可设置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一凹槽13内,从而便于采用点焊的方式将漆包线2焊接固定在接插件端子1上,点焊的工时远小于锡焊,还能节省材料,并到达环保的效果。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的一对分叉部15在点焊前和点焊后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和图7。在点焊时,点焊设备的一对电极41夹紧接插件端子1,同时将第一凹槽13内的漆包线绝缘层融化,由于漆包线待焊接的部位是设置在接插件端子1的第一凹槽13内,在接插件端子1被夹紧时也容易使漆包线变形成水滴形的焊点5,从而确保漆包线不容易断裂,并且还能有效规避大电流点焊时夹伤漆包线。
综上,本实用新型至少达到以下的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插件端子在对漆包线进行焊接连接前可将漆包线绕于第二凹槽内并暂时固定在接插件端子上,而无需将漆包线预固定在塑料棒内,因此方便了漆包线的绕制;另外,由于漆包线待焊接的部位可设置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一凹槽内,从而便于采用点焊的方式将漆包线焊接固定在接插件端子上,点焊的工时远小于锡焊,还能节省材料,并到达环保的效果;
2、便于与漆包线进行点焊连接:在点焊时,点焊设备夹紧接插件端子,同时将第一凹槽内的漆包线绝缘层融化,由于漆包线待焊接的部位是设置在接插件端子的第一凹槽内,在接插件端子被夹紧时也容易使漆包线变形成水滴形的焊点,从而确保漆包线不容易断裂,并且还能有效规避大电流点焊时夹伤漆包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

1.一种接插件端子,包括端子头部和端子脚部,所述端子脚部的一端与所述端子头部的底部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头部的顶部设有可容置漆包线的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分叉部;
所述端子头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分叉部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从顶部至底部依次相连的倒梯形槽和U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脚部与所述端子头部之间的夹角为90°。
CN201620487000.3U 2016-05-25 2016-05-25 接插件端子 Active CN205790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7000.3U CN205790560U (zh) 2016-05-25 2016-05-25 接插件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7000.3U CN205790560U (zh) 2016-05-25 2016-05-25 接插件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90560U true CN205790560U (zh) 2016-12-07

Family

ID=5810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7000.3U Active CN205790560U (zh) 2016-05-25 2016-05-25 接插件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90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1726B (zh) 电池正极极耳转接结构及焊接方法
CN204216124U (zh) 具有弯折fpc软板的内置电池
CN204179789U (zh) 一种电机线圈引线与电缆连接件
CN203712067U (zh) 一种焊接螺栓定位装置
CN205790560U (zh) 接插件端子
CN204885453U (zh) 漆包线接线端子及其与漆包线的连接结构
CN103368305A (zh) 马达结构
CN202333163U (zh) 接线端子
CN105070488B (zh) 一种网络滤波器
CN113385884B (zh) 直连结构蓄电池汇流排修复方法
CN20582850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池组
CN202405074U (zh) 用于电抗器的铜铝压接连接结构
CN204481138U (zh) 一种极耳电池供电装置与电子设备
CN204155772U (zh) 连接端子
CN208539683U (zh) 定子及其电阻焊装置
CN103762333B (zh) 一种多单格铅蓄电池汇流排的拼接方法
CN208157506U (zh) 铝转镍耐折极耳
CN206122938U (zh) 一种适合激光直接焊接的透镜支撑体与后簧片的配合结构
CN204156157U (zh) 一种汽车连接端子
CN205723966U (zh) 一种新型的高频端子上的焊接结构
CN109638530A (zh) 电连接器
CN213991006U (zh) 一种音圈引线与锦丝线焊接结构
CN203966721U (zh) 一种贴片电感
CN219665383U (zh) 一种变压器扁平线点焊装置
CN207638028U (zh) 氩弧电焊机地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