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72609U -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 Google Patents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72609U
CN205772609U CN201620593238.4U CN201620593238U CN205772609U CN 205772609 U CN205772609 U CN 205772609U CN 201620593238 U CN201620593238 U CN 201620593238U CN 205772609 U CN205772609 U CN 205772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ervelocity
accidental movement
pull bar
push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932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建国
卫小兵
杜荣宝
周宏亮
于闯明
刘爱国
闫春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71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filed Critical 713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72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7260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使安全钳既防止电梯超速又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双向安全钳本体、防意外移动推拉杆、防超速推拉杆、滑座、提拉杆、功能转换连杆、连杆转轴等。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和防超速推拉杆分别通过销轴与功能转换连杆连接,功能转换连杆可以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轿门状态检测装置。驱动机构推、拉功能转换连杆使安全钳在轿门关闭情况下,进入防止电梯超速的待机状态;在轿门开启情况下,进入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待机状态。一旦电梯发生上、下超速,或轿厢上、下意外移动,本装置便可由限速器触发或由安全钳内部作用,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

Description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背景技术
安全钳是在限速器操纵下,当电梯出现超速、断绳等故障时,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的一种安全装置。一般由壳体、楔块、钳口等组成,并与限速器协同工作。其工作原理为:限速器检测到电梯运行超速后,触发安全钳动作,钳口对导轨产生挤压作用,安全钳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使电梯停止运动。传统的安全钳是针对电梯超速运行设计的,具有制动效果好,安全可靠的特性,但它不能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
专利号为201510495261.X和201520608207.7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双向安全钳,为安全钳作为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装置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它不能用于防止电梯超速运行。
上述两种安全钳或只能防电梯超速、或只能防轿厢意外移动,功能很单一,若要电梯能够在同时具有超速和意外移动的制动可靠性,这使得电梯需安装两套安全钳。如能设计、制造出既能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又能用于防止电梯超速运行的一体式双向安全钳,将有利于简化相关安全装置的构造和安装,降低与之相关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安全钳只能防电梯超速或防轿厢意外移动,功能比较单一,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包括前侧开口卡合在导轨上的双向安全钳本体,提拉杆位于导轨的一侧,双向安全钳本体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壳,内壳可以在外壳上下壁内侧的槽内滑动,外壳后壁设有开口,内壳设置有延伸至开口之外的水平管腔,在所述内壳内腔中位于导轨右侧设置有上、下楔钳体和双楔块,上、下楔钳体和双楔块的斜面之间设置有滚柱,上、下楔钳体可沿双楔块滑动,在内壳内腔中位于导轨左侧设置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双楔块和内壳之间设置有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由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与内壳为滑动联接,上、下楔钳体上设置有与提拉杆连接的柱销,提拉杆上设置有与柱销配合的特殊形状滑槽,提拉杆与限速结构连接,当轿厢门在打开状态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转动,使双向安全钳本体进入防意外移动状态,使上、下楔钳体与导轨接触,当电梯发生意外移动时,双向安全钳本体夹紧导轨,当轿厢门关闭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转动,使双向安全钳本体进入防超速状态,当电梯运行出现超速的情况时,限速器驱动提拉杆向相对于轿厢运动的反方向运动,提拉杆通过柱销带动上或下楔钳体运动,使双向安全钳本体夹紧导轨。
提拉杆上的特殊形状滑槽为带有圆角的菱形结构。
制动装置包括滑座和平钳体,滑座与平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平钳体位于滑座与导轨之间,滑座可沿内壳上下壁内的滑槽滑动。
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平钳体上,另一端与滑座滑动连接的第五水平螺杆,第五水平螺杆上套装有用于缓冲的碟簧。
内壳上设置有滑座返回装置。
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滑座与内壳之间另一端与功能转换连杆活动连接的防超速推拉杆和一端设置在双楔块与内壳之间另一端与功能转换连杆活动连接的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功能转换连杆通过连杆转轴固定,防超速推拉杆和防意外移动推拉杆位于连杆转轴的两侧。
防超速推拉杆和防意外移动推拉杆上设置有长槽孔,功能转换连杆与电梯状态检测装置连接,功能转换连杆在电梯状态检测装置作用下转动时,功能转换连杆驱动防超速推拉杆和防意外移动推拉杆沿上述长槽孔滑动。
防超速推拉杆在内壳和滑座之间滑动,防超速推拉杆前端为阶梯形,阶梯之间为斜面过渡,滑座上设置有与防超速推拉杆前端斜面配合的面;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在双楔块和内壳之间滑动,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前端为阶梯形,阶梯之间为斜面过渡,双楔块上设置有与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前端斜面配合的面,轿厢门由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功能转换连杆转动,防超速推拉杆在滑座和内壳之间向外拉出,防超速推拉杆前侧斜面与滑座接触,同时,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在功能连接杆的作用下向双楔块和内壳之间推入,防意外移动推拉杆与双楔块由斜面接触变为平面接触,防意外移动推拉杆驱动双楔块运动,使上、下楔钳体与导轨接触;当轿厢门由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功能转换连杆转动,防超速推拉杆向滑座和内壳之间推入,防超速推拉杆与滑座由斜面接触变为平面接触,同时,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在功能连接杆的作用下向外拉出,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前端斜面与双楔块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创造提供的安全钳装置既能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包括上、下行),又能防止电梯超速(包括上、下行)运行,两种效能集成在一个装置中、分时工作。在轿门打开时,处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待机状态;在轿门闭合时,处于防止电梯超速运行的待机状态。本装置可与双向限速器或单向限速器连接,与单向(上行或下行)限速器连接时,除保有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包括上、下行)的功能外,具有防止电梯超速上行或下行的功能。本装置为独立的模块化结构,可以方便地安装于轿厢顶梁或底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去掉提拉杆以及下楔钳体定位螺栓后的视图。
其中,1是导轨;2是外壳;3是内壳;4是滑座;5是平钳体;6是滑座复位第三弹簧;7是第三水平活动螺杆;8是碟簧;9是防超速推拉杆;10是第五水平螺杆;11是第四水平螺杆;12是前导板;13是后导板;14是销轴;15是功能转换连杆;16是连杆转轴;17是提拉杆;18是下复位弹簧;19是下楔钳体;20是第一柱销;22是上楔钳体;23是第二柱销;24是第二水平活动螺杆;25是内壳复位第二弹簧;26是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7是第一水平活动螺杆;28是双楔块复位第一弹簧;29是双楔块;30是上复位弹簧;39是导板;40是限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和防止电梯超速运行的两用双向安全钳,包括前侧开口卡合在导轨1上的双向安全钳本体、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防超速推拉杆9、滑座4、提拉杆17、功能转换连杆15、连杆转轴16等。
双向安全钳本体包括设置在外壳2内腔中的内壳3,内壳3可以在外壳2上、下壁内侧的槽内滑动;外壳2后壁开设有矩形开口,内壳3设置有延伸至矩形开口之外的水平管腔;外壳2左侧设置有用于对内壳3定位的第四水平螺杆11,外壳2右侧设置有端部固定连接在内壳3侧壁中的第二水平活动螺杆24,第二水平活动螺杆24上设置有位于内壳3和外壳2之间的内壳复位第二弹簧25。
在内壳3内腔中位于导轨1右侧设置有对称于内壳3水平中线的上、下楔钳体22、19和双楔块29,双楔块29可以在内壳3上、下壁内侧的槽内滑动;上、下楔钳体22、19前、后面上刻有平行于楔面的槽,前后导板12、13安装在双楔块29前、后端面上并设置有沿双楔块29楔面向内的折边,折边嵌入上、下楔钳体22、19的槽内,上、下楔钳体22、19可沿折边滑动;所述上、下楔钳体22、19结构相同,上楔钳体22通过上复位弹簧30与内壳3顶部相连,下楔钳体19通过下复位弹簧18与内壳3底部相连,内壳3上设置有上、下楔钳体的限位螺钉40;在上楔钳体22和下楔钳体19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柱销23和第一柱销20,所述第二柱销23和第一柱销20分别与提拉杆17上的提拉槽相配合;所述提拉槽是带有圆角的菱形,所述提拉杆17的上部和下部可在固定安装在内壳3上、下端面的导板39的槽内滑动;所述双楔块29的楔面上镶嵌有水平滚柱21,有利于减小上、下楔钳体22、19相对于双楔块29的运动阻力;双楔块29通过第一水平活动螺杆27与内壳3相连,所述第一水平活动螺杆27一端固定在双楔块29中,另一端延伸至内壳3外侧并与内壳3之间套接设置有双楔块复位第一弹簧28;所述双楔块29的上、下楔面分别与上、下楔钳体22、19的楔面平行,上、下楔钳体22、19通过滚柱与双楔块29间接接触,各楔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均为锐角;在内壳3内腔中位于双楔块29右后侧设置有延伸至水平管腔之外的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其前部从水平管腔内穿过;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在拉出到位时,其前端与双楔块29的接触面为斜面,当向安全钳前侧推进到一定位置时,与双楔块29转为平面接触;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通过销轴14与功能转换连杆15连接。
在位于导轨1左侧设置有平钳体5和滑座4,滑座4可在内壳3上、下壁内侧的槽内滑动;平钳体5通过第五水平螺杆10与滑座4相连,第五水平螺杆10一端固定在平钳体5内,另一端延伸至滑座4的沉孔内,在平钳体5与滑座4之间套接设置有碟簧8;所述滑座4通过第三水平活动螺杆7与内壳3相连,第三水平活动螺杆7一端固定在滑座4中,另一端延伸至内壳3外侧并与内壳3之间套接设置滑座复位第三弹簧6;在内壳3内腔中位于滑块4左后侧设置有延伸至水平管腔之外的防超速推拉杆9,其前部从水平管腔内穿过;防超速推拉杆9在拉出到位时,其前端与滑座4的接触面为斜面,当向安全钳前侧推进到一定位置时,与滑座4转为平面接触;防超速推拉杆9通过销轴14与功能转换连杆15连接。
功能转换连杆15与相对于双向安全钳本体固定的连杆转轴16相铰接,所述功能转换连杆15可以和驱动机构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装置处于防止电梯超速运行的待机状态;此时防超速推拉杆9推进到位,与滑座4为平面接触;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拉出到位,与双楔块29为斜面接触;平钳体5以及上、下楔钳体22、19与导轨1之间保持相等距离。
在电梯停站后轿门打开到一定宽度(例如100mm)时,驱动机构推动功能转换连杆15绕连杆转轴16转动,防超速推拉杆9沿滑座4的平面逐渐从安全钳内被拉出,同时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逐渐被推入安全钳内;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前端的斜面推动双楔块29向左运动,从而使双楔块29经水平滚柱21带动上、下楔钳体22、19向导轨1方向挤压,同时销轴20、23带动提拉杆17向左运动,当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推进到一定深度时,上、下楔钳体22、19均与导轨1之间形成面接触;期间第一水平活动螺杆27随双楔块29向左移动,内壳3外侧的双楔块复位第一弹簧28被压缩,防超速推拉杆9沿滑座4的平面从内壳3中被部分拉出;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继续推进,迫使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防超速推拉杆9和内壳3向右运动,防超速推拉杆9又被部分拉出,功能转换连杆15上的销轴14沿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和防超速推拉杆9上的长槽孔滑动;期间位于内壳3中的平钳体5逐渐向导轨1靠近,位于内壳3和外壳2之间的内壳复位第二弹簧25被压缩;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斜面推进结束后,开始与双楔块29平面接触并继续推进,防超速推拉杆9再被部分拉出;当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沿双楔块29的平面推进到一定位置时,防超速推拉杆9与滑座4转变为斜面接触,在滑座复位第三弹簧6的作用下,平钳体5向远离导轨1的方向运动;至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推进到位,平钳体5到达离导轨1最远位置处,此挤压移动过程结束,安全钳进入随时对轿厢发生意外移动进行制停的待机状态。
待机状态下,在轿门至完全打开、人货通行、轿门开始关闭、直至轿门关闭到一定剩余宽度(例如100mm)前,如果轿厢发生向上或向下的意外移动,例如发生了向上的意外移动时,安装在轿厢上的本装置(除上楔钳体22外)同步向上运动;上楔钳体22受导轨1的摩擦阻滞与本装置(包括双楔块29)相向运动,通过水平滚柱21对双楔块29向右挤压,迫使内壳3向右运动,内壳复位第二弹簧25继续被压缩,功能转换连杆15上的销轴14沿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和防超速推拉杆9上的长槽孔滑动;同时下楔钳体19和提拉杆17随双楔块29向右移动,第二柱销23沿提拉杆菱形提拉槽的左上直边滑过;期间位于内壳3中的平钳体5向导轨1靠近直至接触;轿厢继续上移,使与导轨1相接触的平钳体5和上楔钳体22对导轨1的压力迅速增大,迫使轿厢停止移动,保证出入轿厢人员的安全。在平钳体5与滑座4之间安装有碟簧8,当制停减速度接近允许极限值时,可以减缓平钳体5和上楔钳体22对导轨1的压力,使轿厢相对缓慢制停,减轻对轿厢内乘客的制停冲击力。
当发生了向下意外移动时,本装置的工作过程类似于上述过程;不同之处在于下楔钳体19受导轨1的摩擦阻滞与双楔块29相向运动,第一柱销20沿提拉杆菱形提拉槽的左下直边滑过。
在轿门打开期间如果未发生意外移动,其后轿门关闭动作将使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退出内壳3,防超速推拉杆9推进内壳3内;上述各部件随之进行与前述动作相反方向的运动,直至安全钳恢复到防超速运行的待机状态。
当轿门关闭电梯正常运行中,如果出现超速运行例如超速下行,限速器操作机构将使提拉杆17相对于轿厢向上运动;菱形提拉槽下部弧形底端通过第一柱销20带动下楔钳体19相对上移,同时下楔钳体19和提拉杆17向导轨1靠近,直至下楔钳体19与导轨1接触;期间上楔钳体22在前后导板12、13的顶端和上复位簧30的限制下相对于轿厢保持不动,第二柱销23沿提拉杆菱形提拉槽的右上直边滑动。
轿厢继续下行,提拉杆17和下楔钳体19继续相对上移,双楔块29被向右挤压,迫使内壳3整体向右运动,弹簧25被压缩,功能转换连杆15上的销轴14沿防意外移动推拉杆26和防超速推拉杆9上的长槽孔滑动,第二柱销23继续沿提拉杆菱形提拉槽的右上直边滑动,平钳体5向导轨1靠近直至与导轨1接触;
此后轿厢继续下行,平钳体5和下楔钳体19与导轨1之间的摩擦力迅速增大,使轿厢制停在导轨1上。
当出现超速上行时,本装置的工作过程类似于上述过程;不同之处在于菱形提拉槽上部弧形顶端通过第二柱销23带动上楔钳体22相对下移,第一柱销20沿提拉杆菱形提拉槽的右下直边滑动。
当轿门关闭电梯正常运行中,如果未出现超速运行,本装置保持在防止电梯超速运行的待机状态,直到电梯停站、轿门打开,本装置如前所述进入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待机状态。

Claims (8)

1.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包括前侧开口卡合在导轨上的双向安全钳本体,提拉杆位于导轨的一侧,双向安全钳本体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壳,内壳可以在外壳上下壁内侧的槽内滑动,外壳后壁设有开口,内壳设置有延伸至开口之外的水平管腔,在所述内壳内腔中位于导轨右侧设置有上、下楔钳体和双楔块,上、下楔钳体和双楔块的斜面之间设置有滚柱,上、下楔钳体可沿双楔块滑动,其特征在于:在内壳内腔中位于导轨左侧设置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双楔块和内壳之间设置有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由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与内壳为滑动联接,上、下楔钳体上设置有与提拉杆连接的柱销,提拉杆上设置有与柱销配合的特殊形状滑槽,提拉杆与限速结构连接,当轿厢门在打开状态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转动,使双向安全钳本体进入防意外移动状态,使上、下楔钳体与导轨接触,当电梯发生意外移动时,双向安全钳本体夹紧导轨,当轿厢门关闭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转动,使双向安全钳本体进入防超速状态,当电梯运行出现超速的情况时,限速器驱动提拉杆向相对于轿厢运动的反方向运动,提拉杆通过柱销带动上或下楔钳体运动,使双向安全钳本体夹紧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提拉杆上的特殊形状滑槽为带有圆角的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包括滑座和平钳体,滑座与平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平钳体位于滑座与导轨之间,滑座可沿内壳上下壁内的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平钳体上,另一端与滑座滑动连接的第五水平螺杆,第五水平螺杆上套装有用于缓冲的碟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内壳上设置有滑座返回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防超速和防意外移动转换装置包括一端设置在滑座与内壳之间另一端与功能转换连杆活动连接的防超速推拉杆和一端设置在双楔块与内壳之间另一端与功能转换连杆活动连接的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功能转换连杆通过连杆转轴固定,防超速推拉杆和防意外移动推拉杆位于连杆转轴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防超速推拉杆和防意外移动推拉杆上设置有长槽孔,功能转换连杆与电梯状态检测装置连接,功能转换连杆在电梯状态检测装置作用下转动时,功能转换连杆驱动防超速推拉杆和防意外移动推拉杆沿上述长槽孔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其特征在于:防超速推拉杆在内壳和滑座之间滑动,防超速推拉杆前端为阶梯形,阶梯之间为斜面过渡,滑座上设置有与防超速推拉杆前端斜面配合的面;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在双楔块和内壳之间滑动,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前端为阶梯形,阶梯之间为斜面过渡,双楔块上设置有与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前端斜面配合的面,轿厢门由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功能转换连杆转动,防超速推拉杆在滑座和内壳之间向外拉出,防超速推拉杆前侧斜面与滑座接触,同时,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在功能连接杆的作用下向双楔块和内壳之间推入,防意外移动推拉杆与双楔块由斜面接触变为平面接触,防意外移动推拉杆驱动双楔块运动,使上、下楔钳体与导轨接触;当轿厢门由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电梯状态检测装置驱动功能转换连杆转动,防超速推拉杆向滑座和内壳之间推入,防超速推拉杆与滑座由斜面接触变为平面接触,同时,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在功能连接杆的作用下向外拉出,防意外移动推拉杆前端斜面与双楔块接触。
CN201620593238.4U 2016-06-08 2016-06-17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726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09697 2016-06-08
CN201610400969 2016-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72609U true CN205772609U (zh) 2016-12-07

Family

ID=5675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9323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72609U (zh) 2016-06-08 2016-06-17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CN201610432621.6A Active CN105905739B (zh) 2016-06-08 2016-06-17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2621.6A Active CN105905739B (zh) 2016-06-08 2016-06-17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57726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739A (zh) * 2016-06-08 2016-08-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CN106976169A (zh) * 2017-04-07 2017-07-25 苏州赫瑞特电子专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切割机主轴防转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9707B (zh) * 2016-11-22 2019-09-27 中山天达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双向安全钳及其电梯装置
US11242222B2 (en) 2018-10-26 2022-02-0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braking device mechanism
CN109911739B (zh) * 2019-03-18 2024-02-09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双向安全钳和电梯
CN111977488B (zh) * 2020-09-09 2021-10-26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一种电梯用双向安全钳
CN112573323B (zh) * 2020-12-18 2022-06-24 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能大货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1670Y (zh) * 2008-09-02 2009-06-24 徐香顺 具有限速和防坠落功能的安全钳
JP5472311B2 (ja) * 2009-10-28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非常止め装置
CN202144416U (zh) * 2011-07-05 2012-02-15 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 渐进式安全钳
CN202321841U (zh) * 2011-11-04 2012-07-11 涂翼民 安全钳式停层保护装置
CN202785154U (zh) * 2012-11-09 2013-03-13 刘德民 渐进式夹绳器和曳引式升降设备渐进式超速保护安全装置
CN204823562U (zh) * 2015-08-10 2015-12-02 刘德民 渐进式双向夹绳器
CN105016166B (zh) * 2015-08-13 2017-04-12 卫小兵 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双向安全钳
CN205772609U (zh) * 2016-06-08 2016-12-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739A (zh) * 2016-06-08 2016-08-3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CN106976169A (zh) * 2017-04-07 2017-07-25 苏州赫瑞特电子专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切割机主轴防转机构
CN106976169B (zh) * 2017-04-07 2019-10-25 苏州赫瑞特电子专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切割机主轴防转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5739B (zh) 2018-06-22
CN105905739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72609U (zh) 防意外移动和防超速两用双向安全钳
EP2358626B1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travel of an elevator with its doors open
CN204569109U (zh) 一种带轿门锁紧机构的同步门刀装置
CN104760872B (zh) 一种带轿门锁紧机构的同步门刀装置
CN105000446A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CN105016166B (zh) 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双向安全钳
CN107386857B (zh) 内藏式塞拉门
CN101983170B (zh) 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04760873B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的同步门刀装置
CN204958046U (zh) 用于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双向安全钳
CN101235695A (zh) 一种客车门机系统
CN214874776U (zh) 一种列车站台门系统
CN103670041A (zh) 一种地铁站台屏蔽门电动锁闭装置
CN113135198A (zh) 一种列车站台门系统
CN205953297U (zh) 一种集成轿门锁的电梯异步门刀
CN108229595B (zh) 一种发卡设备用送卡机构
US9643820B2 (en) Device for preventing travel of an elevator with its doors open
CN100554123C (zh) 电梯装置
CN201685832U (zh) 斜井常闭式自动挡车器
CN103350937B (zh) 一种用于进出电梯底坑的自动爬梯装置
CN215101403U (zh) 一种罐笼用自动罐帘门
CN104671046A (zh) 一种带救援绳的防扒型电梯开门机
CN209308725U (zh) 一种井下反向开风门闭锁装置
CN204022177U (zh) 一种轿厢电梯的平层防溜动装置
CN207226789U (zh) 一种电梯轿厢与层门间隙保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7

Address after: 450001 No. 311 science Avenue, hi tech Zone, Henan, Zhengzhou

Patentee after: Zhengzhou Hi Tech Co., Ltd.

Address before: Beijing Guangzhou road 450015 Henan city of Zhengzhou province No. 126

Co-patentee before: Yan Chunxi

Patentee before: No.713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