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69829U -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69829U
CN205769829U CN201620167851.XU CN201620167851U CN205769829U CN 205769829 U CN205769829 U CN 205769829U CN 201620167851 U CN201620167851 U CN 201620167851U CN 205769829 U CN205769829 U CN 205769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support beam
girder
bridge girder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78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英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JIUD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678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69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69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698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用于三轮车或四轮车,包括主梁,包括二基础主梁和二上支撑梁,二上支撑梁的头部分别固定于二基础主梁的前端,二上支撑梁的尾部相互连接,二基础主梁的相对的侧面上、二上支撑梁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基础主梁与上支撑梁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以及至少二个横梁,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二基础主梁上。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上支撑梁设置于基础主梁的前端,二基础主梁相对的侧面上、二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以及基础主梁与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基础主梁、上支撑梁均采用卡槽结构用于安装外壳,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连接件,安装和拆卸更快速、方便,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出行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大多没有采用外壳,在夏天、冬季或雨天时无法为骑行提供遮阳、遮风、挡雨的功能,非常不便。而且,车辆的车架、车身部分主要采用焊接的结构,加工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用于三轮车或四轮车,包括:
主梁,包括二基础主梁和二上支撑梁,二基础主梁水平平行设置,二上支撑梁的头部分别固定于二基础主梁的前端,二上支撑梁的尾部相互连接,二上支撑梁由其头部向尾部为由低到高倾斜设置,二基础主梁、二上支撑梁为设定长度的棱柱,二基础主梁的相对的侧面上、二上支撑梁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基础主梁与上支撑梁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
至少二个横梁,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二基础主梁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上支撑梁设置于基础主梁的前端,二基础主梁相对的侧面上、二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以及基础主梁与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基础主梁、上支撑梁均采用卡槽结构用于安装外壳,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连接件,安装和拆卸更快速、方便,且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二上支撑梁的尾部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二上支撑梁由其头部向尾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向车辆外凸出的折弯结构、向车辆内内凹的折弯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二上支撑梁上设置的折弯结构,一方面减小风阻,便于骑行;另一方面使得车辆前部盲区缩短,提高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侧身壳和上下外壳,侧身壳设置于二基础主梁与二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的卡槽内,上下外壳设置于二基础主梁相对的侧面上、以及二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的卡槽内;
侧身壳、上下外壳形成密封的车身或半密封的车身。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密封的车身或半密封的车身,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侧身壳的至少一侧还设置有突出部,至少一个突出部活动设置于侧身壳上,突出部的侧壁为斜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突出部可以增加部分空间,便于骑行时操作,使得有效空间最优化。至少一个突出部活动设置于侧身壳上,可作为侧门,便于人们上下车。同时,侧壁为斜面,进一步减少空间,也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阻。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突出部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侧身壳的两侧且位于突出部的上方设置有窗户。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通风孔,便于车辆的内部通风,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二后背支承杆,二后背支承杆为设定长度的棱柱,二后背支承杆的一端设置于基础主梁上且其靠近车辆头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
二后包边杆,二后包边杆为设定长度的棱柱,二后包边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于二基础主梁上,二后包边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二后背支承杆连接,基础主梁、后背支承杆、后包边杆在侧面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且三者之间形成一收纳空间,二后背支承杆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二后包边杆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板的卡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座椅靠背直接安装于后背支承杆的卡槽中,不需要单独设置座椅,更加简洁化;密封板滑动设置于后背支承杆、后包边杆的卡槽内密封收纳空间,收纳空间直接设置于主梁上,也不会产生风阻,实现了车辆的车架、座椅和收纳空间的一体化。
其中,后背支承杆的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采用平槽时,座椅靠背的网布两端穿设网布压条,网布压条卡设与平槽中形成座椅靠背;后背支承杆的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采用凹槽时,座椅靠背的网布两端放置于凹槽内,网布压条卡设于凹槽中并压置于网布压条上形成座椅靠背。同时,座椅靠背的网布与后背支承杆上的用于密封收纳空间的密封板之间设置有间距,便于通风,提高舒适性。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二后背支承杆内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遮阳顶的滑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滑槽,可以按照遮阳顶,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前桥和后桥,前桥包括前桥主梁和二前桥连接轴组件,前桥主梁穿设于二基础主梁上,二前桥连接轴组件分别穿设于前桥主梁的两端;
后桥包括后桥主梁和二后桥连接轴组件,二后桥主梁穿设于二基础主梁上,二后桥连接轴组件分别穿设于后桥主梁的两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前桥和后桥直接设置于二基础主梁上,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风阻。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前桥和后桥,前桥包括前桥主梁、二前桥支架和二前桥连接轴组件,二前桥支架分别设置于前桥主梁的两端且滑动设置于二基础主梁上,二前桥连接轴组件分别设置于前桥主梁的两端;
后桥包括后桥主梁、二后桥支架和二后桥连接轴组件,二后桥支架分别设置于后桥主梁的两端且滑动设置于二基础主梁上,二后桥连接轴组件分别设置于后桥主梁的两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前桥和后桥设置于二基础主梁上,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风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基础主梁,11.横梁,12.后背支承杆,13.后包边杆,20.前桥主梁,21.二前桥支架,22.二前桥连接轴组件,30后桥主梁,31.二后桥支架,32.二后桥连接轴组件,40.上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用于三轮车或四轮车,包括:
主梁,包括二基础主梁10和二上支撑梁40,二基础主梁10水平平行设置,二上支撑梁40的头部分别固定于二基础主梁10的前端,二上支撑梁40的尾部相互连接,二上支撑梁40由其头部向尾部为由低到高倾斜设置,二基础主梁10、二上支撑梁40为设定长度的棱柱,棱柱不限于实心或空心结构,二基础主梁10的相对的侧面上、二上支撑梁40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基础主梁10与上支撑梁40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
二个横梁11,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二基础主梁10上。
本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上支撑梁40设置于基础主梁10的前端,二基础主梁10相对的侧面上、二上支撑梁40相对的侧面上、以及基础主梁10与上支撑梁40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基础主梁10、上支撑梁40均采用卡槽结构用于安装外壳,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连接件,安装和拆卸更快速、方便,且成本低。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二上支撑梁40的尾部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二上支撑梁40由其头部向尾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向车辆外凸出的折弯结构、向车辆内内凹的折弯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二上支撑梁40上设置的折弯结构,一方面减小风阻,便于骑行;另一方面使得车辆前部盲区缩短,提高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侧身壳和上下外壳,侧身壳设置于基础主梁10与上支撑梁40相对的侧面上的卡槽内,上下外壳设置于二基础主梁10相对的侧面上、以及二上支撑梁40相对的侧面上的卡槽内;
侧身壳、上下外壳形成密封的车身或半密封的车身。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密封的车身或半密封的车身,更加人性化。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侧身壳的两侧还设置有突出部,其中一个突出部活动设置于侧身壳上,突出部的侧壁为斜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突出部可以增加部分空间,便于骑行时操作,使得有效空间最优化。突出部活动设置于侧身壳上,可作为侧门,便于人们上下车。同时,侧壁为斜面,进一步减少空间,也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阻。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突出部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侧身壳的两侧且位于突出部的上方设置有窗户。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通风孔,便于车辆的内部通风,更加方便。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还包括:
二后背支承杆12,二后背支承杆12为设定长度的棱柱,二后背支承杆12的一端设置于基础主梁10上且其靠近车辆头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
二后包边杆13,二后包边杆13为设定长度的棱柱,二后包边杆13的一端分别设置于二基础主梁10上,二后包边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二后背支承杆12连接,基础主梁10、后背支承杆12、后包边杆13在侧面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且三者之间形成一收纳空间,二后背支承杆12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二后包边杆13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板的卡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座椅靠背直接安装于后背支承杆12的卡槽中,不需要单独设置座椅,更加简洁化;密封板滑动设置于后背支承杆12、后包边杆3的卡槽内密封收纳空间,收纳空间直接设置于主梁10上,也不会产生风阻,实现了车辆的车架、座椅和收纳空间的一体化。
其中,后背支承杆12的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采用平槽时,座椅靠背的网布两端穿设网布压条,网布压条卡设与平槽中形成座椅靠背;后背支承杆12的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采用凹槽时,座椅靠背的网布两端放置于凹槽内,网布压条卡设于凹槽中并压置于网布压条上形成座椅靠背。同时,座椅靠背的网布与后背支承杆12上的用于密封收纳空间的密封板之间设置有间距,便于通风,提高舒适性。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二后背支承杆12内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遮阳顶的滑槽(图中未视出)。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滑槽,可以按照遮阳顶,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前桥和后桥,前桥包括前桥主梁20和二前桥连接轴组件22,前桥主梁20穿设于二基础主梁10上,二前桥连接轴组件22分别穿设于前桥主梁20的两端;
后桥包括后桥主梁30和二后桥连接轴组件32,二后桥主梁30穿设于二基础主梁10上,二后桥连接轴组件32分别穿设于后桥主梁30的两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前桥和后桥直接设置于二基础主梁10上,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风阻。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前桥和后桥,前桥包括前桥主梁20、二前桥支架21和二前桥连接轴组件22,二前桥支架21分别设置于前桥主梁20的两端且滑动设置于二基础主梁10上,二前桥连接轴组件22分别设置于前桥主梁20的两端;
后桥包括后桥主梁30、二后桥支架31和二后桥连接轴组件32,二后桥支架31分别设置于后桥主梁30的两端且滑动设置于二基础主梁10上,二后桥连接轴组件32分别设置于后桥主梁30的两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前桥和后桥设置于二基础主梁10上,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风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用于三轮车或四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包括二基础主梁和二上支撑梁,所述二基础主梁水平平行设置,所述二上支撑梁的头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二基础主梁的前端,所述二上支撑梁的尾部相互连接,所述二上支撑梁由其头部向尾部为由低到高倾斜设置,所述二基础主梁的相对的侧面上、所述二上支撑梁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所述基础主梁与上支撑梁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壳的卡槽;
至少二个横梁,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二基础主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上支撑梁的尾部形成一三角形结构,所述二上支撑梁由其头部向尾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向车辆外凸出的折弯结构、向车辆内内凹的折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侧身壳和上下外壳,所述侧身壳设置于所述二基础主梁与二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的卡槽内,所述上下外壳设置于所述二基础主梁相对的侧面上、以及所述二上支撑梁相对的侧面上的卡槽内;
所述侧身壳、上下外壳形成密封的车身或半密封的车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身壳的至少一侧还设置有突出部,至少一个突出部活动设置于所述侧身壳上,所述突出部的侧壁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前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侧身壳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突出部的上方设置有窗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后背支承杆,所述二后背支承杆为设定长度的棱柱,所述二后背支承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基础主梁上且其靠近车辆头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座椅靠背的卡槽;
二后包边杆,所述二后包边杆为设定长度的棱柱,所述二后包边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二基础主梁上,所述二后包边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后背支承杆连接,所述基础主梁、后背支承杆、后包边杆在侧面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且三者之间形成一收纳空间,所述二后背支承杆的相对的侧面上、以及所述二后包边杆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板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后背支承杆内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遮阳顶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桥和后桥,所述前桥包括前桥主梁和二前桥连接轴组件,所述前桥主梁穿设于所述二基础主梁上,所述二前桥连接轴组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前桥主梁的两端;
所述后桥包括后桥主梁和二后桥连接轴组件,所述二后桥主梁穿设于所述二基础主梁上,所述二后桥连接轴组件分别穿设于所述后桥主梁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桥和后桥,所述前桥包括前桥主梁、二前桥支架和二前桥连接轴组件,所述二前桥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桥主梁的两端且滑动设置于所述二基础主梁上,所述二前桥连接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桥主梁的两端;
所述后桥包括后桥主梁、二后桥支架和二后桥连接轴组件,所述二后桥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后桥主梁的两端且滑动设置于所述二基础主梁上,所述二后桥连接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后桥主梁的两端。
CN201620167851.XU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69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851.XU CN205769829U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7851.XU CN205769829U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69829U true CN205769829U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1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785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769829U (zh) 2016-03-04 2016-03-04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69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0617A (zh) * 2016-03-04 2016-06-01 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0617A (zh) * 2016-03-04 2016-06-01 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CN105620617B (zh) * 2016-03-04 2018-10-23 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9829U (zh)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CN203513041U (zh) 观光电梯轿厢
CN205396387U (zh) 一种车辆的车架结构
CN2037399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管材焊接骨架结构车身
CN105620617B (zh) 一种复合型车架结构
CN106080129A (zh) 前挡风组件及使用该前挡风组件的车辆
CN2868741Y (zh) 一种车辆空气悬架前气囊支架
CN103863041B (zh) 一种二级踏步公交车前空气悬架的固定结构
CN105564569B (zh) 一种车辆的车架结构
CN203766430U (zh) 一种二级踏步公交车前空气悬架的固定结构
CN204077826U (zh) 客车车身龙门框架
CN204055279U (zh) 具有逃生门的电动公交车
CN204894986U (zh) 车辆后桥总成安装结构
CN213442887U (zh) 顶篷可收纳电动车七字雨棚
CN204659417U (zh) 一种汽车的门框密封结构
CN204895576U (zh) 一种汽车全框式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04567894U (zh) 前置儿童遮雨篷
CN209228150U (zh) 车载遮阳棚
CN206202079U (zh) 一种餐饮车后门踏步总成
CN218876838U (zh) 一种焊接成型的后窗支架
CN203805677U (zh) 车载遮阳罩
CN203129863U (zh) 一种车窗的u型滑轨结构
CN207000623U (zh) 一种新型工程车辆驾驶室
CN216332344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用一体式车头架
CN217705966U (zh) 一种汽车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