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52700U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52700U
CN205752700U CN201620502026.0U CN201620502026U CN205752700U CN 205752700 U CN205752700 U CN 205752700U CN 201620502026 U CN201620502026 U CN 201620502026U CN 205752700 U CN205752700 U CN 205752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eat
board
cavity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20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锡新
林锡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e Shita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e Shita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e Shita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e Shitai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020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52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52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52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公座和母座,公座上设有接插块,母座上设有型腔体,公座和母座组装时,接插块插入到型腔体内,相应的电连接也在此处完成配合。接插块的纵向的两侧设有容置槽,取消了原有的挡板,型腔体在配合接插块时,接插块的横向的两侧的空间是没有约束的,因此型腔体在接插块的横向的两侧不会发生干涉,减少了边缘摩擦体积,避免了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塑胶碎料,插接过程也更加流畅。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等。
本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2044974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它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上设有用于连接母座的凸块,所述母座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凸块的凹槽,所述凸块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公座端子,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母座端子,所述母座端子包括卡接部、限位部,所述卡接部与限位部一体弯曲设置,弯曲方向朝向凹槽中心位置,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朝向凹槽中心位置的突筋,所述母座上设置有配合突筋的卡块,所述公座端子上设置有用于配合突筋的限位块。
上述方案中,公座与母座配合时,公座上的凸块将插入母座的凹槽;凸块的四周设置有防尘保护罩,那么实际配合过程中,凸块的插入和防尘保护罩的插入是同步进行的,而防尘保护罩的外缘就非常容易与凹槽内壁形成挤压干涉,同时产生塑胶碎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公座、母座配合时产生塑胶碎屑的板对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公座和母座,所述公座上设有接插块,所述接插块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十一个用于电连接的公接触片,所述公接触片设有向一侧弯折的第一卡脚,所述接插块上设有供第一卡脚嵌入的第一凹槽,第一卡脚与公接触片一体设置;所述公座上设有与接插块等高、且位于接插块横向的两侧的夹持板,所述接插块的纵向的两侧设有容置槽,夹持板的高度大于容置槽的深度;所述母座上设有供接插块配合的型腔体,所述型腔体内设有十一个用于电连接的母接触片,所述母接触片设有向一侧弯折的第二卡脚,所述型腔体上设有供第二卡脚嵌入的第二凹槽,第二卡脚与母接触片一体设置;所述型腔体的横向两侧外壁与夹持板的侧壁配合,所述型腔体的纵向两侧外壁与容置槽的内壁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公座在接插块的横向的两侧没有挡板约束,对于母座来说,其型腔体在接插块上插接时,所产生干涉较小,可以左右摇摆的方式完成配合,同时也不会产生塑胶残屑;夹持板的夹持方向与接插块和型腔体的配合面垂直,该配合面也是电连接的配合位置,十一个公接触片与十一个母接触片一一对应,且紧密贴合,由此提高了电连接的稳定性,公接触片与母接触片均采用冲压一体成型,成型速度快,加工效率较高;公接触片通过其第一卡脚嵌合在接插块的第一凹槽内,使得公接触片的安装位置更加稳定不易摇摆,母接触片同样具有相似功能的第二卡脚,第二卡脚安装在第二凹槽内,实现了母接触片的安装稳定,两者安装位置稳定后,电连接的配合位置也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板的横向两侧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为三角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的作用是提高夹持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夹持板在配合过程中产生弯折裂纹,其三角结构是为了逐步提高截面积,随着公座与母座的配合位置加深,加固板的截面积逐步增大,抗弯曲面逐步增加,实现较好的抗弯折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上设有校准面,所述型腔体上设有与校准面配合的倒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校准面和倒斜面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较好的方向辨识度,能够在公座与母座配合前,校准插接方向;同时校准面和倒斜面的结构设置能够减少应力集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插块的横向两侧设有斜向的导入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入面减小了接插块的顶部截面积,更加容易与型腔体的插接入口配合,提高了配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插块的长度为22.9mm-23.5mm,所述接插块的宽度为2.09mm-2.15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插块的形状为长方体结构,且接插块的宽度和厚度在这个区间内,接插块与型腔体能够完成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座和母座上均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有向外翻折的翻边,翻边上设有安装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座上的安装口上插装螺钉、螺栓,可以快速稳定得连接额外部件,实现较好的固定效果和拆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连接公座的上挡沿和侧挡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向内翻折的弹性插片,所述公座上设有供弹性插片配合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座通过上挡沿、侧挡沿以及弹性插片与公座实现固定连接,由上挡沿、侧挡沿实现预定位,而弹性插片与卡槽配合后就将固定座完全固定,调整弹性插片的位置能够取出固定座,更换较为方便,且不会损坏到公座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座和母座上均设有供侧挡沿滑移的限位轨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轨道方便了固定座的组装,固定座在安装时,固定座的侧挡沿能够沿着限位轨道滑移,直到上挡沿搭在公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十一个母接触片与十一个公接触片的一一对应的配合方式,它们的安装位置分别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设置得到约束,电连接稳定可靠;在保证电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小了公座与母座配合时的干涉体积,避免产生塑胶残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公座、母座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公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公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母接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凸显公座的限位滑轨与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公座;2、母座;3、接插块;31、导入面;4、夹持板;5、容置槽;51、校准面;6、型腔体;61、倒斜面;7、加固板;8、公接触片;81、第一卡脚;9、母接触片;91、第二卡脚;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固定座;13、翻边;14、安装口;15、上挡沿;16、侧挡沿;17、弹性插片;18、卡槽;19、限位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公座1和母座2,公座1上设有接插块3,母座2上设有型腔体6,公座1和母座2组装时,接插块3插入到型腔体6内,相应的电连接也在此处完成配合。
电连接的部分由母接触片9与公接触片8组成,公接触片8通过第一卡脚81嵌合在接插块3的第一凹槽10内,母接触片9通过第二卡脚91嵌合在接插块3的第二凹槽11内;由此实现了组装位置的稳定,避免了相互配合时的偏移。
接插块3的横向的两侧设有夹持板4,夹持板4与接插块3等高,当接插块3在配合型腔体6时,夹持板4同时夹装在型腔体6的两侧,使得型腔体6与接插块3的配合更加紧密;事实上,电连接也仅仅在接插块3的横向两侧实现配合,接插块3的纵向的两侧不需要电连接配合,夹持板4的夹紧方向与接插块3和型腔体6的配合面垂直,就已经能够实现较好的电连接效果。
接插块3的纵向的两侧设有容置槽5,取消了原有的挡板,型腔体6在配合接插块3时,接插块3的横向的两侧的空间是没有约束的,因此型腔体6在接插块3的横向的两侧不会发生干涉,减少了边缘摩擦体积,避免了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塑胶碎料,插接过程也更加流畅,母座2可以采用左右轻微摇摆的方式和公座1逐步配合卡紧。设置容置槽5与夹持板4的共同目的在于,在不影响电连接的情况下,减少公座1、母座2的配合体积,减少了干涉体积,相当于节省了一定的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公座1与母座2配合前:可以通过校准面51和倒斜面61的位置,获知公座1与母座2的配合方向。同时,倒斜面61的结构能够使得应力分散,避免应力集中产生的疲劳裂纹。
在公座1与母座2配合时:接插块3上设有导入面31,导入面31是斜置的,因此减小了接插块3的端部截面积,接插块3的顶面面积较小,更加容易进入型腔体6内形成最初始位置的配合;当接插块3逐步深入,型腔体6逐步靠近容置槽5时,加固板7与夹持板4形成的截面积逐步变大,结构更加抗弯折,避免了夹持板4被撑开,提高了夹持板4的夹持稳定性。
当型腔体6进入容置槽5后,公座1上设有沉槽,型腔体6的顶部倒斜角,沉槽向内沉降的空间恰好可以供型腔体6的顶部配合,两者配合后,进一步减小了型腔体6与接插块3的相对偏移量。
在公座1与母座2完成配合后:以型腔体6为参考对象;1、型腔体6的横向的两侧被夹持板4所夹紧,提高了配合效果与电连接稳定性;2、在型腔体6的纵向两侧与容置槽5的内壁配合,配合的位置较浅,但是并不会影响电连接的效果,同时减少干涉;3、型腔体6的端部插入了沉槽,实现最终位置的再一次配合。采用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公座1与母座2的配合面,实现了较好的配合效果,而且在配合过程中公座1的纵向的两侧不会产生过多的干涉。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公座1和母座2上均设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上设有翻边13,翻边13具有安装口14,安装口14内插装螺钉可以连接额外的部件,因此固定座12是作为中间的载体连接公座1与其它部件。
固定座12的组装方式:将固定座12沿着公座1上的限位轨道19滑入,侧挡沿16与限位轨道19的内壁抵触,实现了一定的约束空间;在固定座12的另外一个方向上,上挡沿15随着固定座12的移动最终搭在公座1上,此时进一步减少固定座12在公座1上的自由度;固定座12上的弹性插片17与公座1上的插槽配合,由此自由度进一步减小后,固定座12已经在公座1上安装牢固。组装过程简单易操作。固定座12的取出方式反之。
在母座2上设有同样结构的固定座12,也是用以连接额外的部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公座(1)和母座(2),其特征是:
所述公座(1)上设有接插块(3),所述接插块(3)的横向两侧分别设有十一个用于电连接的公接触片(8),所述公接触片(8)设有向一侧弯折的第一卡脚(81),所述接插块(3)上设有供第一卡脚(81)嵌入的第一凹槽(10),第一卡脚(81)与公接触片(8)一体设置;
所述公座(1)上设有与接插块(3)等高、且位于接插块(3)横向的两侧的夹持板(4),所述接插块(3)的纵向的两侧设有容置槽(5),夹持板(4)的高度大于容置槽(5)的深度;
所述母座(2)上设有供接插块(3)配合的型腔体(6),所述型腔体(6)内设有十一个用于电连接的母接触片(9),所述母接触片(9)设有向一侧弯折的第二卡脚(91),所述型腔体(6)上设有供第二卡脚(91)嵌入的第二凹槽(11),第二卡脚(91)与母接触片(9)一体设置;
所述型腔体(6)的横向两侧外壁与夹持板(4)的侧壁配合,所述型腔体(6)的纵向两侧外壁与容置槽(5)的内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板(4)的横向两侧设有加固板(7),所述加固板(7)为三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容置槽(5)上设有校准面(51),所述型腔体(6)上设有与校准面(51)配合的倒斜面(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接插块(3)的横向两侧设有斜向的导入面(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接插块(3)的长度为22.9mm-23.5mm,所述接插块(3)的宽度为2.09mm-2.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公座(1)和母座(2)上均设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有向外翻折的翻边(13),翻边(13)上设有安装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2)上设有用于连接公座(1)的上挡沿(15)和侧挡沿(16),所述固定座(12)上设有向内翻折的弹性插片(17),所述公座(1)上设有供弹性插片(17)配合的卡槽(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公座(1)和母座(2)上均设有供侧挡沿(16)滑移的限位轨道(19)。
CN201620502026.0U 2016-05-27 2016-05-27 板对板连接器 Active CN205752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2026.0U CN205752700U (zh) 2016-05-27 2016-05-27 板对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2026.0U CN205752700U (zh) 2016-05-27 2016-05-27 板对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52700U true CN205752700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6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2026.0U Active CN205752700U (zh) 2016-05-27 2016-05-27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527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7455A (zh) * 2019-10-12 2020-01-17 深圳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金手指连接器及其公头和母头
KR20200008814A (ko) * 2018-07-17 2020-01-29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플러그 커넥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08814A (ko) * 2018-07-17 2020-01-29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플러그 커넥터
KR102611241B1 (ko) * 2018-07-17 2023-12-06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플러그 커넥터
CN110707455A (zh) * 2019-10-12 2020-01-17 深圳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加强型金手指连接器及其公头和母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8407B (zh) 基板对基板用连接器
CN102723641B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5752700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4900552U (zh) 导轨式模块安装支架
CN205646320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04411949U (zh) 一种直插式外框连接的板式过滤器
CN203826637U (zh) 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3119153U (zh) 一种分接单元插接件
CN203385263U (zh) 冰箱门体和冰箱
CN204612354U (zh) 冰箱控制板盒及冰箱
CN205985670U (zh) 转接器
CN205029062U (zh) 电连接器
CN202308538U (zh) Usb 3.0插座连接器
CN204011989U (zh) 连接器组件
CN204706662U (zh) 电连接器
CN204424592U (zh) 一种连接器的公端或母端结构
CN203895695U (zh) 电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05543400U (zh) 一体注塑USB 3.1 Type-C胶座
CN201170866Y (zh) 固定件
CN208078238U (zh) 一种直插式弹片端子
CN203312543U (zh) 防水连接器
CN202065296U (zh) 一种能装拆连接头装置
CN205595495U (zh) 音频连接器
CN203747186U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
CN202888486U (zh) 电连接器的舌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