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37377U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37377U
CN205737377U CN201620620194.XU CN201620620194U CN205737377U CN 205737377 U CN205737377 U CN 205737377U CN 201620620194 U CN201620620194 U CN 201620620194U CN 205737377 U CN205737377 U CN 205737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 stick
fixing
spring
bar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201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华
卞胜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qi Mould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qi Mould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qi Mould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qi Mould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201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37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37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3737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本体、固定杆、连接装置及顶靠装置,本体上设有前保险杠下格栅、前保险杠上格栅、前灯罩及延伸杆,固定杆上设有凹槽、第一弯曲杆、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下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上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下方的第一弹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三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上的第三弹簧,本实用新型其能够稳固的安装在汽车上,连接稳固,防止在汽车行进中掉落,保证汽车的安全,减少损失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汽车涌入,给佳通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隐患,使得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对司乘人员带来的伤害,汽车保险杠作为最简单有效的防护用具,受到了人民的欢迎,汽车保险杠一般是安装汽车车身前后部位的一种防护装置。现有的前保险杠总成通常分块很多,装配复杂,装配和制件的要求精度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所述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两端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连接装置及顶靠装置,所述本体上设有前保险杠下格栅、位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上方的前保险杠上格栅、位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左右两侧的前灯罩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延伸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凹槽、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一侧的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下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上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下方的第一弹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三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上的第三弹簧。
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前保险杠上格栅、前灯罩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延伸杆呈长方体,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
所述延伸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杆2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呈弯曲状,所述连接杆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及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弯曲杆设有两个且相对放置,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顶靠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弯曲杆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总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能够稳固的安装在汽车上,连接稳固,防止在汽车行进中掉落,保证汽车的安全,减少损失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总成的前视图;
图2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总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本体1、位于所述本体1两端的固定杆2、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的连接装置3及顶靠装置4。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本体1呈弯曲状,并且套在汽车的前方。所述本体1上设有前保险杠下格栅11、位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11上方的前保险杠上格栅12、位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11左右两侧的前灯罩13及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的延伸杆14。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11、前保险杠上格栅12、前灯罩13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14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两端,所述延伸杆14呈长方体,所述延伸杆14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固定杆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本体1的两端,所述固定杆2上设有凹槽21、设置于所述固定杆2一侧的第一弯曲杆22、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22上的第一固定块23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22下方的连接杆24。所述凹槽21呈长方体状,所述延伸杆14收容于所述凹槽21内,所述固定杆2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22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2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2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2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曲杆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弯曲杆22起到固定作用。所述连接杆24呈弯曲状,所述连接杆24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2及本体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所述本体1与所述固定杆2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第二弯曲杆31、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31上的第一顶靠杆32、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31下方的第一弹簧33。所述第二弯曲杆31设有两个且相对放置,所述第二弯曲杆31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31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3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顶靠杆3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顶靠杆3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32的下端相互顶靠在一起。所述第一弹簧3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3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弯曲杆31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顶靠装置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装置3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装置4包括第二弹簧41、设置于所述本体1上的第三弯曲杆42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42上的第三弹簧43。所述第二弹簧41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42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42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42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弯曲杆31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3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弯曲杆42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总成使用时,首先将其套在汽车上,此时所述第一弯曲杆22可以卡扣在汽车上,汽车上设有一卡扣杆,该卡扣杆穿过第二弯曲杆31之间及第一顶靠杆32之间,使得所述第二弯曲杆31及第一顶靠杆32顶靠在卡扣杆上,同时由于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41、第三弯曲杆42及第三弹簧43对所述第二弯曲杆31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弯曲杆31稳固的顶靠在卡扣杆上,从而起到了较为稳固的连接作用。至此,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杠总成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两端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连接装置及顶靠装置,所述本体上设有前保险杠下格栅、位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上方的前保险杠上格栅、位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左右两侧的前灯罩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延伸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凹槽、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一侧的第一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上的第一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下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二弯曲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上的第一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二弯曲杆下方的第一弹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三弯曲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弯曲杆上的第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下格栅、前保险杠上格栅、前灯罩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延伸杆呈长方体,所述延伸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杆2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弯曲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呈弯曲状,所述连接杆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杆及本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杆设有两个且相对放置,所述第二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二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顶靠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弯曲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曲杆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弯曲杆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曲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杆固定连接。
CN201620620194.XU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37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0194.XU CN205737377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0194.XU CN205737377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37377U true CN205737377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8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20194.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737377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37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6250A (zh) * 2016-06-21 2016-09-14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6250A (zh) * 2016-06-21 2016-09-14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N105936250B (zh) * 2016-06-21 2018-08-17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2325B2 (en) Energy and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a child car seat
CN205498856U (zh) 一种游览车用保险杠
CN205737377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N205801010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汽车保险杠
CN106476900B (zh) 一种后部总成和包括该后部总成的汽车
CN203957936U (zh) 护颈式汽车座椅头枕
CN205737372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总成
CN105936250B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CN201989659U (zh) 汽车座椅的头枕导套
CN106043190B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总成
CN209126623U (zh) 一种减震式汽车车门踏板
CN209096822U (zh) 左右前悬下置支架
CN207892314U (zh) 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可调节伸缩机构
CN206914463U (zh) 一种鞍座支架
CN205634810U (zh) 一种抗摆力防坠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05395992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结构
CN205573764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后视镜外壳
CN205034071U (zh) 雨刷器防撞结构及汽车
CN210294305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高速测速机柜
CN206704133U (zh) 一种汽车后防撞横梁
CN209245632U (zh)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用可移动支架
CN205737229U (zh) 一种防折断汽车后视镜外壳
CN202528870U (zh) 一种带头部防护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
CN215179138U (zh) 一种汽车摆臂用抗拉检测设备
CN203669704U (zh) 电动卷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