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36734U - 下摆臂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下摆臂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36734U
CN205736734U CN201620714071.2U CN201620714071U CN205736734U CN 205736734 U CN205736734 U CN 205736734U CN 201620714071 U CN201620714071 U CN 201620714071U CN 205736734 U CN205736734 U CN 205736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ody
assembly
location
lower swing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140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强
李亮
王相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TA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140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36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36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36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摆臂总成,解决了下摆臂总成的臂体由于结构较为复杂,故存在着锻造困难的情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第一臂体包括连接杆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圆筒,在所述圆筒内压配有第一衬套总成以及第二衬套总成,所述第二臂体的一端设置有球头总成,并且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已实现相互通过螺杆进行定位。达到了通过螺杆进行定位,进而起到了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分体设置,进而可以起到分体加工,减少了加工锻造的难度。

Description

下摆臂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汽车底盘悬挂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下摆臂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下摆臂是用于形成车架或副车架与车轮之间的连接件,通常下摆臂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其中两个连接端与车架或副车架连接,另一个连接段经球销与转向节连接。在汽车转向时,转向节带动轮毂围绕下摆臂一连接段旋转,下摆臂起到连接转向节和副车架、控制悬架在运动过程当中的定位参数、传递载荷的作用。目前三个连接端的其中两个为衬套,另一个连接端为球头总成。
例如实用新型申请号为20122043926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车下摆臂总成,该下摆臂总成包括下摆臂、下摆臂衬套、下摆臂球头、减震器、螺旋弹簧和限位块。这种下摆臂总成即为市场上常见的下摆臂总成,但是这种下摆臂总成的臂体由于结构较为复杂,故存在着锻造困难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下摆臂总成,其衬套所在的臂体与球头总成所在的臂体为分体设置,进而减少了锻造生产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下摆臂总成,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包括连接杆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圆筒,在所述圆筒内压配有第一衬套总成以及第二衬套总成,所述第二臂体的一端设置有球头总成,并且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已实现相互通过螺杆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进行定位,进而起到了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的分体设置,进而可以起到分体加工,减少了加工锻造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定位孔具有两个并且竖直排列在第一衬套的定位板上,所述第一臂体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板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条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定位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进而实现了固定更加牢固,并且在连接杆的两侧设置有条形凹槽,增加了机械绕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还包括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通过一限位面板架空设置在螺杆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件的设置,进而起到了能对于螺杆的一侧进行覆盖,进而保证了螺杆在一侧的结构稳定,在于其他部件进行接触过程当中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在于车架的配合过程当中不易发生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定位板于定位孔相邻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面板通过该固定孔与定位板实现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起到了缓冲件也能实现可拆卸连接,装配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所述第二臂体包括设置有球头总成的第一段体以及第二段体,所述第一段体和第二段体通过一弯折端连接以实现第一臂体安装后与第一段体在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第一段体和第二段体具有一弯折端,进而起到了在安装之后,第一臂体和第一段体在同一水平高度,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下摆臂总成的侧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下摆臂总成的正视图;
图4是下摆臂总成的第一臂体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臂体;11、圆筒;12、第一衬套总成;14、第二衬套总成;15、连接杆;151、条形凹槽;16、定位板;2、第二臂体;21、第一段体;22、第二段体;23、弯折段;24、;3、球头总成;4、缓冲件;41、限位面板;5、定位孔;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附图1至4,下摆臂总成,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臂体1和第二臂体2,第一臂体1包括连接杆15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杆15两端的圆筒11,在所述圆筒11内压配有第一衬套总成12以及第二衬套总成14,并且在连接杆15上设置有条形凹槽151,条形凹槽151的形状与连接杆15的形状相适配,进而实现了固定更加牢固,增加了机械绕度。
所述第二臂体2的一端设置有球头总成3,第二臂体2包括设置有球头总成3的第一段体21和第二段体22,第一段体21和第二段体22通过一弯折端连接,即第一段体21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段体22,以实现第一臂体1安装后与第一段体21在同一水平高度。
在第一臂体1上还设置有一块定位板16,在定位板16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呈竖直排列,在第二臂体2的第二段体22上也设置有两个定位孔5,即可以实现第一臂体1和第二臂体2通过螺杆进行定位,进而起到了第一臂体1和第二臂体2的分体设置,进而可以起到分体加工,减少了加工锻造的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缓冲件4,由于进行螺杆定位之后,在两侧均有凸起的部分,而球头总成3的球头杆凸起的位置为与车架连接的位置,所以在这一侧通过设置有一块缓冲件4,缓冲件4包括与定位板16所贴合的限位面板41,其中一侧的限位面板41与定位板16相贴合,并且设置有固定孔6,在另一侧架空设置在螺杆的上方,避免与螺杆进行直接的接触,在定位板16的相邻定位孔5处也设置有固定孔6,进而实现缓冲件4的可拆卸连接。缓冲件4的材料采用橡胶设置,并且凸起的高度约为球头高度的二分之一左右,进而起到了在于其他部件进行接触过程当中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在于车架的配合过程当中不易发生松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臂体(1)和第二臂体(2),所述第一臂体(1)包括连接杆(15)以及对称设置在连接杆(15)两端的圆筒(11),在所述圆筒(11)内压配有第一衬套总成(12)以及第二衬套总成(14),所述第二臂体(2)的一端设置有球头总成(3),并且所述第一臂体(1)和第二臂体(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5)已实现相互通过螺杆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5)具有两个并且竖直排列在第一衬套的定位板(16)上,所述第一臂体(1)还包括设置在定位板(16)两侧的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表面设置有条形凹槽(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缓冲件(4),所述缓冲件(4)通过一限位面板(41)架空设置在螺杆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6)于定位孔(5)相邻位置设置有固定孔(6),所述限位面板(41)通过该固定孔(6)与定位板(16)实现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摆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体(2)包括设置有球头总成(3)的第一段体(21)以及第二段体(22),所述第一段体(21)和第二段体(22)通过一弯折端连接以实现第一臂体(1)安装后与第一段体(21)在同一水平高度。
CN201620714071.2U 2016-06-30 2016-06-30 下摆臂总成 Active CN205736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4071.2U CN205736734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下摆臂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14071.2U CN205736734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下摆臂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36734U true CN205736734U (zh) 2016-11-30

Family

ID=5737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14071.2U Active CN205736734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下摆臂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36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671A (zh) * 2018-10-24 2019-02-12 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摆臂以及其加工工艺和设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671A (zh) * 2018-10-24 2019-02-12 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摆臂以及其加工工艺和设计方法
CN109318671B (zh) * 2018-10-24 2019-07-16 索密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摆臂以及其加工工艺和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7914B2 (en) Rear suspension for three-wheeled car
CN103317988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独立车轮悬架系统
WO2016101700A1 (zh) 轮梁式无桥车架
CN103121387B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及其装配方法
CN102245408B (zh) 用于车辆的单斜臂式车桥
US20130161920A1 (en) Rear suspension for three-wheeled car
CN206914528U (zh) 一种单摇臂减震电动滑板车
JP2017514752A (ja) 車両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03921842A (zh) 一种集成式车架纵梁连接支架
CN204526704U (zh) 横置多片板簧带平衡杆后桥总成
CN104742675B (zh) 横置多片板簧带平衡杆后桥总成
CN205736734U (zh) 下摆臂总成
CN204506396U (zh) 横置多片板簧的断开式独立悬挂后桥总成
CN206406715U (zh) 汽车及麦弗逊悬架
CN204110143U (zh) 集成转向和驱动功能的直线平移式前悬架系统
US20130147145A1 (en) Structure of vehicle subframe
CN202623836U (zh) 一种客车空气悬架
CN104723817A (zh) 横置多片板簧带转向前桥总成
CN202319790U (zh) 非驱动桥空气弹簧独立悬架
CN201254060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前悬架
CN206841644U (zh) 一种自平衡的纵臂悬挂
CN203638028U (zh) 儿童电动车前轮防震装置
CN203666299U (zh)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CN206644606U (zh) 汽车车架
CN208101605U (zh) 一种皮卡车悬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