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6159U -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6159U
CN205706159U CN201620351718.XU CN201620351718U CN205706159U CN 205706159 U CN205706159 U CN 205706159U CN 201620351718 U CN201620351718 U CN 201620351718U CN 205706159 U CN205706159 U CN 205706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fuel tank
valve
fu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517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清炎
陈国渊
蒋亚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517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6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6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6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该燃油箱总成包括油箱、碳罐、前碳罐吸附管、后碳罐吸附管及油箱隔离阀,所述油箱隔离阀包括并联的压力阀及电磁阀,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入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出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口端,所述压力阀能够在所述油箱内的压力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自身开启压力绝对值时开启。该燃油箱总成,加油时,即使油箱内油压较大但又不超过压力阀的开启压力,仍然能够通过电磁阀进行泄压,并且,加油口盖总成在电磁阀泄压一预设时间之后才打开,使得开始加油时,油箱内的压力已经得到大幅降低,汽油能够顺利地注入油箱中,避免了汽油向外飞溅。

Description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燃油供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32063171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温差燃油箱系统,该低温差燃油箱系统的燃油箱上连接有注油管,燃油箱的外壁包覆有隔热层,燃油箱内设有油泵,油泵的出口通过供油管与发动机连接,燃油箱的顶壁上安装有翻转阀(防侧倾阀),翻转阀的出口与油箱隔离阀的入口连接,油箱隔离阀的出口与碳罐的入口(吸附口)连接,碳罐的出口(脱附口)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油泵、油箱隔离阀及发动机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电子电控单元连接且受控于电子电控单元。
上述的低温差燃油箱系统,工作中,电子电控单元通过油箱隔离阀中的压力传感器监测燃油箱的内部压力,确保燃油箱的内部压力在设定的范围内。当压力高于一定值例如为20kPa时,电子电控单元控制油箱隔离阀打开,将燃油箱内部的油蒸气排入碳罐,直至压力低于一定值例如为15kPa时,油箱隔离阀关闭;当压力小于一定值例如为-5kPa时,油箱隔离阀打开,使外部空气进入燃油箱,直至当压力大于0kPa时,油箱隔离阀关闭。
上述的低温差燃油箱系统,为了减少燃油蒸汽向碳罐排放,减少燃油损失和环境污染,一般尽可能将燃油蒸汽限制在油箱内,即油箱隔离阀的设定打开压力比较高(例如20kPa)。因而,在加油时,如果油箱内油压较大但又不超过油箱隔离阀的设定打开压力,则汽油很难加进去或者加油时汽油向外飞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低温差燃油箱系统由于油箱隔离阀的设定打开压力较高,导致在加油时存在油箱内油压较大但又不超过油箱隔离阀的设定打开压力,使得汽油很难加进去或者加油时汽油向外飞溅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油箱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燃油箱总成,包括油箱、碳罐、前碳罐吸附管、后碳罐吸附管及油箱隔离阀,所述前碳罐吸附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所述后碳罐吸附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碳罐的吸附口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口端,所述油箱隔离阀包括并联的压力阀及电磁阀,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入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出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口端,所述压力阀能够在所述油箱内的压力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自身开启压力绝对值时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的顶壁上最高处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碳罐吸附管一端的防侧倾阀。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阀的开启压力包括正压开启压力及负压开启压力,所述正压开启压力为20-40kPa,所述负压开启压力为-10-―20kPa。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顶壁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碳罐通过一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凹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为低碳钢油箱、不锈钢油箱或塑料油箱。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油供给系统,其包括加油口盖总成、燃油箱盖总成、加油管总成、加油口盖开启按钮、电控单元及上述的燃油箱总成,所述燃油箱盖总成设置在所述加油管总成的外侧,所述加油口盖总成设置在所述燃油箱盖总成的外侧,所述加油管总成的内侧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油箱隔离阀中的电磁阀、加油口盖开启按钮及加油口盖总成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电 控单元连接且受控于所述电控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单元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时开启电磁阀,并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燃油供给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油箱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电控单元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箱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开启电磁阀,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开启;所述电控单元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箱压力小于预设值时,直接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为5-10s。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油箱总成及燃油供给系统,油箱隔离阀集成了压力阀及电磁阀,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因油箱晃动或者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油液挥发,油箱内气压增大,当油箱内的压力增大到压力阀的开启压力时,压力阀开启,油箱内的燃油蒸汽经前碳罐吸附管、压力阀及后碳罐吸附管进入碳罐,泄压一段时间后,当油箱内气压重新达到可承受范围压力阀自行关闭,此过程中电磁阀关闭。在加油时,电控单元可在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时开启电磁阀,并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加油口盖总成开启。电磁阀开启后,油箱内的高压燃油蒸汽能够经前碳罐吸附管、电磁阀及后碳罐吸附管进入碳罐。这样,加油时,即使油箱内油压较大但又不超过压力阀的开启压力,仍然能够通过电磁阀进行泄压,并且,加油口盖总成在电磁阀泄压一预设时间之后才打开,使得开始加油时,油箱内的压力已经得到大幅降低,汽油能够顺利地注入油箱中,避免了汽油向外飞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燃油供给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箱总成其油箱隔离阀与油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供给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加油口盖总成;2、燃油箱盖总成;3、加油管总成;301、通气硬管;302、加油硬管;4、加油口盖开启按钮;5、电控单元;6、油箱;601、凹部;7、碳罐;701、吸附口;702、脱附口;703、通大气口;8、前碳罐吸附管;9、后碳罐吸附管;10、油箱隔离阀;101、入口端;102、出口端;103、压力阀;104、电磁阀;11、防侧倾阀;12、燃油泵总成;13、安装支架;14、碳罐脱附管;15、碳罐电磁阀;16、碳罐通大气管;1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供给系统,包括加油口盖总成1、燃油箱盖总成2、加油管总成3、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电控单元5及燃油箱总成。
如图1及图2所示,燃油箱总成包括油箱6、碳罐7、前碳罐吸附管8、后碳罐吸附管9、油箱隔离阀10及防侧倾阀11。
如图3所示,油箱6中设置有燃油泵总成12。所述燃油泵总成12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与发动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箱6为高压油箱,该高压油箱比传统油箱具有更大的强度与刚度,能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不会导致变形,能够将一定压力的燃油蒸汽贮存在油箱内,油箱的材料可以是低碳钢、不锈钢或塑料。该高压油箱通过在设计阶段增加油箱结构及料厚实现。
本实施例中,碳罐7容积为传统碳罐的2-3倍,相比传统的小碳罐具有更好的吸附、脱附效果。如图1所示,所述油箱6顶壁上设置有凹部601,所述碳罐7通过一安装支架13沿油箱6的纵向固定在所述凹部601上,碳罐7如此布置充分利用了空间,有利于其它相关件的布置。
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防侧倾阀11设置在所述油箱6的顶壁上最高处并连接在所述前碳罐吸附管8一端。由此,所述前碳罐吸附管8的一端通过防侧倾阀11连接在所述油箱6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隔离阀10的入口端101,所述后碳罐吸附管9一端连接在所述碳罐7的吸附口70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隔离阀10的出口端102。
如图3所示,碳罐7还具有脱附口702及通大气口703,脱附口702通过碳罐脱附管14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接,碳罐脱附管14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之间设置有碳罐电磁阀15,碳罐电磁阀15在发动机启动时开启,以将碳罐7内的燃油蒸汽吸入发动机内燃烧。通大气口703上连接一与大气相通的碳罐通大气管16。
如图3所示,所述油箱隔离阀10包括并联的压力阀103及电磁阀104,所述压力阀103及电磁阀104的入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101,所述压力阀103及电磁阀104的出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口端102。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阀103的开启压力包括正压开启压力及负压开启压力,所述正压开启压力为20-40kPa,例如30kpa;所述负压开启压力为-10-―20kPa,例如-15kpa。当油箱6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压力阀103的正压开启压力时,压力阀103开启。当油箱6内的压力重新回到油箱6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压力阀103关闭。正常情况下,油箱6内的压力一般都小于压力阀103的正向开启压力,因而,正常情况下碳罐7不吸附油箱6内产生的燃油蒸汽,碳罐6不容易饱和,降低了碳罐负荷以及脱附频率。当油箱6内的压力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压力阀103的负压开启压力绝对值时,压力阀103也开启,通过碳罐7的通大气口703,将油箱6内的压力保持在正常水平。
如图3所示,所述燃油箱盖总成2设置在所述加油管总成3的外侧,所述加油口盖总成1设置在所述加油管总成3的外侧,所述加油管总成3的内侧与所述油箱6连接,如图3所示,加油管总成3分叉为分别与油箱6连接的通气硬管301及加油硬管302,加油硬管302与油箱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17,以防止汽油倒流。所述油箱隔离阀中的电磁阀104、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及加油口盖总成1分别通过信号线(图3中的虚线)与所述电控单元5连接且受控于所述电控单元5。电控单元5为汽车中的常规部件。
本实施例中,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设置于车内,所述电控单元5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被驾驶员或乘客按下时开启油箱隔离阀10中的电磁阀104,电磁阀104开启的同时可在仪表上以文字或图形提醒驾驶人员,以表示油箱正在排气中,在预设时间之后可开始加油。油箱隔离阀10中的电磁阀104开启的这段时间内,可以将油箱6内高压气体释放到碳罐7中。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电磁阀104在该预设时间内保持开启),电控单元5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1开启,上述预设时间例如可以是5-10秒,例如7秒。电控单元5在所述加油口盖总成1开启后,也可以控制电磁阀104关闭。然后,加油人员将燃油箱盖总成2拧开后即可往油箱6内加油,汽油通过加油硬管302进入油箱6。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燃油箱总成及燃油供给系统,油箱隔离阀集成了压力阀及电磁阀,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因油箱晃动或者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油液挥发,油箱内气压增大,当油箱内的压力增大到压力阀的开启压力时,压力阀开启,油箱内的燃油蒸汽经前碳罐吸附管、压力阀及后碳罐吸附管进入碳罐,泄压一段时间后,当油箱内气压重新达到可承受范围压力阀自行关闭,此过程中电磁阀关闭。在加油时,电控单元可在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时开启电磁阀,并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加油口盖总成开启。电磁阀开启后,油箱内的高压燃油蒸汽能够经前碳罐吸附管、电磁阀及后碳罐吸附管进入碳罐。这样,加油时,即使油箱内油压较大但又不超过压力阀的开启压力,仍然能够通过电磁阀进行泄压,并且,加油口盖总成在电磁阀泄压一 预设时间之后才打开,使得开始加油时,油箱内的压力已经得到大幅降低,汽油能够顺利地注入油箱中,避免了汽油向外飞溅。
另外,在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燃油供给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油箱6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电控单元5连接,所述电控单元5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被按下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箱压力(正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开启电磁阀,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例如5-10s)之后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1开启;所述电控单元5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被按下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箱压力小于预设值时,直接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1开启。此处的的预设值,可以与压力阀103的正压开启压力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压力传感器,这样,在油箱内压力处于正常水准时,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4被按下的同时,开启加油口盖总成1,相对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更加的智能,节省了加油时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燃油供给系统。该汽车优选为具有纯电行驶模式的混合动力汽车。该混动力汽车可以在长时间不开启发动机或者在恶劣的工况下减小燃油蒸汽的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油箱总成,包括油箱、碳罐、前碳罐吸附管、后碳罐吸附管及油箱隔离阀,所述前碳罐吸附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所述后碳罐吸附管一端连接在所述碳罐的吸附口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隔离阀包括并联的压力阀及电磁阀,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入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入口端,所述压力阀及电磁阀的出口均连接至所述油箱隔离阀的出口端,所述压力阀能够在所述油箱内的压力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其自身开启压力绝对值时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顶壁上最高处设置有连接在所述前碳罐吸附管一端的防侧倾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阀的开启压力包括正压开启压力及负压开启压力,所述正压开启压力为20-40kPa,所述负压开启压力为-10-―20k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顶壁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碳罐通过一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凹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为低碳钢油箱、不锈钢油箱或塑料油箱。
6.一种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油口盖总成、燃油箱盖总成、加油管总成、加油口盖开启按钮、电控单元及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箱总成,所述燃油箱盖总成设置在所述加油管总成的外侧,所述加油口盖总成设置在所述燃油箱盖总成的外侧,所述加油管总成的内侧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油箱隔离阀中的电磁阀、加油口盖开启按钮及加油口盖总成分别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电控单元连接且受控于所述电控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时开启电磁阀,并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油箱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电控单元连接,所述电控单元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箱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开启电磁阀,在等待一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开启;所述电控单元在所述加油口盖开启按钮被按下且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油箱压力小于预设值时,直接控制所述加油口盖总成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5-10s。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供给系统。
CN201620351718.XU 2016-04-22 2016-04-22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05706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1718.XU CN205706159U (zh) 2016-04-22 2016-04-22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1718.XU CN205706159U (zh) 2016-04-22 2016-04-22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6159U true CN205706159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6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51718.XU Active CN205706159U (zh) 2016-04-22 2016-04-22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615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2480A (zh) * 2017-10-31 2018-05-01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油箱的加油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552027A (zh) * 2019-01-24 2019-04-02 朱超 一种电控的燃料系统
CN110696607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油箱锁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1429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高压油箱的泄压阀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及车辆
CN112594096A (zh) * 2020-12-09 2021-04-02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832939A (zh) * 2021-02-25 2021-05-25 德安福(天津)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箱加注装置及高压燃油系统
CN114962084A (zh) * 2022-04-26 2022-08-30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型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2480A (zh) * 2017-10-31 2018-05-01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油箱的加油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552027A (zh) * 2019-01-24 2019-04-02 朱超 一种电控的燃料系统
CN109552027B (zh) * 2019-01-24 2023-10-27 安徽尼威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的燃料系统
CN110696607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油箱锁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1429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高压油箱的泄压阀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及车辆
CN112594096A (zh) * 2020-12-09 2021-04-02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阀、电控燃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832939A (zh) * 2021-02-25 2021-05-25 德安福(天津)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箱加注装置及高压燃油系统
CN114962084A (zh) * 2022-04-26 2022-08-30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型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CN114962084B (zh) * 2022-04-26 2024-05-1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型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06159U (zh) 燃油箱总成、燃油供给系统及汽车
US9151251B2 (en) Evaporative emission control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9733188B (zh) 油箱加油盖启闭安全保护控制方法
CN104343585B (zh) 燃料箱隔离阀控制
CN105134422B (zh) 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US9739248B2 (en) Fuel system leak detection using passive valves
CN104210356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再加注燃料前的燃料箱减压
CN101818675B (zh) 柴油车用储液罐加压式尿素溶液计量喷射系统
US9534565B2 (en) Evaporated-fuel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458276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车载油气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40330482A1 (en) Refueling detection for diagnostic monitor
US9322342B2 (en) Hybrid vehicle fuel system leak detection
JPH10141153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の診断装置
CN106232973A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US1116864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fuel system and evaporative emissions system diagnostics
US1114893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uel system pressure sensor rationalization
US20150226138A1 (en) Fuel tank depressurization before refueling a plug-in hybrid vehicle
US20150046026A1 (en) Engine-off leak detection based on pressure
CN208896863U (zh) 燃油箱用集成法兰盘
CN108397312A (zh) 一种燃油系统蒸汽回收方法、系统及车辆
JP5509046B2 (ja) 燃料タンクのリーク検知装置
CN107776397A (zh) 燃油油气回收系统
CN106762175B (zh) 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控制单元及汽车
CN111688476A (zh) 用于减少鞍形燃料箱减压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10966122A (zh) 用于燃料系统压力传感器合理化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