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6172U -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6172U
CN205686172U CN201620335563.0U CN201620335563U CN205686172U CN 205686172 U CN205686172 U CN 205686172U CN 201620335563 U CN201620335563 U CN 201620335563U CN 205686172 U CN205686172 U CN 205686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power output
gear
regula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355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君
孙海全
范洪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NONGX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NONGX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NONGX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NONGX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355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6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6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617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动力输出轴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动力输入轴上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动力输入轴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带有离合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上述离合机构位于第三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上,第三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一组合齿轮相啮合,第三锥齿轮与该组合齿轮相啮合。实现了灵活分配动力输出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为公路运输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动力输出系统主要包括一动力输出装置、一变速装置与一传动装置,用于驱动一具有至少一车轮(通常为四个)的车体移动,该动力输出装置可以为内燃机型引擎,或是电机马达,该动力输出装置所输出的动力通过该变速装置的变速以及通过该传动装置连接传动所述车轮,驱使所述车轮转动以带动该车体移动。
此公知动力输出系统,该车体的加速性取决于该动力输出装置的马力大小,如要加快该车体的加速性,其必须更换更大马力的该动力输出装置,或是改装该动力输出装置以增加马力;但更换更大马力的该动力输出装置之后,其对应连接使用的变速装置与传动装置通常也需一起更换可以使用的型式,以避免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很那实现多动力输出,给机械部件布局造成较大困难。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以使动力输出分配更灵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案包括: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动力输入轴,其中,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动力输出轴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动力输入轴上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动力输入轴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带有离合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上述离合机构位于第三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上,第二动力输出轴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第三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一组合齿轮相啮合,第三锥齿轮与该组合齿轮相啮合;离合机构使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时,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第二动力输出轴联动。
所述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中,上述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出轴下部的调节套,调节套上方设置有调节环,调节环上方的第三传动齿轮内设置有由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形成的摩擦组,内摩擦片上设置有花键孔,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花键孔相适配的花键,第二动力输出轴在与调节套对应处设置有限位滑槽,调节套上设置有调节套穿销,调节套穿销能在限位滑槽内移动,调节套在与调节套穿销对应处设置有压簧,压簧用于调节套、调节环复位,调节套、调节环均能沿第二动力输出轴滑动;调节套、调节环向上移动,推动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相互挤压,使内摩擦片上的花键孔与花键联接,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
所述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中,上述调节套下方设置有能转动的顶轴,顶轴一端设置有离合机构操纵杆,离合机构操纵杆上设置有凸轮,凸轮转动控制顶轴卡顶着调节套沿第二动力输出轴移动。
所述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中,上述组合齿轮通过介轴组件设置在箱体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当动力输入轴转动时,第一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同时在离合机构的作用下,控制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同步的,第三动力输出轴随第二动力输入轴联动,而离合机构分离时,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分离,从而使第二动力输出轴与第三动力输出轴停止转动,实现了灵活分配动力输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多动力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介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箱体2,箱体2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动力输入轴1,其中,动力输入轴1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动力输出轴1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动力输出轴5,第一动力输出轴5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相啮合,动力输入轴1上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6,动力输入轴1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带有离合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轴9,第二动力输出轴9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8,第二传动齿轮8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9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7,第三传动齿轮7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9上设置有离合机构,第二动力输出轴9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三动力输出轴12,第三动力输出轴12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11,第二传动齿轮6与一组合齿10轮相啮合,第三锥齿轮11与该组合齿轮10相啮合;离合机构使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时,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第二动力输出轴联动。离合机构使第二动力输出轴9与动力输入轴1联动时,第三动力输出轴12与第二动力输出轴9联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出轴9下部的调节套16,调节套16上方设置有调节环15,调节环15上方的第三传动齿轮11内设置有由内摩擦片14与外摩擦片13形成的摩擦组,内摩擦片14上设置有花键孔,第二动力输出轴9上设置有与花键孔相适配的花键,第二动力输出轴9在与调节套16对应处设置有限位滑槽21,调节套16上设置有调节套穿销18,调节套穿销18能在限位滑槽21内移动,调节套16在与调节套穿销18对应处设置有压簧17,压簧17用于调节套16、调节环15复位,调节套16、调节环15均能沿第二动力输出轴9滑动;调节套16、调节环15向上移动,推动内摩擦片14与外摩擦片13相互挤压,使内摩擦片14上的花键孔与花键联接,第二动力输出轴9与动力输入轴1联动,使第二动力输出轴9转动,同时由于第三锥齿轮11通过一组合齿轮10与第二传动齿轮8相联接,从而使第二动力输出轴9带动第三动力输出轴12转动。
更进一步的,上述调节套16下方设置有能转动的顶轴19,顶轴19一端设置有离合机构操纵杆20,离合机构操纵杆20上设置有凸轮22,凸轮22转动控制顶轴19卡顶着调节套16沿第二动力输出轴9移动,从而使实现了第二动力输出轴9的转动。当凸轮22转动至不卡顶调节套16的位置时,在压簧17的作用下使调节套16、调节环15复位,从而使内摩擦片14与外摩擦片13分离,进而使花键孔与花键分离,从而使第二动力输出轴9停止转动。其更为具体的如下:
箱体2与发动机的飞轮壳通过螺栓联接,动力输入轴1与飞轮联接从而得到所需动力,动力输入轴1上的第一锥齿轮3与第二锥齿轮4相互啮合,从而带第一动力输出轴5转动,形成第一动力输出;第一传动齿轮6与第三传动齿轮7相互啮合,为带有离合装置的第二动力输出轴9提供动力,当转动带有凸轮22的离合机构操纵杆20时,凸轮22推压顶轴19向前移动,顶轴19会推着调整套穿销18在第二动力输出轴9上的限位滑槽21内移动,由于调整套穿销18固定在调整套16上,调整套16的外螺纹与调整环15的内螺纹联接,从而使得调整环15也向前移动,从而推动相互排叠而成的外摩擦片13与内摩擦片14相互挤紧成为一体,利用内、外摩擦片接触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内摩擦片14的花键孔与第二动力输出轴9上的花键联接,使得第二动力输出轴9发生转动,形成第二动力输出。当再次转动带有凸轮22的离合机构操纵杆20时,由于压簧17的作用会使调整套穿销18向后移动,从而使外摩擦片13与内摩擦片14不再产生挤紧的效果,从而实现离合的作用。当第二动力输出轴9发生转动时,第二传动齿轮8与组合齿轮10相互啮合,组合齿轮10上的锥齿与第三锥齿轮11相互啮合,从而带动第三动力输出轴12转动,形成第三动力输出。而且如图2所示的,上述组合齿轮10通过介轴组件23设置在箱体2上,使组合齿轮10传动效率更高,提高组合齿轮10的传动稳定性。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Claims (4)

1.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动力输入轴,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动力输出轴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动力输出轴,第一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动力输入轴上部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动力输入轴另一侧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带有离合机构的第二动力输出轴,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上述离合机构位于第三传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动力输出轴上,第二动力输出轴一侧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三动力输出轴,第三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一组合齿轮相啮合,第三锥齿轮与该组合齿轮相啮合;离合机构使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时,第三动力输出轴与第二动力输出轴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动力输出轴下部的调节套,调节套上方设置有调节环,调节环上方的第三传动齿轮内设置有由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形成的摩擦组,内摩擦片上设置有花键孔,第二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花键孔相适配的花键,第二动力输出轴在与调节套对应处设置有限位滑槽,调节套上设置有调节套穿销,调节套穿销能在限位滑槽内移动,调节套在与调节套穿销对应处设置有压簧,压簧用于调节套、调节环复位,调节套、调节环均能沿第二动力输出轴滑动;调节套、调节环向上移动,推动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相互挤压,使内摩擦片上的花键孔与花键联接,第二动力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联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节套下方设置有能转动的顶轴,顶轴一端设置有离合机构操纵杆,离合机构操纵杆上设置有凸轮,凸轮转动控制顶轴卡顶着调节套沿第二动力输出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合齿轮通过介轴组件设置在箱体上。
CN201620335563.0U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6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5563.0U CN205686172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5563.0U CN205686172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6172U true CN205686172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5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3556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86172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61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498A (zh) * 2016-04-20 2016-07-27 吉林农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498A (zh) * 2016-04-20 2016-07-27 吉林农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CN105799498B (zh) * 2016-04-20 2018-06-29 吉林农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0232B (zh) 离合器组件和具有离合器组件的驱动组件
CN103557322A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106274467B (zh) 一种汽车及其分动器
CN205686172U (zh)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CN207661123U (zh) 拖拉机两轴式动力高-低挡与动力换向传动总成
CN105051392A (zh) 离合器装置
CN104271979B (zh) 盘式制动器的磨损补偿调节装置和相应的盘式制动器
CN105799498B (zh) 一种带有离合器的多动力输出装置
CN103821881B (zh) 电动车换挡机构
US20170159754A1 (en) Transmission for the powertrain of a rail vehicle
CN207145564U (zh) 机动车传动单元
CN103671757B (zh)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CN106195141A (zh) 紧凑式变速箱
CN206797128U (zh) 一种新型四驱车用前桥电控切换装置
CN201496427U (zh) 机械式变速器中的同步器
CN204186835U (zh) 一种分体式汽车变速器同步器
CN105190097A (zh) 变速器
US1731151A (en) Change-speed gearing
CN204372068U (zh) 一种变速装置及汽车
CN203592896U (zh) 齿轮传动全驱拖拉机底盘
CN108458063B (zh) 一种分动箱及拖拉机
CN202790350U (zh) 蓄力换向变速箱
CN202646607U (zh) 一种汽车主减速器的从动轮
CN207145549U (zh) 一体式拖拉机后助力变速箱
CN206633815U (zh) 带前桥差速锁及两轴式分动箱装置的组合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9